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万门教育“跑路”的传闻登上热搜。据多位付费学员反映,一清早醒来就发现自己被移出学员VIP群,并且万门教育旗下的App也无法登录。
号称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是“终身VIP”学员的万门教育,终究还是“爆雷”了。那么,万门大学为何会沦落至此?知识付费商业模式走不通了吗?它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一、CEO童哲:只做9年,说到做到;2012到2022,第十年跑路2012年10月,万门大学在人人网的公共主页正式开始运营。2014年4月,人人公司宣布投资万门大学。我作为最早一批万门大学的用户,看到CEO 童哲发展到如此,真的很遗憾。
很讽刺的是,万门CEO童哲曾说:曹大佐说了5年去非洲,真的去非洲了;我说了9年做万门,一直在做万门。我们都是说到做到的人。
也许这话只能算巧合,但如今的结局,似乎早有预演:去年九周年推出奖学金活动,针对用户大规模融资,就疑似资金链断裂,加上近年来课程质量严重下滑等。
这件事我初步的了解:用户通过万门大学的官方渠道进行了帐号升级,成为终身VIP(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可以观看所有目前及未来更新课程),但是现在联系不上童哲(万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疑似卷钱跑路,课程也都听不了。
目前,我的初步判断是:
1、刑事维权较难,万门的商业模式并非传统金融APP暴雷模式,无法直接变现,被认定为非吸困难。2、万门模式属于服务合同,现阶段走民事救济较为靠谱,但这里存在一个隐患,即使胜诉,鉴于公司可能无财产,很难追回损失。3、若用户想通过维权亦可,但被刑事立案的概率较低。如想报警,与警察沟通时建议提“万门充钱后被骗老板卷钱跑路”等类似内容,这种内容相对易引起重视。
更为惨淡的是,如果学员通过借贷的方式交了学费,一旦这家培训学校真的关门了,你不仅没有课上,还要继续还贷款,直至把学费还清。
可见,如果一切坐实,万门大学本质上实属一个靠着知识付费、成功学为谎言骗钱的骗子。二、商业模式:付费课程一旦出现复购的运营,那可能离跑路就不远了十多年前,我在人人网上看到童哲的视频,讲什么是熵。一时间觉得非常心潮澎湃,觉得中国高等教育有救了,学会了人人都是爱因斯坦。
但没多久,万门就开始走资本化路线,横向疯狂铺设专业,连高职的技术培训课程也不放过。私以为,真正的“大学”是不需要销售去疯狂加人,卖399课程和9999会员套餐。这种模式属于推销让人觉得很有用,但学完也没啥用,既不成器也不成才的“课程”。
因为教育产品的品质很难量化,这类产品才有生存空间。本来这个推销模式可以一直进行下去,毕竟成本低且边际效应大。
可是,对于教育行业尤其是知识付费,我参与颇多,从开始的得到,到后来喜马拉雅,到后来尚德理财课和新东方口语,甚至到现在的米堆课堂等,我付出的金额从几十到几千不等。金额不大的原因是,我对于销售话术的思路十分了解。
至于说课程质量,基本上成人教育是一锤子买卖,复购率极低,所以怎么一次性从嘴里掏出更多的钱变成是关键。换句话讲,一旦出现复购的运营,那可能离跑路就不远了。
其次对于退费,行业内会有专门的挽单流程。简单的操作比如说设置多人进行电话阻止退费,由于权限不足多个部门进行推诿,目前退费人数较多需要等待,非工作日不处理等。
同时,将退费率和挽单人员的绩效挂钩,你想退钱?你分明是要抢我的钱。你想都别想。
最后,卷钱跑路主要是因为压力着实很大,线下教育的单价会高,数量会少;线上教育单价会低,数量会多,可这么多教师、销售、技术、运维等压力之下,捐钱跑路几乎成为唯一解。三、付费课程:不管学习还是娱乐,不要骗自己实话实说,早期我在人人网上看到了隔壁的童哲发起的万门大学,当时就觉得很难成,因为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最大阻碍不是资源不足,而是学习的意愿和恒心不够。
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太支持新潮的“知识付费”,我理解的知识付费只有两种:买正经的教材和上正经的学校,而国内这两样都不太花钱。
一些新兴的网络等资源其实也不错,但是究竟学得怎么样,还是取决于学习者本身。不管买的是几十块钱的教材还是上万块钱的网课,其实真正的学习效果主要还是由学习者本身所决定。
以前没有那么多的优质资源,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就凭课本和配套习题,照样能学好并考上好大学,作出一番成绩。也有自小名师名家环绕,自己不学无术只会胡吹乱侃还很出名的混子。后来逐渐感觉,很多所谓的“知识付费”其实就是“付费娱乐”,用看起来像知识的信息取代传统的娱乐信息进行娱乐,用“我在学习”“我在进步”的良好感觉塑造良好的心态,以及有时候社交中可以装装样子。
就像有些人买了很多好书却只是翻翻前言和目录,然后摆在书柜里装点门面一样。究竟有没有真正吸收并且会使用知识,自己心里清楚,人有时可以骗自己,但现实世界不会。
