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本篇文章作者讲述了产品市场应当警惕“路径依赖”这一观点,从路径依赖的概念到警惕路径依赖的原因,以及其导致的后果具体展开分析,感兴趣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路径依赖
理解一个概念,从其反面理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路径依赖的反义词,就是总设计师的“摸着石头过河”。
而提到总设计师,我又不得不想到了莫言。所以这篇,从莫言讲起来。高密东北乡,是莫言魔幻现实世界里的现实部分,可能真实生活着于大巴掌、金龙宝凤等人。
而其魔幻部分,则是从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从上世纪50年代到8、90年代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以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人的视角,“大炼钢铁”、“上山下乡”这样的群众运动简直难以想象,即便我从影视作品、书籍等方方面面去了解过这段历史,依旧难以感同身受。
无论是莫言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还是陈忠实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故事进入改开之后往往变得乏善可陈。
究其原因,莫言说“魔幻现实主义让写作充满可能性 ”,那么魔幻的年代就是艺术家创造力的源泉。
那个时代的“魅力”不止于魔幻的表象,还有无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故事。
我们来看一张简单的图(图片出自温铁军《八次危机》):
建国初期经济总量小、经济制度不成熟、冷战格局、外交封锁。
那些魔幻的现实与经济数据的异常同时出现,魔幻只是表象,经济和政策的剧烈变化才是其深层原因。
比如大炼钢铁的背后,是中苏交恶,苏联投资全面撤出;上山下乡背后是城市经济危机向农村的转嫁。
我只是粗浅地读了一些社会经济学相关的书籍,原因和规律根本搞不清楚。只能说越是深入了解历史,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摸着石头过河”,什么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国的建设,不能照搬苏联模式,也不能照搬西方社会。现在的社会不能照搬过去的政策,以前我们讲投资 出口拉动经济,现在讲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切问题都是应当基于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扯了这么远回到路径依赖的主题: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指“给定条件下人们的决策选择受制于其过去的决策,即使过去的境况可能已经过时”。
建设祖国应当警惕路径依赖,工作生活亦是如此。
“摸着石头过河”对SaaS这样一个新领域、产品市场这样一个新岗位,更是十分重要。
二、为什么要警惕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绝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基于当前环境和产品市场来说,是不可取的。原因如下:
1. 客户市场成熟度参差不齐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工作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演变过程。
所以很多场景中工作流程的完善,和SaaS产品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
这导致SaaS企业哪怕面临同一个市场、同一个场景,客户的信息化程度完全不同。
比如同样的餐饮客户,可能处于“原始、混乱的工作流程”,一切都是线下、手动、人治,也可能具备了相当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程度。
那么作为产品市场,你们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客户群体如何甄别与选择;产品路线上的取舍,都需要“实事求是”去分析,把工作当套路则很难落地。
2. 同一赛道产品形态却各异
企业需求复杂度高,本就难以形成绝对统一的标准。
针对不同规模客户、从不同领域出发的产品,哪怕解决同一个问题,其思路完全不同。
成熟市场可能是标准需求80% 个性化需求20%。而结合上一节的因素,标准需求的占比绝对会进一步下降。
结合这两点因素,我们必须承认SaaS企业的同质化程度相当低。
我们以企业培训领域为例,既有专注于服务央国企客户的知学云,也有依托于钉钉生态服务中小客户的酷学院,还有专注于AI技术应用的工具型产品UMU。
名义上都属于企业学习或者企业培训领域,实际上客户群体、产品形态则完全不同。
针对形态各异的产品和市场,与之配套的产品包装、推广、销售、活动等工作,都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中大客户市场偏重于会销、解决方案、招投标;小客户则更重视官网、流量、直播活动等。
