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内战打响印军陷入重围「印度共产党武装进军中印边境莫迪24路剿共反把印度剿分裂」

最近,印度多家媒体大肆炒作,政府军将在今年年底前建立24个“前沿作战基地”,届时24路大军齐头并进,清剿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又称印共毛派或纳萨尔派游击队的根据地。

就在短短的三个月前,莫迪还夸耀政府剿共获得了“阶段性”大胜,纳萨尔游击队已是无关痛痒的“癣疥之疾”。如今又来了个24路大军围剿,颇有不打自招的味道。莫迪剿共,就和当年老蒋一样,新闻里天天打胜仗,而游击队却是越剿越多,根据地也越剿越大。

参与围剿的军警

莫迪这次也是被纳萨尔游击队给逼急了。前段时间传出一个消息,纳萨尔搞了一个印度版“千里长征”计划,如果成功了,印度一大块国土就会面临分裂出去的危险。

其实,一看到“印共毛派”这四个字,不少中国人莫名就会有一种亲近感。那 么这个纳萨尔游击队跟中国有关系吗?他们的印度版“长征”要去哪里?为什么会把印度搞分裂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的部队和莫迪政府的战争。

我们之前曾做过一个视频,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印度共产党(毛主义)发展的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温一下。

这里我们再简单的概括一下。

印度共产党的历史和派别比较复杂,大家只要记住,目前印共有两个主要势力,一个是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他是印度合法的全国性政党,也是印度第二大在野党,一直走议会道路。从1958年到现在,印共(马)在不少省级选举中获胜,目前在印度南部的几个邦执政。

纳萨尔游击队开会

另一大势力就是我们今天视频的主角——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简称印共毛,它是1966年从印共马内部分裂出来的一个团体,主张暴力革命,武装反抗印度政府。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那个年代全世界有很多信仰中国伟人思想的人,他们一般被称之为毛派。1967年,当印度土地问题最尖锐时,印共毛在西孟加拉邦纳萨尔的巴里村举行了武装起义,因为首义的发生地在纳萨尔地区,所以他们又被称为“纳萨尔派”。

提到印共毛派,或者说纳萨尔派,我们首先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它和中国有没有关系?

对此,无论是印度本国学者,还是中国官方,都回答得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关系。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2005年曾公开表态称,“我们不清楚这些武装组织为何盗用中国领袖的名字;而且我们也不喜欢这样。他们要这样称呼自己,我们也没有办法,但中国与他们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从1967年到今天的五十多年来,纳萨尔游击队有起有落。他们一直坚持走武装革命道路,声势最大的时候曾影响了印度三分之一的人口。2009年以后在印度政府军的重重围剿下陷入低潮,但他们一直守着核心根据地。而印度政府围剿多年,始终没能把他们彻底扑灭。

新冠疫情后,印度面临的一系列内忧外患,给了纳萨尔重整旗鼓的机会。2021年4月3日,印度政府军警对阵游击队的一场耻辱性惨败,被认为是纳萨尔游击队复兴的标志。

纳萨尔游击队

当天凌晨,印度政府军得到一份“情报”,说游击队集结在恰蒂斯加尔邦的一个根据地,于是2000名军警们分兵五路,在无人机、直升机的掩护下前去偷袭,试图将游击队最精锐的第一营一网打尽。

不过,等着2000大军的是一场埋伏。上午10点他们赶到预定地点,就陷入400多名游击队员的三面夹击。根据印媒披露的细节,游击队以重火力压制军警直升机,同时进行穿插包围,把这支“讨伐部队”打得四散奔逃。

2000对阵400,其中还有精锐的“眼镜蛇部队”,结局却是惨败,包括指挥官在内至少23名军警在战斗中被打死,这仗打得让印度政府高层震怒,莫迪不得不在社交媒体发声,唱了会儿“铭记牺牲者”的高调。

