11月3日可孚医疗发生大宗交易,交易数据如下:
大宗交易成交价格34.9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7.01%,成交55万股,成交金额1919.5万元,买方营业部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莆田梅园东路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沙五一西路证券营业部。
近三个月该股共发生1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0.55万手,折价成交1笔。该股在过去半年内已有共计3593.56万股限售解禁股上市,占公司总股本的17.24%。
截至2022年11月3日收盘,可孚医疗(301087)报收于37.53元,下跌4.26%,换手率5.02%,成交量4.4万手,成交额1.66亿元。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可孚医疗(301087)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连续发生大宗交易的个股好吗
股票连续出现大宗交易可能意味着主力在吸筹或者大股东不看好最近的股价趋势抛售套利,所以要看大宗交易是折价成交还是溢价成交。在吸筹阶段频繁发生大宗交易并且溢价成交,可能是为了吸引散户的注意力,主力资金之间相互对倒,然后希望快速拉升股价,后市可能会上涨,但是要注意压力位;如果下跌趋势中频繁发生大宗交易并且折价成交,可能是因为大股东们持有的原始股都十分便宜,折价抛售后依旧获利颇丰,所以趁着股价还不错的时候先行套利,低位折价交易股价可能不会继续下跌,但是传递到二级市场后,点燃悲观情绪,不利于股价上涨。无论是大宗交易折价成交还是溢价成交,投资者都不能以这个数据作为唯一的买入卖出理由,股票市场千变万化,还需要根据基本面,结合技术面全面分析。扩展资料:大宗交易,又称为大宗买卖,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13年10月18日,在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时对大宗交易规则进行了重新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13年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中修改了大宗交易的相关规定。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有涨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当日涨跌幅价格限制范围内,无涨跌幅限制证券的大宗交易须在前收盘价的上下30%或者当日竞价时间内成交的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大宗交易的成交价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并且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最后还须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纳入指数计算的,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信息披露交易所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通过本交易所网站公布以下交易信息:(一)股票和基金的成交申报大宗交易,内容包括: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成交量、成交价格以及买卖双方所在会员证券营业部的名称;(二)债券和债券回购的成交申报大宗交易,内容包括:证券名称、成交价和成交量;(三)单只证券的固定价格申报的成交量、成交金额,及该证券当日买入、卖出金额最大五家会员证券营业部的名称和各自的买入、卖出金额。另外,大宗交易涉及法定信息披露要求的,买卖双方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大宗交易自己对倒是什么情况?
主力对倒,可以简单理解为同时拥有大资金和大量股票的投资者,通过大幅买进自己的所持有的股票,进行类似“左手换右手”的操作。一般的直接目的是,制造活跃的气氛,吸引人气。通常主力的操作都是很隐蔽的进行,主力操作过程中,会利用各种方式欺骗散户。识别特殊的主力,尤为重要。主力对倒的情况很多,有的时候是好的,有的时候是坏的。主力一旦大幅对倒,就会形成交易异常活跃,如果个股出现明显对倒的行为,一般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为了制造人气跟风拉抬,一个是为了吸引散户出货。
对倒定义:是证券市场主力或庄家在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处开设多个户头,然后利用对应帐户同时买卖某个相同的证券品种,以达到人为地拉抬价格以便抛压或刻意打压后以便低价吸筹。
对倒与对敲的区别:对敲:指的是主力在自己管理的多个帐户之间进行买卖,也就是自己买自己卖,是主力的惯用手法,其目的用在震仓或吸引跟风盘或拉升股价。对倒:指的是主力与主力之间通过协商,一方把筹码倒给另一方,通常发生在某一个价位区域,但实际成交的价格与协议的价格有相当差异.