中大客户的解决方案要几十上百页,小客户则可能仅需要一个H5页面就能说清楚。
长期供职于不同客户形态的解决方案专家、销售、市场人员,也包括产品市场,其工作思路和习惯也是不同的。
3. 产品形态导致的组织架构各异不同于C端产品的AARRR这样标准的获客流程,B端产品因为客户市场、产品形态、客单价的差异,会导致其工作流程甚至组织架构都完全不同。
举个简单例子,客单价4万以下的产品,因为客户量大、客单价低,玩得是“走量”,往往是重营销、轻销售。
而4万以上的,大客户偏多则重视销售和解决方案,那么其市场也会更偏重对销售的支撑。
基于销售流程的不同,其营销侧电销/活动/内容的职责和定位,销售/售前/售后/大项目/交付是否做专业区隔,这些问题都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作为产品市场这样一个需要大量沟通和协调工作的岗位,假如你认为所有组织架构都类似,那么很可能晕头转向,连对接人都找不到,更别提平衡各方需求协调组织项目。
想要做好,必须顺着市场特征——产品形态——销售流程——组织架构这样的思路去理一理,才能搞清楚工作从哪开展。
4. 产品研发流程和生命周期各异这一点很好理解,3岁送幼儿园、7岁送小学、22岁送去996,不同产品阶段其目标不同、对应动作不同,所有的产品市场/GTM相关的内容都是这么说的,不赘述。
三、路径依赖会导致的后果面对平静水面下如此多的暗流、淤泥、水草,如果不做具体问题的分析,就盲目地按照经验过河,其后果可想而知。
而成熟的产品市场,乃至扩大到SaaS从业者,都是应当“摸着石头过河”——躬身入局,用实践检验真理。
这也是为什么我个人比较抵触那些花样百出的ToB社群、浮于大道理的交流分享。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偏激想法,他们可能会实现商务资源交换、人脉拓展等多种目标。
但是仅仅就做事、解决业务问题的目的,我持保留意见。如果没有摆脱路径依赖,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1. 初级依赖症:怨天尤人自从2018年开始写公众号以来,200多位同学加过我的微信,虽然大部分都是默默躺在好友名单里,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带着问题和困惑与我交流过。
描述的问题五花八门,很大一部分概括起来是产品小(you)可(wen)爱(ti)、销售小(you)可(wen)爱(ti)、领导小(you)可(wen)爱(ti)。
究其原因,就是这些组织并未遵循他们过去的路径或者标准的路径,路径依赖症没得可依赖了,就容易怨天尤人。
这类人主要是比较年轻,还未具备适应甚至改变新组织的能力和心态,包括以前的我也概莫能外。
2. 中级依赖症:水土不服那些经验丰富、长期供职于完善体系内的员工,他们能极其优秀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但是一旦离开熟悉的路径,就会变得不会走路。
经历短暂的迷茫和动荡之后,大多数人选择回到了熟悉的环境,忘记了当初离开时的瓶颈依旧在。
3. 重度依赖症:刻舟求剑重度依赖的选手往往是具备相当经验的管理者,他们具备改变新组织环境的能力。
但是他们也深信不疑地依赖着过去的路径。带着不一样的团队和产品按照相同的路径前进,无异于刻舟求剑。努力的方向错了,越努力损失越大。
(以上三者是我随口胡诌,不要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抛弃路径依赖,我们怎么做1. 修炼内功,基本素质过硬首先,我们要有过硬的基本素质,抛弃路径依赖后,才有在新领域融会贯通的资本。
很多严重路径依赖者,主观上是心态问题不愿意研究新路径,客观上是能力不足以研究新路径。
就好像卡哇伊莱昂纳德,先在马刺这样优秀的体系下成为合格的体系球员,进攻、防守的基本能力做到顶尖,离开体系后才有成为持球核心的资本。
放到工作中,先把你过去依赖的路径吃透,琢磨明白其中的道理。
同时通过实践把文案、协作、产品、逻辑思维、客户调研等每一项专业知识打扎实。
到了新环境,哪怕摸索不出新路径,也能通过专业素质先立足,完成好指派工作,再慢慢摸索。
2. 扎根业务,形成判断想要扎根业务,前提条件就是抛弃过去的认知,思想上不要有包袱。
你那几年的沉淀比起以后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不算什么,多深入了解一些领域,反而会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具备了快速扎根业务、洞察趋势的能力将受益无穷。
新的业务,最重要的就是先读书,了解这个场景的标准知识体系和专业术语,把知识体系的架子搭建起来。
再从客户、同事、竞品、公开数据等多个层面去深入了解具体的业务场景和行业,充实血肉。
三个月左右就能形成一些基础的认知和判断了。
3. 打好人脉关系,积聚能量当你做到了前两点,很有可能在新的组织之下,还是难以发挥自己的影响。
这时候就要考虑“个人能量”的问题了。公司、客户、哪怕行业,本质上都是“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用你的个人特色和专业能力,增强你的影响力,积聚你的能量,才能推动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有助于快速融入环境,改变固有的思考方式。
五、产品市场管理者,怎么招人前面的内容,我们分析了产品市场乃至SaaS从业者面临的问题、应当做到或避免的问题,那么作为管理者,该如何识别出具备这样潜质的人呢?
