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为什么那么难,改变你为什么这么难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朋友抱怨生活中的诸多不顺,但真有勇气和决心做出改变的人并不多。

改变的困难不仅体现在自己身上,也体现在改变他人上。无论是想影响孩子、朋友、同事,还是客户,我们似乎总是事与愿违。

这一系列的现象,都指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改变如此困难?这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到底是什么?如果了解了这背后的原因,我们是否可以做出更有效的设计,使得改变不再那么困难?

希望今天分享的文章可以给你答案。

作者 | 朱睿

来源 |《决策的逻辑: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以下内容摘自《决策的逻辑: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作者授权长江商学院转载。

01 现状偏差

行为科学里有一个名词叫status quo bias,翻译成中文叫作“现状偏差”,描述的就是上面提到的现象。

它指的是大部分人在面临选择和决策时,即便目前的选择并不是最优选择,甚至可能不是自己之前主动做出的选择,他们还是倾向于墨守成规,也就是维持现有的状态。

最早发现这个现象的是两个经济学家——萨缪尔森(Samuelson)和泽克豪瑟(Zeckhauser)。他们在1988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实验证明了人们的现状偏差倾向。

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其中的一个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参加实验的一部分学生想象一下如下情景:

你刚刚研究生毕业,拿到了两个学校的工作录取通知。你有如下两个选择:

学校A:中等收入,有很大的机会晋升为教授。

学校B:高收入,有一定的机会晋升为教授。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

实验的结果是,74%的人选择了学校A,虽然工资不高,但有很大概率能升到教授职位(可见教授职位对大部分人很重要),只有26%的人选择了学校B,工资高,但晋升教授职位的概率要低一些。

这个实验到此并没有结束。心理学家又让另外一群学生做同样的选择,但把其中的一个选项设定成了现状。

请你和我一起想象一下下面的情景:

你目前在学校B任职。最近有另外一所学校A向你抛来了橄榄枝。

你有如下两个选择:

留在学校B:高收入,有一定的机会晋升为教授。

选择学校A:中等收入,有很大的机会晋升为教授。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选哪个?

结果是,当学校B被设定为现状时,有79%的人选择了学校B,只有21%的人选择了学校A。而在没有把任何一个学校设成现状的时候,只有26%的人选了学校B。

这个差距是巨大的。这说明什么?

即使学校B并不是你真心喜欢的学校,但是一旦它是你的现状,你就不太愿意改变它。

当然,有人也许会问,如果把学校A设成现状会怎么样?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当学校A是现状时,它被选择的可能性也会大大上升。

所以,这个实验成功证明了现状偏差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们都爱保持现状。而且这种现状偏差会随着选择的增多变得更加明显。

如果你现在面临的不是两个选择,而是三个,四个,甚至更多,比如有好几所学校或者好几家公司找到你时,被设定成现状的那个选项,会显得更有吸引力。

当然,我只是举了这篇文章中的一个例子。事实证明,在人们日常的很多决策中,都会呈现这种偏差,比如职业的路径,医疗保险的选择,投资组合,等等,大部分人在做完第一次决策后会长期保持原有选择——即使改变可能带来更好的收益。

02 现状偏差的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如此青睐现状?

行为科学中给出了很多种解释,我比较认可的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解释是,因为人们对损失特别敏感,所以导致他们会高估改变的成本。

任何改变,虽然有潜在好处,但也需要付出成本。这里的成本包括转化成本(比如,为了新工作搬家的成本)、学习成本(到了新的岗位肯定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成本(毕竟是不熟悉的领域,会遇到挑战,克服困难同样需要付出成本)。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成本就是损失。

根据研究,对于短期拥有的东西,新的选择能提供的好处需要达到改变所付出成本的两倍,人们才愿意改变。对于拥有时间长的东西,这个倍数甚至会增加到4倍。

因此,对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习惯、工作或生活用品,新的选择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好处,才能让我们有动力去改变。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部分时候人们选择维持现状。

第二种解释涉及我们对生活的控制感。

我们只有对周围的事情和环境拥有控制感,才能降低我们的焦虑感。

现状即便不完美,但我们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明天也不会差太多,一切就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但如果改变,就有很多不确定,也就会带来失控的感觉,而这是人们不想要的,会让我们焦虑、害怕,因此我们从内心里害怕改变,希望能保持可控的现状。

朱睿教授新著《决策的逻辑》近日出版

03 如何改变

为什么改变如此困难?

现状偏差普遍存在,主要是因为人们不喜欢改变带来的损失,会高估改变的成本,再加上人们希望保持控制感,这些都导致改变很难发生。

既然改变带来的损失和失控感造成了现状偏差,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让改变可以不那么困难?

第一点,或许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想清楚是否要改变,为什么要改变。

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你经过仔细权衡,发现现状不一定不好,新的选择带来的收益并没有那么大。如果是这样,也就不该纠结。事实上,有的时候维持现状就是最优的选择。

但如果是另一种情况,你明确看到现状的不足,而且有不同的选择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果,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想明白为什么要改变。

改变不能只是因为一个肤浅的原因,如果你想减肥只是因为别人都在减,换工作只是为了买辆更好的车,这些原因很快会失去作用。

而真正的改变源于更深入的原因——那些真正触动你内心的原因,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关于家庭、关于自由、关于超越自我、关于奉献社会的。

所以你需要做的是挖掘出想要改变的深层次原因。如果这个原因足够强、足够有意义,你就能最大程度地看到改变的好处,并有持久的动力去改变。

第二点,把大的改变拆分成一个个小的改变。

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人减肥一开始就说一个月要减50斤,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大?

一旦达不到目标,心理又会受挫。所以制定具体的计划,设定一步一步的小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当我们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逐步达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进步。这种进步的感觉会给我们更大的动力追求最终的目标。

比如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少看电子产品,多阅读,那不妨尝试从每天阅读5分钟这一目标开始,从5分钟,到10分钟,到一刻钟,到最后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不那么困难,你和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

第三点,发挥习惯的力量。

之前我读过《纽约时报》一位著名记者写的书——《习惯的力量》。书中提到,习惯支配我们绝大部分的决策。

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习惯都同等重要。有些习惯被称为关键习惯。

顾名思义,这是最重要的一些习惯,它们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们很难形成,或者是看起来很重要——恰恰相反,这些关键习惯往往是小的习惯,但它的形成会导致连锁反应,引发其他的习惯。

比如有规律地锻炼。当一个人开始有规律地锻炼时,他也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在其他方面改变。

他会更注重饮食健康,他的精神会更好,工作更有效率,对家人也会更有耐心。

这就是一个关键习惯带动全方位改变的例子。类似的关键习惯还包括坚持记录你的饮食,甚至包括每天早上起来叠被子。

对我自己而言,我的关键习惯可能是早睡早起。这点会带动我的一系列其他方面的改变。

所以,不管是我们自己想要做出改变,还是想改变他人,思考如何从一个关键习惯入手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转载需获授权。

改变为什么那么难,改变你为什么这么难

为什么有些女人要改变自己?

首先感谢头条号对我的邀请,不胜荣幸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Win10电脑c盘变红满了怎么清理,怎么清理win10c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