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州官宣2021年供地计划,按照供货节奏,首批用地将集中在4月释放。
供地节奏的大调整,说明官方也是有意给楼市降降温。
毕竟,近段时间,楼市有点热过头。
而最近话题最热的,非ABC单莫属。
今年1月底,许久不见的ABC单被南都曝光!
近来,据业内其他媒体爆料,广州ABC单操作更是屡被揭穿。
追风少女同事的朋友在1月份也遇到了。可恶的是,还阴阳合同、ABC单一起上...
ABC单猖獗!被盯上的小区妖风阵阵!
经过追风少女的整理,ABC单主要集中在万博、科学城、天河一带,其中有万科欧泊、雅居乐花园、万科东荟城、金色梦想、中海誉城、美林海岸...
仔细看一看,这些盘,都是最近涨势一片大好的代表盘。
【万科欧泊】
楼盘均价:4.9万/平,最高挂牌价:7.2万/平
【雅居乐花园】
楼盘均价:4.6万/平,最高挂牌价:6.3万/平
【万科东荟城】
楼盘均价:4.6万/平,最高挂牌价:5.9万/平
【金色梦想】
楼盘均价:3.8万/平,最高挂牌价:6.4万/平
【中海誉城】
楼盘均价:3.4万/平,最高挂牌价:4.5万/平(住宅)
【美林海岸】
楼盘均价:7.3万/平,最高挂牌价:12万/平(不计复式)
前几个月,不知道你有没有对个别疯涨的小区叹为观止?但追风少女有,时常感到震惊,甚至怀疑人生!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样超出市场预期的高价,背后大概率是被炒房组织盯上了。
按照万科欧泊一受害业主的说法,自己去年9月以450万卖掉欧泊三房,当时与中介、买家签订三方合同,买家支付定金10万。
5个月过去了,买家一直以没有名额为由,既不见面,也不落户,还提出网签换人要求。
直到该业主一次在小区群里聊天,才发现欧泊另一业主、雅居乐花园两位业主也遭遇了类似PUA。而且!!!买家身份均指向同一买家!
摔杯怒吼!背后真相可算浮出水面!
不止广州!不止二手!ABC单式炒家如何套取差价?
这段时间,不止是广州,深圳、佛山、杭州、南京,大有卷土重来的势头!
深受炒房客喜爱的“ABC单”,是怎么一步步诱导买卖双方呢?
拿来做ABC单的房子,称为串串房。
A:卖家(低卖的房东)
B:炒家(赚差价的中间商)
C:买家(高买的接盘客)
首先,B会在房价暴涨前夜(去年疫情严重期间),选一个合适的板块(成交量大、热门,有利好故事可讲,速战速决),寻找合适的猎物A,提前锁定房源(价格比市面略低),以“B”个人名义拿下,并支付给A方5-10万的定金。
接着,最重要的一点来了!
上演影帝级演技,骗A签订一份明显是为卖家度身定制的合同,这份合同通常有以下几点:
①乙方具有第三方指定落名权(炒家能顺利把串串房转给接盘侠)
②约定网签过户时间长达4-6个月(预留充足的时间来溢价且寻找猎物)
③规定时间内卖家将房子卖给别人,要赔偿房价20%的违约金(减少卖方违约可能性)
最后,B们炒作板块房价,制造大涨的声量,板块热度一起,自然有很多追涨的C慕名而来,这时,B再把A的房子转卖给C,成功套取差价。
这个过程中,B可以说是“隐形”的,猎取好上下家,不用把房子买下,只需交个5-10万定金,签订购房合同就行,炒房成本并不高。
稍微细品下,在一些宣称“内部员工认购、免费更名一次”的一手项目上,是不是也是这个操作?
譬如,海珠某大型旧改项目、南沙横沥岛某一手盘,还有黄埔早前某些话题性极大的旧改盘...
话就不好说得太明白~自己领会吧!
要如何规避自己被盯上?已经有好多自媒体号说过了,追风少女强调4点!!
①买房时,一定要见到卖家本人,比对身份证和房产证是否一致!