1. 流程熟说抛弃路径依赖,不是说抛弃经验和流程,而恰恰相反,应该是更深刻理解过去的经验和流程。
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到熟练化用,抓住重点。所以我们要识别对过去经验理解透彻的人,重点关注工作体系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见微知著。
2. 行动派有的人天生理解力强,善于洞察分析和高谈阔论。
但是这样的特质往往与眼高手低共生出现,通俗点说“嘴炮”。
而摆脱路径依赖,形成新的认知和洞察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行动才是重点。
变革者更需要的是执行力和决心。结合上一节,重点关注洞察之后的行动,是区别行动派与嘴炮的要点。
3. 逻辑强语言是实现思维、巩固和传达思维成果即思想的工具。而思维是对事物发展规律洞察和认知的基础。
说人话就是找一个观点清晰,思路顺畅的人。
这不是一个表达能力问题,而是这个世界运行规律能否清晰呈现在脑海里的问题。
基本能力、工作态度、职场基本功等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我解释一点,路径依赖并非贬义词,在某些情况之下我们称之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拒绝的是僵化和依赖。
抛弃路径依赖,就像抛弃固定的套路和招式,才能做到“行云流水,任意所至”。
独孤九剑的心法在此,练不练得成就看领悟了。
#专栏作家#袁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分享SaaS运营和企业管理/协作/办公的相关知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营销手段上存在对关系过重的路径依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观点,这句话是说,营销过分依赖关系,以及过分依赖那些客户。这是明显的不靠商品质量打市场,而靠打通关系卖东西。是不可取的。另外,推荐您看本书,里面对营销,以及建立人脉有独到的分析,如果您能反复悟透整本书的理念,我想会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百U度U搜U 社U会U纵U横U学U (U删了) U在U新U浪U读U书U网U直U接U阅U读U
下面节选其中的一小段:
针对社会三阶层常用的营销策略。
……其实基层社会的人真的是误解那个店主了,那个店主是在做生意,是为了生存,你不出去真正的顾客就进不来,东西就卖不出去,他就得喝西北风。他会告诉你他如果继续挂单下个月都交不起房租了吗?他会告诉你他已经付不起服务员的下一个月的工资了吗?基层社会的人听到这里就很奇怪:“既然交不起房租干嘛在市中心租店铺?既然付不起服务员的工资为什么还要雇服务员?而且那么小的店却偏偏要雇两个服务员?”因为基层社会的人永远不了解,如果他不在繁华的地方开店,就显不出他的商品是名牌,如果他不多雇几个服务员,就显不出他商品的尊贵,所以想和中层社会的人打交道,就必须要遵循中层社会的社会属性,而中层社会就是一群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中层社会是唯一可以为了虚荣而买单的人,所以你必须要搞得比他还虚荣,他才会来光顾。……
创新者的窘境——打破路径依赖,演化新曲线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它们的宽度是4.85英尺。那么,它们为什么是4.85而不是5.0或者4.5呢?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
那为什么铁轨的宽度是4.85英尺宽呢?原来,早期的美国铁路是英国人修造的,而这些英国工程师原来是建造电车的,而电车的轮距宽度就是4.85英尺。那电车的轮距宽度为什么按4.85英尺这个标准呢?原来,最开始时,做电车的人是做马车的。那做马车的人为何以4.85英尺为马车的轮距呢?
