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4484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本文章节:
01、男性也能进女厕引发的悲剧
02、同性恋、跨性别背后的心理根源
03、父母如何尽量引导孩子符合主流?
我们在临床接诊的青少年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中,有不少人是同性恋者,或伴有易性症。这又反过来令他们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人际冲突,严重阻碍其情绪障碍的康复。
当我们跟患者家长谈起孩子性取向、性别认同的问题时,很多家长非常焦虑,一个劲地问如何“纠正”。
他们大部分对这个现象难以理解,有的甚至嗤之以鼻。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如果他们无法对孩子的性取向、性别认同有深入、理性的认知,孩子就很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就很难加快康复速度。
今天这篇文章,希望通过美国最近发生的一起跨性别者性侵案,从而让家长对这个非主流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01、男性也能进女厕引发的悲剧
男性进男厕所,女性进女厕所,这是3岁小孩都懂的生活常识。
但在美国,这个常识正在被打破。
今年年初,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有关跨性别群体的行政令,其中规定:
原则上,学校将允许跨性别学生根据其身份性别进入卫生间和更衣室。
所以很多学校发布此规定:
允许自我认知与生理性别不同的学生,进入自己想要进入的卫生间。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他生理上是男性,但现在在美国,只要他认为自己是女性,或者告诉别人他认为自己是女性,或者只要穿着女性服饰比如裙子,那他就可以合法合规地、堂而皇之地进入女性卫生间。
也就是说,换了以前,女性在女厕所看到一个男人闯进来,可以马上呼救,叫警察轰他出去。但现在不行了,这样做可能会被指责违背了跨性别群体行政令,歧视跨性别群体。
那万一那个进入女厕的男性图谋不轨,是个“披着羊皮的狼”呢?可想而知,这会令女性上厕所时的安全和权利遭到威胁。
今年5月,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的石桥中学就因此发生了一件LGBT性侵案。
该校一名女学生称,她在学校女厕所里被一名自认为是女性的、穿裙子的男学生强暴。
女学生的父母史密斯夫妇得知后,马上到警察局报警,也找校方沟通。但警察局没有实际行动,校方也拖延了1个月。
1个月后,史密斯父母再次趁着校董会议讲述了女儿的遭遇,要求学校改变关于跨性别学生的相关政策。
但该校负责人强硬拒绝,并称这件性侵事件没有发生过,是史密斯夫妇捏造的,是不尊重跨性别者的行为。
而且,史密斯夫妇还被一些支持跨性别平权的家长包围,指责史密斯夫妇抹黑跨性别群体。
这彻底激怒了史密斯,他当场情绪爆发,被现场的警察制服并判处10天监禁。
史密斯被现场的警察制服,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史密斯一直遭受到网暴,大量美国网民认为他故意对抗学校、歧视跨性别者,美国司法部长还称他为“国内恐怖分子”。
结果,不久后,事件来了个大反转。涉嫌性侵史密斯女儿的男学生转到当地另一所学校后,在今年10月因涉嫌性侵另一名女生被捕。
史密斯一看这新闻,更加坚信女儿就是被这名男生侵犯了。这一次舆论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史密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目前该男性嫌疑人已经逮捕,涉事学校的领导层也遭到了指责,负责人被要求辞职。
但尽管如此,目前美国还是有很多民众认为“这个穿裙子的男生”是无辜的,称这次事件是LGBT群体(性少数群体)的权益被侵犯、被歧视的例子。
02、同性恋、跨性别背后的心理根源
一名女学生称遭到了性侵,学校第一时间做的竟不是调查真相,而是为了表明自己维护某些群体的“权利”而急于否认,这就是现在美国社会盛行的“政治正确”。
很多父母可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放在我们国内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在西方发达国家LGBT平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当下,我们国内已经有不少青少年受到了影响。
名词解释:
“LGBT群体”或“LGBT 群体”指性少数群体,是指在性倾向、性别认同、性身份或性行为等方面,与社会上大多数人不同的群体。
LGBT这4个英文字母指女同性恋(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跨性别者(Trangender)。这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主要人群。
现在,LGBT文化延伸行为LGBTQIA。Q可以指前面几种群体的统称(Queer),也可以指个体还不明确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别(Questioning);I代表双性人,或称间性人(Intersexual),A代表无性恋(Asexual)。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如今的大学、中学里,有部分学生是同性恋、甚至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在学生圈子当中早就不是秘密。
目前主流精神医学认为,无论是同性恋、双性恋、还是跨性别者,只要个体自己愿意承担随之而来的压力和困难,未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也未对自己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话,就不算是精神障碍。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确实尊重了LGBT群体的权利,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认为他们“有病”。
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令大众忽视了LGBT群体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他们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从而缺乏了去积极干预的意识。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的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精神障碍的青少年患者中,部分继发同性恋倾向、甚至继发同性恋性行为,又或者伴有性别烦躁(即以前俗称的“易性症”,又被称之为“跨性别者”,希望自己成为与生理性别不同的另一性别,且引起了痛苦和社会功能受损)。
我们并没有刻意去扭转他们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但这个问题明显对他们的情绪、行为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他们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问题,其情绪障碍也难以缓解。
所以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下,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TPMIH)寻找这个问题背后的心理根源。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部分“性别烦躁”及继发同性恋其实是后天形成的,主要心理根源是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反复遭到同性欺负、或遭到异性伤害等),以及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与同性发生关系时的愉悦、兴奋感;幻想自己成为另外性别时的兴奋感)。
而当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得到修复后,恍然大悟,随之也恢复了更多的理性,大部分人最后选择了符合主流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我们认为这部分同性恋和“易性症”是继发的。
从这个角度看,LGBT群体中有部分人其实也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一方面这导致他们选择了成为LGBT者,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了一定的偏执型人格,敏感、多疑,尤其在个人或群体权利方面,维权意识极强,有时甚至反应过于剧烈,失去理性。
而那些宣扬、支持LGBT群体平权运动、但自身并非LGBT的民众,他们中间有些是比较理性的,但有些也可能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他人的歧视、侮辱、不公平对待,并曾经认为自己是弱者。
所以这部分民众特别容易同情LGBT群体,失去理性地支持该群体的一切所作所为。
如果再加上“政治正确”的影响,这部分人的偏执型人格会被强化,认为LGBT群体的自由与权利不能受到约束,否则就是“歧视”“侵权”。
一旦某个群体的权利过大、甚至泛滥化,就很容易导致其它群体的权利受到侵害。文章开头那个荒诞、魔幻、但又确切发生了的恶性案件就是典型例子。
03、父母如何尽量引导孩子符合主流?
