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有书
对中国人而言,美食从来就不只是食物。
它是情感和三观,比如经过了20多年,豆瓣评分还有9.0分的《饮食男女》,李安导演举重若轻,把中国人千头万绪的家庭观用美食的形式传递得侬纤合度。
它是哲学和思考,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中让人食指大动、欲罢不能的美食背后,是:
“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它是庖丁解牛,暗含易经的“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它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究火候和平衡。
明白了中国人的美食,也就更容易明白中国人的体贴谦虚,游刃有余和恰到好处,明白了中国人的美食,就更明白里面的人情味和处世哲学。
这里面有中国人的历史,也有中国人的现在和未来。
“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共读的是《诸神的踪迹》的第十一章《启和少康》和第十二章《伊尹》
在共读之前,大家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 夏朝从禅让制改变成继承制,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2. 中国为什么又叫“华夏”?
3. 你觉得中国的烹饪之道是什么?
禹本想把天下禅让给皋陶,结果皋陶死了,他又把天下让给了益。
益又名翳,他懂鸟语,擅长驯养鸟兽,在协助大禹治水时,立下许多功劳。
然而益也没有登上王位,因为禹的儿子启认为父亲辛苦打拼得来的天下是自己的,禅让已经过时了,应该取消。他杀死了益,在钧台举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向天下昭告他“家天下”的胜利,这就是著名的“钧台之享”。
从此以后,天下就不再是天下人的天下了。
数年之后,一场争夺帝位的战争就在夏朝内部展开,这一次起兵的是启的儿子武观。
启派了大将彭伯寿前去征讨,一番血战,打败了武观。战争结束不久,启也死了,他的儿子太康继位。
父子相传的位子,来得太容易,只认血统,不问贤愚,于是历史上开始出现种种昏聩荒唐的帝王,太康算是第一个。
太康喜欢打猎游玩,疏于政事,国家乱成一团。
东方有个国家叫有穷国,这是射日的羿的后人,他们看太康游乐不归,就起兵造反,攻克了京城。
彼时,毕竟大禹和启的威望还在,天下诸侯对后羿不肯接纳,多方角力几年后,众人仍然推举太康的弟弟仲康即位,但是夏朝承诺后羿不用缴纳税赋,同时夏朝还要年年向有穷国进贡,国家大事也要多听后羿的意见。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的仲康时刻惦记要打败后羿这个心头之患,所以不久后,他不再服从后羿的指示,并且让有穷国缴纳赋税。
后羿勃然大怒,双方一场血战,仲康一败涂地,客死安邑。
后羿先立仲康之子相为王,等完全掌握了局势,就驱逐了相,自己登上王位。
后羿也是一个荒唐之人,同样痴迷打猎,很少过问国家大事,居然驱逐了一再劝说他的功臣良将。
更糟糕的是,后羿亲信奸邪,把大事小事都交给一个叫寒浞的小人。结果寒浞杀了后羿和他的儿子,霸占了他的妻子,选了个好日子,自己登上王位。
因为寒浞的王位不是继承的,也不是自己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更不是禅让的,所以他心头不安,选择了用残酷的屠杀来巩固自己的帝位。
寒浞派自己的儿子浇去追杀当初被后羿驱逐的仲康的儿子相。相被杀害了,但是相的妻子后缗正怀着身孕,混乱中凄凄惶惶逃回了娘家有仍氏之国,生下了一个遗腹子,这就是少康。
终于有一天,浇知道了少康的存在,所以派人来索要少康,准备斩草除根。少康闻讯急忙逃命,跑到了舜的儿子商均的封地,有虞氏之国。
商均是被禹驱逐到这里的,这时候的国君虞思是商均的后代,虞思不计前嫌,收留了禹的后人少康,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
少康大力宣传大禹的仁德,说自己是这仁德的继承人,利用大禹在民间尤其是夏族人中极大的号召力,聚合了越来越多的民众。
经过多年的磨练,少康已经变得成熟又有智慧。
他派出间谍去打探到浇与自己嫂子勾搭成奸,于是埋伏在嫂子家附近,伏杀了浇。少康又派自己的儿子杼诱杀了寒浞的另一个儿子豷(yi),最后派大将靡率领军队攻进京城,杀了寒浞。
少康终于登上了帝位。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战乱近百年。少康的儿子杼又经过多年征战,最终平定了天下,中国第一个王朝这才算站稳了脚跟,此后,“华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百年皇图霸业,不过过眼云烟,漫漫数千年,无数个王朝更替。打开历史,满眼一登九五,六亲情绝,父子反目,手足相残,天伦不在,恩断义绝。可是这些帝王将相的名字早就随时间湮灭在历史故纸堆里。
历史很残忍也很公平,会遗忘的留不住,会铭记的不会走,比如从夏朝定下的历法,也就是农历,又叫夏历,却不停循环,日复一日。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帝喾的妃子简狄吞了玄鸟的蛋,怀孕生了契。而契的第十四代孙,就是大名鼎鼎中国古代四位贤明君主“尧舜禹汤”之中的商汤。
同样,商朝名相伊尹,也有着让人惊叹的出生来历。
