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熬中药最好用砂锅,中药隔水炖好还是砂锅煎好

自古中药的煎药器具以砂锅为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首先,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受热均匀,煎药时锅内的水分不容易被蒸发,能很好地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

其次,砂锅的传热性能好。一般煎药时间为20至30分钟,但有些药物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如补益药文火煎煮至沸后需要40分钟,矿物、介壳类中药需要的时间则更长。煎药时要经常搅拌,否则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不锈钢锅传热太快,药很容易糊掉。

最后,砂锅化学性质稳定,能使煎出的药液保持原有的成分和功效。铁、铜、铝等金属容器的金属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中药成分的含量,使得药效减少或消失,更有甚者会生成多种有害物质。比如铁可与地榆、诃子、苏木、石榴皮中起治疗作用的鞣质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产生黑绿色沉淀,使药汤有铁锈味,服用后引起恶心、呕吐;与五味子、阿魏、金银花、厚朴等含有酸类成分的中药混合后生成铁盐,减少药效成分等。

中药煎制除要选择正确的工具,还需要注意在煎药之前一定要浸泡,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又可以缩短煎煮时间。有些中药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较多,如不经浸泡,加水后直接煎煮,药材饮片质地较硬,突然加热或者火候太大,会使药材表面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凝结,封堵了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水分难以渗透入内,药物得不到充分膨化,致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溶解出来,影响药效。

为什么熬中药最好用砂锅,中药隔水炖好还是砂锅煎好

为什么要用砂锅熬中药_熬中药要用砂锅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熬制中药的时候都会用砂锅,但是可能熬中药为什么要用砂锅的原因就不是很多人都清楚了。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熬中药要用砂锅的原因的内容介绍,欢迎阅读!

  要用砂锅熬中药的原因

  生活中,我们在吃中药时,通常都要将药材熬成汤汁,让药中的成分溶解在水里,然后由病人服用。与煲汤、 炒菜 不同,熬中药不能用铁锅、铜锅或其他金属锅具,最好用砂锅、瓦罐来熬。这是因为:首先砂锅、瓦罐锅底导热十分均匀,煮起来火力比较缓和,而且整个锅保温性比较强,水分蒸发量比较小,有利于不耐热成分的保存,药剂成分保留比较全面。其次,很多植物药材是含鞣质、有机酸等,它们会和铁锅里的铁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变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这样人体就无法吸收。并且,中药中的生物碱需要与鞣酸化合才能溶于水,如果用铁锅煎药,耗损鞣酸,生物碱无法溶解,也影响药物疗效。

  当然,大多数人选择用砂锅、瓦罐熬中药,除了科学性外,很大程度上还因为习惯。其实,不锈钢、搪瓷的容器也可以用来熬中药,它们也很安全。

  砂锅熬中药的步骤

  1、大家开中药的时候,上面会写明哪些药材是后加入熬得;如果没有这个说明也可以问问医生是不是全部下去一起熬制的。

  2、准备好砂锅,中药无需特别清洗,直接放入砂锅中,然后倒入水至刚好没过药材(漂浮型的药材一定要用手按下去测了是否没过),按照 经验 一般3-3碗半(小饭碗)即可。大家根据碗的大小按在我上面说的测量 方法 自己进行调整。

  3、熬制大概半个小时候后,如果有后加入的药材,这个时候可以加入了(后加入的药材提前加入会起不到效果的所以一定要记得后5分钟加入),大概再熬制5分钟即可倒入小饭碗,一般刚好一小碗为最好,多一点少一点都没有事,如果熬制完还有1碗多很多,那就重新倒入再熬制一会,如果熬制玩只有半碗,只能说明这次熬制不成功需加水重新再熬一会。

  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 植物类 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用自来水、干净的井水即可,不能用脏水、污水、凉开水和久沸的水。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如果煎药前充分浸泡过,并且煎药时间足够,可以不煎第三遍。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或者参照如下方法:补益药头煎要50分钟,二煎要30分钟;解表药头煎要15分钟,二煎要10分钟; 其它 药头煎30分钟,二煎15分钟就可以了。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 儿童 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一般是两碗半煎一碗,两碗煎八分,一碗煎五分(半碗)。一碗水约250ML,大概相当于半斤牛奶的量。)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2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附子、乌头等需要先煎至少一个小时降低毒副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提示:在滋补的方剂中往往会加入一些行气药,如青皮、陈皮、枳实、枳壳、砂仁、蔻仁等,我们建议这些也应该后下,煎煮10-15分钟后起锅,因为滋补药需要久煎,而这些药不耐久煎,也应该单独包装。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如不包煎服用时要滤清药液。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并防止浪费)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野山参、高丽参、西洋参等;冬虫夏草另煎并连药材同吃,或磨粉冲服更好。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如珍珠、犀角、羚羊角、麝香、朱砂、三七、琥珀等;新鲜的中草药必要时也可以打汁冲服;天麻、鸡内金、炙甲珠研末冲服比入煎效果好。

  >>>下一页更多精彩“熬中药的电砂锅的好牌子”

为什么熬中药最好用砂锅,中药隔水炖好还是砂锅煎好

为什么要用砂锅熬中药

首先砂锅或瓦罐等器皿传热慢,导热均匀,热力缓和,锅周保温性强,不易发生化学变化且价格低廉。文火久煎时锅内的水分不容易蒸发,能够很好地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其次,部分中药,如地黄(生地、熟地)、玄参、五倍子、地榆、白芍都含有鞣酸,鞣酸味涩,能溶解于水,本身就是一种药物,具有极佳的收敛作用,因此鞣酸常被用作“止泻剂”,或者是“止血剂”。但是,鞣酸一旦碰上铁、铜、铝等化学活性强的金属,在煎煮过程中容易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的膜,即生成鞣酸铁、鞣酸铜等沉淀,如此一来,鞣酸就从能溶于水的成分变成不再溶解于水,人体就无法吸收。
此外,中药常含有生物碱。中药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往往是因为这些生物碱发挥着各种特殊的生理作用。比如麻黄碱能够治疗支气管炎;萝芙木碱能够治疗高血压等。这些不可缺少的生物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大多是不溶解于水的,它们只有跟鞣酸等有机酸起化学反应变成盐类,才能够被水溶解。如果使用金属锅煎药,就会使鞣酸的损耗过大,如此一来就会影响生物碱的溶解,进而影响中药疗效。
最后,金属锅还容易同中药里的其他一些化合物生成一些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而砂锅的成分是硅酸盐,其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从而有效地消除了金属锅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作用。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反义词汇总「一年级反义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