正确辨别主力恶意对倒的行为,能够回避由于系统性风险出现的亏损。为了方便记忆,下面总结一下主力恶意对倒的特征:
主力恶意对倒的重要特征:
1、对倒的股票是出现在大盘下跌区域。
2、横盘或短线拉升后,出现为滞涨或者上涨缓慢;
3、出现成交量异常放大,出现分时特殊放量;
4、通常是没有“理由”的放量。
注意:分时图是分辨对倒的关键,一旦出现了类似特殊对倒的走势,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坚决回避。
使用技巧:主力一般都会比散户对市场的情况先知先觉。利用主力对倒的特征,简单判断市场是否见底。如果主力对倒的股票还是频繁的出现,那么大盘短期见底的可能性很低,因为还有不少主力不看好这个市场,还在为了少亏一点而操作。
对倒的意思是自己挂单子自己吃掉,你想一想这样的结果就是亏手续费。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亏手续费对倒呢?目的只有一个,提高交易量,给散户一种成交活跃的感觉,好像是有主力大笔买进的样子,诱惑入场。
就是为了引起散户们的注意,让该股活跃起来,可能是庄家吸筹完毕准备拉升了,让散户来抢筹码,太轿子,也可能是庄家出逃没人接,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就是自己买卖自己手中的股票
国内所谓的大宗交易只不过是假借大宗交易的物品做为标的物,利用做市商的 游戏 规则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进行割韭菜。所以他们进行对到的行为就很好理解了。
万变不离其宗,操盘的一种玩法
刚才看了一篇文章股市大宗交易显示买空卖空的都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那么他为什么要进行大宗的交易卖和买都是他们自己,那真实意图是什么?钱多了花不完,白送给证券公司的佣金,然后再在二级市场上套现????????管理层不要给散户一个交待吗?????????
下面就是全文: 罕见异象再现 银行四巨头集体亮相大宗交易
昨日大宗交易总共成交了12笔交易,这其中同时出现了四家银行股的身影,这在大宗交易中极为罕见。而它们"重量级"的交易,会给当下的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四银行股集体亮相 昨日上海共10笔大宗交易中,有4笔便来自银行股。其中的龙头为农业银行,买卖方均显示为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交量高达5亿股,成交价为2.91元,成交金额也高达14.55亿元之多,而该股在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1亿股和3.21亿元。 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这两笔交易的买卖方同样来自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交易量分别为4.3亿股和3亿股,成交价格分别为5.22元和4.55元,照此计算成交金额分别为22.45亿元和13.65亿元,当然这些数据同样远远超过了这两只股票近日在二级市场上的日均数据。最为温柔的是招商银行,买卖方均显示为瑞银证券总部,成交量为223.9万股,成交价为14.44元,成交金额为3233.12万元。 无论从交易价格还是交易量来看,这些银行股的成交显然已经不在平时交易的常规理解之内,那么昨日如此默契地同时出现,到底预示着什么?
相同的交易方,与收盘价格相仿的成交价,这些因素显然与昨日的交易如出一辙。巧合的是,在银行股4月21日左右的大宗交易后,大盘竟走出了一波幅度较大的跳水, 从3000点的 "高点"轰然下挫,指数直接坠落了100多点。
银行股往往是大盘的风向标,昨日银行股"密集"亮相大宗交易平台,不得不让市场将其与大盘的表现联系起来。那么,经历了大跌刚刚缓了口气的大盘,在面对这一"异象"的再次出现,接下来又该如何演绎呢? 在4月29日才荣登大宗交易平台的阳普医疗昨日再度亮相,买卖双方与4月29日相同,分别来自东方证券杭州 体育 场路营业部和光大证券丹阳中新路营业部,成交量为13万股,交易价格为23.31元。而巧合的是,在4月25日该股才刚刚解禁了173.72万股限售股,看来上述两笔交易有可能是来自解禁股的杰作。
宁波联合的情况与阳普医疗相仿。该股在4月15日时就遭到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营业部的卖出,接盘方为光大证券总部,成交量为762万股,成交价格为1.1亿元。随后的公告显示,减持来自公司股东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减持后该公司还持有471.71万股。而昨日该股再遭五矿证券深圳金田路的折价甩卖,成交量刚好为471.71万股,成交价为14.41元,接盘方还是光大证券总部,看来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彻底退出了宁波联合。
