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可谓是我们身上最劳苦功高的角色,人一生中70%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是由其完成的。而默默无闻的它们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偶尔泡个热水就已经算是很“受宠”了~
但你可知,脚腿是全身健康的“放大镜”,有很多联系心脏、大脑、脊椎的神经和血管。因此,腿上出现一些细微变化,都可能是身体在敲响警钟!
一、脚麻
主要与神经病变有关
蹲坑蹲久了,盘腿把脚压麻了......通常稍微缓一缓,很快就能自行恢复正常。
但如果经常莫名出现脚麻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较久,那就有必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存在以下健康问题:
1、腰椎病
①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后,会变形占据空间,压迫到神经组织。
②小关节增生:小关节是保护腰椎稳定性的,一旦发生增生,易占据椎管侧面的空间,压迫神经组织。
③黄韧带增厚:黄韧带在椎体的后面,它一旦增厚,也会压缩椎管的空间,压迫神经组织。
发生上述情况时,人的腿以及脚便会感受到麻木刺痛、酸胀无力、行走不便,严重时甚至大小便障碍等。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近5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会出现大小鱼际萎缩,形成爪形手,还可能累及小腿和足部,出现麻木、疼痛、无力、肌肉萎缩等。
主要特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脚麻一般自远端开始,比如说脚趾,双侧对称性出现,逐渐向上发展,但一般不会超过膝盖的水平,除了麻,还有踩棉花感。
另外其麻木可表现为各种症状,如电击感、烧灼感、蚁走感、虫爬感、发凉的感觉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刀割样疼痛。
二、脚凉
可能是甲状腺和血管问题
冬天暂时性手脚冰凉不用怕,一年四季,甚至炎热的夏季都觉得凉,就得当心了!
1、甲减
甲状腺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仅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也参与身体代谢,与肾上腺素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机体产热能力下降,就会比以前或其他人更容易怕冷,手脚冰凉。同时还可伴随乏力嗜睡、食欲减退、发胖、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双下肢动脉硬化,致血管狭窄、闭塞,血流不畅,动脉缺血,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脚凉。
自查血管堵塞
①摸:皮肤温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导致的缺血,会引起皮温的下降,患肢至少下降2℃,抚摸左右脚会感觉到温差。
②测:用手指戳患肢数秒后放手,如果要10秒以上才能恢复原来的红润肤色,有可能是缺血。
或者病人躺在床上,抬高患肢,如果皮肤温度、肤色出现第一、第二的情况,也很有可能是缺血。
要注意:血管堵塞若不及时救治会出现疼痛,然后发展为溃疡,最后坏疽,面临截肢。
三、大脚趾突然变大
多是尿酸含量过高
虽然大脚趾本来就比其他脚趾大,但若是突然增大得过于明显和夸张,并伴有夜间剧烈的疼痛,就要警惕可能患有痛风。
痛风主要是因为尿酸过高、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堆积所致。而大脚趾是人体的最末梢关节,一些代谢毒素更容易堆积在这里,所以痛风的首个受累关节往往是大脚趾。接着,像足背、踝、膝、手指、手腕等关节也会出现红肿热痛。
四、足跟痛
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若早上起床行走的第一步出现脚后跟痛,则很可能是患有足底筋膜炎。
扁平足、高弓足等脚型,会使得足部压力分布异常,增加足底筋膜炎风险;老年人由于筋膜老化,如果长时间行走,也容易诱发足底筋膜炎,且痊愈难度更大。
足底筋膜炎的疼痛表现为搏动性、灼热、刺痛性,多在晨起或长时间不活动后较为明显,一般来说,走个十来步,放松足底筋膜后即可缓解;但如果行走过度,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增加,疼痛就会“卷土重来”,严重者甚至站立休息时也可能有疼痛感。
五、脚肿
留神心脏、肾脏问题
走多了、站久了、吃太咸……都可能会使腿脚变肿胀,但也可能是心脏、肾脏出现问题的信号。
1、心源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可能与右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病、甲亢性心动过速等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心衰。