伊尹的妈妈住在伊水旁,身怀有孕的她梦中得到神仙指示,洪水将至,让她不要回头的朝东走,而她因为惦念村子忍不住回头一望,身后家乡已经全部被水淹没,而她的这一回眸也让自己变成桑树。桑树中间空出一个洞来,里面就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采桑女把小婴儿交给了国君有莘氏,国君把这个孩子交给了自己的厨师抚养。于是,伊尹从小就在国师的厨房里混,山珍海味都尝过,并且学了一手好厨艺。
伊尹是个聪慧的人,又喜欢读书,他的烹饪手艺好到了极致,已经到了道的层面,从烹调之道悟出了治国之道。国君十分吃惊,就请他做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
伊尹因为深谙治国之道,以奴隶身份成为帝女之师,一时天下传为佳话。
求贤若渴的商汤不仅是名门之后,他还修仁德、重人才、有志向,听了伊尹的故事之后,商汤多次派人去请伊尹,可是都被有莘氏拒绝了。
汤想来想去,决定自己出马,为了打动有莘氏,汤最后提出要娶他的女儿为妻。
汤名望在外,有莘氏觉得能和商朝结成联盟休戚与共,对自己的国家也是极好,所以欣然同意,十分隆重的把女儿嫁往商国,而伊尹作为女儿的教师,也一并陪嫁到了商国。
伊尹“治大国如烹小鲜”,他从做菜谈到治国之道,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他告诉商汤,调合味道的根本在于用水,以五味调和,其中火候是关键,而运用酸甜苦辣咸,先后多少都很有讲究,就像四季变化,自然而然,精妙细微,可意会不可言传。
汤连连点头,当即封伊尹为相。
而夏朝此时在位的王叫桀,他荒淫无度,穷奢极侈。因为宠爱绝色美女妹喜,桀不仅修盖新宫殿,抱来蚕丝绢一匹匹撕给妹喜听,博美人一笑,还在都城建了一个巨大的酒池,可以在里面划船。许多人醉死在酒池旁,桀和宠妃妹喜竟然以此为乐。
桀召开诸侯大会,想要显示自己的王权讨好妹喜,没想到有缗国国君看不惯桀的荒唐,在诸侯大会拂袖而去。桀暴跳如雷,下令派兵讨伐有缗国。
有缗国最终不敌,于是也选了两个绝色美女,琬和琰,献给夏桀。夏桀大喜,从此一百多天不理朝政,把之前的妹喜也抛到了脑后。
夏桀倒行逆施,人们对他的愤恨已到极点。
伊尹为了弄清天下形势,知己知彼,未雨绸缪,于是带着贵重礼物来到了夏都,结识了妹喜,对夏朝大小事了如指掌。
彼时的商汤已经吞并了旁边的葛国、洛国和荆国,实力大增,野心也膨胀了,所以想要立刻攻打夏桀。而伊尹说不要着急,最好先停止对夏朝的进贡,看看他们怎么反应。
商汤不进贡,夏桀勃然大怒,派九夷之师发兵征讨。
夏桀还能调动骁勇善战的九夷之师,就说明他还没有到众叛亲离,所以伊尹让商汤赶紧谢罪,商汤亲自谢罪,夏桀借此囚禁了商汤一年。
商汤被救之后再次停止向夏进贡,这一次九夷竟然抗命不从。商汤一看夏桀已成孤家寡人,立刻挥军进发,先后灭了温、韦、顾等忠于夏桀的诸侯,扫清了夏朝实力强大的昆吾,自此,前往夏都的路上再无强敌。
夏桀还在饮酒作乐,不仅听不进忠臣良将的进谏,还恼羞成怒地处死了他们。
夏王无道,夏朝危在旦夕,商军士气旺盛,奋勇冲杀,夏军毫无斗志,一败涂地。
汤祭告天地,登上天子之位,夏朝灭亡,商朝成立。
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之下,以武力灭了夏朝,自此之后,中国王朝的更替,就凭武力去抢夺了。
汤死之后,伊尹又辅佐了外丙、仲壬和太甲,活了一百多岁才去世。
伊尹钻研五味调和,以五味调出天下至味。烹饪,从此成为了艺术,成为了哲学,甚至成为了超越一切的道。
烹饪如此,万事万物皆如是,只要做到了极致,到了道的层面,就能领悟天地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为什么中国人称自己为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在《左转.定公十年》中,同样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的说法。我们从小就说,自己是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可究竟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对于其由来,有三种说法。
一、远古的传说传说中,黄帝和炎帝本是两个敌对部落,却在一次与蚩尤部落战争时,联合起来,称为黄炎联盟,最后合成华夏民族,华夏族在汉朝后称为汉人,黄帝和炎帝也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始祖,而我们就是他们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称为“人文始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黄帝又称轩辕氏,据说发明车船,弓箭,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创制历法等。炎帝又称神农氏,据说尝尽了百草,发明木耒等农业用具,教人民耕种,还发明了陶器和医药。
二、华夏是民族的名称华夏是民族融合的见证,“华”是指居住在华山,以玫瑰花(音同“华”)为图腾的“华族”;“夏”是指居住在夏水(即汉水)旁边的“夏族”。随着人们的不断交流,交往,两个民族合二为一,统称为华夏民族。
三、以文化标准定名为华夏远古时代,人民将文化发展较早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发展水平高的民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同时,生活在华夏族四周边远地区的人,由于文化的相对落后,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但随着华夏族的不断壮大,其他民族也融入进华夏族的领域。渐渐地,华夏就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中国的古称为什么是“华夏”?“华夏”的寓意是什么?
