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一段爱情长跑又画上句号。
不是明星绯闻。
比明星国民度更高——
《乡村爱情12》大结局。
大家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当年的小伙永强,不再能相认。
惊讶赵本山主转配的再次回归。
边看边追着谢广坤一遍一遍地骂。
说白了,播到现在,剧情已经如同作文凑字数,观众全靠情怀在撑。
该反思的不是《乡爱》。
而是。
《乡爱》都播到第12季了,可除此之外,打出名号的乡村题材又在哪?
对,还有今年同期开播的《刘老根3》,但这也同样是赵本山的班底,无法改变的一个事实是——
国产剧,早已把农村隔离干净。
放眼当下的热播剧。
古偶、仙侠、青春、职场。
你看不到它们沾染半点乡村泥土的气息。
然而在从前,我们明明有大批优秀的乡村剧。
△《马向阳下乡记》《老农民》《暖春》《平凡的世界》《福贵》
直到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才首次超过50%。截至今天,农村人口仍占39.4%。
也即是说,近一半人的生活,没有机会在国产荧幕上看到。
国产剧遗忘了农村?
实际上可能更糟。
01
躲开那个农村人
农村题材少得可怜。
农村人出现得最多的地方,是都市剧。
而且他们的角色出奇的一致——
面目可憎的恶人。
穷。
且贪得无厌。
最典型的,是樊胜美的父母和哥嫂,将“吸血原生家庭”袒露在观众面前,激起极大的气愤。
自此之后,这种“城乡矛盾”成为编剧最爱的套路。
樊胜美2.0、3.0……你来我往。
《我的真朋友》里女主工作的领导曾店长,30岁,未婚,奋斗多年打算买房。
父母知道后哭天抢地诉苦,控诉她不管的婚姻大事,自己赚到钱先买房享受。
《完美关系》女主闺蜜,来自农村。
好不容易在上海站住脚,感情也有了点起色。
来上海探亲的妈妈狮子大开口,要她拿10万块出来给儿子当辅导费。
《安家》房似锦的妈妈最可气。
儿子吃泡面心疼,女儿两天没吃饭,不是事儿。
女儿赚的钱每一分都是自己的,要给儿子买房、还房贷。
不还?我闹,我哭,我要挟。
Sir绝不是说,重男轻女的现象在农村不存在。
而是想问,什么时候农村人在电视里,只剩下了单一的功能——
年轻人想要在城市里落户生根的绊脚石。
一种完全站在都市人对立面的,“反派”。
但凡城里有一个农村人出没。
编剧就恨不得把他揪出来,历数他的N宗罪——
不讲卫生。
马桶都不会用。
△ 《新上门女婿》
没有素质。
保姆上班时间找老乡来家里k歌,操着乡下口音在家里唱《凤凰传奇》,跳广场舞。
△ 《我们都要好好的》
市侩狡黠。
国产剧看农村人,怎么说呢。
可笑。
国产剧看农村人,想在看敌人,也像看耍猴——
他们既可恶,又可笑。
但在这种鄙夷和嘲笑背后,更深层的心理是什么?
是害怕。
对变回农村人的害怕。
对跌落自己阶层的害怕。
如同樊胜美面目扭曲的父母,代表着许多人走出自己出处后的不敢回头看,以及在摇摇欲坠的体面背后穷追不舍的难堪现实。
越是丑化,越暴露出给予否认的马脚——
那不是我的过去。
我和他们不一样。
哦,是吗?
02
捂住那个呼叫者
一方面,主流和非主流,在合谋将农村人打扮成丑角,丑像横行。
但另一方面。
有些丑,又在渐渐消失。
譬如前两天,Sir刚聊过的《光荣的愤怒》。
这部十六年前的电影,改编自小说《乡村行动》。
粗砺的画质,凸显的是暗黑的现实。
镜头不回避乡村的脏与恶。
一帮恶棍相互勾结,绑架了整个黑井村。
开场就粗俗而露骨,熊老大对着村民的脸上,放了一个酸辣屁。
当我们在谈丑化农民的问题时,是在刻意回避农村存在的问题吗?
