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政策,在中可谓是“历史悠久”了。早在北宋宋太宗时期,就一度出台了海禁政策,元朝初期也一度实行。不过宋元时期的海禁都是临时性的措施,并未上升到国家战略。到了明朝初期,海禁开始长期和全面的推行,时间长达200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有所松动。到了明朝后期,海禁又反复推行。因此,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进行海禁的时代。明朝的海禁给中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是中国走向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的开端,也是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开始。
一,明朝推行海禁的原因分析明朝初期,朱元璋就下令实行海禁,其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统治根基未稳,“海疆不靖”。当时活动在东南沿海的主要是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海上残余势力。张士诚、方国珍原来都是盐商,经常出没于海上。元末战争中,他们割据一方,拥兵数十万,和朱元璋抗衡。在明朝建立后,其残余势力大部分逃亡沿岸地区,继续和明朝为敌。
不仅如此,他们还和海外的倭寇相勾结,《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優乱》记载“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导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闻、浙、东粵、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他们甚至在南洋建立许多据点,于海外反明势力联合。倭寇侵犯,从元朝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主要的边患之一。明朝初期,倭寇更加猖獗,他们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沿海之地皆患之”。因此在明朝初期,倭寇成为了和蒙古并列的明朝两大敌对势力,并称“北虏南倭”。
戚继光抗倭
对于这些海上敌对势力,明朝是无法彻底肃清的。他们流动于海上,不断袭击明朝漫长的海岸线,北到鸭绿江口,南到两广,让明朝地方政府无可奈何,疲于奔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陆国家,不擅长海上作战,对于这些海上的流动势力,也只能采取“海禁”的消极政策来对抗,为了配合海禁,明朝还在沿海修建了海疆长城,这和在北方修建长城抵御流动的游牧民族有异曲同工之妙。
浙江临海长城
但对付海上敌对势力并非是朱元璋实行海禁的根本原因,其深层的决定因素早已深入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基因中。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具有了自给自足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也就是说,中国就算断绝和外界的经济上的交流,也不会改变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朱元璋曾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也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放弃了宋元时期对商业的相对重视,转而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农抑商政策,制定了空前严密的户籍政策,严格限制人口的流动。而海禁政策,也就符合了朱元璋的统治政策了。
小农经济
实行海禁,经营大陆,成为了朱元璋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将明朝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琉球、小琉球(台湾)等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以免贪无用之功,耗费国力。当然,推行海禁并非代表明朝就并非不和外国进行了来往,明朝官方和各国依然保持着“朝贡”。甚至实行海禁的的一起目的就是让各国只能通过“朝贡”这一条道路和明朝取得联系,并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达到宣扬国威,制造“万国来朝”的盛世假象。
非洲人“贡”的长颈鹿
二.明朝海禁的推行和内容明朝的海禁内容主要是禁止民间贸易和海上经济活动。《明史・朱纨传》中记载朱元璋规定所说:“片板不许下海”。这无疑是断了沿海人民的生存之计,因此违禁出海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现象,朱元璋又不断颁布海禁命令,一次比一次严格。《明实录》和《国權》中记载朱元璋每隔两三年就要重申海禁令,如洪武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都曾发布过命令。但是严令并未阻止沿海居民入海,于是朱元璋试图从经济上着手。
《倭寇图卷》
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取缔“番货”,禁止国内买卖和使用外国物品。当时明朝许多香木来自于海外和两广地区,为了防止海外香木的流入造成混杂,朱元璋甚至规定了两广地区的香木也不能运往外地出售。禁令一出,以前原本公开交易的香木转入了私下交易,无法禁绝。朱元璋又规定禁止沿海居民入海捕鱼,《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七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渔”。
朱元璋命令将海禁写入了《大明律》。《兵律》中有“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缎匹、由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明朝法律鼓励告发“私通外夷”之人。《户律》中“舶商匿货”条载,也就是沿海船舶到岸,必须马上如实报官抽分。如果不报告官府就“杖一百”,货物没收。如果供报不实,罪行和不告一样。而告发之人,能够得到官府的赏赐。朱元璋时期严格的海禁,对当时东南沿海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倭寇之船
