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青海省内惊现千年大型古墓群,古墓上下共分为九层,造型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当地居民更是敬称它为九层妖塔。如此独特的墓葬形制,墓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河乡的一座古墓频频被盗墓贼光顾,甚至有盗墓贼公然开着推土机推开墓室的封土,这不在2018年10月的一天,古墓再一次被盗的消息传到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收到消息后立刻赶往古墓现场,通过卫星探测,这是一组大型的墓葬群,中间是一座大型方形古墓,而周边是一群小型墓室,小型墓室围绕着方形墓室呈现出众星拱月之态,显得中间的方形墓室极为特别,这中间的方形大墓被称为“血渭一号大墓”。
血渭一号大墓凸起的大坟包有11层楼这么高,约33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外形特别,整个造型俨然一个金字,所以考古学家们又亲切的称呼它为“东方金字塔”。
而血渭一号大墓内部的景象,也令人感到十分震撼,墓中间是用数千根柏木和砂石堆成的木塔,柏木非常珍贵,长成一般需要一两百年的时间,要想长成合抱之势也需要上千年,而墓中的柏木直径最粗有60厘米,最细的有15厘米,光是木材的珍贵程度就难以想象。
更甚者,按照考古专家估计,这座古墓中,一共九层,按照建制,应该是每隔一米就会铺设一层柏木,而且这每根木头上还都刻有藏文,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考古人员在当地走访时,从村民的口中,也得知了一个关于这座古墓,流传已久的传说。据说这座古墓一共有九层,当地村民都称它为九层妖塔,而九层妖塔就是当年格萨尔王封印群魔的地方,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他一生降妖除魔,锄奸扶弱。
传说被他抓住的那些妖魔鬼怪,都被他封印在了这座九层妖塔之中,而格萨尔王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当地村民心中一个旷世英雄。这当然只是个传说,难道说这座带有神话色彩的古墓,当真是现实版的九层妖塔吗?
经过两年的勘探工作,为了保护古墓文物不再流失,2020年10月9日,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对血渭一号大墓进行抢救式挖掘。
被盗墓贼频频光顾的千年古墓,挖掘过程中却是惊喜连连,从古墓中出土的金银器物更是数不胜数,但在挖掘过程中考古队员们仅仅挖了两层便中途放弃,这其中有何缘故?
对于血渭一号大墓的挖掘,考古人员一开始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这座古墓早已经被盗墓团伙们光顾过多次,里面有价值的文物估计早就被洗劫一空了。清理完墓室的封土之后,大墓的轮廓已经出来了,一大四小一共五个墓室,那么古墓还会挖掘出有价值的文物吗?
没想到从墓室的第一层挖下去没有几铲,就发现了价值连城的文物,水晶珠宝,纯金指杯接连出现,在墓室的另一侧,一件倒扣的大型青铜器出现在考古人员的眼前,与青铜器埋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小小的铜铃,庞大的青铜器应该怎样完整的提取呢?不容考古人员细想,更多有价值的文物让考古人员们目不暇接。
接二连三出土的文物让考古人员目瞪口呆,其中发现的镶着金边的红色盔甲,更是让人闻所未闻,这还仅仅只是墓室的第一层,就挖掘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可想而知墓主人绝非等闲之辈。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殊不知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考古人员在棺板的中间,发现了一条长两米多,重700克的大金链子,大金链子镶满了珍珠,玛瑙,绿松石,此外,黄金人脸,纯金美人鱼,以及各种金器金饰的出土,让人不得不惊叹血渭一号大墓,真的是一座大型藏宝库。
这时一件本来覆盖丝绸的金器却在出土后,丝绸瞬间消失不见,考古工作者推测可能是遇到了时光沙漏,被氧化了。之前在明定陵考古挖掘中,也出现了类似的事件,万历皇帝的龙袍长时间未见空气,一出土遇到空气瞬间氧化,最后破碎,虽然后期花了10年的时间修复,但是也变得不再值钱。所以经过研究决定为了保护文物,对于这座古墓只抢救式挖掘了上面两层,剩下的没有再继续挖掘。
琳琅满目的金银陪葬品无一不彰显着墓葬主人的尊贵身份,挖掘中发现的一枚普通银制印章是否能解开墓主人的身世之谜?
