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广东改革发展走在前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广东

作者: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社)党委委员、副社长 李时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我深刻感受到我们正是靠着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成功开启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新征程。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近56万亿元,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3倍以上,中国在全球经济总量跃居第2位,这一时期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15.9%。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省,从1978年以后,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的办法,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开拓者、引领者,发挥出了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连续30多年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一,“广东奇迹”举世瞩目。

一、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秘诀的思考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改革开放能够取得诸多伟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党领导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核心领导所取得的。40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才创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奇迹。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处理了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时期的关系,保证思想不混乱、观念不滞后、阵地不丢失;之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依靠的是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才能成功防范和化解了1989年政治风波、苏东剧变冲击等一个个重大政治风险,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挑战、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

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而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向世人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它的实践探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新的认识飞跃和理论突破。而这一过程是渐进式发展的,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过程,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代表大会可以直观感受到,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崭新命题,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直到十九大,都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理论的新境界。

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真理武器。

马克思主义本质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具备强烈的科学性、人民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这一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才有了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才有了科学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有了深刻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四是坚持弘扬改革开放中所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精神第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正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表现为敢于打破固有思维限制,依据现实情况尽可能释放发展潜力。80年代跰起草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时,社会上都在争论改革开放和深圳特区姓资姓社,起草小组许多人坚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所以“市场”这两个字不能出现,以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为代表的部分开明人士便以“商品经济”替代,并向中央决策者力陈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突破的时机已经成熟,最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了中共中央文件,这开启了计划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转型。

第二点是全国人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胼手胝足,捱艰抵苦,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比如说“百万民工下广东”,开发建设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改革开放之初孔雀东南飞,大批人才南下,建设经济特区;相继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和长三角地区;实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等。

二、广东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阐释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省,1978年以来,在党中央的鼓励和支持下,广东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创者们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将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战略设想化为生动现实。广东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丰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开创了广东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不辱其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光荣使命。广东之所以成功成为改革开放第一省,个人管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条:

第一,广东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果。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全省经济总量先后在1998年超越新加坡,2003年超过中国香港、2007年超过中国台湾,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11万亿元,30多年来保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位。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时,语重心长提出要求嘱咐“广东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龙头作用,争取20年赶超亚洲四小龙。”广东人不负重托、负重前行、奋勇努力,至2014年,广东省经济总量已高于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总和。据央广网报道:1月29日公布数据,至去年底,广东2020年GDP折合美元是16058亿美元, 据韩媒报道其GDP是1.58万亿元。按此数据广东终于全数超越亚洲四小龙。

第二,广东改革开放促使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承接国家改革试点任务103条,数量居全国前列,在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司法体制、纪检体制等重大改革事项上扎实推进。同时,广东逐步形成了以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特区为“窗口”,以珠三角开放区为主体,从沿海到山区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的纵深地带——构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第三,广东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功经验,可以概况为五个统一:

一是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广东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险关重重、阻力不小,但务实的广东人面对阻力不争论、不埋怨、不刮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以务实精神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大踏步向前。

二是将中央精神与广东实际有机统一。广东用足用活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80年代初,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就提出“特殊政策真特殊、灵活政策真灵活、先行一步真先行”。广东人始终结合本地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发展思路、改革政策和开放举措,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三是把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有机统一。广东人紧紧牢记邓小平南巡讲话语重心长的嘱咐:“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试、大胆闯”。在40年改革开放不平凡历程中,广东人既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又有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稳妥。

四是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有机统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广东发展的突出特点,发挥邻近港澳的优势,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坚持改革和开放相互推动。

五是把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有机统一,广东始终注重从严管党治党,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社会革命。

第四,广东改革开放一系列做法和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回顾广东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每一次认识和实践上的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基层和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同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始终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持续奋进,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三、追忆往昔三十六年,峥嵘岁月激情燃烧

1985年夏我一腔激情,从湖南南下广东,投身广东改革开放实践,至今近37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数十年来,我既是广东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记录者,又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伴随广东的改革开放步伐而走过青年、中年、壮年,为之奉献了自己全部职业生涯。37年职业生涯,在2014年7月到羊城晚报工作之前,大体分三个时期,毎个时期约为时10年左右:一是在韶关、清远市委办公室时期;二是在人民日报社华南(广东)分社时期;三是在省市国企和上市公司工作时期。

我参加广东改革发展至今,有“三个第一”的经历令人难忘:一是1988年初参加清远新市建设,是自韶关统调第一批250名干部之一;二是1997年春参加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组建,是公开考试选拔的第一批采编干部,到总编室工作;三是2008年初参与推动“中国广告第一股”省广股份IPO上市,是中国广告业在A股第一个上市的企业。