主要特征
心源性水肿最开始会出现在脚背、脚踝等低垂部位,但随着病情发展,水肿部位逐渐向上,可发展至上肢、胸部、面部;此外,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2、肾源性水肿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也会引起水肿。
主要特征
肾性水肿多从眼睑、颜面开始,早晨比较明显,甚至肿到眼睛都睁不开。但随着白天活动增多,下肢承受的压力较大,也就容易出现下肢水肿,常表现为晨轻暮重。
没想到吧~我们的脚上,竟隐藏着这么多的健康信号!因此,日常更要好好养护~
六、活着要有劲儿,护好腿和脚
1、一碗养生粥,护好脚部神经
脚的三条“生命线”也就是支配脚的最重要的三根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而糖尿病人群是最容易出现这三条神经受损的情况。
为此,养生专家特地推荐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喝的“参精葛桃养生粥”。
【组成】红参3克、黄精10克、山药10克、葛根10克、山楂10克、桃仁6克、大枣(切开)3枚、粳米100克。
红参大补元气(每日用量不要超过3克),黄精补气养阴,山药健脾滋阴,葛根清热生津、通经活络,山楂消食化积、行气祛瘀、化浊降脂,大枣补气养血。
【制法】红参、黄精、葛根、桃仁浸泡,煎取汁,去渣后与事先浸泡过的粳米、山药、山楂、大枣同入砂锅内煮粥。可供2-3人,一日分2次服。如果一个人服食,则要按比例减量。
这个食疗方可以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睡前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泡脚能加快血液循环,起到一定改善供血的效果,还有助于消除腿脚的酸痛感,助眠。
建议养成每晚睡前热水泡脚的习惯,用约40℃左右的水,泡15-20分钟,还可以适当加点中草药,像艾草、益母草、红花、生姜等,让养生效果翻倍。
需要注意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曲张患者、糖尿病患者、脚部有破溃等人群都不适合泡脚。
3、腿足保健操,舒经活络腿不老
①摇摆
起身,把腿打开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一点,站直,把重力放到前脚掌上,抬起脚后跟,先往右边,右脚后跟放下,左腿放松,把所有重力放在右腿上,脚掌吃劲儿,脚趾抓地,刺激足的六条经脉,慢慢绷起来再像波浪一样回正换脚。动作要慢,可以扶着椅子做。
②站立原地踮脚
站着的时候,做踮脚尖的动作,脚后跟抬起来,尽量坚持一会儿再落下,然后抬腿。
脚是健康的“晴雨表”!出现哪4个问题,预示着疾病?
在我们的身体中,每个部位的变化都要引起关注。许多人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不重视,很容易会诱发疾病,脚部是比较重要的器官,如果有问题,也会对您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脚部出现哪些症状就意味着可能生病,如何保护脚部健康?
一、脚部出现问题的表现?1.有时脚趾关节可能会疼痛,然后要注意是否可能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通常表现为无原因疼痛,当出现疼痛时,会出现肿胀感, 脚趾会比较僵硬。发作时间不固定,尤其是在受到压力或者撞击的时候,更容易发作。
2.脚趾变大也要引起重视,很多人的大拇指本来就是很大的,但是如果出现明显增加,可能变得比较夸张,这就是不太正常的现象,而且很有可能是因为尿酸太多所引起的。身体内部的尿酸太多,可能会产生痛风,所以当脚趾增大时,应注意尿酸是否过高。
3.很多人会有脚部抽筋的现象。实际上,在生活当中经常会有在某一个地方出现抽筋,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出现肌肉的酸痛感。如果是在正常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痉挛,或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抽筋,就要引起注意。
4,脚麻木也是常见症状。 还有可能是因为血栓引起的,或者是堵塞的血管就会出现在不发达的情况,也有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如果血糖没有控制好,患上了糖尿病就很有可能神经病变出现脚麻的现象。
二、如何保护脚的健康?1.如果脚部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必须注意并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可以尽早缓解脚部不适,并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