随着挖掘的深入,墓室中最重要的人骨出现了,经过对人骨的鉴定发现墓室中,一共有两具人骨,一具为男性,一具为女性,所以考古专家推测,这是一座夫妻合葬的古墓。在发现人骨棺椁的四周,密密麻麻出土了大量的珠宝金饰,由于珠宝太多,清理起来费时费力,所以考古人员决定将棺板一起,整箱套取运回实验室进行清理,经过对大量文物的鉴定,考古专家初步推测墓室主人是吐蕃时期的贵族。
一枚银制印章的出现,让所有的考古工作人员都为之振奋,血渭一号大墓的主人身份之谜即将被揭开。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印章被腐蚀的比较严重,上面刻的文字也已经模糊不清,单单靠着肉眼是无法辨认的,考古队员决定将印章运送到北京,利用高科技的设备,来辨认印章上面的文字。
在强光的照射下,考古专家发现印章的一边刻了一匹骆驼,而骆驼恰好是吐蕃时期甘青一带古代先民的图腾之一,这也再次确定了墓室的主人是属于吐蕃时期。2020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经过对印章的修复,辨认出印章上的文字是古藏文,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阿柴是吐蕃对吐谷浑的一个称呼,也就是说阿柴王就是吐谷浑王,而这座千年古墓就是一代阿柴王与其王后死后的墓葬,那么墓室里面有这么多的珠宝金饰也就不足为奇了。
真正的九层妖塔为什么只挖了两层就没挖了?
说到真正的九层妖塔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在现实中也还是能找到原型的,其实就是叫“血渭一号大墓”,但是这个地方挖了两层之后竟然就没有挖了,那么有的网友要说了这是为啥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难道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嘿嘿!近年来,随着《盗墓笔记》等一系列影视剧中对“九层妖塔”的极尽描述,人们对它的离奇和神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九层妖塔”在历史上是否有真实的原型呢?
还确有其事。“九层妖塔”的原型就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镇热水乡,在这片面积不大的区域内,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大大小小400多个墓穴。因其地处热水乡,因此这座古墓群又被称作“热水古墓”。
这些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古墓,就是“血渭一号大墓”。它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高度达到了33米。从远处看,它就像一个大大的“金”字,因此又被称为“东方金字塔”,它就是“九层妖塔”的原型。
这座古墓不但气势宏伟,且造型独特。它依山势而建,其背后有两座连绵不绝、蜿蜒而来的大山,恰如两条腾空飞起的巨龙,交汇在“血渭一号大墓”之处。而“血渭一号大墓”如同一颗巨大的宝珠,正好位于两条龙的龙口,因此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二龙戏珠”的奇特构造。
这座古墓群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考古工作者意外发现的。这种独特的墓葬建造形式,在中国考古史上被首次发现。而这样大集群的古墓的出现,也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古墓群被发现的消息不胫而走,也引起了一些贪婪的盗墓者的注意,他们对古墓中的文物垂涎欲滴、虎视眈眈,由此引发了多起盗挖古墓的恶劣事件。
为了避免珍贵文物的进一步流失,青海省文物局决定在1996年对古墓群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工作。在对“血渭一号大墓”周边的若干个小墓穴进行清理的时候,发现了盗墓贼遗留的少数文物。经鉴定,这些文物中有一些成色鲜艳的来自唐朝的丝织品,还在一些墓室构建物上发现了古藏文。
由此专家推测,这座古墓群的年代,应该是在公元6世纪中期到8世纪前期,当时的青海正是处于吐蕃王朝统治的鼎盛时期。
据此,考古学家们对于“一号大墓”充满了期待,这说明这座大墓有可能是吐蕃王朝的贵族,甚至就是藏王本人。
考古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终于到了发掘“一号大墓”的时刻。但让考古队员们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大墓周围出现了大大小小多个盗洞,表明这座古墓已经被人多次盗掘过了。
据历史记载,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大军阀马步芳曾组织手下官兵,对“血渭一号大墓”进行了3天3夜的疯狂盗挖,盗取的财宝装满了整整几大车,不计其数。
这是否就意味着这座大墓就已经没有任何发掘价值了呢?