大宗交易平台提供了一个以非市场价格成交的合法途径,为利益输送创造了条件。这一点突出体现在部分折溢价率显著偏高的大宗交易上面,使按照较高折价率买入的资金方在下个交易日即可实现获利,反之则有利于高溢价的卖出方获得更高收益。这一点在诸多折价率较高的大宗交易中均有所体现,因为通常这些股票在次日的股价表现都不会受到前日大宗交易的影响。当然,在连续涨停或者连续跌停的市道中,那些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资金,也可能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完成交易。
其次,大宗交易成交的高效率,也方便掩盖部分资金买卖的真实目的,沦为滋生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温床。以重庆啤酒(19.28,1.75,9.98%)为例,该公司在12月19日收盘后发生了金额高达2291.16万元的大宗交易,交易价格为当日收盘价34.88元。这其中第一个看点便是,为何有人会在一只出现了重大利空、连续跌停且前景不明的股票上面进行大宗买入?同时重庆啤酒当日仍处于被大单封于跌停的状态,且封单量高达6、7千万股,足以含纳后面的大宗交易买入金额,那么这笔交易的买入方为何偏偏选择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降低手续费等交易成本吗?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资深市场人士会认为目的如此简单,对此“不排除是卖出方与买入方有事先约定,出于对契约的规定,迫不得已而为之”。
但我认为这种猜测还是非常阳春白雪的,其实这单怪诞的交易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市场操纵行为。从重庆啤酒股价日后表现来看,在发生了大宗交易的12月19日之后,12月20日原本处于连续无量跌停的重庆啤酒出现了首次放量,当日成交额高达2.37亿元,而到了12月21日更是首度打开了跌停板且最高上涨到了34.5元。这里面便存在一种操纵市场的可能,即在12月19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潜伏”进重庆啤酒中而不易被市场察觉,此后在12月20日以公开买进来改变市场对于重庆啤酒股价走势的预期,为12月21日的开板上涨创造市场的心理基础。总之,这很难让人相信这不是经过了精心预谋的偶发行为。
最后,大宗交易平台容易导致“过桥减持”的行为。对于上市公司的董监事和高管人员来说,减持手中股票绝不是件容易事,哪怕只减持了一股,也需要对外进行披露,进而导致其减持行为暴露在二级市场的聚光灯下。那么此时大宗交易平台也可以充当“过桥减持”的角色,即寻找一个壳公司,上市公司的董监事和高管人员通过大宗交易一次性将股票转让给这个壳公司,然后再小批量地在二级市场连续减持。这样一来,体现在信息披露方面则只需要进行一次高管人员减持的信息披露。
对于大宗交易平台运行机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我认为不仅需要针对大宗交易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对于潜藏在大宗交易中的疑似内幕交易和疑似操纵市场的行为进行重点监察,更加重要的还应当对大宗交易本身的信息进行更加充分地披露,例如参与大宗交易双方的具体信息等。
目前针对大宗交易的买卖方仅体现到所处营业部的层面上,这根本无助于市场了解大宗交易买卖双方的目的和动态,也就为参与大宗交易的资金方掩盖其真实目的甚至误导市场创造了心理环境。如果我们将参与大宗交易的买卖方信息细化到实际买卖的机构和个人上面,那么他们的交易行为则能够彻底暴露在二级市场的聚光灯之下。因为有资格参与大宗交易的买卖方均不会是小散户,针对参与大宗交易的买卖双方进行详细信息披露的难度并不大,但这些信息对于二级市场上的其他股东,乃至监管部门针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零容忍”监察却是大有裨益的。
谢邀,对倒就是左手卖给右手,右手又卖给左手,这样可能好理解一点
不知道你说的是那个产品,现货大宗,许多平台对手就是客户,对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