“华夏”和“中华”的来源及其含义 ——这两个概念体现了古人的民族优越感(2015-03-15 13:05:18)
转载▼
分类: 文化、历史与文学
“华夏”原来的意思类似于“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这里的“华”是一个形容词,大意为“光荣、文明进步”,代表先民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后来用“华”简称“华夏”,再受早已存在的“中国”一词的类推影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了“中华”的用法。弄清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中华民族的来龙去脉,也有益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我遍查了各种权威性工具书,发现它们对“华夏”和“中华”如此重要的历史文化概念的解释都是一笔糊涂账。然而这两个概念不同于一般的词语,搞清楚它们的来源和含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而且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才能明白自己能到哪里去。
《辞源》对“中华”的解释为:我国古代华夏族兴起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因称其地带为中华,亦称中原、中国。这就搞混了三个概念之间的时间关系,其实“中国”一词比“中华”早出现1000多年,而且这三个词在表达上也有明确分工:“中国”是政权概念,指统治的疆域;“中华”是民族概念,指的是族群;“中原”则是个地理概念,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工具书的解释大同小异,它们给读者徒增混乱。下面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历史渊源。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服从),恭天成命。”蛮,指南方民族;貊,指北方民族。有人把“华”和“夏”也看做两个位居中原的民族,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其实这里的“华”是一个形容词作定语,用来修饰“夏”的。要明白这一点,请看下面分析。
如同“汉人”来自汉朝一样,上古汉语的“夏”则是用中国第一个朝代来称呼相关的族群。夏朝约建于公元前2200年,标志着中华文明史的开端。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之间具有文化上的传承关系,这一点孔子说得很明白:“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很向往这三个朝代:“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卫灵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论语》多次说到“夏”,而从来没有提到“华”,可见“华”并不是与“夏”平行的另外一个中原族群的名称。同时,历史上不存在一个叫“华”的朝代。
“华”的繁体字是“华”,上面有个草字头,就是“花”的最早写法。《诗经》中只有“华”字而没有“花”字,它共有三种意思:①花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②开花,抽穗:“昔我往矣,黍稷方华。”(《诗经·出车》)③光华:“尚之以琼华乎尔。”(《诗经·著》)
“华”由植物的“花朵”义发展成一个褒义的形容词,表示光华、繁荣、文明进步之意,“华夏”的“华”就是取这种意义。“华”还可以用作动词,表是“增加荣光、荣誉”的意思,例如:“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国语·鲁语上》)“华国”就是“为国增光”。
到了周朝,“夏”就不再专指朝代,而常引申指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族群或国家。孔子以“诸夏”来称呼周朝的诸侯国,例如:“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诸”是“多个”的意思,“华”是“文明进步”的意思,“华夏”代表着先人的文化优越感,所以它常与周边少数民族对比时使用,比如孟子这样说道:“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孟子·滕文公下》)显然,孟子认为用文明的“夏”文化引导落后的蛮夷,而不是相反。
“华夏”成为一个词后,就出现了用“华”一个字来代替整个概念的用法。例如:“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左传·襄公十四年》)“华”的这种单独使用为“中华”一词的出现创造了可能性。
“中华”这个词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出现,例如:“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三国志·诸葛亮传》)又如:“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魏书·宕昌传》) 那么“中华”是怎么出现的呢?最合理的推测是,这是来自与“中国”的类推影响。 “中国”已经在《诗经》上出现了,原指周王朝的都城,至迟到公元前三世纪就指黄河和长江流域各诸侯国(详见附文)。既然“华”单用时与“中国”的概念基本一致,随着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发展,也就很自然地出现了“中华”这个双音节词。
因为“国”与“华”的来源不一样,也导致了这两个词的今天用法也有明确分工。“国”原来指都城,强调的是疆域,今天则主要用于国家政体特别是疆土的概念,如“中国领土”。“华”原来指属性,表示光华、文明进步,今天则主要用于指示种族,所以可以说“华人”、“华语”、“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等,而这些地方的“华”都不能换为“国”。
顺便交代一个语文知识。当“华(华)”指示“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后,它原来表达与植物花朵有关的意义就逐渐写成“花”了。汉语史上常见这种现象,由于概念分化而导致字形分化。