不管怎么说,一家娱乐公司跑路了还是挺让人愤慨的,现在网上免费的优质资源不少,便宜的好书好课也很多,免费或者便宜的娱乐也很多。学习的关键是原理、规律、推理、归纳、分析,先从大量事实中抽取出共性的原理和规律,再把共性的原理规律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大多数情况下简单易懂的知识都很难真正派上用场。最后的话:我们不要焦虑不要比较,焦虑只会给骗子机会
制造焦虑,鼓吹知识付费,疯狂扩张,设计套路搞返现,吸引白嫖党。千言万语,横看竖看,隐隐约约写着“跑路”二字。诸如考公机构、情感培训机构和健身房卷款跑路等,年年岁岁花相似。
无欲则刚,没有急功近利的欲望,就不会受制于由此而来的压力,就不会在压力的Pua下,盲目为不值得内容买单。只有这样,你才会顺着自己的兴趣,发现多元和美好。世上有很多免费或廉价的优质资源,只要不急,慢慢找,总会有你想要的。央视曝光万门大学创始人圈钱的手段繁多,这件事给予我们哪些警示?
央视曝光万门大学创始人圈钱的手段非常多,比如说只给员工发50%的工资,然后给50%的期权。而这家公司并没有上市,所以创始人所承诺的期权就是空头支票,就是在物尽其极的欺骗员工。这件事情给我们的启示是比较多的比喻,公司就应该给员工发工资,不能总是画大饼。如果你遇到了画大饼的公司,就应赶紧逃离,不要再被骗了。
不要相信空头支票。
这家公司在之前的发展情况其实是很不错的,所以很多员工就相信了创始人的话。并且创始人一直不发工资,所以员工也是毫无办法的。有些员工是非常相信创始人的,毕竟这个人是北大毕业的,还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履历是很光鲜亮丽的。而有些聪明的员工就赶紧跑路了,并没有继续被创始人骗。小编也希望所有的员工都要理智一点,不要像一只笨笨的驴,被面前的胡萝卜吊着,然后一直被资本榨取身上的最后一丝利益。如果公司发展的特别好的话,老板根本不会把期权让给员工。
员工只是为资本打工,还是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在这件事情中,很多员工就认为自己和创始人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所以才会特别相信创始人。但没想到创始人居然跑路了,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创始人总是想着买房,根本不是真心的做教育。创始人让员工按平米购买自己所代购的房产,如果涨价了就会卖出去,然后所有的人一起分红。这就是在变相的圈钱,但是还是没有让员工进行。
总结
现在这件事情仍然在发酵之中,并且愈演愈烈,爆发出了万门教育中的乱象。也希望创始人能够被找到,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
万门大学被曝员工学员一起坑,这种现象的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万门机构被传出把员工和学员一起坑,现在已经跑路,产生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一方面就是创始人太看重金钱,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某些教育机构现在不好干,所以选择跑路,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教育机构不好干,所以创始人跑路。
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线下的机构都不让干了。因为这些人会造成聚集容易造成疫情的传播,所以一旦发生一些疫情的情况,首先关门的就是这些容易聚集的机构,也因为这样,很多教育机构都干不下去,选择了破产倒闭,所以也导致一些人提前跑路,坑害了员工和学生。2、创始人太看重金钱,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一些人是企业家,一些人是生意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既看重金钱又看重社会责任,他们虽然赚钱,但是并不会不择手段,例如遇到这样的教育机构,在将要破产的情况,他们会准备充足的资金,把学员的学费和员工的工全部发放到位,这样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而遇到他们这样不负责任的创始人那,提前跑路,而且也想尽各种办法坑害员工和学员,甚至让一些员工的工资强制改为50%的股权,相当于变相降低了工资。我认为每一个人都不能那么看重金钱,人们先要有道德,然后才是赚钱。总而言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认为一方面就是创始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很多人都喜欢赚钱,但是他们是负责任的,他们不会选择坑害学员来赚钱,而是会做好服务,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且也会服务好自己的员工,除此之外,是因为教育机构不好干,一旦发生疫情,教育机构就需要关门,所以导致经营不善,容易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