因为那时的马车由两匹马拉动,而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就是4.85英尺。
看看,路径依赖原理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一、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 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戴维在《技术选择、创新和经济增长》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 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是“坏”),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等因素的存在,就会沿着该路径一直发展下去,并锁定在该路径上,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路径依赖这种现象最早来源于生物学。
生物学家在研究物种进化分叉和物种进化等级次序时发现: 物种进化一方面决定于基因的随机突变和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还决定于基因本身存在的等级序列控制。
所以, 物种进化时, 偶然性随机因素启动基因等级序列控制机制, 使物种进化产生各式各样的路径, 并且这些路径互不重合、互不干扰。生物学家康诺德瓦丁唐首先用 ( 即必然的、命中注定的、自动跟随的路径) 来表示这种现象。
后来,古尔德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 进一步提出了生物演进路径的机制, 并明确了生物学路径依赖的概念。
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斯,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斯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路径依赖 根据依赖程度分为三类
低度路径依赖
中度路径依赖
高度路径依赖
依赖程度越高,锁定性越强,越不容易跳出来。
二、路径依赖的影响
积极的路径依赖 :好的路径会对组织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所谓的飞轮效应,组织发展从此进入良性循环。
例如美国NASA的火箭技术非常先进,就会建立技术路径,强者恒强,其它国家如果想追赶上将非常难。不仅是火箭技术,包括汽车、飞机、高科技技术都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效应。同理国家制度的变迁也符合路径依赖,一开始就选择了好的经济制度,进入路径自增强,产生飞轮效应,进而国家越来越强大,反之则经济崩溃,国家衰败。
消极的路径依赖: 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泥沼效应,使企业发展从此进入恶性循环。
1、个人发展的路径依赖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面临职业选择,是找收入多的工作还是找自己有兴趣的工作。一旦做出择业选择,就很可能将自身的精力、资源、时间、甚至金钱全部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当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濒临淘汰的行业,如果退出,前期巨大的投入会变得一文不值。
在经济学中有个专业名词叫“ 沉没成本 ”,所以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若半路转行,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的过程,而且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对于个人而言,要想摆脱路径依赖,要时刻警醒自己我的工作会不会淘汰?我的工作会不会被机器人替代?我的工作会不会被更有竞争力的年轻人替代?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时刻准备着向更高的方向迈进。
2、技术演变的路径依赖
技术的演变遵循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特征,一旦达到某个 临界点 , 系统便陷入锁定状态, 即出现报酬递增、正反馈、自增强现象。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常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利用巨大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利用学习效应、协调效应、网络效应,越来越流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
相反,当有更为优良的技术出现时,很难割舍原有技术带来的丰厚利润,最终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被竞争对手超越。
百年柯达的陨落是路径依赖理论的典型。
柯达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是一家百年企业,我们看看柯达的辉煌一生。
1881年末,伊士曼成立柯达公司
1883年,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975年发明第一台数码相机
1997年2月市值最高310亿美元、全球员工达14.5万人、攒1万多项专利
2007市值降至1.75亿美元,十余年蒸发90%以上。
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
柯达完成了130年的伟大使命,仍然没有突破路径依赖。早在1975年柯达已经发明了世界上首款数码相机,柯达继续把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挤占数字技术的研发费用。使公司陷于“明知故犯”、“转不了舵”的窘境。
柯达的路径依赖是很难舍弃胶片市场的巨额利润,即便看到了数码技术广阔的未来,始终舍不得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感觉是被锁定了一般,无法脱身。
缺乏对趋势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合理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及经营战略,摇摆不定的管理层,只能无奈的将柯达带入深渊。
3、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将路径依赖理论引入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中,开拓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结果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
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想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依靠政府或其他强大的外力推动。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的形成不仅仅是历史偶然事件引起的,更多是由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以及制度转换成本太高引起的,受到经济、政治、文化遗产的多重制约,制度变迁比技术变迁更复杂。
决策者有时候并不知道哪种制度是最优的,即使知道哪种制度最优,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实施最优的制度。
案例 :委内瑞拉的经济危机——从资源诅咒到路径依赖
曾经的南美首富 :1970年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首富,全球最富的20个国家之一。委内瑞拉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在2014年委内瑞拉已探明的石油储备量达到2980亿桶,在全球高居第一位。
但是查韦斯政府却不会按照合理的方式去利用开发。由于过分依赖老天赐予的财富,导致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委内瑞拉1999年80%的出口收入来自石油,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95%,一旦油价下跌,国家经济就会陷入困境。
现为地球上最失败的国家之一