最后,来简单总结一下。“夏”是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后用它称呼族群或诸侯国,这与“汉人”用法的道理一样。“华”原来是花朵之意,后引申出光华、文明进步的意思。“华夏”指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是相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而言的,它蕴含着古人的民族优越感。后来“华夏”又简称为“华”,进而因受早已出现的“中国”一词类推的影响,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中华”的用法,尔后它作为我们民族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附录:《“中国”一词原指“西安”或“洛阳” 》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3000年之前的《诗经》中,那时的“国”意为“都城”、“京畿”,专指周朝的都城——西周的镐京和东周的雒邑,即今日的西安和洛阳。《诗经》里的“中国”都是“国中”的倒序,意为“都城之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洛阳城里”。尔后“中国”引申指整个周王朝统治的天下,包括黄河和长江流域各个诸侯国,再由此自然引申出今天“我国”的含义。然而辞书普遍是这样解释的,“中国”是指位于中原的国家,其实这是谬解,历史上从来不存在只有这种用法的时期。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知道“中国”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即使最权威的工具书都解释错了,以致以讹传讹,导致华夏儿女大都不知道自己祖国名称的来源。就拿《词源》来说吧,它是这样解释“中国”一词的来源的:
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代,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礼·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
上面这是最为流行的关于“中国”来源的说法,词典所给出的最早例子是《礼记》,而这部经典是汉代初年(约公元前一世纪)才成书的。更重要的是,这个例子中的“中国”并不一定仅指黄河流域的华夏诸国。
“中国”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的《诗经》已经广泛使用。根据《说文解字》,“国”是一个形声字,外边的方框表示“城郭”,繁体字里边原来是“或”,指示这个字的读音。“国”的最早意思就是都城、京畿,专门指周王朝的国都,“中国”的本来语序应该为“国中”,就是“都城之中”的意思。例如: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大雅·民劳》
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毛诗·大雅·桑柔》按:炰烋,傲慢。
上古时代的语序跟今天的不完全一样,比如《左传》中的“城濮之战”今天则应该说成“濮城之战”。《诗经》里“中”的使用顺序也与现代汉语的相反,比如《诗经·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中谷”就是“谷中”的意思,即“山谷里边”。又如《诗经·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中河”就是“河中”的意思。
《诗经》中所有“中国”的用例都是“国中”的意思,意为“都城之中”。周王朝先后定都镐京(西安)和雒邑(洛阳),那么很自然,《诗经》中的“中国”就是“西安城里”或者“洛城里边”的意思。
普遍这样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大地有很多国家,那么位于黄河下游的中原国家才叫“中国”,这是相对于周边诸侯国来说的。然而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这个时期,孟子和庄子时代的“中国”就可以指包含各诸侯国在内的华夏大地。例如: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孟子·滕文公上》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显然,上述《孟子》用例的“中国”就包括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庄子》的例子则说明“四海”之内都是“中国”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在孟子和庄子之前并不存在这么一段时间,其间“中国”是仅仅指地处中原的国家。可见,“中国”一词由原来的周朝都城一下子就引申来表示周王朝统治的所有地区。
也就是说,“中国”在《诗经》是指周王朝的都城,后来泛指周王朝统辖的整个“天下”。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有很多诸侯国,然而它们都是周王分封的,他们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周王朝是月亮,诸侯国是星星,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各诸侯国都与周王朝是宗亲关系,每年都要向周王朝进贡交税。所以,周王朝的天下就是一家。
“中国”也不是相对于周边的所谓“蛮夷”的少数民族而说的,因为在上古时代,这些周边的少数民族不被认为是“国家”。所以,《词源》的解释是不可靠的,古时中原人不会以“四方”的少数民族为参照系来称自己为“中国”。注意,《诗经》中所说的“四方”是指都城之外的所有地方。
“中国”的词义引申过程也符合汉语的发展规律,即从局部引申为指整体。比如“眼”本来指黑眼珠子,后来指整个视觉器官。又如,“脸”本来指眼睛下边那一小块儿,后来指整个面部。如此就不难理解,“中国”原来指周王朝的都城,后来扩大到整个周王朝的统治地区。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道自己祖国名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