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出来了,广告也打得到处都是,细心的人可能也注意到了,只有三个字“强得很”,这个广告语完全就是反认知的一则广告,为什么苹果的广告语会是这?简单到难以置信。
用汉语的习惯来尝试理解苹果公司的广告语,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国商业史上的那些经典广告语,都是什么类型的?
比较短的广告语来自王老吉,“怕上火,喝王老吉”,简短的七个字说出了王老吉预防上火的产品定位。
广告语长一点的经典代表就是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史玉柱通过一个病句让人们很快就记住了脑白金以及礼品属性的产品定位。
提起挖掘机,人们就会想到山东蓝翔,由此可见,蓝翔的广告也是相当成功的。它的广告语是“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
通过国内经典广告的广告语跟苹果的广告语对比就能看出两国的文化差别。
1
中美两国的广告差异
说实话,当我看到苹果近几年的广告语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的广告语听起来都有一种无厘头的感觉,因为没有任何的亮点。
iPhone 6的广告语是“比更大还更大”,后来被人嘲笑得太多,改成了“岂止于大”,不管怎么改,好像都不怎么的;iPhone 7的广告语是“这就是7”;iPhone 8的广告语是“新一代的iPhone”;iPhone X的广告语是“你好,未来”,iPhone 13的广告语是“强得很”。
看了苹果的这么多中文版广告是不是都很摸不着头脑,因为这完全就不像是广告。当然这也不能怪大陆的经销商们不给力,而是因为它的广告语就是直接将英文广告语翻译过来的而已。
很明显,iPhone的广告语很有可能是符合欧美人的思维习惯的,因此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但是一旦翻译成中文,我们就会有一种这广告白做了感觉,因为广告语实在太烂了。
我们来看下中国的经典广告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广告语中一定有品牌露出,没有品牌露出等于白做。不管是王老吉,还是脑白金、蓝翔技校,广告语中都有自己的品牌,这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方便记忆。
假设用iPhone的广告思维来给王老吉设计广告语,有可能是“预防上火强得很”;假设给脑白金设计广告语就是“专业送爸妈”;假设给蓝翔设计广告语就是“挖掘机教学,强得很”。
是不是感觉很奇怪?就算广告语再好,人们也记不住牌子呀,反而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第二、一定是一个句子。我们可以回顾国内经典广告的广告语,基本上都是句子的形式,很少出现iPhone“强得很”这样的短语型广告的,这会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适应不了;
第三、突出功效或者产品定位。相信大家还记得亮甲的广告语吧,“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问你怎么办,赶快用亮甲。”这个广告有点顺口溜的感觉,虽然有二十个字,但是很好记,一下就能记住。这个广告就突出了自己产品功效;
第四、广告语要么用病句,要么用押韵句。如果大家只顾着广告语突出功效,而忽略了它的传诵度,这也是失败的广告。脑白金通过病句一下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而蓝翔的广告则是通过押韵来让人们记住的。
2
苹果的广告不要学
通过对国内经典广告的分析可知,苹果的广告语在国内有点“浪费钱”的感觉,可是为什么苹果的销量照样越来越多呢?
第一、苹果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苹果公司的成功并不是营销带动的成功,而是用产品说话的结果。产品力走在了营销力前面,营销部只需要稍微努努力就行了。
不过我始终认为苹果在中国的广告应该是入乡随俗,而不是直接用英语翻译,那样只能获得知道苹果的人的关注,而不知道苹果的人就可能会直接忽略掉这则广告。
在iPhone 12出来的时候,就有网友表示,不买12,等着13出来买,因为13香。
13香这个梗已经被网友玩了一年多,苹果倒不如顺水推舟,将大陆地区的广告语改成是“iPhone 13,真的香”,说不定会因为这个广告上一次热搜。
第二、苹果用户的忠诚度很高。苹果多年来在国内积累了过亿的用户,这些用户对于苹果是十分熟悉的,也是不需要多介绍的,因此苹果在广告语上就可以非常简单明了。这是一般企业不具备的。
第三、苹果这样做广告反而会受到关注。其他公司做出苹果这样的广告语,会被直接遗忘在大海里,而苹果反而不会,为什么?因为苹果这么高大上的公司竟然推出这么low的广告,这种反差感会给人槽点,从而引发热度。
因此,国内的企业做广告千万不要学习苹果,否则会让广告费打水漂。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
如何评价 iPhone 6 文案「比更大还更大」(Bigger than Bigger)?
资深文案从业五年。
在我们评价一个“文案”,我们必须首先理解一个问题——
怎样评价文案在评估一份文案之前,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品牌,而不是考虑翻译的准确性和不精确性。
例如,它是很奇怪的,奔驰的文案是“高富帅的选择”?
例如,Xiaomi可以使用“屌爆了”。它评价不好。它符合小米的共同路线,这是所有目标人都能理解的,也可以被嘲笑。
在可口可乐瓶上,会有“小清新”和“重口味”的东西,因为可口可乐是一种廉价的消费品,它能带给大多数人“认同感”。
苹果的品牌定位而苹果则不然,无论iPhone街如何,从价格到品牌形象到设计定位,苹果都不是人。
所以在中国大陆的文案,苹果需要避免“人民性”。人们的感情没有什么不对,但不适合苹果。
鉴于大陆一贯的翻译风格,必须确认它是有意的。
用蹩脚的直译,苹果在大陆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高影响力,就像一个不太会说中文的外国人一样。
总之,苹果想要创造的是“异化”。
文案翻译知多少至于翻译,不是“精功”,而是水深,负担得起“专业”。
一件更有趣的事。苹果变了,变成了“和”比。
也许只有在世界的苹果,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而被广泛传播,改变他们的文案是不那么受争议,不是这样的…小米和魅族的梦想营销效果将被市场所摧毁。这就像对观众说:别玩了,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