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共有350多行,1700余字。
《孔雀东南飞》叙述的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悲剧故事,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又有此名。
诗中小序云: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婆婆赶回了娘家。回到娘家的刘兰芝发誓永不再嫁,却被母亲和哥哥逼迫再嫁,于是跳水自杀而死。
焦仲卿听说后,也在院子里的树上上吊自杀。人们感伤于他们的故事 ,为其作诗记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诗歌以比兴的形式开头,表达刘兰芝和焦仲卿彼此顾恋,不忍分离的感情。
焦仲卿和刘兰芝结婚才二三年,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但焦仲卿是庐江府的公务员,工作在身,不能经常回家。
刘兰芝除了要忍受独守空房的寂寞,还要服侍公婆,照顾年幼的小姑子,不分昼夜的做家务。饶是这样,仍然不能得到婆婆的认可。
因此,焦仲卿回家的时候,刘兰芝就忍不住向丈夫撒娇抱怨诉说自己的委屈: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刘兰芝说自己从小学得女红,又会弹箜篌,诵诗书。可自从嫁到你家,心中就常常觉得悲苦,你工作忙,不在家,我们不能常见面。
我日夜不分的织布,三五天就织成一匹,你的母亲还嫌慢。不是我织得慢啊,是你家的媳妇儿太难做了。
既然我不堪为你的母亲驱使,我留下来也无计可施,你可以去告诉公婆,送我回娘家吧。
这段话活脱脱像每一个拿离婚说事妻子一样,“要挟”自己的丈夫。
焦仲卿果然立即去找了母亲,说:“像我这样没有富贵相的人,找到这么贤惠的妻子,是我莫大的福气,更何况我和她相约生同床,死同穴。我们才结婚不过二三年,时间不长,她又没有什么过错,你为什么对她不好呢?”
这话说的,完全是维护媳妇儿,指责母亲啊,这是婆媳关系中的大忌啊,莫说是焦母,就搁现在,也没有哪个母亲愿意听这样的话。
焦母勃然大怒:“你见识如此短浅!这个媳妇儿太无礼,凡是净想自己做主,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你岂能说了算!”
焦母不仅早就想休掉刘兰芝,甚至连自己心仪的儿媳都选好了,“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什么都不要说了,你赶紧把她送回去。”
焦仲卿还真是又直又蠢,母亲正在气头上,他不知道迂回行事,竟然说如果休掉了刘兰芝,他这辈子都不会再结婚。
母亲气得槌起床来,大怒说:“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依着你!”
面对强势的母亲,焦仲卿完败,他回到屋里,对妻子说:“你暂时先回家,我去府里办点事,过几天我就去接你。”
刘兰芝说:“不要再白费唇舌了。自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思,什么时候敢自己做主了?我没日没夜的辛劳,也没得到婆婆的认可,今天被遣送回去,又怎能再回来呢?”
第二天早上,刘兰芝盛装打扮,丝毫没有因为被休掉觉得羞耻,反而自信满满,明艳照人。
她不卑不亢地拜别公婆,又和小姑告别,然后来到大街上,和早已等在那里的丈夫焦仲卿举手话别,依依不舍地回了娘家。
分别时,他们发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刘母看到女儿回来很是吃惊,在古代,嫁了人的女儿要回娘家,都是娘家请示婆家,得到婆家允许,再去把女儿接回来。
如今刘兰芝自己回来了,母亲就知道事情不好,她觉得是女儿在婆家做错了事,才被赶回来的,女儿却说“自己实在没有什么过错”。
事情至此,母亲也只能是叹息不已。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如此多才多艺,又貌美无双的刘兰芝,即使被休回了娘家,还是许多人争相求婚的对象,县令的三公子,太守的五公子,都是高富帅的官二代,无奈,“你什么都好,可我就是不喜欢。”
刘兰芝的心里只有自己的丈夫焦仲卿,他们曾经发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但是刘兰芝的哥哥看到妹妹放弃这么好的姻缘,十分不高兴。
他说:“你是怎么想的?前次出嫁,是嫁给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就像天壤之别。你要是答应嫁过去,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你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以后打算怎么办?”