朱元璋看到海盗势力以船为家,以渔为业,于是在洪武十五年下令,“命南雄侯赵庸籍广州蛋户万人为水军。时蛋人附海岛,无定居,或为寇盗,故籍而用之。”实际上就通过在沿海加重兵役、劳役的方法来和海盗争夺有生力量。当时明朝在泉州一带实行了“四丁抽一”,就是每4个人就要出一个人当兵。在征兵的同时,又在沿海大规模修建城墙,“置卫所,深驻重兵,严行查”。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命令汤河巡视沿海,修建“海上五十九城”,洪武二十年又命令周德兴在福建“筑海上十六城,籍民为兵”。这样的海上防御工事一直到万历时期还在修建,最终形成了“海疆长城”。
临海长城
不过明朝的海禁并非一直如此严格,在朱元璋之后,海禁政策基本贯穿明朝一代,但是严格程度却有所不同。明成祖时期,海禁稍稍有所松动,“以小民衣食所赖,遂稍宽禁”。到了宣德八年,又重新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命行在都察院严私通番国之禁”,并且明文标出告发着可以得到犯人一半的资产,如果知而不告,按照同罪论处。此后长期一段时间,明朝的海禁到了空前严格的程度。嘉靖二年,宁波发生了日本“争贡之役”,嘉靖于是废除了福建、浙江、广东的市舶司,也就是来官方主持的“朝贡贸易”也被禁止了,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唯一的一次。
争贡之役
隆庆元年(1567),“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才使得海禁有所松动。需要注意的是,这次“隆庆开关”并非完全开放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被开发了,而民间贸易依然受到种种的限制,如出海需要官方发布的“由引”作为凭证,对船舶的数量和贩卖的物品有限制,不能够和日本进行贸易等。如果私自和日本贸易,那就按照“通倭”之罪处理。而在开放的地点,仅仅为福建漳州府月港一处,就全国其他地方而言,依然实行着严格的海禁。不过,隆庆开关依然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能够和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西方国家进行一些交流,使得西方的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而美洲的高产作物也开始传入中国,为后来清朝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一个条件。
隆庆开关示意图
二,明朝海禁对中国的影响明朝海禁基本贯穿明朝一代,实行了时间长达200多年,历史罕见,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发生在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沿海居民以海为生,或渔或商,海洋成为了他们的衣食之源。而海禁政策则断绝了其谋生之路,这无疑严重打击了沿海的经济发展。尤其在福建,该地区山地居多,土地贫瘠,“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在海禁推行后,他们只能铤而走险,私自出海,许多人沦为海盗。
泉州
徐文定《海防迁说》说他们:“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路,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寇,激裂以出。”因而海禁不仅不利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导致沿海地区的治安状况堪忧。这些沿海居民不断入海成为了“海盗”,有使得明朝东南沿海的边患从未断绝。明朝一带,也是中国海盗最多的时代,十分有名的就有汪直、徐海、郑芝龙等。明朝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倭寇”,常常也是这些海盗集团。《中国海盗史》说:“这些所谓的倭寇,他们的领导者都是中国人。船员中九成是中国人,他们的团队中只夹杂了个别的日本浪人”。因此,海禁并未肃清边患,在后期反而是边患的制造者。
郑氏活动范围
海禁的另外一个直观影响,就是造成“朝贡贸易”繁荣的假象。明朝断绝民间贸易,外国商人只能通过“朝贡”的方式和明朝官方进行贸易。而明朝官方对这种“朝贡”也十分支持,往往会以数倍的价格来报酬朝贡者,称为“厚往薄来”。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外国商人冒充国家使者,打着“进贡”的旗号来和明朝进行了交易。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就是朝贡贸易的典型代表。此后,明朝政府也意思到了朝贡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如琉球国“一岁常再贡、三贡。天朝虽厌其烦,不能却也”,因此规定了各国来朝的次数。明朝末年,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对认为这种朝贡并非是外国对明朝朝贡,反而是明朝向世界朝贡。
下西洋
而海禁政策的对中国的深层次影响也就更严重了。在明朝之前的几百年,中国领先于西方国家。从明朝开始,中国就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了。由于在海禁政策下,人们闭门造车,妄自尊大,导致中国人不了解世界局势,也难以和西方国家进行了更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明朝中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已经进行了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欧兴起。而明朝依然还停留在农耕文明阶段,只有苏杭等个别的城市的个别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也因为重农抑商和海禁等政策的推行而无法发展壮大。
新航路开辟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开端,是海禁政策的出现吗?