此外还直接参加广东多项改革工作,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一是参与“十年绿化广东”的调研,见证广东生态文明建设。

历史上广东一度森林茂密、山清水秀,但经过1958年、1968年、1978年三次大规模的乱砍滥伐,至1985年广东仅有森林面积463.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7%,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发。1985年8月我到韶关工作不久,省委书记林若就来韶关调研,我随市委领导陪同他一行到英德县下乡镇、工厂进行深入的调研。林若同志工作朴实深入的作风,对山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山区开发建设深切关注,以及大力倡导造林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久,在韶关召开全省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我作为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会议。省委、省政府在会上向全省发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号召,启动十年绿化广东工程。为确保目标实现,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通过媒体树立典型,要求全省各县县委书记、县长、农委主任和林业局局长带头办造林绿化点,省委书记林若等省领导也率先办起自己的造林绿化点,以点带面;二是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省委、省政府先后七次林业检查兑现奖惩,给以压力和动力;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造林种果的积极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1年,广东省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称号,到1993年,我省提前两年实现绿化广东的目标,绿化率84.2%,森林覆盖率53.6%,“十年绿化广东”使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山区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实现了森林资源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

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连续两期参加广东省县级综合体制改革。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由改革之肇始的农村“大包干”的承包责任制改革,转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的探索,这是1992年宣布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前奏。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省,中央赋予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要求先行先试、先走一步,“杀出一条血路来”。当年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在八十年代初就强调:中央给广东这样大的权力,应当大胆使用它,并且学会使用它,做到“特殊政策真特殊,灵活措施真灵活,先行一步真先行” 。

广东省当时决策在三个县:即仁化、高要县和海南行政区所属的琼海县(当时海南尚未建省)进行县级综合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县级机构如何放权搞活进行试点探索。我当时在韶关市委办公室工作,分别在1986年9月至12月,1987年3月至9月连续两期抽调参加县级综合体制改革驻仁化县的试点工作组。参与撰写了一系列县里的试点改革经验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在地方党报连载,有关小水电承包改革的经验材料还在国家水电部《小水电》杂志刊登。

三是参与清远新市建设工作。

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广东新建清远、阳江、河源、汕尾4个地级市,当时省委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对全省区域区划进行攺革调整,其中将韶关下属5个县,广州属下的清远、佛冈两个县划出成立清远地级市,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省委、省政府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广东行政区划改革调整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这项行政区域改革调整,极大的推动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我当时参加工作仅3年左右,但受广东改革开放和新建市热潮吸引,主动报名到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清远市参加新市建设,前后一干九个年头。刚去清远是“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通、自来水时来时停”。当年被称为是“邻近金三角的寒极”,到如今是一片改革开放的热土。清远GDP排名由原排全省末尾,到如今实现大幅度的跃升,今年第一季度排名第14位,现已超过韶关、阳江、汕尾、河源、潮州等市。清远从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发展,连续多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2005年10月,人民日报总编辑带队来清远采访后,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将后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称之为“清远现象”,我参与此次到清远采访。并根据清远市委书记陈用志的提议后续策划撰写系列报道,解读“清远现象”,此举得到人民日报社和省委领导重视,将报道结集冠以书名《从“寒极”到热土》在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

四是见证、记录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

2003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倡导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包括广东周边八省区及港澳地区。一经倡导,周边省市及港澳地区积极响应。我也以人民日报记者身份参与了相关的宣传报道。既采访了地处泛珠三角节点城市的韶关市市长,又北上采访了长沙、衡阳、郴州三市的市委书记。

时任韶关市市长徐建华当时向我介绍,韶关毗邻湘赣,是连接珠三角与内地的支点,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展开,给韶关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要借助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同时打造居住、创业、观光的优选地区。

与此同时,我就“泛珠三角”区域湘粤两省经济合作,专题与湖南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和长沙、衡阳、郴州三市的市委书记进行深入探讨,撰写重头专访文章在人民日报显著版面刊登。时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谈到,长沙毗邻广州,经济流向、商贸传统都与珠三角往来密切。要抓住广东沿海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趋势,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争当建设“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排头兵。

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作为中国首个横跨港澳地区和内地东、西、中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举措,得到中央的支持,港澳以及内地省份的大力响应。既有力推动各地区优势互补、互联互动,促进了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又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次采访活动,是我参加广东改革开放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弹指一挥间。当年我还撰写广东境内开通第一条南北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经济带”的专题报道,也令我感慨!当时是湖南南下,经韶关至广州第一条京珠高速公路开通之际,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提出要大力发展沿线经济,以沿线开发区建设带动粤北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新的高速公路经济带,“一路通,百业兴”,这一决策当时效果立显,大大推动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当年广东仅此一条南北高速公路,而如今乐广、二广、韶赣、武深多条南北高速开通,南来北往通衢大道顺畅多了!

