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餐饮第一股”湘鄂情曾是餐饮界传奇般的存在,后因种种原因投资失利,湘鄂情商标易主,创始人孟凯黯然出局。今年6月,新湘鄂情餐厅在北京开业。
时隔半年,孟凯宣布将由原来的传统餐饮转型为互联网餐饮,未来将在线上的预制菜肴上发力。11月21日,孟凯接受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称在疫情之下不看好餐饮业实体店,自己也不可能再开线下店。
如何解决预制菜口感问题?
新京报:目前上线的预制菜价格是什么水平?
孟凯:“湘鄂情八大碗系列”预制菜首先上线了10道菜,都是线下在售的经典传统菜品,有糯米牛肉、珍珠丸子等。最贵的在40元左右,最便宜的不到20元,分量适合一个人或者是小家庭、老两口。
新京报: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菜品制成预制菜?
孟凯:现在年轻人,尤其是95后、00后基本上不做饭。年纪大的老人比如炖一锅红烧肉肯定吃不完。所以我们选择了一些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自己做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的菜品。
新京报:很多人不选择预制菜的重要原因是觉得口感不好,如何解决?
孟凯:我们用的是智能机器人炒菜技术,解决了厨师靠经验把握火候的难题,做到菜品出品的标准化。然后用智能微波技术实现100%的熟制过程,保证每一道菜品做出来是同一个味道。加热方法得当,可以做到接近酒楼出品的9成以上。
我不太喜欢“预制菜”这个词,其实我觉得湘鄂情的菜品更应该叫“鲜冻菜肴”,是让新鲜的食材通过锁鲜、速冻、保鲜,最后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比如我们的小炒黄牛肉,你会发现加热好的菜品里的青椒、红椒、辣椒、香芹的颜色,跟现炒的没区别。当然加热方法需要自己摸索一下,每家微波炉的功率不一样,加热方式不同对口味影响很大。比如珍珠丸子,最好把包装扎个小口再蒸。
是否考虑自建生产线?
新京报:接下来还会在线上推出更多的预制菜品吗?
孟凯:会。未来还会根据不同城市消费者的喜好,对菜品不断更迭、升级和调整,像早餐、鸡汤、莲藕排骨汤、小米海参等,不排除还有炒饭、炒面。菜品基本上都会从早、中、晚三餐来考虑。12月左右,我们会上线八菜一汤的年夜饭礼盒。
新京报:未来是否考虑自建生产线或中央厨房?
孟凯:不会。现在“湘鄂情八大碗”的生产商是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速冻食品为主的成熟企业。我们跟惠发的合作是基于中餐的产品理念,湘鄂情有着近27年的中餐经验,我们出品牌、出技术,保证所有菜品完全按照中餐原汁原味的配方,不会有添加剂和色素。惠发制作的每个环节都是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覆盖了每道菜品从食材、烹饪到鲜冻包装、复热的全链条。
现在的经营理念已经不比当年,什么都要自己投入。平台卖湘鄂情的产品有利润,惠发生产湘鄂情的东西有利润,我出品牌出技术,到最终我也有利润。如果是自己建厂,要投资建渠道,没有必要,而且肯定是亏钱。
未来线上与线下投入占比如何?
新京报:经历疫情,预制菜品成为餐饮业布局热门。现在湘鄂情入局预制菜,是不是晚了?
孟凯:消费者接受预制菜需要“教育成本”。比如当年喝矿泉水,大家都不习惯。20年前的速冻饺子,很少有人接受。现在谁不喝矿泉水,谁不吃速冻饺子?尤其在节奏快的都市生活中,这种不需要洗菜择菜、复杂烹饪的菜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线下餐饮消费受阻,越来越多的人会习惯预制菜,预制菜也是未来的方向。
新京报:新湘鄂情餐厅今年6月开业,未来将以怎样的比例投入线上和线下?
孟凯:这个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线上开店我可以一夜之间开到全中国,这才是我们要看到的市场,我现在认为,线下开店不如线上开遍全国。
未来我们还计划和所有的线上平台合作,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喜好,卖不同的菜品,菜品数量有可能达上百道。疫情对实体餐饮的影响很大,对餐饮业实体店的未来我不看好,所以我可能不会开实体店了,全力做线上。包括现在这一家,如果疫情一直持续、反复,可能会关掉。最多保留这一家,不会再开店了。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