海禁政策,在中可谓是“历史悠久”了。早在北宋宋太宗时期,就一度出台了海禁政策,元朝初期也一度实行。不过宋元时期的海禁都是临时性的措施,并未上升到国家战略。到了明朝初期,海禁开始长期和全面的推行,时间长达200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有所松动。到了明朝后期,海禁又反复推行。因此,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进行海禁的时代。明朝的海禁给中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是中国走向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的开端,也是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开始。
一,明朝推行海禁的原因分析明朝初期,朱元璋就下令实行海禁,其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统治根基未稳,“海疆不靖”。当时活动在东南沿海的主要是张士诚和方国珍的海上残余势力。张士诚、方国珍原来都是盐商,经常出没于海上。元末战争中,他们割据一方,拥兵数十万,和朱元璋抗衡。在明朝建立后,其残余势力大部分逃亡沿岸地区,继续和明朝为敌。
不仅如此,他们还和海外的倭寇相勾结,《明史纪事本末沿海优乱》记载“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导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闻、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他们甚至在南洋建立许多据点,于海外反明势力联合。倭寇侵犯,从元朝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主要的边患之一。明朝初期,倭寇更加猖獗,他们在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沿海之地皆患之”。因此在明朝初期,倭寇成为了和蒙古并列的明朝两大敌对势力,并称“北虏南倭”。
戚继光抗倭
对于这些海上敌对势力,明朝是无法彻底肃清的。他们流动于海上,不断袭击明朝漫长的海岸线,北到鸭绿江口,南到两广,让明朝地方政府无可奈何,疲于奔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陆国家,不擅长海上作战,对于这些海上的流动势力,也只能采取“海禁”的消极政策来对抗,为了配合海禁,明朝还在沿海修建了海疆长城,这和在北方修建长城抵御流动的游牧民族有异曲同工之妙。
浙江临海长城
但对付海上敌对势力并非是朱元璋实行海禁的根本原因,其深层的决定因素早已深入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基因中。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具有了自给自足的特点,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也就是说,中国就算断绝和外界的经济上的交流,也不会改变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朱元璋曾说“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也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放弃了宋元时期对商业的相对重视,转而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农抑商政策,制定了空前严密的户籍政策,严格限制人口的流动。而海禁政策,也就符合了朱元璋的统治政策了。
小农经济
实行海禁,经营大陆,成为了朱元璋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将明朝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琉球、小琉球(台湾)等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以免贪无用之功,耗费国力。当然,推行海禁并非代表明朝就并非不和外国进行了来往,明朝官方和各国依然保持着“朝贡”。甚至实行海禁的的一起目的就是让各国只能通过“朝贡”这一条道路和明朝取得联系,并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达到宣扬国威,制造“万国来朝”的盛世假象。
非洲人“贡”的长颈鹿
二.明朝海禁的推行和内容明朝的海禁内容主要是禁止民间贸易和海上经济活动。《明史朱纨传》中记载朱元璋规定所说:“片板不许下海”。这无疑是断了沿海人民的生存之计,因此违禁出海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现象,朱元璋又不断颁布海禁命令,一次比一次严格。《明实录》和《国权》中记载朱元璋每隔两三年就要重申海禁令,如洪武十四年、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都曾发布过命令。但是严令并未阻止沿海居民入海,于是朱元璋试图从经济上着手。
《倭寇图卷》
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取缔“番货”,禁止国内买卖和使用外国物品。当时明朝许多香木来自于海外和两广地区,为了防止海外香木的流入造成混杂,朱元璋甚至规定了两广地区的香木也不能运往外地出售。禁令一出,以前原本公开交易的香木转入了私下交易,无法禁绝。朱元璋又规定禁止沿海居民入海捕鱼,《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七年“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渔”。