多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历届班子弘扬改革精神,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带领全省人民奋斗不止,才能保持广东改革永立潮头,不断推动广东持续快速发展,连续30多年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四、“双品牌、双平台”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是羊晚集团不断改革开放的生动体现

1980年,羊城晚报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而正式复刊,“一纸风行、大江南北”,在全国媒体中独领风骚。近年来,我集团紧跟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实施“羊城晚报+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双品牌、双平台”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羊城晚报已经从一张报纸变成一个立体传播、全媒体发展的文化平台;羊城创意产业园也成为具有强大聚合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

2018年,我集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率先提出倡议筹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以搭建推进粤港澳文创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当时集团成立了品牌小组负责筹备,我带队先后前往北京、长三角地区学习取经,又发动大湾区的内地和港澳地区文化企业、产业园区、智库机构积极参与。

2018年12月12日,在我集团在园区举行了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成立仪式活动。几经曲折、坚持不懈,终于到2019年10月,广东省委宣传部正式发函同意作为大湾区文创产业促进会的业务主管单位。2020年6月广东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正式批准登记,既是省委宣传部第一家大湾区社团组织的主管单位,也是省社团登记部门第一个受理登记的以大湾区名义冠名的群团组织。不久,该促进会还被广东省委正式列入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自2007年创建的羊城创意产业园,充分发挥羊城晚报在推动文创园区发展上的传媒优势,以“一园多区”为载体,实施“一园一策”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目前已有7个园区,在主园区一共培育出9家上市公司,如今年产值已经超过300亿元。相信未来我们能够不断做大做强“羊城创意产业园”文化品牌,走出大湾区,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朝着建设富有鲜明岭南特色的现代文化传播集团的目标不断迈进。

编辑: 宝厷

推动广东改革发展走在前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广东

中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诞生,广东为何能做到全国第一?

广东省之所以能够做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完全是因为外贸行业非常发达,并且广东省内的四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都拥有着非常活跃的经济发展。

我们所说的北上广深,其中两座城市都属于广东省管辖,而且广州和深圳的外贸增长速度每年都已经达到了3%以上。对于这两座城市来说,对广东省的经济贡献是比较大的,而且在未来将会获得越来越好的发展的。

广东省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

毫无疑问,广东省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省份,这个省会在未来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的。拥有着非常好的发展环境,而且拥有的大量人口的流入,在未来将会带动当地的消费,能够让这个省份获得更大的市场。

广东省将会迎来更多的人口增长

在未来将会获得更多的人口流入,对于这个省份来说,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才能够让全国各地的普通老百姓想加入到GDP的创造当中,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能够让普通老百姓获得更好的生活,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贡献力量是比较大的。

广东省的外贸发展非常迅速

之所以能够在四五十年的时间快速的发展,完全是因为我们国家所做出来的战略决策,改革开放对广东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并且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方面的支持,所以外贸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广东省内的就业。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之内,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8.1%,并且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140,000亿。广东省的总GDP水平已经达到了全国水平的10%左右,这已经算是创造了中国奇迹。

推动广东改革发展走在前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广东

广东为何能成为中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

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中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广东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位,也是有原因的。广东的GDP总量也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广东能有如此耀眼的成绩,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第一,因为广东的地理位置是非常优越的,所以能成为中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

广东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跟广东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关系的,广东靠近海岸,也是靠近港澳台地区,有很多精密的高新产业。而且物流跟运输枢纽都是世界级的,广东省在港澳台大湾区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广东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还有中山,东莞等非常发达的城市,这也跟广东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关系。

第二,因为广东省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全国的劳动力,所以成为中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

广东省之所以这么发达,也是因为很多人才都去了广州,广州的企业数量非常多,总量是全国的第一位。而且广东的高新技术企业增长非常迅速,这也吸引了很多劳动者前去打工。

第三,因为广州的常住人口是最多的,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口的带动,所以成为中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

。广东的人才吸引政策是很好的,所以广东的常住人口很多,而且也是劳务输入大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广东省生活,也促进了广东省经济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广东省基础设施建设。

广东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经济也是最发达的,非常具有市场活力跟投资吸引力,所以广东省的经济能够发展如此迅速。而且广东省经济总量也是难以想象的,在世界省市来看,广东省都能名列前茅。这也是中国第一个12万亿GDP大省,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联想笔记本电脑为什么耗电快,联想笔记本耗电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