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自古就是人们歌颂和传唱的主要对象。虽然爱情的纯洁和神圣让人们为之着迷,但是爱情的缠绵缱绻和不可强求却又让人们为之痴狂。“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相思的苦楚,是飘零的离愁,也是爱而不得的情怨。古典诗词里的爱情故事总是那么的凄婉动人。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绮怀》,便是一首与爱情有关的经典诗作。它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之手,是黄景仁组诗作品《绮怀十六首》中的第十五首。也许从诗题来看,大家会感到陌生。但是说到其中的名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想必大家印象都很深刻。
据说黄景仁年轻时曾与自己的表妹有过一段温馨的爱情经历,不过最终只是无言的结局。所以在《绮怀》一诗中,黄景仁越是回忆当初的那份甜蜜,苦涩的现实就越让他绝望。但是从诗题“绮怀”,一种美丽的情怀之意来看,黄景仁不是不想排解,反而有一种“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的痴情。
《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意思是说,我曾很多次坐在花下吹箫,她与我分明只有一墙之隔,却如同天上的银河一般遥远而不可及。可见造成黄景仁与对方爱情悲剧的阻力是非常大的,其爱而不得的绝望也显而易见。
然后,诗的三四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意思是说,今夜的星辰已经不是昨夜的星辰,我又是为了谁在风露中久久伫立呢?虽然星辰本是无情之物,但是在这里显然是被诗人寄托了情感的,即过去的星辰,记录着诗人的甜蜜回忆,今天的星辰却只能见证诗人的伤心、绝望。
因此,紧接着便有了“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样缠绵悱恻的诗句。缠绵的情思已尽就如同被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早已经像被剥的芭蕉。这两句诗其实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似,都说明了一个绝望的结局。
最后,“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则是诗人回想起了与她过往的美好回忆,可是手中的这杯酒却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这两句诗不禁让人想到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想必黄景仁的那份绝望早已经深刻心中。
纵观这首《绮怀》,寥寥数十字,却彷佛看了一部爱情电影,被主角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所心动,又为主角苦涩的现实所伤怀。总之,《绮怀》是黄景仁很经典的一首爱情诗,可谓句句出自肺腑,凄婉动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绮怀 黄景仁颔联赏析
绮怀诗作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 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首联“几回花下坐 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第二联“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在黄景仁的诗中, 所有虚幻的安慰全消失了,只有一个孤独的人依旧保持着一种望月的姿势,思念的姿势。试想,诗人独立中庭,久久望月,一任夜晚的冷露打湿了自已的衣裳,打湿了自已的心灵。而这种等待的尽头却只能是一片虚无,这种思念的幻灭以及明明知道思念幻灭却仍然不能不思念的心态,正是最为绝望的一种心态。 第三联“缠绵思尽 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句可以和李商隐的《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芭蕉”也是幽怨的意象,李商隐《代赠》诗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句。 尾联“三五年时三 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谁能给我清代黄景仁《绮怀》十六首的全部诗词意思——是整个意思不是注释哇~请帮帮忙啦~
黄景仁 字仲则“绮”本意为“有花纹的丝织品”,后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也笼罩着陆游《钗头凤》“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回忆的甜蜜和现实的苦涩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绝望”(鲁迅)。
所以,《绮怀》是一系列的情诗。(以下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之一 楚楚腰肢掌上轻,得人怜处最分明。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
朱鸟窗前眉欲语,紫姑乩畔目将成。
玉钩初放钗初堕,第一销魂是此声。
意译:
"楚楚腰肢掌上轻",婀娜纤细的腰肢在掌上轻盈 (形容女子身材纤柔 典故:楚王好细腰,飞燕掌上舞),"得人怜处最分明"让人爱怜之处是如此的显而易见。"千围步障难藏艳" 那样的美丽即使有千重遮掩也掩饰不住 (典故:出自石崇的爱妾绿珠),百合葳蕤不锁情(不知典故),可能指女子头上的发饰。"朱鸟窗前眉欲语"红色的鸟儿在窗前低语,(红色的鸟儿也指鸾凤,暗指情人)。"紫姑乩畔目将成"紫姑占卜出美满的结果 (紫姑是厕神,相传正月十五,她在丈夫不在的时候被大老婆丢在厕所淹死,后被封神。= = 在古代,正月十五就要在厕所祭拜她,并且在厕所里面占卜。〈世说新语〉中石崇家的厕所很叹为观止。目,是一种占卜工具。)"玉钩初放钗初堕"那女子手捻着玉饰偶一松手发出环佩叮当的声响,"第一销魂是此声" 闻此声音就能魂牵梦萦。
(抱歉,有点长,后面的需要时间再慢慢看。)
之二 妙谙谐谑擅心灵,不用千呼出画屏。
敛袖搊成弦杂拉,隔窗掺碎鼓丁宁。
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
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
之三 旋旋长廊绣石苔,颤提鱼钥记潜来。
阑前罽藉乌龙卧,井畔丝牵玉虎回。
端正容成犹敛照,消沉意可渐凝灰。
来从花底春寒峭,可借梨云半枕偎。
之四 中表檀奴识面初,第三桥畔记新居。
流黄看织回肠锦,飞白教临弱腕书。
漫托私心缄豆蔻,惯传隐语笑芙蕖。
锦江直在青天上,盼断流头尺鲤鱼。
之五 虫娘门户旧相望,生小相怜各自伤。
书为开频愁脱粉,衣禁多浣更生香。
绿珠往日酬无价,碧玉于今抱有郎。
绝忆水晶帘下立,手抛蝉翼助新妆。
之六 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心疑棘刺针穿就,泪似桃花醋酿成。
会面生疏稀笑靥,别筵珍重赠歌声。
沈郎莫叹腰围减,忍见青娥绝塞行。
之七 自送云軿别玉容,泥愁如梦未惺忪。
仙人北烛空凝盼,太岁东方已绝踪。
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
何须更说蓬山远,一角屏山便不逢。
之八 轻摇络索撼垂罳,珠阁银栊望不疑。
栀子帘前轻掷处,丁香盒底暗携时。
偷移鹦母情先觉,稳睡猧儿事未知。
赠到中衣双绢后,可能重读定情诗。
之九 中人兰气似微醺,芗泽还疑枕上闻。
唾点着衣刚半指,齿痕切颈定三分。
辛勤青鸟空传语,佻巧鸣鸠浪策勋。
为问旧时裙衩上,鸳鸯应是未离群。
之十 容易生儿似阿侯,莫愁真个不知愁。
夤缘汤饼筵前见,仿佛龙华会里游。
解意尚呈银约指,含羞频整玉搔头。
何曾十载湖州别,绿叶成阴万事休。
之十一 慵梳常是发鬅鬙,背立双鬟唤不应。
习得我拌珠十斛,赚来谁费豆三升。
怕歌团扇难终曲,但脱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华宫内侍,人间狙狯恐难胜。
之十二 小阁炉烟断水沉,竟床冰簟薄凉侵。
灵妃唤月将归海,少女吹风半入林。
灺尽兰釭愁的的,滴残虬水思愔愔。
文园渴甚兼贫甚,只典征裘不典琴。
之十三 生年虚负骨玲珑,万恨俱归晓镜中。
君子由来能化鹤,美人何日便成虹。
王孙香草年年绿,阿母桃花度度红。
闻道碧城阑十二,夜深清倚有谁同。
之十四 经秋谁念瘦维摩,酒渴风寒不奈何。
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司勋绮语焚难尽,仆射余情忏较多。
从此飘蓬十年后,可能重对旧梨涡。
之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之十六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