2.平时一定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如果脚的温度过低很有可能会引起脚部不适,因此在天气寒冷时应保持脚的温暖。一定要注意,多运动锻炼,能够让身体变得更好,脚部也会变得更加温暖。
3.在晚上睡觉前可以泡一下脚,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洗脚不仅可以使气血运行更加顺畅,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同时在泡脚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药物,比如说艾叶来泡脚能够很好的驱寒除湿。还能够疏通经络,在泡脚的时候如果能够加入一些白醋和生姜,能够增加气血循环的功效,滋养我们的皮肤。
4.选择鞋子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脚步更加舒服。如果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对脚部的压力会很大,很容易会损伤脚部,引起一些脚部的疾病。
10个脚部变化竟是疾病征兆,对号入座看有没有你
双脚是支撑人体全部重量的器官,每只脚平均每天要承受大约100吨的压力,因此脚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可是,相比其他器官,脚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事实上,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关注双脚的细微改变,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健康问题,甚至挽救生命。
根据有关医学网站,总结出双脚透露的10个健康问题。
1、脚寒
脚趾冰凉的一大原因是血液循环差,有时候与吸烟、高血压或心脏病有关。糖尿病失控导致的神经损伤也会导致脚寒。
其他病因还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贫血。出现脚寒最好看医生,查清病因。
2、脚痛
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会导致脚痛。然而,脚痛还要当心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骨折)。篮球和长跑等强度过大的运动容易导致脚部骨折,骨关节炎患者危险更大。
脚部灼痛在发生外周神经损伤的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脚部灼痛的其他可能病因包括:B族维生素缺乏、脚气、慢性肾病、下肢血液循环差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脚跟疼痛的最常见病因是足底筋膜炎。关节炎、运动过量、鞋子不合脚等也会导致脚痛。
3、脚肿
站立过久、长途飞行、妊娠等都可能导致脚肿。
脚肿的其他原因还有:血液循环不良、淋巴系统疾病、血栓、肾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4、脚痒
脚部瘙痒和脱皮可能是脚气真菌感染所致,在20~40岁年龄段较常见。
接触性皮炎也会导致脚部瘙痒、发红和脱皮。另一大原因可能是牛皮癣。
5、溃疡
难以愈合的脚部溃疡是糖尿病的重要信号之一。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应该洗脚并检查脚部异常。
6、脚抽筋
锻炼过量或肌肉疲劳是导致脚部突然抽筋(痉挛)的常见病因。
其他原因包括:脚部血流量减少、脱水,或者钾、镁和钙失衡、维生素D缺乏等。孕期激素紊乱或甲状腺异常也容易导致脚抽筋。
适度锻炼可缓解肌肉疲劳,睡前伸展双脚及经常喝牛奶补钙,都有助预防。
7、脚趾疼痛
痛风容易导致大脚趾突然疼痛,并伴随红肿。骨关节炎和拇僵症也会导致大脚趾红肿疼痛。
小脚趾(通常是第三第四跖骨)疼痛常与摩顿神经瘤(又称趾间神经瘤)有关。
女性患该病的几率是男性的8~10倍。病因通常为外伤或脚趾压力过大。
8、杵状、爪状或勺状趾
肺纤维化和肺癌等肺病是杵状趾最常见的病因,但心脏病、肝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某些感染也会导致。
爪状脚趾的可能病因包括:糖尿病、酗酒或神经性疾病。运动拉伸、穿特种矫正鞋或手术可以治疗。
勺状趾的病因包括:外伤、缺铁或经常接触石油类溶剂等。
9、趾甲发黄或发白
真菌感染容易导致趾甲发黄和增厚。趾甲黄厚还可能是淋巴水肿、肺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
趾甲发白的原因包括:外伤、感染等。趾甲完整但大部分变白,则可能是肝病、充血性心衰或糖尿病的症状。
出现异常应去医院检查,如果及早治疗,趾甲多可恢复正常。
10、拖脚走路
走路拖脚可能是因为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脚部感觉失常所致。研究发现,大约30%的拖脚走路与糖尿病有关。其他原因还包括:脚部炎症和脑血管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