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电影《甲方乙方》
1983年,距离既定的香港回归时间还剩14年左右,中英已经开始了相关谈判事宜。
过程进展得并不顺利,所谓针尖对麦芒,英国人“赖着不走”,我国也毫不妥协:“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 , 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对此邓小平曾斩钉截铁地说:
“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香港虽然地方小,但城市地位和人口数量并不小。
经过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1842~1997),香港人已经更新换代6拨了(假设25岁结婚生子的话),香港城也从当年荒凉贫瘠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拥有600多万人口的繁华都市,变成了世界的“东方明珠”。
彼时的香港就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恁谁都想把它揣进兜里,尤属英国人虎视眈眈,因此,中国想收回香港并不容易。
更让人头疼的是,收回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更难的还在后头,那就是1997年回归之后如何治理香港?
英国人之所以底气十足地同中方叫板,就因为英国自认为拥有十分成熟的、已被验证成功的管理香港经验。
对此,中方该如何应对?
中国古代有句老话,叫“治天下不如安天下,安天下不如与天下安”。
借鉴一下这句话,可以总结出的经验是,想要香港好,与其大刀阔斧改革意图“控制”它,不如顺其自然接纳它,既然香港更适合资本主义制度,那就顺势而为一动不动,与香港居民一起安居乐业。
现实中邓小平给予的应对方案,就是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制”方案,即在保证“一个中国”原则下,香港可以继续实施资本主义制度。
▲1997年7月1日出版的英国《独立报》,头版登出通栏中文标题“再见香港”。
这不仅给了那些企图分裂香港的不良分子“当头一棒”,与此同时也打消了香港本土居民的惧怕感和抵触感,既然他们已经适应了“吃西餐、说英语”,那就继续“吃西餐、说英语”。
与此同时,为了让香港人心里石头彻底落地,也为了让英国人彻底死心,邓小平更进一步承诺,香港回归后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改变,用他的原话说就是“马照跑,舞照跳”。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第五条
这里的不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香港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2、生活方式不变;3、现行法律基本不变;4、自由港的地位与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5、与其他国家保持经济合作关系不变;6、坚持港人治港。
吃下这个定心丸,香港人心里踏实了,企图分裂香港的人也“无的放矢”了。
1997年7月1日0点0分0秒,高悬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颓然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这块土地上空,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怀抱。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图文中英两国首脑合影。
这里有几个问题,邓小平为什么要追加承诺“50年不变”?为什么偏偏是50年?50年之后的2047年,香港会“大变”吗?
首先,为什么一定要保证“一国两制”50年不改变?
一句话概括就是,“一国两制”50年不改变,“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好”指的是对香港好;“我好”指的是对大陆好;“大家好”指的是对澳门好,对台湾好,对整个中国的未来都好。
其一,为什么说对香港好?
反过来说,如果贸然改成了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会发生什么?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政治体制改变,香港的商业、教育、医疗、房产、法律、交通等体系都会在一夜之间“翻天覆地”。
对此,香港人能否适应显然是个大问题,香港社会大乱也并不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早在香港回归前几年,就发生了大量外资撤走、港人移民的现象,届时
“即使不发生武力冲突,香港也将成为一个萧条的香港,后遗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香港。”
承诺香港制度50年不变是让原本的香港企业、香港居民放心,在较长时间内他们生活依然维持原状。
香港保持繁荣的前提必须是稳定,所以,这首先就是为了香港好。
▲1997年6月30日晚,广州三元里地区农民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其二,为什么说对大陆好?
香港的繁荣是毋庸置疑的,而繁荣的香港对大陆来说,百利而无一害,有它在,中国就像是打开了一扇与全世界沟通的大门。
大陆可以通过香港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可以把香港作为筹措外资的金融中心,可以将半成品在香港精加工包装后销售海外,可以学习香港及其他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可以......
总之,香港可以成为大陆走向海外的“滩头阵地”,对于内地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而言,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所以需要延续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其三,为什么说对大家都好?
香港回归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澳门回归,还有台湾回归。
因此,香港就像是一个“排头兵”,过程中必须做到让任何人“挑不出刺”,保证香港主权的平稳过渡,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头等大事。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邓小平之所以敢于承诺“50年不变”,也是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出于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
按照邓小平“三步走”战略,中国将在2050年左右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届时中国拥有的不只是这1个香港,而是2个、3个、4个...很多个这样的“香港”。
用这后退的一小步,换来50年的和平与发展,换来大陆与香港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就像邓小平说的那样,
“我们讲‘五十年’不是随随便便,感情冲动而讲的,是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和发展需要的。”
▲1997年7月1日零时,北京天安门广场烟花璀璨,歌舞喧天,各界市民欢庆香港回归祖国。
其次,为什么偏偏是50年?50年后的2047年,香港会变吗?
先说为什么偏偏是50年,60年行不行?70年行不行?100年行不行?
理论上讲,都行,别说100年,哪怕一直不变也不是不可行。
对此,邓小平也曾亲自给予了明确回应,
“五十年只是一个形象的讲法,五十年后也不会变。前五十年是不能变,五十年之后是不需要变。”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1、这里的“50年”只是一个概数,而不是确数,它指的是从1997年7月1日开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可以是60年,也可以是100年。
2、“不能变”和“不需要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被动地不变,后者是主动地不改变。
50年后的香港要姓“资”还是姓“社”,并不取决于某几个领导人,而取决于几百万香港居民,取决于他们这几十年过得好不好。
如果资本主义制度能够让香港一直繁荣且稳定,为什么要冒着高风险去打破这种平衡,届时香港可以选择不改变。
诺大的中国疆土,庞大的14亿中国人队伍,为了彼此的共同富裕相信可以容忍两种制度和谐共存。
以深圳河为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制度和生活方式共同存在,井水不犯河水,看似一种对峙的局面,实际更多会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总之,所谓的“50年”更多是一个概数,只要香港自身繁荣稳定,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一直不变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