随着考古专家们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血渭一号大墓”的众多秘密一一展示了出来。这座大墓共分了九层,每一层都由大块青石磊成1米多高的石墙,再加上一层圆柏树砌成。所以,这座大墓在当地又被称作“九层妖塔”。
据文献记载,修建这样一座巨大的古墓,至少需要1万人耗费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关于这座“九层妖塔”,当地藏民有很多光怪陆离的传说。有人说“妖塔”里经常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叫声;还有人说一旦有人在“妖塔”旁长时间逗留,就会染病;甚至还传说不时有人畜在“妖塔”周边离奇失踪。
考古队员在打开大墓的第一层后,有了惊奇的发现,里面几乎全是动物骸骨,经鉴定,这些骸骨全是牛羊骸骨,大约有近200头。除了动物尸骨外,考古人员还发现很多丝绸制品,大多是当时的中土产品,少数为中亚、西亚制造,其中的一块钵罗婆文字锦,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一块8世纪波斯丝绸。
随着大墓的第二层开启,考古队员们又发现了大量的波斯金币、银币以及金银制成的生活用品。随后又发现了87匹马的骸骨。
结合文献记载,考古专家最终将这座古墓的主人指向了北方游牧民族——吐谷浑部,而这座大幕的主人正是吐谷浑王的墓葬。
这座古墓只发掘到第二层就停止了。至于为什么只发掘了两层就停止了,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原因。但也肯定不是出现了什么妖魔或灵异事件。
相信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进行,这座大墓是否真的有九层,吐谷浑王的骸骨是否就深埋于地下,这些秘密都将一一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也必将击破关于这座“血渭一号大墓”的种种神秘传说。
青海发现“九层妖塔”,为何在挖到第二层时,专家们突然离开?
墓葬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一背景下,我国各地还出现了一些较为特殊的墓葬形态。现在,通过对传统墓葬形式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古代社会的习俗。
曾在青海地区发现过这样一座九层妖塔,为了能探寻这座特殊墓葬背后的故事,相关部门还组织专家,对这座特殊墓葬进行了清理挖掘。不过,正当专家挖到第二层楼时,所有人都匆匆离开了这里。这座九层妖塔到底有什么建筑背景?为什么在挖到第二层的时候,专家们选择离开这里?
众所周知,1996年时,中国已有十大考古发现,而“血渭一号大墓”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葬的出现,对我国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与中原地区的传统墓葬相比,青海的这一墓葬群十分独特,这也奠定了它在我国墓葬文化研究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该墓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可以发现该墓也是我国首次发现吐谷浑墓。据专家勘察,“血渭一号”大墓周围有相当数量的小型墓葬,数量已达两百多个墓穴。血渭第一座大墓中,最壮观的一座应该是九层妖塔。
经过相关学者对此的考察,又称其为“热水墓”。这批古墓中,墓主多为吐谷浑的皇室成员,而吐谷浑又是五世纪时期活跃在青海道路上的贸易民族,同时也是东西贸易发展的主导者。假如没有这个民族的出现,那么,中国贸易发展的历史将会改变。
从大量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吐谷浑民族的帮助,使我国东西贸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尽管说吐谷浑族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野蛮民族,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某些特殊文化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来说,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因为这九层妖塔从正面看像一个“金”字,所以,它也有“东方金字塔”的称呼。这座九层妖塔内有九层墓穴,其建造难度可想而知。古时候,如果人们想要建造这么大的一个墓穴,那就得有一万多人,长达一年之久。可见,这座九层妖塔的建造,也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九层妖楼作为中国考古学发现中绝无仅有的存在,在中国墓葬文化研究中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相关专家对九层妖楼的清理发掘中,也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不过,由于这座九层妖塔有着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因此,对于它的清理与发掘,专家们还是非常谨慎的。
直到今天,考古学家们也只是在九层妖塔中挖掘出一层和二层的妖塔,在这个过程中,当地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陪葬品。对专家来说,如果九层妖楼的挖掘继续下去,那么它的内部结构也很可能被破坏,就像这样,在第二层挖掘结束后,专家们便离开了此地。
可见,虽然文物挖掘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我国的专家学者来说,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通过对热水墓穴和九层妖楼的知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尽管说在现代社会,通过考古工作的推进,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有关古代社会的历史谜题,但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技术手段去发掘古代社会的墓穴,那么,它极有可能给这些文物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作为一项历史研究事业,我们不应该让这些文物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被发掘出来,而应该让它们长眠于地下。
这一情况下,我国许多珍贵的墓葬都未能及时挖掘出来,而隐藏在这些墓葬中的一些秘密,也无法向世人展示。请相信,随着中国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未来的日子里,那些有关于特殊墓葬的秘密,最终也会得到专家们的合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