刘兰芝无法反驳哥哥,只得答应出嫁。
焦仲卿听到了消息,赶紧请假回来见刘兰芝,刘兰芝向他哭诉哥哥和母亲逼她再嫁。
焦仲卿却说:“恭喜你高迁,我这块磐石是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千年,而蒲苇如此柔弱,也就只能保存一时了。你肯定会越来越富贵,而我就独自奔赴黄泉了。”
刘兰芝说:“我们都是被逼迫的,你又何必这样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在黄泉见吧。”
刘兰芝出嫁了,在婚礼完毕,送走客人,四周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已经黄昏了。
刘兰芝悄悄走到一个水池边,说:“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说完,她脱下鞋子,纵身跳进了清水池里。
这边,焦仲卿上堂给母亲磕了头,转身来到了院子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子,上吊自缢了。
一对恩爱的夫妻就这样被拆散,又双双殉情而死。焦刘两家人后悔莫及,请求让两人合葬。
两家人把他们葬在了华山旁边,又在坟墓周围种植了松柏、梧桐。树木的枝条叶子互相交错痴缠着。树中有一对鸟儿,名叫鸳鸯,它们每天对着鸣叫,直到夜里五更。
焦仲卿和刘兰芝无疑的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礼记·本命》载女子被休有“七出”,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
根据诗中描述,显然刘兰芝未犯“七出”任何一种,那她是因什么被婆婆休掉呢?
《礼记·内侧》中有一条:“子甚宜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妻之礼,没身不衰。”
也就是说夫妻即使感情很好,而父母不喜欢这个媳妇,也要扫地出门;反之,夫妻感情不好,只要父母满意,丈夫也不能休掉妻子。
很明显,就是因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夫妻感情太好了,婆婆觉得媳妇儿“霸占”了自己的儿子,“抢了”儿子对自己的爱,她不满意了。
像这样的事例,历史上还有一个更著名的故事:唐婉和陆游。
他们也是小两口儿太恩爱了,引得母亲“醋意大发”,唐婉被赶回了娘家。
即使现在,这样的例子也很多,经常被当作典型的明星朱雨辰,就是因为每每找个女朋友都被母亲以各种理由拆散,以致于不敢再谈恋爱。
其实,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却牵扯到两个家庭,得不到家人祝福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这一点,杨绛先生就很明白,她在给钱钟书的信中写到:“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
钱钟书的父亲看到,也不问钱钟书的意见,自作主张提笔给杨绛回了一封信,夸奖她明理懂事,并郑重其事地把儿子“托付”给她。
爱情固然是可贵的,可幸福的生活仅有爱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和理性。
刘兰芝和焦仲卿如果能够懂得这一点,悲剧就会避免,他们可能就会“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了。”
作者:水云初静,闲来无事读书,心有所感写文。爱诗词,更爱《红楼》。
【书评】《孔雀东南飞》:深刻的爱,悲切的痛
赵子媚纵观今古,相信有不少人为《孔雀东南飞》里那凄婉的爱情故事感到悲伤,而对于焦仲卿的母亲人们更是赋予了许多不好的评价。世人均评她为恶母,而在我看来,她其实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妇人罢了。
《孔雀东南飞》里,一直都未曾提及过焦仲卿的父亲,那我们且假设他早年过世。焦母在年纪轻轻之时便丧夫,一人养育焦仲卿成长,实属不易。且焦仲卿在长大后还当上了府吏,这进一步说明了焦母的教子有方。一人支撑起一个家庭,还能将儿子培养成官,这不是典型的女强人就是知书达理的贤惠女子。那么,这么优秀的一位女性,又怎么会变成文章里那一点都不通情达理的婆婆的呢?
首先,是焦母的嫉妒心思所致。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她的妻子一同过着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再回想起自己早年那艰苦卓绝,一人持家的情景。就算是自己儿子的婚姻又如何?你的母亲“我”早年都没有享受到的甜蜜婚姻生活,凭什么儿子你却可以如此轻易地得到?况且“我”才是你的亲生母亲,怎么你的妻子一来,“我”在你心中的地位,在这个家的地位,似乎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而且,刘兰芝也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精妙绝伦的完美女子,这一点更是扇起了焦母心中的熊熊烈火。不是媳妇不贤惠,只是婆婆太苛刻!