②一般不要接受更名第三方,让合同失去流动性,保护自己。
③合同要中立,偏向哪一方尽量不要轻易答应。另外要看是否有BUG,比如“有第三方指定落名权、过户时间不确定以银行通知为准”等。
④尤其对买1卖1的亲们来说,要把握好自己置换的节奏,小心资金紧张时把自己放在被动位置,少了谈判的底气和砝码。最重要的是,还耗了自己的时间和名额,被吊“死”。
不止ABC单,专业炒家还有这些手段...炒家可以分3个版本:
1.0版本:靠资金,2001年风靡一时的温州炒房团就是。
2.0版本:靠资金 研究,2016年魏某用“厦漳同城化”这一故事,硬生生将一个四线农业城市房价从6000起步,向2.8万推进…
3.0版本:靠资金 研究 粉丝,这个具体可以参见前年被封杀的欧神,独有自己的一套炒房理论,不少粉丝更是炒到千万身家。
信用卡套现、假流水骗贷、代持术屯房,粉丝们如法炮制,但也有栽到泥坑里的,比如“黄晓婷事件”。感兴趣的可自行百度...
而且,当追风少女细究的时候,发现其实他们还会分派别,什么药单流、疯魔流、使用权流、装修流...
惯用的手段来看,除了ABC单,还有高评高贷、房产代持、公证炒房等等...
当然,有些已经被堵死了,但如某些可恨的炒家们说,政策就是大炮打蚊子,他们总有办法打游击。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该如何躲暗箭?1.炒房客是不可能被消灭掉的,要认清这个事实。
作为购房者,你最大的敌人不是炒房客,而是你自己。
买几百万的东西,连花一天的时间研究的功夫都没有,靠着看别人去哪儿买就跟着买,被高位套死是分分钟的。
2.买新盘项目时,明明楼价已经很高,但还是门庭若市,人满为患,那你就要小心了。
一定要仔细比对它的位置和周边新盘的楼价,各项配套,开发商品牌价值等等...搞不好同行排队买房的,一心只想赚你钱。
3.至于二手房,如果你关注的小区房价暴涨,建议去查查交易量(一般查中介网站或问当地中介就好)。如果交易量很低,房价又暴涨,说明换手率低,囤货居奇,不建议购买。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内容为作者观点,发布出于传递更多资讯信息目的,仅供参考。如有异议,欢迎给小编留言,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我们会不断努力,为您提供优质内容与服务。
2022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你有买房的打算吗?
2022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
其实对于需要买房的刚需人来说,不管是高价,还会低价,到了需要的时候不管时机你都得买,只不过你买房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好政策,实属运气,其实2022年就是一个买房好时机。
先来回忆一下2021楼市。
一、2021年的楼市动荡
2021年上半年楼市快速增长,到了下半年直接腰斩。
原因是由于疫情后货币环境较宽松,经营贷等各种投机投资资金流向楼市,叠加一线城市“学区房”热,全国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同步飞涨,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更为明显。
2021年大城市的楼房成交量并不理想,特别是二手房这块业务的保费量直接比腰斩还惨,一降再降,从2万套左右,直接降到1万套左右,甚至月成交量低于一万,更别说二三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了,个别区更是半年没一个。
当然做最主要的还是银行杠杆率太高,而超八成杠杆全部流入房地产行业,更可怕的是,购房需求的放缓迹象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后期居民购房需求跟不上,资产价格在上涨到难以承受的程度时,那么开发商和银行手中的杠杆就会雪崩式崩塌,必然会发生暴跌,仿佛气泡破灭,经济开始由繁荣转向衰退,人称“泡沫经济”(Foam Economy)。
这也是为什么二手房速冻,新房降温,房企资金无法回笼,房企债务危机立刻到来的原因,现金流枯竭,无法良性循环,某大就是例子。
住建部开始严控炒楼,哄抬价格,约谈炒房客、房企、银行,银行不得不踩急刹车了。
二、2022楼市将是平稳的一年
为什么这样说?
虽然出台了“限涨“政策,但是很多地方也推出“限跌”政策,以确保楼市的稳定,经过了2021的动荡,稳定持续性是必然的。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对2022楼市重磅定调,主要为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确性和协调性。
第二,就是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住房的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努力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稳是重点,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而且新年开始,也有一些政策,楼市政策、信贷环境无一释放出松动的信号,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降首付、降利率。
跌是很难再跌的了,这种平稳不涨,有政策的的时候不就是入手的好时机吗?
2022年首套买房新政策:
贷款买房首付规定: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首套房90㎡(含)以下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0%,90㎡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首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为30%,使用商业贷款买房利率将会上浮。
契税规定:家庭首套房购房面积90平米及以下,契税为1%;购房面积90平米以上,契税为1.5%。
当然刚需的时候,不管是农村自建房房,还是城市里买房,不管是高价还是低价,该建还得建,该买还是得买。
百度百科-房地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