朱元璋命令将海禁写入了《大明律》。《兵律》中有“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条:“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缎匹、由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明朝法律鼓励告发“私通外夷”之人。《户律》中“舶商匿货”条载,也就是沿海船舶到岸,必须马上如实报官抽分。如果不报告官府就“杖一百”,货物没收。如果供报不实,罪行和不告一样。而告发之人,能够得到官府的赏赐。朱元璋时期严格的海禁,对当时东南沿海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倭寇之船
朱元璋看到海盗势力以船为家,以渔为业,于是在洪武十五年下令,“命南雄侯赵庸籍广州蛋户万人为水军。时蛋人附海岛,无定居,或为寇盗,故籍而用之。”实际上就通过在沿海加重兵役、劳役的方法来和海盗争夺有生力量。当时明朝在泉州一带实行了“四丁抽一”,就是每4个人就要出一个人当兵。在征兵的同时,又在沿海大规模修建城墙,“置卫所,深驻重兵,严行查”。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命令汤河巡视沿海,修建“海上五十九城”,洪武二十年又命令周德兴在福建“筑海上十六城,籍民为兵”。这样的海上防御工事一直到万历时期还在修建,最终形成了“海疆长城”。
临海长城
不过明朝的海禁并非一直如此严格,在朱元璋之后,海禁政策基本贯穿明朝一代,但是严格程度却有所不同。明成祖时期,海禁稍稍有所松动,“以小民衣食所赖,遂稍宽禁”。到了宣德八年,又重新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命行在都察院严私通番国之禁”,并且明文标出告发着可以得到犯人一半的资产,如果知而不告,按照同罪论处。此后长期一段时间,明朝的海禁到了空前严格的程度。嘉靖二年,宁波发生了日本“争贡之役”,嘉靖于是废除了福建、浙江、广东的市舶司,也就是来官方主持的“朝贡贸易”也被禁止了,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唯一的一次。
争贡之役
隆庆元年(1567),“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才使得海禁有所松动。需要注意的是,这次“隆庆开关”并非完全开放对外贸易,主要是朝贡贸易被开发了,而民间贸易依然受到种种的限制,如出海需要官方发布的“由引”作为凭证,对船舶的数量和贩卖的物品有限制,不能够和日本进行贸易等。如果私自和日本贸易,那就按照“通倭”之罪处理。而在开放的地点,仅仅为福建漳州府月港一处,就全国其他地方而言,依然实行着严格的海禁。不过,隆庆开关依然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能够和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等西方国家进行一些交流,使得西方的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而美洲的高产作物也开始传入中国,为后来清朝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一个条件。
隆庆开关示意图
二,明朝海禁对中国的影响明朝海禁基本贯穿明朝一代,实行了时间长达200多年,历史罕见,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发生在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古以来,沿海居民以海为生,或渔或商,海洋成为了他们的衣食之源。而海禁政策则断绝了其谋生之路,这无疑严重打击了沿海的经济发展。尤其在福建,该地区山地居多,土地贫瘠,“以海为生,以津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在海禁推行后,他们只能铤而走险,私自出海,许多人沦为海盗。
泉州
徐文定《海防迁说》说他们:“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路,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寇,激裂以出。”因而海禁不仅不利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导致沿海地区的治安状况堪忧。这些沿海居民不断入海成为了“海盗”,有使得明朝东南沿海的边患从未断绝。明朝一带,也是中国海盗最多的时代,十分有名的就有汪直、徐海、郑芝龙等。明朝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倭寇”,常常也是这些海盗集团。《中国海盗史》说:“这些所谓的倭寇,他们的领导者都是中国人。船员中九成是中国人,他们的团队中只夹杂了个别的日本浪人”。因此,海禁并未肃清边患,在后期反而是边患的制造者。
郑氏活动范围
海禁的另外一个直观影响,就是造成“朝贡贸易”繁荣的假象。明朝断绝民间贸易,外国商人只能通过“朝贡”的方式和明朝官方进行贸易。而明朝官方对这种“朝贡”也十分支持,往往会以数倍的价格来报酬朝贡者,称为“厚往薄来”。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外国商人冒充国家使者,打着“进贡”的旗号来和明朝进行了交易。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就是朝贡贸易的典型代表。此后,明朝政府也意思到了朝贡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如琉球国“一岁常再贡、三贡。天朝虽厌其烦,不能却也”,因此规定了各国来朝的次数。明朝末年,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对认为这种朝贡并非是外国对明朝朝贡,反而是明朝向世界朝贡。
