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来源与传说,四川的历史起源

许多外地朋友只要一提到四川,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四川的三大特色:“天府之国”、“熊猫之乡”、“川妹子”。

这里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战国策·卷三》苏秦游说秦惠文王之语)历史上,四川与汉中、关中并列为封建王朝三大必争之地。

“熊猫之乡”就不用多说了,野生大熊猫最大的栖息之地就位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我们重点说一下大家最感兴趣的川妹子,呵呵。

四川人爱吃辣,所以川妹子的性格也像辣椒一样——泼辣无比,这也造成四川男人“耙耳朵”全国闻名。不过川妹子水嫩的皮肤、秀丽的容颜、甜美的声音、爽直的性情还是让四川男人“幸福满满”的。

四川美女在历史上并不怎么出名,“四大美人”里没有一个四川人,唯一有名气的只有卓文君而已,但这并不说明川妹子不够优秀,而仅是“天高皇帝远”而已,这也造成四川美女流入自家田,一代一代遗传下来,变成了四川多美女,而其他地方因为美女都被皇帝选去,老死宫中,优良基因失传,造成了恐龙多泛滥。祸兮福兮?谁又能说得清呢。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我们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她的“光辉”历史!

四川古称巴蜀,巴蜀虽然一直作为固定称谓,从未拆开,但实际上巴蜀一开始是两个国家——蜀国和巴国。

先说古蜀国。

古蜀大概在今天成都一代。

上古时期,古代羌人迁入今四川地区,成为蜀人,被称为“蜀山氏”。

后来,中原地区的黄帝并没有因为“蜀道难”而放弃追逐川妹子的梦想,他娶了一个蜀山氏的女子,生了一个男孩,传说这个男孩眼睛好像螃蟹一样突出,还有两个瞳孔——目纵、双瞳。

这个男孩长大后,成为一个养蚕达人,所以大家管他叫蚕丛。他教会整个部落养蚕,圈了不少“蚕丝”,被推举为首领。上古时期,蚕又被叫做“镯”,镯又通蜀,所以蜀部落的名字就形成了。蚕丛成为蜀部落的第一任国王。

后来,蚕丛被商汤打败,举族搬迁到了一个有河流经过的柏树林,他们羡慕林中的白鹤生活自由自在,不像蚕那样“蜗居”,于是就把部落名字改为了“柏灌”。

柏灌部落住的那条河流对面有另外一个部落,这个部落里面有个叫杜宇的,他带领部众推翻了之前贪婪的大王,自己成为了首领。又因为打鱼很厉害,大家都管他叫“鱼凫王”(鱼凫是一种帮忙打鱼的野鸭)。

杜宇不但教会了部落捕鱼,还将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期更是吞并了“柏灌”部落,帮助周武王伐纣,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武王一高兴,就册封杜宇为“蜀王”。

杜宇就成为了古蜀国第一个君主,是为蜀望帝,都城就叫鱼凫,在今天成都温江区,古蜀此后迁都几次,但几乎都是原地转圈,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未离开过成都地界。

后来杜宇因为功劳太大,也自我感觉太辛苦,所以干到一半就退休了,他效仿尧舜,把王位禅让给了蜀地治水的鳖灵。然后“委国而去”,过他逍遥自在的日子去了。

燕窝吃多了会吐,逍遥久了也会想受约束的日子,时间一长,杜宇就感觉不好了,毕竟以前“刷文有人秒赞,现在刷一天屏无人看”,落差太大了,所以就决定回去看看能不能再把王位要回来。

所谓“覆水难收”,让出去的王位还能再要回来?鳖灵一见到杜宇就带领人马打他,杜宇只好跑到西山,郁郁而终。此后就有了"望帝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的说法,李商隐还有名句"望帝春心托杜鹃"。

从杜宇开始就是古蜀国的开明王朝,几个君主下来没啥大事,就是和秦国来来回回争夺南郑。

南郑之争一共打了一个人的退休年龄,还是延迟的那种——65年,最后古蜀虽然赢了,但也打疲了。

所以当时的蜀王杜尚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南郑之北、蜀和秦之间,建立一个苴国,封自己的弟弟杜葭萌为国君。