恰恰相反。
我们的影视作品里充斥着对农村猎奇、意淫的丑。
却太缺乏对于真实的丑的批判。
有两部电影中农村的面貌,都给Sir留下过深刻印象。
不寒而栗。
《盲山》。
逃跑的女人遇到一位扛柴火的老农,老农头也不回地指路。
追来的几个男人又遇老农,老农仍头也不回,指向女人逃跑的方向。
两个“头也不回”,不假思索的背后,是对丑恶的极度冷漠。
《天狗》。
影片中,富大龙饰演的男主角天狗,被派往偏远山区担任护林员。
看似肥差,到了当地才发现,这些淳朴的农民靠滥砍滥伐林区树木为生。因为护林工作,天狗和当地恶霸“孔家三兄弟”杠上了,遭遇了一次次的暴力威胁。
为了报复,恶霸截断他家的水源,不让他喝上一滴水。
甚至侮辱他的老婆桃花。
但比起天狗被打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的场景。
更让人震撼的是下面这一幕——
蹲在墙上看热闹的村民们。
他们不是恶霸,甚至也被恶霸所欺压、欺凌。
但因为利益牵扯,他们噤声。
麻木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愤慨或痛苦。
仅这一幕,把对现实的指控,从一小撮恶人,上升到了一个群像。
所谓,“平庸之恶”。
人是被环境塑造的动物。
这些角色的罪过,又何尝不在另一面展现了他们所经历的困窘?
所以到最后,其实这些作品提出的都不是对于个体道德谴责。
而是对于偏远地区农村环境的整体反思。
这些丑与恶的揭露,离我们都有十年以上的距离了。
十年后,荧幕上只剩下了单薄、刻板、聒噪的农村人,一种以都市(自以为的)精英姿态,臆造出来的小丑。
我们与恶的距离。
是更远了。
还是更近了?
03
好久不见父老乡亲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
农村也没这么坏吧。我/我朋友/我亲戚所在的农村,如今已经很繁华很发达了!
这里,Sir想说明的,并非农村的先进与落后,或农村人民的好与坏。
而是创作的真实与胆识。
如今,我们对于农村的认识,被傲慢和偏见绑架。
“傲慢”导致不想看,又导向无知。
“偏见”导致不爱看,又导向歧视。
于是留存下来的刻板印象,要么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摧折,要么是“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捧杀。
我们有没有勇气,跳脱出这些单一粗暴的定论,去直面一个有光芒也有阴暗的乡村世界?
值得玩味的是,对于《天狗》这样的影视作品,骂声确实很多。
“丑化”这顶帽子,往往不戴在上面说的那些无脑展现农村生活的影视剧中。
反而更经常成为这些现实题材的作品的原罪。
于是,引人深思——
在“丑化”和“讴歌”、“俯视”和“仰视”之间。
到底存不存在一种位置,叫做“客观”和“平视”?
正如曹保平谈《光荣的愤怒》:“在我国一些偏僻地区,这些事实的确存在。”
对于“丑化”、“负能量论”,贾樟柯也反驳:
我认为的“能量”,是建立在尽可能说真话的基础上的。
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真话和真相的说法,就是负能量。
这种对于“说真话”的追求,包括拒绝因为宣扬真善美,而忽略假恶丑。
也拒绝因为傲慢和偏见,而忽略人性之间共通的情绪和境遇。
农村不只是抓马和土味。
乡村题材,也不是观众避而远之的类型。
就拿这几年兴起的台剧来说。
其中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回归乡村视角——
《奇迹的女儿》,讲述台湾经济腾飞时期,被工厂吸引,背井离乡的青年女工。
她们被侮辱,被损害,她们不断抗争。
《花甲男孩转大人》聚焦住在台湾乡村的一个普通大家庭。不加美化的琐碎吵闹和乡土气息,却也透露出真实治愈的温情。
《用九柑仔店》,讲述在台北的杨俊龙,回到南部家乡照顾生病的爷爷,顺便打点气爷爷留下的小杂货店。
土得唤起了我们关于故乡的记忆:
榕树下,小吃摊,老水牛,街坊邻里聊天说事……
你看这些传神的乡土细节,在大陆的连续剧中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种土不是匮乏。
而是亲切感。
就像《俗女养成记》中,(台)北漂返乡的女主角,住在乡间的老房子里。
旧是旧了点。
但略加规整,就别有洞天。
当女主角打算回台北重新找工作时,发小并不向往,反而说:
疯子
台北这么没有人情味(呒情呒味)的地方
去那里做什么!
乃至在今年爆火的悬疑爱情偶像剧《想见你》中。
主角们穿行在乡村田野间,难道不也是小清新?
剧中陈韵如的妈妈、开冰店的莫奶奶、热心肠的女警,不也是剧情主线外,让人感觉温暖的所在?
台剧对于乡土的回归。
其实是一种“后都市剧”,是现代人对于人情与质朴的回归。
人情味,也是生活的力量。
这就是乡村与城市不同的魅力,静水流深。
当我们检视这些影像的时候,感受的不是别人,不是他者,不是远方。
而是我们的亲人、发小、邻居、故乡、童年……
但为何。
我们的影视剧要对他们背过身去?
只把他们当作一个个盲流、Low逼、loser、低duan人口的标签?