下西洋
而海禁政策的对中国的深层次影响也就更严重了。在明朝之前的几百年,中国领先于西方国家。从明朝开始,中国就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了。由于在海禁政策下,人们闭门造车,妄自尊大,导致中国人不了解世界局势,也难以和西方国家进行了更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明朝中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已经进行了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开始在西欧兴起。而明朝依然还停留在农耕文明阶段,只有苏杭等个别的城市的个别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也因为重农抑商和海禁等政策的推行而无法发展壮大。
明清海禁政策和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探究
提问者在题中所提明清海禁政策我觉得应该分成两方面来谈:即明朝的海禁政策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曾实行过迁界禁海政策但我认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相比其闭关锁国政策来说并不算太大)明朝的海禁政策及其由来:实际上唐代以前,我国统治阶级的重心都放在北方中原大陆,唐以后统治阶级的政治目光开始触及到南海,进入宋元,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我国与周边国家,包括日本的私人海上贸易非常密切。元末,元统治者的腐败引发了全国各地的起义,在各起义军中,朱元璋以标榜自己是中原华夏正统,积聚了众多的汉族谋士,终于把蒙元赶出中原,建立了明王朝。 明王朝建立后,以华夏中原正统自居,不惜一切代价,拒绝承接宋、元以来发展起来的与海外贸易联系,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片板不许下海”。
这种作法实际上拒绝了对海洋文明的接纳,把明帝国紧紧锁在封闭的大陆体系中。 明代的海禁政策是逆历史潮流的,是对中国文明、人类进步的反动。这已经为历史事实所证明的。从明时代开始我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这与明朝实行的海禁政策有着密切联系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及其由来: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曾经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地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步放宽海禁,准许对外贸易。但是到乾隆前期,针对英国等西方国家贪得无厌的要求,清政府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历经乾隆、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道光时鸦片战争前夕。所谓闭关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主要内容有三:限定一口(广州)通商、严格约束外商活动、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三:清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是“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三是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在总的来说中国近代任人宰割,百年国耻,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明朝的海禁政策和清朝闭关锁国当是其中的罪魁祸首!“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而清代闭关锁国则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其实我们对比中国古代唐宋的先进和明清的落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国家要想强大改革开放才是正道,一个国家需要不断的从外界吸取先进的东西取长补短才能发展.我认为近代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无疑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还两个原因则是中国本身的封建制度和独尊儒术的文化传统,这纯粹个人看法)
参考资料: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08955.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cb7f901000a19.html
http://hi.baidu.com/hortytop/blog/item/9430ef1806e7ac0435fa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