今年下半年,面对愈演愈烈的纳萨尔运动,印度军方加紧了对纳萨尔游击队的清剿,媒体上不断传出政府军“大捷”的消息。

6月底,印度警察接到叛徒线报,安得拉邦维沙卡帕特南地区有30名纳萨尔高级干部在开会,灰狗警察部队立即展开搜捕行动,经过一番枪战后,有至少六名纳萨尔干部,其中包括两名女性丧生。

今年牺牲的部分游击队干部

8月15日,印度独立日,莫迪又夸耀起政府清剿游击队的“阶段性胜利”。这个胜利有多大呢?根据莫迪当时罗列的“战果”,说是恰蒂斯加尔邦有15个村子“归顺政府”。

11月13日,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恰蒂斯加尔邦的交界地带的加德希罗利区,再次爆发了一场枪战。印度政府宣布,他们打死了26名纳萨尔游击队员,其中包括一名高级领导人。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印度他们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老是来个“大败”或“大胜”,结果死伤也就一二十个。不用奇怪,这就是印度内战的规模。

印度政府屡次“大获全胜”后,在国内媒体上得意洋洋的宣布,纳萨尔已是无关痛痒的“癣疥之疾”。莫迪说,他集结了印度内政部直属的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印藏边境警察、边境安全部队以及地方军警,当地游击队在这么多部队的联合围堵下疲于招架,加上新冠疫情冲击,将“不日灭亡”。

虽然莫迪反复说“胜利在望”,虽然印度媒体一直在大肆渲染纳萨尔游击队“快不行了”,但假的终归变不成真的,纳萨尔游击队的袭击小组已经出现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博帕尔等22个主要城市周边,展开袭扰行动。

2018年纳萨尔陷入低谷时的势力范围

最近,多家印媒援引印内政部人士的话说,印度联邦政府高层刚刚敲定,将在今年年底前建立24个“前沿作战基地”。其中10个位于游击队核心活动区恰蒂斯加尔邦,7个在马哈拉施特拉邦,还有6个在贾坎德邦,1个在奥里萨邦。除此以外,在贾坎德邦和奥里萨邦还可能额外增设一些军警营地。

据一名部署在恰蒂斯加尔邦的印度准军事部队军官透露,前沿基地建设已经完成,等雨季结束,也就是11月,“围剿游击队的大规模行动就将紧随而至”。

二十四路出击,声势何其浩大。大概印度人是觉得路数越多,威力越大吧。

莫迪推出这套大动干戈的“全面剿共”方案,和此前印度贾坎德邦军警缴获的一份长达14页的“游击队内部文件”有关。

文件显示,游击队最大的一支主力本来部署在恰蒂斯加尔邦南部的根据地,但现在他们计划实施大规模突围,沿恰蒂斯加尔邦的山区、森林地带向北转移,而他们的目的地让莫迪背后发凉,那就是北方的贾坎德邦和比哈尔邦。

整个路线长度将超过一千公里。

一些专家分析称,这个堪称印度版的“千里长征”计划“很有可操作性”。无论是地形地势、兵员、武器装备还是游击队当前的领导素质,都足以支撑他们完成这样一场“远征”。而突围计划如果成功,游击队将获得全面的战略优势,他们在北方将获得“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

为什么说北上就能“进可攻退可守”呢?

很简单,我们来看一下贾坎德邦和比哈尔邦的位置就知道了。大家请看这张地图。

游击队长征目的地

贾坎德邦和比哈尔邦位于印度西北部,尤其是比哈尔邦,位于印度和尼泊尔边境,而尼泊尔与印度去年还刚刚打了一场,他们的执政党也是共产党毛派,和纳萨尔有着一样的信仰。比哈尔邦的右手边还有块像头一样伸出去的土地,这就是印度的东北七邦,这块土地和印度本土之间,只有一条细细的脖子连着,这就是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宽度仅21公里,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事实上,印度的东北7邦,历史上都是独立的小王国,曾多次顶住印度莫卧尔王朝的进攻。而东北各邦的民族,也跟恒河水养育的印度人毫无关系。他们长着酷似中国人的肤色和面孔,图腾信仰是龙。最有名的曼尼普尔邦,曾以“小中国”的绰号在中文互联网上风行。