很明显,苴国的作用就是一个缓冲带,避免搞出人命。杜葭萌也知道哥哥的意思,自己就是一个隔在中间的“肉垫”,但好歹有个番号,也就从了。

但是日子久了,蜀国忘记初心了,不但不管饭,还向苴国收很重的税,苴国于是觉得蜀国太没有节操了,于是兄弟俩开始闹别扭。

这时,我们另外一个主角——巴国,闪亮登场。

巴国是在今天的重庆一带。

相传巴人的祖先叫后照,是伏羲的曾孙。后来巴人由五个部落组成一个大部落,其中有一个小部落首领以其出众的武技和船技获得了《部落首领选拔大赛》的第一名,成功当选部落领袖,他就是廪君。

廪君带领着巴人部落不断发展壮大,后来和蜀人一样,也参加了武王伐纣,并担任前锋。巴人很擅长唱歌跳舞,打仗也要来一段,不知道商朝军队是怂了还是粉了,反正观摩完巴人的舞蹈以后就倒戈了。

“武王伐纣前歌后舞”这个典故就是出自这里。“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惟丙午,王还师,师乃鼓躁,师乃慆,前歌后舞”——《尚书大传》。

大败商纣后,武王非常高兴,于是正式册封了巴国。不过同时还给巴国安排了一个强大的邻居——楚国。

春秋时期,周天子这个大家长开始吼不住一众小弟,楚国开始蚕食周边兄弟们的地盘,巴国就这样生扛了几年,实在扛不住了就开始向西迁移,终于在四川的土地上,巴蜀相遇了。

这下可好,巴人夹在了蜀国和楚国中间,蜀国由于座位问题和巴国摩擦在所难免,楚国则是由于巴国现在的座位底下有宝贝,继续蹂躏巴国。

巴国的这个宝贝就是“盐”,别小看盐这个不起眼的东西,在古时候,那可是绝对的稀缺品,而刚好巴国坐拥有名的三道盐泉,成色很好(盐巴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所谓“怀璧其罪”,楚国于是又和巴国大干了三个回合,最后楚国三次都赢了,喜提三道盐泉。

巴国见干不过楚国,于是掉过头来全力对抗蜀国,而它采取的办法就是和前文提到的和蜀国闹别扭的苴国联合。

而苴国被巴国一通马屁,受伤的心理得到抚慰,于是一来二去,苴国就“结巴”了。

苴巴两国一好上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给蜀国捣乱,于是双方开始战事频仍,火药味十足。

然而大战将起,苴国却突然感性脆弱起来,毕竟曾是兄弟同根,有很多最初的美好……,所以巴国就被摆了一道。

苴国毕竟与巴国签署了同盟协议,为了不让其他人说闲话,苴国象征性地派了一队礼仪为巴国代表团引路,进入蜀国地盘。

结果可想而知,巴国大败而回。

就在苴巴二人还在互相埋怨的时候,战国最强外卖小哥,专门派盒饭的秦国登场了。

原先苏秦游说秦王不成,现在换成了司马错,“巴蜀乃天府之国,王霸之基,必取之。”本来秦国就有点精力过剩,一听司马错之言,立马表示赞同。

但秦王马上意识到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时司马错又出主意,如此这般就是。

秦国制作了五头金牛,尾巴上镶了珍珠,还说此牛能拉出黄金粑粑来,要送给蜀王,但限于道路崎岖,不能成行。

蜀王一听,表示分分钟不能忍,既为“要想富先修路”发展经济,也为方便迎接秦国的礼物,于是马上修筑好两国之间的道路。

结果道路一通,秦国就玩变脸,二话不说就打过来了,这时蜀王才意识到自己修的是秦国的套路。

强大的秦国几下功夫就把蜀国给没了,然后顺带给巴国和苴国送了两个饭盒。

巴苴蜀在同一年被灭,就此在历史上画上了句号。

巴蜀后续

秦在巴蜀置巴郡,郡治江州县(今重庆江北区),蜀郡,郡治成都县(今成都市)。

自秦至隋皆在巴蜀置州郡,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唐肃宗时期,因为蜀郡曾为玄宗幸蜀之地(实为逃难之地),升为成都府。

北宋时期,赵光义在巴蜀一带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合称“川峡二路”,宋真宗时将“川峡二路”分成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南宋时总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

元朝时,忽必烈在四川设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再简称为“四川省”,这是“四川”省名得名之始。

四川的来源与传说,四川的历史起源

为什么四川叫做巴蜀?

