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社区试点来了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试点社区

近日,住建部、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重点围绕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中包括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

该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社区将迎来哪些变化?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在天津市和平区文化村社区,老年人在适老化改造中新建的小区广场上跳舞。李然摄(新华社)

Q该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A: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社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生活的体验和质量。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指导各地统筹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总结厦门、沈阳等地创新实践的基础上,2021年12月组织编制了《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指导各地统筹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工作。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又发出《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切实发挥好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的作用,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Q社区将迎来哪些变化?

A: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重点围绕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社区服务设施将得到完善。将以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将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60%以上建筑面积用于居民活动。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等设施,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生活环境更加宜居。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工作,加强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集中供热地区)、安防、停车及充电、慢行系统、无障碍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设施完好、运行安全、供给稳定。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并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顺应居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在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的健身场地设施,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

智能化服务加速推进。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推进社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社区治理机制更加健全。完整社区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对于涉及社区规模调整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配置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育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Q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A:居住社区短板将补齐。当前,居住社区普遍存在规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物业管理覆盖面不大、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和短板,以社区为核心推动城市基本生活单元的更新改造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以安全健康、设施完整和管理有序为目标精准发力,加快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居住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将得到提升。

居民生活质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完整居住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完整居住社区重点从保障社区老年人、儿童的基本生活出发,提出配套养老、托幼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的标准,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将得到提升。近年来,城市社区空间的治理成为关注重点,完善的社区治理机制是构建社区环境体系、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社区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以夯实我国城市治理的基础。建设完整居住社区,是从微观角度出发构建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基本细胞,从而优化调整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有效促进解决“城市病”问题,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记者/亢舒 策划/杜秀萍 高珊珊)

监制/刘志奇

审核/王玥

编辑/高珊珊

来源: 经济日报

完整社区试点来了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试点社区

小区建食堂本月起开展完整社区试点,此举有哪些重大意义?

  相信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应该都吃过食堂,食堂饭菜适合大众口味,相比于如今的外卖,美味而又健康。

  而今小区也要建食堂了,住建部和民政部印发了一份通知,要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所谓的完整社区建设,就是小区内菜店、肉店、理发店、药店、理发店等都配套的服务,或许很多人都会说,如今的小区这些不都是一应俱全吗?但你所在小区内总没有食堂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小区建食堂,势在必行。那么建食堂的意义有哪些?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1、提高年轻上班族的生活质量。现在小区内很多年轻人在上班,回到家就觉得十分疲劳,根本就不想动手做饭,因此很多人都会选择花几十块点一份外卖。点外卖解放了年轻人的双手,但却对身体造成一些危害。外卖重油重盐,吃多了肯定不健康,况且十几块的外卖点多了,腰包也承受不住。这时候如果小区有食堂,就在很大层度上解决了年轻人的吃饭问题。

  2、为小区内一些老年人提供便利。如今年轻人基本在外上班,有些人还要经常出差,留在家里的老年人不得不自己动手做饭。但老年人身体不好,难免有生病的时候,这时候儿女又不在身边,吃饭都成了问题。 小区内如果配有食堂,老人的一日三餐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食堂的饭菜不仅价格公道,而且营养又健康,只需要提个饭盒就可以打饭,根本不用亲自动手这么麻烦,这时候的老年人们,才是真正的老有所依。

  针对小区建食堂这个方案,我个人特别支持,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提案,希望能实施下去。

完整社区试点来了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试点社区

住建部、民政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配建便民商业

观点网讯:10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试点工作,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一是以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60%以上建筑面积用于居民活动。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等设施,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二是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工作,加强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集中供热地区)、安防、停车及充电、慢行系统、无障碍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

三是推进智能化服务。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

四是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为何美联储加息全球资产都得跌停,美联储加息a股一定会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