然而到了殖民时代,东北的这些小王国还是被英国人击败了,最终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等英国人离开的时候,又胡乱划分给了印度。

所以说,东北七邦对印度是没有太多认同感的,印度建国70年,他们的独立战争打了70年,目前,东北七邦仍有数十支“独立”武装组织在战斗,最有名的包括: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阵线等。而在“精中”的曼尼普尔邦,还有一支名为“人民解放军”的军队。领导这支3800人队伍的是曼尼普尔共产党,他们自称以中国伟人思想为指导,和纳萨尔派有共同的信仰。

印度非常恐惧中国在东北七邦中的影响力。今天,其他国家的公民都可以自由到印度东北去旅行,而只有中国、巴基斯坦和缅甸人,需要先经过印度新德里当局的特别许可。看来印度统治者心里也是非常清楚这块地方并不属于自己。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纳萨尔就和印度东北邦独立武装组织建立起合作的桥梁,著名的“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领导人巴鲁阿还曾说过,“纳萨尔的敌人和我们一样,都是印度殖民政府,所以我们之间有一种默契”。双方的合作从购买小型武器、弹药、通讯系统,到接受独立武装组织培训等等。一些外国生产的轻武器就是这么流入纳萨尔手中的,这也是纳萨尔游击队能在2018年触底反弹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想一下,如果纳萨尔游击队的主力能够转移到贾坎德邦和比哈尔邦,进而占领并截断西里古里走廊,再进入东北七邦直抵中印边境的话,那么东邦七邦独立,甚至建立一个红色国家,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莫迪、对印度来说,是个不可想象的打击。

所以,这次印度政府“全面剿共”方案,着重强调要向北方贾坎德邦增派兵力,显然就是为了围堵游击队“北上”的。

那么,莫迪的24路大军能否取得预想效果呢?

根据莫迪的方案,印军总的作战思路,一方面是要深入游击队根据地,争取当地百姓的支持;另一方面情报部门也会增强对游击队领导干部的监控,准备一些斩首行动。

政府军下乡

不难看出,印军想要成功的关键,还是民心。众所周知,游击队没了人民支持就如同离开了水的鱼,难以生存下去。但印军的“群众基础”,那可不是一般的差。

游击队目前的大本营恰蒂斯加尔邦是印度最穷的地区之一,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比较落后。为了镇压游击队,地方政府曾招募了几千名青年组成民兵组织“特别警务队”,而这帮人烧毁房屋、在水源和食物中下毒、毒打和杀害民众、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可以说很多村寨几乎家家户户都与政府军有血仇。这反而让游击队得到了更多老百姓的支持。

在印度新的农业法颁布后,更有很多为印度失地农民说话的维权人士被扣上“共匪”帽子而送进监狱,甚至遭遇不测。

反观游击队这边,从2018年下半年起改组领导层和一批高级军事指挥官,新人带来了新的斗争方式。游击队也学会了用无人机监视军警动向,开始借助社交媒体和加密社交平台招募兵员,大举吸收失业工人、农民和学生加入组织,进而更新他们的干部队伍。

兵力得到补充后,游击队进一步化整为零,进入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区,以小组方式袭扰印度军警,搞得印军疲于奔命,政府军在与游击队的交火中往往保持着2:1的战损比,这还是政府军“杀良冒功”注水后的结果。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忽视基层民生的印度当局,光靠军事手段是难以战胜纳萨尔的。就连很多参与第一线“清剿”行动的印度军警都看不下去了,他们疾呼莫迪当局应该有效改善民生,为贫困的民众尤其是青年提供就业机会。然而莫迪老仙法力终究有限,印度政府的“恩惠”还施不到底层农民的身上,加上新冠疫情导致的各种社会后遗症,各种因素合在一起,正在源源不断地给纳萨尔革命输送志愿者。

虽然总体上来说,莫迪政权拥有压倒性力量,暂时占据上风。但薪薪之火可以燎原,纳萨尔已经在印度土地上战斗了五十多年,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未来他们还将继续战斗下去。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祝福大家。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女性不分泌白带是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