2018年,委内瑞拉再次发生哄抢,这个南美国家由于通货膨胀,人们甚至买不起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下面是这几年的一些数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5年委内瑞拉的GDP缩水了10%,2016年缩水8%。2015年委内瑞拉恶性通货膨胀率已高达275%,2016年这一数据可能将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720%。
委内瑞拉经济长期对石油的 路径依赖 ,再加上查韦斯和他的社会主义统一党实行不合理的计划经济制度,比如说连超市都要国有化,2010年,委内瑞拉国营超市梅卡尔超过16600家网点,雇佣了超过85000名员工。
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滋生腐败。查韦斯制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一旦被采纳,就会产生利益集团,只有巩固这个制度才能保障利益集团的持续收益,路径锁定,自我强化,形成路径依赖,如果没有外力或者改革,跳出原有路径极为困难。
三、路径依赖形成原因
1、历史选择
偶然的历史事件决定了制度变迁走上那一条路径,一旦进入发展过程,影响不断放大。最著名的例子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是由两匹马的屁股决定的。
2 、 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实际上是获取、学习和使用一种新技术的机会成本。
个人发展:如果你想转行,之前的经验全部归零,重新学习新知识,工资下调,转换成本极高。技术演变:技术具有专用性,一旦用户转向了另外一种技术,那么在原有技术上的投资就几乎没有任何价值。比如说柯达。制度变迁:一旦选择一个制度,要想改变特别困难。例如朝鲜如果想从社会主义改变成资本主义,极为困难。
3、 网络规模效应
在网络效应市场,消费者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关系,一个消费者的收益要受到其它消费者选择的影响。随着一种产品用户数量的增加,该产品变得更有价值,就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这种产品,当达到一定的网络规模,也就是所谓的临界点。就会变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导致赢者通吃的结果。
比如微信,很多人都在用,你不用都不行。还有滴滴打车,司机用滴滴的多,客户必须选择滴滴才能很快打到车,所以当时滴滴打车疯狂的进行补贴和扩张,就是为了建立一张巨大的网。进行强锁定。
4、 思维固化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由于认知的局限性, 人在面临复杂决策的时候, 思维模式会选择性地对信息加以解释,思维模式和认知具有黏滞性, 即在过去场景中用来解释和做出反应的思维模式, 在面对新环境时也会有被拿出来重复使用。固化的思维模式将人们的视线只集中于所能看到的,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思维固化一方面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了解信息的成本过高而导致人具有认知的惰性, 从而产生认知凝滞; 另一方面, 也可能是在复杂环境下过去成功的经验造成了的盲目自信, 最后产生了思维固化。
当思维固化达到一定的阈值, 就可能用旧地图去在新的领域航海,最终, 在凝滞的思维模式指导下走向失败。比如有些人特别爱学习,学习互联网思维、AI思维、模型思维,跨界思维,都是为了拓展认知边界,避免思维固化。
5、进化短视
进化短视指的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利益,只看眼前不顾未来,比如说非洲某些部落为了发展经济,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环境,为了增加收入砍伐森林等等。委内瑞拉明明知道过度依赖石油对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但是仍然只顾眼前利益,放弃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四、如何突破路径依赖
1、新:革新理念,居安思危。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讲到,华为的破产是一定会来到的,现在是春天,但冬天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春天与夏天要念着冬天的问题。
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
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准备。
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李彦宏: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别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30天停止工作,这个公司就完了。聪明睿智的企业家,都善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危机感让他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
2、舍:敢于放弃,沉没成本
佛家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舍是一种智慧,虽然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但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很难做到。柯达舍不得胶卷业务,诺基亚舍不得功能机,最终不得不付出代价。
3、创:创新开拓,另辟蹊径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从而闻名于经济学界,影响颇大。
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的创新,企业家=创新,如果停止了创新,你还能够活着,是因为前面创新的惯性所致,当企业家停止了创新,就不能称之为企业家。所以只有创新才有可能突破 路径依赖 ,找到长足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案例:微信——腾讯的重生
腾讯的居安思危:马化腾说“不管你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面前有多强,稍微疏忽,一个月就有可能翻船。不要看很多公司好像很大、很强,其实都可能是不堪一击的,所以要报着对行业演变的敬畏之心,战战兢兢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服务做好。”
腾讯的敢于放弃:QQ承载了腾讯的光荣与梦想,是PC端社交工具的绝对王者,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的来临,手机QQ架构复杂,PC基因太强,客户体验不佳,不能够适应新市场。但是腾讯敢于放弃,勇于创新。
腾讯的创新开拓:腾讯没有在手机QQ上进行大量改进,而是另辟蹊径,重新开发完全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社交工具微信,更加简单易用,推向市场后,迅速裂变,很快到达临界容量,形成巨大的网络效应,进行了强锁定,从此微信一统天下。
“ 路径依赖 “理论解释了很多想象,从个人职业的选择,企业的发展,再到国家制度的变迁,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客观规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理解这个世界,当然每个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可能解释所有现象。
让我们深刻剖析路径依赖的理论,再结合其他思维模型,帮助我们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攀上高峰。
路径依赖这个概念很有用。有些路径依赖我们避免不了也无需避免,它有助于我们过好我们平凡的一生;有些路径依赖我们要设法克制点,这样有助于我们度过我们自在的一生。
初中时学过一首诗,叫 《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放在文末,很是应景。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
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然而这样的路过并未引起太大的改变。
那天清晨这两条小路一起静卧在
无人踩过的树叶丛中
哦,我把另一条路留给了明天!
明知路连着路,
我不知是否该回头。
我将轻轻叹息,
叙述这一切许多许多年以后:
林子里有两条路,
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