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盘点清朝十二帝每个皇帝都有一宗最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清朝十二个皇帝,每个皇帝都有一宗“最”

1.清太祖努尔哈赤——登基时年龄最大的清朝皇帝

开国皇帝登基时往往已是人到中年 乃至年过半百,努尔哈赤也不例外。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年,他在二十四岁时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为父祖报仇,经过三十三年的征战杀伐,于公元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重建大金政权,历史上称为后金,这一年,他五十七岁。2.清太宗皇太极——名字最大气的清朝皇帝

清朝皇帝的名字,有的以生僻字独树一帜,比如嘉庆帝颙琰、道光帝旻宁、咸丰帝奕詝、光绪帝载湉;有的以意味深长取胜,比如乾隆帝弘历的名字让人想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但要说最大气的那一个,非皇太极莫属。顺便说一下,皇太极其实是个来自音译的名字,如果把它翻译成黄台吉,就完全没有大气的感觉了。3.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最神秘的清朝皇帝

顺治皇帝生于公元1638年,四岁继位,在位十七年,于1661年英年驾崩。虽然顺治帝仅仅活了二十五岁,却给后世留下了不少谜团,比如他最钟爱的董鄂妃究竟是满族女子还是汉族女子?究竟是不是“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他是死于天花还是因为感情受挫选择了出家?如果他真地剃度为僧了,那么五台山是不是他的藏身之地?4.清圣祖康熙帝玄烨——在位时间最长的清朝皇帝

康熙不仅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清朝皇帝,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1661年继位,1722年病逝,共计在位61年。中国历代皇帝中,在位时间超过四十年的不乏其人,比如后主刘禅,就是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比如最近热播的《清平乐》男一号宋仁宗赵祯,但是超过五十年的只有汉武帝、西夏的两个帝王和康熙帝以及他的孙子乾隆帝,其中排在Number1的就是康熙帝玄烨。5.清世宗雍正帝胤禛——最勤政的清朝皇帝

虽然雍正皇帝有着冷酷无情的坏名声,但这和勤于政事并不矛盾。据《清史稿》记载,雍正帝“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他的十四个阿哥公主中只有一个孕于继位后即是明证。十三年中,雍正皇帝写下的朱批竟然将近一千万字,其勤政程度于此可见一斑。清史研究大家孟森先生认为“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国学大师南怀瑾则赞誉雍正皇帝为“职业皇帝”。6.清太宗乾隆帝弘历——最长寿的清朝皇帝

乾隆皇帝生于公元1711年,逝于1799年,享寿八十八载,不但是最长寿的清朝皇帝,而且堪称中国所有皇帝中最长寿者。有学者认为寿命最长的皇帝是南越武帝赵佗,享年百余岁,但此说可信度有待进一步考证,另外赵佗也不是大王朝的皇帝。大王朝皇帝中,享寿80岁以上的只有四位,他们分别是:梁武帝萧衍女皇武则天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最长寿的则是年代最晚的乾隆皇帝,正所谓后来居上也!7.清仁宗嘉庆帝颙琰——最幸运的清朝皇帝

嘉庆帝的幸运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据说乾隆皇帝最看好的接班人乃是永琪,没错,就是《还珠格格》中那个五阿哥永琪,遗憾的是,五阿哥时运不济,英年早逝,这才有了十五阿哥颙琰继承大统的机会。其二,说起清朝的衰弱,有人说始于乾隆,有人说源于道光,却很少有人把这笔账算在乾隆和道光之间的嘉庆身上。其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帝扳倒一个大贪官,收获了十六年的GFR(财政总收入)。8.清宣宗道光帝旻宁——最节俭的清朝皇帝

道光帝即位后,内务府依照惯例为他准备了40方皇帝御用的砚台,道光帝觉得数量太多,闲置可惜,就将其中一些送给大臣们使用。道光帝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他没有扔掉换新的,而是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形的绸缎,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也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裤子打个补丁要多少钱?”曹振镛说:“要三两银子。”道光帝说:“你们在宫外打补丁便宜,我在宫内要五两银子。”9.清文宗咸丰帝奕詝——最胆小的清朝皇帝

公元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沿运河而上进犯北京,胆小惧战的咸丰帝以“木兰秋狝”为名仓皇逃往长城以北的承德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訢留在北京和英法联军议和。《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几次想回北京,但一听说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还在海上虎视眈眈,就立刻改变了主意,最终病死于离京数百里的承德避暑山庄。10.清穆宗同治帝载淳——驾崩时最年轻的清朝皇帝

载淳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生于1856年,六岁继位,在位十三年后于1874年(按照公历来看,当时已经进入了1875年)病逝,年仅十八岁。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当初给新皇帝载淳拟定的年号是”祺祥“,慈禧等人夺得执政权后改成了同治,同治可以有好几种理解,但根据慈禧的性格来看,她心中的同治应该是她和儿子载淳共同治理国家。11.清德宗光绪帝载湉——颜值最高的清朝皇帝

清朝皇帝给后世留下了很多以他们为主人公的肖像画,其中有穿朝服的,也有穿便服的,有穿满装的,也有穿汉装的,还有穿欧洲服装的。若问清朝皇帝中谁的颜值最高?那非光绪皇帝莫属。光绪皇帝的帅气不仅有画像为证,还有照片为证,流传下来的光绪帝的照片应该是在他盛年时期拍摄的,虽然是黑白照,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肌肤如玉的美男子。遗憾的是,光绪皇帝是个薄命蓝颜,一生都笼罩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而且据说他的英年早逝也是慈禧一手造成的。12.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经历最丰富的清朝皇帝

末代皇帝溥仪不仅是继位时年龄最小的清朝皇帝,还是清朝十二帝中经历最丰富的。溥仪三岁继位,六岁退位,十二岁时在张勋复辟中再次坐上帝位,十一天后又黯然下场。1924年北京政变发生,十九岁的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寓居天津长达七年。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担任伪满洲国的执政,成了亲者痛仇者快的汉奸。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后,溥仪沦为战犯,开始了十四年的囚徒生涯,1959年获得特赦,随后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八年。1967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这时距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出生正好四百年左右,爱新觉罗皇室四个世纪的起伏跌宕,荣辱盛衰至此完全尘埃落定,彻底成为历史。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三分钟盘点清朝十二帝每个皇帝都有一宗最

清朝十二个皇帝分别是谁?

1、努尔哈赤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5、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7、嘉庆皇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8、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皇帝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皇帝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皇帝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三分钟盘点清朝十二帝每个皇帝都有一宗最

清朝的12位皇帝分别是谁,分别在位多少年,在位期间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

努尔哈赤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皇太极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顺治皇帝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嘉庆皇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36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
咸丰皇帝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不得已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已无回天之力。
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光绪皇帝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宣统皇帝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医生穿铅衣能防辐射吗?,射线照射导致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