四川人主要起源于古代“蜀人”和“巴人”。商周时期,古蜀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盆地的西侧,大约在如今的阿坝州茂县山区,随着部族的壮大,古蜀国的族民逐渐向四川盆地的内部迁徙,并到达了成都平原一带。

与此同时,另一只四川先民部族——巴族也在楚人的压迫下,逐步从湖北一带迁居至四川盆地的东部地区,并建立了巴国。故而,四川盆地也就有了巴蜀之称。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派客卿司马错南下灭巴国、蜀国,并将巴蜀改为两个郡:蜀郡和巴郡。

进入汉朝,汉武帝将天下分为13州,并将巴蜀地区改为益州,这就是四川地区作为一个行省的雏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入主益州,并建立了蜀汉,这也成为了四川地区诞生的第一个帝国。后来每当天下纷乱之时,四川往往能成为割据一方的重要势力。如:李雄、王建、孟知祥等等。

《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听到“东西二川”,“两川之地”等等的称呼,而真正有“川”之称则是在唐代以后。唐初,益州被改为剑南道,后又分为东、西两川,即剑南东川道和剑南西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简称“两川”。到了唐玄宗时期,又增设了山南西道,至此,又有了“三川”之称。

宋朝时,三川之地,又称为川陕三路,因此,三川又被称为三路,依次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到了宋真宗咸平年间,又增设夔州路,这样便有了“川陕四路”之称。100多年后,宋徽宗在一份诏书里,将川陕四路简称为:“四川”,四川之名由此而来。

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以四川盆地为中心,重新划分了这一地区,并更名为“四川行省”,这可以算作四川建省的开始。此后,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对四川地区的界限都有过一定的调整,也逐渐形成了今天四川省行政区。

扩展资料: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经过当代的开发,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丽”的特色:九寨沟山水的神奇,黄龙山水的瑰丽,熊猫世界的趣,恐龙世界的奇,是今日旅游者领略的最大感受。

从线路上看,有西北线的九寨、黄龙、四姑娘山、贡嘎山,有北线的剑门蜀道,有东线的三峡风光,有东北线的龙缸地质公园,有南线的蜀南竹海风光和泸沽湖探秘。整个巴蜀景观布局疏密相间,如金线穿珠,珍珠满盆,几乎每个县都有可供旅游的景点。

四川话与重庆话都属于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是北方语系一支,是流行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 。 西南官话约有1亿6千万的使用者,数量次于日语,多于德语。

现今西南官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古巴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是西南官话之四川方言的一支。同时由于四川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四川话本身并没有标准音。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地处长江上游,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东西边境时差51分钟。

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陕西、甘肃、青海,南接云南、贵州,东邻重庆,西衔西藏。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巴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川

四川的来源与传说,四川的历史起源

巴蜀为何会被称为四川?

四川(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腹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这块地并不是一开始就叫四川的,巴蜀、蜀汉、益州都是四川的曾用名,那为什么巴蜀后来被称为四川呢?这可就有好长一段历史可以说了。

1、关于巴蜀文化的起源,众说纷纭,现在流传最广的是人类史前期的上古时期,在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地区生活着众多的民族,其中以东部的巴人和西部的蜀人数目最多,形成了巴国蜀国两个兴旺的小国家。后来战国时期,秦惠王派司马错南下灭巴国和蜀国,实行郡县制,将巴蜀改成两郡,即巴郡和蜀郡。

2、 进入汉代,汉武帝将天下分为13州,巴蜀地区改称益州,这是四川地区作为行省的雏形。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刘备入主益州,并建立蜀汉,这是四川地区诞生的第一个帝国。川之称是在唐代以后出现的。唐初,益州被称为剑南道,后又分为东西两川,到了唐玄宗时期,增设了山南西道,至此有了“三川”的名称。

3、四川这个名字正式出现是在宋真宗时期。公元965年,北宋将领王全斌率领军队打败了巴蜀的割据势力。拥有这块地后,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北宋皇帝担心巴蜀地区出现一家独大,威胁中央的情况,采取了分区管理的办法。于是在北宋真宗咸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001年,中央政府重新划分巴蜀地界,设立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后来简称四川。

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四川地区又经历了多次的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又见证了许多的朝代的更替。直至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区域。严格来说,巴蜀不等于四川,巴偏指重庆,蜀偏指四川,这一点从四川的简称是“蜀”而不是“巴”也可以看出来。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ai设计快捷键大全,ai基本操作快捷键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