今天,你可以背过身去。
但总有一天,你要重新面对,重新审视那个巨大而沉默的存在。
而到那时。
请记得。
我们曾经有过一段羞愧的空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住独栋、泡浴缸,穷人一个比一个离谱,国产剧怎么都这么敷衍了?
先说一下很火的剧《开端》,虽然是一部小制作甚至说是试水的作品,但《开端》在很多细节和人物上都做到了完美。比如剧里的一个角色——农民工老焦。他是个进城务工的农民,为了省钱只能租住在又暗又潮的车库里,日常就是啃馒头和水。
因为家里穷老焦在搬家时拿走了房东不要了的卫生巾,他不知道卫不卫生,他只知道这个东西很贵,留下来可以给女儿用。
这些细节都把这个人物生活的凄苦和不易展现得淋漓尽致,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国产剧中已经很久没见过这么真实的穷人了。为什么老焦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人物,却引来观众如此的感慨,原因就是现在很多影视剧中,都看不到“穷人”的身影了。
《北辙南辕》和《小舍得》《北辙南辕》中蓝盈莹扮演的一个18线跑龙套小演员,住在北京宽敞的四合院里。王珞丹扮演的角色开的是宝马奔驰,初次见面送高档洗衣机,搞投资就像玩游戏一样,大手一挥就是合伙开餐厅。这部打着普通女性创业奋斗的故事,硬是被导演拍成了北京版《小时代》。
《小舍得》中看似是普通家庭,但也是各个不普通。南俪是公司高管,老公是才华设计师,两人有房有车还有八九十万的存款。
田雨岚是商场经理,老公工作悠闲,但两人有房有车,最主要的是公婆一出手就是300万奖励生二胎,每个月还给小夫妻一两万作生活费。
姐妹篇《小欢喜》也是如此,有人是官员背景,有人有四套北京的学区房,最穷的一家也有价值千万的房产,月收入在6万以上。怎么说呢,真就整部剧没有一个穷人呗。
现在的影视剧打破了我对穷人的认知从这几部电视剧中我们就会发现,现在国产剧中很多都是社会精英,反而是穷人越来越少了,就算出现也大多都不够真实甚至让人感到离谱。比如在电视剧《甜蜜暴击》中,鹿晗饰演的男主无父无母,只身带着一对弟弟妹妹生活。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男主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在各种店里打工,甚至还为了赚钱休了一年学。这在现实中如果家里没有矿的话,应该算是条件很差了吧!可就是这么穷的男主却在深圳租着带院子的独栋复式公寓,里面的装修更是简洁高级。
一个靠奖学金和打工养活三个人的男主,居然还能租得起这样的豪宅,穿的衣服和戴的表也都是名牌。抱歉这个住豪宅、一身名牌名表的男主,让我对贫困生有了误解。
还有在《我的真朋友》中,Angelababy饰演的程真真是一个初入职业的菜鸟。工作28天工资只有两千块,还欠着信用卡的钱,这种收入情况在上海真算得上是低收入人群了吧。
但是人家住的是上海市中心的精装修公寓,穿的是3000 的半身裙,没钱别人都是吃泡面人家吃的是自嗨锅。
最主要的是女主在卡里钱很少的情况下,还借给陌生人两百块,得知被骗了也没啥大反应,也就安慰自己说就当做慈善了。就这样的人,你好意思说自己是穷人?
可以肯定的说,在国产剧中对穷人的定义大多都是,我是穷人,但我依然每天从大房子里醒来,穿着名牌,开豪车去工作。
现实中的穷人最缺钱,而国产剧里的穷人最不缺的就是钱,就如观众感慨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国产电视剧里的穷人生活?
正是因为国产剧中这种不接地气的穷人生活,不仅在网上出现了“国产剧里的穷人是真的富”等热搜,还让看剧的观众得了一种“剧怒症”。
影视剧中的穷人大都面目可憎,贪得无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剧中好不容易出现穷人了,但是他们的形象往往出奇一致——面目可憎,贪得无厌。《流金岁月》中靠自己打拼的章安仁,成为了各种耍心机的凤凰男。
《欢乐颂》樊胜美的父母和哥嫂和《安家》里房似锦的母亲,成为了各种要钱的吸血鬼。
还有《都挺好》中,苏明玉也被穷亲戚上门耍无赖讨钱。你看现在的很多国产剧中,穷人要不就是住着豪宅,要不就被塑造成了反面人物。
那难道就在国产剧中看不到“真穷人”了吗?希望在对娱乐圈各种乱象的整治下,越来越多的创作者能够回归初心,让荧幕上的“假穷人”少一些,接地气有温度的人物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