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好长时间没有跟大家讲电脑相关的知识了,而且,私信也有很多人在问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总结了一下问的最多的问题,今天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其中问题最多的一个就是电脑内存条到底该插到主板卡槽的第几个插槽,相信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第一插槽。其实这想法,即是对的也是错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
之前的文章我们曾提过,内存在主板插槽上是有一定优先级的,如果没看过,可以翻一下我们之前的文章。我们回归我们今天的主体,内存条到底应该插到哪个卡槽上,其实影响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主板的布线,要知道,内存就相当于CPU跟硬盘的一个高速缓冲区,所以内存条要具备非常强的随机读写跟并发IO性能,而且还需要做到极低的延迟。因此内存你不可以使用串行并线,只能使用并行。
简单来说,串行走线可以通过拉高频率提升带宽,但是受限于距离的原因,所以无法做到极低的延迟。对CPU针脚有了解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其位置以主板内存插槽的距离是非常近的。这是为了缩短CPU与内存之间的物理距离,从而减少延迟以及传输损耗。
目前,我们常用的主板的走线主要分为三种,Direct Topology、T-Topology以及Daisy-Chain Topology。以下简称直连、T-Type跟D-Type。直连最好理解,那就是CPU直接连到相对应的内存卡槽。而T-Type跟D-Type则是广泛被用在2DPC消费主板上的策略。
我们先来说下T-Type的布线,它是先将布线拉到双通道内存卡槽的中间,然后再向左右延伸至槽内。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能够确保双通道内存到达CPU的物理距离是等长的,但是如果,在这类主板上只插两根内存,因为会有残线,所以会对插着内存的槽位产生干扰,因此,如果主板采用的是这种布线,电气性能是比较低的。
而D-Type布线也是最近两年比较火爆的策略。他跟T-Type不同的是,先将主板布线拉到第一个通道的第一个卡槽,然后再接入第二个卡槽。第二通道第三第四卡槽同理。如果还是插入两根内存条,通道1完成无残线,通道2完整无残线,这个时候电气性能是最高的。不过全部插满的话,受并行因素的影响,这时候四根内存条还不如两根内存条来的实际。
因此,我们在了解了T-Type跟D-Type特性以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什么大部分人在装机的时候,都会把内存条插在第2跟第4卡槽上,而不是第1跟第3上。因为T-Type布线当你将内存插入第1跟第3卡槽上,信号会进行一次折返,这种折返是会产生干扰的,而第2跟第4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D-Type则更好理解,如果你插第1跟第3的话,是会留下残线的,而第2跟第4就不会。所以论传输效率的话,不管是哪种布线类型的主板,都建议将内存条插在第2跟第4卡槽上。将通俗一点,就是将内存插在远离CPU的远端插槽。
总的来说,当我们在组装电脑的时候,如果想组建双通道发挥内存最大的效能,还是建议你将内存条插在主板的第2跟第4卡槽上,其性能要比插在第1跟第3卡槽强上不少,不知道大家学会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图侵删)
内存条13和24的内存条不一样能共用吗
不同品牌的内存条,可以一起用。但有可能会有兼容性问题,不稳定。
1、两条内存能不能一起用,取决于速度是不是一致。
2、同品牌的同型号的内存,速度基本上一致。但不同的品牌和型号,只要速度一致,也是可以稳定的共同使用的。
3、同品牌的内存,如果频率不同,也往往不能一起使用。
流行的双通道内存构架是由两个64bit DDR内存控制器构筑而成的,其带宽可达128bit。因为双通道体系的两个内存控制器是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因此二者能实现彼此间零等待时间,同时运作。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让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从而使内存的带宽翻倍。
扩展资料:
一、要实现双通道模式,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在每个通道 DIMM 配置匹配
2、匹配在对称内存插槽
二、如果配置不满足上述条件恢复为单通道模式。 以下情况不需要满足:
1、品牌相同
2、计时规格相同
3、相同的速度 (MHz)
2条内存插槽插1、3插槽和2、4插槽的区别
重实际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但理论上来说主板是先检查13后24,因为是4插槽,可以确定是双通道主板但是在实际上只是一瞬间的时间。
内存条插入方法:
(1)如果是只有两个插槽,并且颜色一样,那么就把两根内存分别插入就OK了。
(2)如果是四个插槽,那么就有两个颜色一样,另外两个一样。一种颜色组成一组双通道,把两根内存分别插如颜色相同的一组插曹即可,比如插槽1、2、3、4,插入1、3内存插槽中,或者2、4内存插槽中。
扩展资料内存插槽是指主板上用来插内存条的插槽。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种类和容量都由内存插槽来决定的。
内存插槽是指主板上用来插内存条的插槽。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种类和容量都由内存插槽来决定的。内存插槽通常最少有两个,最多的为4或者6或者8个,主要是主板价格差异。
参考资料内存插槽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