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中,提起辣椒酱调味品类,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品牌就是“老干妈”。作为曾经被奉为“国民女神”、“最火辣的女人”等等称号的老干妈在其辉煌的时候,不仅仅在国内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海外市场都经常能够看到这一抹鲜红色的包装。
而近期老干妈企业所在地贵州省所发布的一份榜单则让不少人都唏嘘不已,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与贵州省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2022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该榜单以2021年度企业营业收入为基准,其中,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老干妈”)以42.01亿元的营收额,位列第11位。
而在一年前老干妈在这份榜单中的排名还在第六名,不仅是排名下降,老干妈的总体营收也出现了大幅下滑。让人不禁发问:老干妈究竟怎么了?
艰难转型之下的颓势。
现在无论是定义为传统行业或者新兴产业,对于线上渠道的重视程度都不言而喻,对于老干妈而言同样如此。眼看着各大品牌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量飞涨,老干妈也在今年年初也进驻抖音,尝试进行线上带货模式。
只是最终的结果确实难以匹配得上老干妈这个品牌影响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老干妈在抖音直播近3个月的销售量仅仅只有80万元。尚且暂不与动辄千万级别主播带货销量相比较,就是普通主播的销售量也可能会比老干妈的数据好看。
不光是线上渠道,就算是老干妈传统的线下渠道,其优势地位也正被其他品牌蚕食。老干妈以54.03亿元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老干妈2020年营收为54.03亿元,2021年为42.01亿元,同比大跌约22.25%,市场主导地位正被动摇。
那难道是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喜欢老干妈了?
经营守旧,口味调整导致窘境?
说起老干妈的另外一个特点就不得提到其经营模式,其内部所提倡的“三不原则”,即“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
所谓的“三不原则”究竟如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认同者认为这样有利于企业稳定,不容易受到资本的辖制。
不认同者则认为恰恰就是老干妈公司的“三不政策”出现了问题,这一政策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发展趋势。扩大一个企业,提升影响力,合作共赢才是最佳的选择。而“老干妈”其实就像是在闭门造车,只是在关注自己的发展了,没有迎合如今的潮流,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的局面。
还有一部分人猜测,老干妈“不行了”是因为自陶华碧的儿子接替公司之后,“老干妈”酱料中所用的辣椒,已经不是贵州本地产的辣椒了,所以才会因为改变了味道而失去市场。
其实,这个观点是比较狭隘的。如今很少有辣椒酱再用贵州产的辣椒了,因为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贵州辣椒已经被市场淘汰。所以,辣椒更替不会是老干妈酱料失去市场的主要原因。
目前,作为老干妈的创始人陶碧华已经重新掌管老干妈,只不过从19年重新接管到现在看来依旧难以扭转企业的颓势。
前有变幻莫测的市场前景,后有虎视眈眈的竞品追兵,留给老干妈调整的时间确实已经不多了。
#头条创作挑战赛#
老干妈年营收减少12亿,跌出贵州民企前十!销量之神为什么会跌落神坛?
“老干妈”的收入出现下滑,与网络时代线上营销比重逐渐增大、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日益细分、辣酱产品很难做出产品护城河等原因都有关系。
在贵州省工商联发布的“2022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曾经被视为辣酱产品代名词的“老干妈”以42.01亿元营收位列其中,但并未进入前十名。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营销渠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自从“老干妈”创办以来,一直都主攻线下实体市场。它从风味豆豉入手,陆续开发了豆豉辣酱、油制辣椒、香辣菜等超过20种产品。
由于口味纯正、质量过硬,这个品牌很快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尤其对于那些离开熟悉的饮食环境、长住异地,急需开胃食物的学生、工作人群来说,“老干妈”的作用用“救命”来形容都毫不夸张。
曾经有业内人士表示,成立二十余年来,老干妈最具统治力的表现在于“它就是价格基准线”。它的辣椒酱产品单价一直都在8~15元之间波动,形成了行业内的一种“潜规则”——定价比它低的品牌通常挣不到什么钱,但定价高于它的品牌又很难得到消费者长期广泛的认可。
但进入“线上带货”时代之后,市场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各种网红辣酱品牌借助IP、网红人物、网红概念的东风,很快占据了大片市场。
不少线上网红品牌还抓住了年轻一代多用外卖、需要小规格调味产品的需求,抢占“一人食”的商品定位。
这些策略都令主攻线下的“老干妈”相当难受,更何况,中粮、呷哺呷哺、海底捞、味千拉面等巨头也纷纷加入了这个战场。
其次,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细致。
有小超市老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店里进货的有若干种辣酱,每次有人来买,他总是会详细询问对方的口味,爱吃辣的推荐这一种,不能吃辣的推荐另一种。
这个事例也鲜明地证明:用户对需求把握更加精细,不同口味的人更可能选择购买不同品牌的产品。
而“老干妈”系列产品以辣酱作为主打,其实很难做出完全凌驾于竞品之上的品质、口碑或市场认知。
此前有人认为,“老干妈”陶华碧的儿子接手后、贸然改变原材料来源,导致用户流失。但近两年,陶华碧重新“出山”,也把原材料换了回去,但同样并未能改变收入下滑的局面。
这就证明“口味正宗”、“贵州原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陶华碧儿子上任后,老干妈跌落神坛,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吃老干妈了?
这些年,随着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女士年龄的增加,她本人也是渐渐地退居幕后,公司的管理由他的儿子进行接手,但是他的儿子接手之后,大家发现了老干妈这个品牌竞争力大幅下滑,营收大幅下滑,销售量大幅下滑,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
第一个原因,那就是作为老干妈的继承者管理层,并没有继承下来老干妈做辣椒酱的初心。为了减少企业的成本,管理层对老干妈企业所使用的辣椒更换了品种,据说是将原来产地优良比较好的辣椒,换成了产地品质比较差的辣椒品种。
更换品种之后,消费者们说不仅不辣,而且质量香味都有所下降,以前吃老干妈,辣酱的香味扑鼻而来,但现在完全没有了这种香味。更换的辣椒酱失去了原来的口味和品质,让很多的老干妈消费者们都不再青睐老干妈辣椒酱了。因此,让老干妈失去了很多的支持者和消费者,这对于曾经风靡全国的老干妈品牌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影响。
要知道,现在的市场上,可不仅仅只有老干妈这一个品牌的辣椒酱,现在市场上的辣椒酱品牌可以说多到数不胜数,大家到超市里面去逛一逛,就能很清楚的看到,同样都是辣椒酱,消费者们不可能只会选择你老干妈的辣椒酱,而且人的口味千百种,可能每一个人的口味都不太一样,有人觉得老干妈好吃,也有人觉得老干妈不好吃,自然会有人选择吃别的品牌的辣椒酱。
所以总结下来,老干妈的销量下滑主要原因,一是内部的品质和管理原因,二是外部的竞争力加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