其次,便是焦母对儿子强烈的占有欲。儿子,终归是焦母的儿子。但是娶了别的女人回来,儿子的心思就不会时时记挂着母亲。焦母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最后竟然被另一个女人夺走了,能不心痛吗?而且,焦仲卿一家本就是单亲家庭,焦母也一直是唯我独尊的状态,又怎能允许自己产下的子拿去与别人分享。其实,这也是对儿子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因为爱到痴迷,所以无法放手。因为自己已经无法放手,那就只好让别人离开。在焦母看来,最好的办法便是将自己的儿子牢牢地锁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最后,则是中华文化所带来的家庭封建思想。婚姻,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父母的话才是孩子一切的行为准则。暂且不论刘兰芝是如何通过进入焦家这一关的,单是焦仲卿反对焦母将刘兰芝休去,就已经违背了树立在焦母心中的孝、廉之礼。焦母一想到儿子竟然为了一个女人去违背母亲的话语,这边让封建思想的焦母心中有了愤怒和焦虑,也更是下定决心要休去刘兰芝。也就是这般的封建思想,让焦母忘记了自己儿子的感受,忘记了要换位思考,忘记了自己曾几何时追求爱情的模样。
这终归是焦母的错吗?不尽然。一开始焦母的婚姻失败,便注定了她对儿子寄予的强烈的爱与希冀。但身为人母,却无法摆脱自己内心的恩恩怨怨并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又如何称得上是一位好的母亲。即便是爱已刻骨铭心,也要都得放手。孩子不是自己的物什,而是一个人,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判断,父母可以给予意见,但不必强迫孩子顺从自己的心意。只有相互尊重的父女母子关系,才会维持得更加持久,更加有韧度。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爱到痴迷,却不能够在一起。焦母对儿子亦是,焦仲卿对刘兰芝亦是。
为什么说《孔雀东南飞》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呢?
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中,使一对追求真爱追求幸福的人,放弃了对生命的执著,本应双宿双栖的比翼鸟订下了“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的殉情决心。最终,刘兰芝在太守府“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家院里“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千百年来,文人骚客莫不唏嘘,掬一把同情泪“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读罢此文,我在伤感的同时,也不免产生疑问:难道封建礼教下的社会就不允许蒲草“韧如丝”,磐石沉重而不转移吗?即使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可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吗?要知道,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单方向的存在;心若在,梦就在,但我们的生命不能从头再来。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没有权利毁坏它——即使你历尽磨难,双手布满老茧;即使你歧路彷徨,山穷水尽;即使你失去前路,天空塌陷。朋友,我记得《读者》有这样一篇文章,一个青年在又一次遭受爱情打击之后,他绝望了,他回忆自己人生中的种种不幸:父母早逝,学业不成,工作无着,爱情又如此不景气,他质问上帝命运的不公,觉得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决定了结自己的一生。当他走上悬崖,忽然想到:我连死都不怕,难道害怕活吗?于是他又决定活下来。
我深深佩服这个小伙子活下来的勇气,阳光总在风雨后——其实人生总免不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如果因了一点点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就呼天抢地就寻死觅活,那么生活会是多么单薄与脆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焦仲卿周围有老母的爱,有妻子的爱,有兄妹之间的爱——生活给予他的已经够多的了。可惜,他亲自扼杀了自己的生命——他无缘看到那风雨中的彩虹,那风雨过后的铿锵玫瑰!
常常由衷赞叹傲霜斗雪的艳艳红梅,她的生命代表了一种执著与顽强;常常敬佩韩愈笔下的遥看而近却无的“天街小草”,她的生命来自一种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常常因为读了《安妮日记》为小主人公——那个犹太小女孩安妮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她的离去是多么无奈、恐惧,她曾经是那么热爱生命,那么渴望生存。古往今来,综观历史,凡有所作为的伟人,凡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大英雄大豪杰,无一不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