如今的青少年涉猎广泛,他们通过互联网、书籍都可能接触到LGBT文化。如果他们还曾遭受过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其继发同性恋及易性症的风险就大大增高,形成偏执型人格的可能性也很大。
如果创伤仍不断叠加,他们对别人的愤怒进一步泛化,就有可能变得盲目否定国内社会的文化和观念,出现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
所以,在孩子性取向、性别认同这个问题上,无论孩子现在是否有相关迹象和苗头,父母都要提高重视度。最关键的不是孩子最终的选择如何,而是这背后的精神心理隐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父母要具备科学的性知识,尽早为孩子开展正确的性教育,让孩子尽早确定“心理性别”。
有报道指出,现在的美国对待LGBT文化已经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部分未成年青少年、儿童的三观都还没固定稳定,就被鼓励“追求自己内心真实的性别”。
他们不是由专业的精神科和心理服务介入,评估其精神心理状态,比如是否出现了“认同障碍”“性别烦躁”;而是被允许服药变性,对身体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改变或损伤。
这很容易令孩子们认为“性别是可以随便改变的事”,“只要变性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忽视了背后更深层次的精神心理问题。
所以,父母应该尽早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令孩子确定“心理性别”。
比如在幼年教育中强化“男女有别”的观念,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后,父母应避免在异性孩子面前换衣服、衣着过于暴露,并避免带孩子进入异性卫生间或更衣室。
若孩子到了青春期开始对异性萌生兴趣,甚至与异性谈恋爱,父母一定不要盲目打击,还可以祝贺TA们的性取向符合主流、性心理发育健康。
至于是否可以早恋,这不应一竿子打死,可以在融洽、平等的氛围下和孩子分析利弊,设立底线,积极引导,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第二,父母要避免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父亲对于女儿、母亲对儿子。
否则容易令孩子对异性产生排斥、抗拒,相处时不自在,难以与异性保持健康、稳定、持久的亲密关系。如果连续遭受来自于异性的大量叠加性心理创伤,再加上LGBT文化的影响,有些孩子就会考虑选择同性作为生活伴侣。
第三,如果送孩子到西方发达国家去留学,父母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父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若对这一点没有信心,则不宜将孩子送出国。否则孩子在国外遇到了重大负性刺激、或行为走极端,他们都很可能不愿意告诉父母,这存在很大隐患。
若亲子关系尚可,父母可以在孩子出国前一起就LGBT文化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孩子在这方面的观念。
若孩子的观念符合主流,父母可以给予肯定及认可,强化孩子的相关认知。
若发现孩子的观念比较开放,甚至已经走向非主流,父母千万不要否定、指责、贬低。在如今社会,我们应该对这个现象持有基本的尊重。
我们可以先给孩子一个理解,也感谢他们愿意如实相告,并对他们的观念持好奇的态度——这些观念是从哪里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深入寻找、判断孩子是否遭受过相关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或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导致他们对异性、性别认同等产生了一些不理性的认知。
如果发现有,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父母更加要重视,有意识地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或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降低他们罹患相关精神心理障碍的风险。
如果发现孩子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那可能孩子只是单纯受到LGBT文化的影响。
父母可与孩子深入探讨,讨论这个文化的形成、发展至今的影响和利弊,尤其是形成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
事实上,LGBT平权运动的兴起,与主流精神医学界、心理学的局限性有一定关系。目前这两个学科都找不到LGBT发生的确切原因,也没有高效的解决手段。
对于跨性别来说,也就是“易性症”,精神医学更是束手无策,认为变性手术是有效的解决手段之一。这促使跨性别者更加倾向于采取这种方法。
但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我们有突破性的发现:部分同性恋和易性症的背后有明确的心理根源,如果个体有意愿,可以利用深度心理干预快速修复相关病理性记忆;个体恢复理性后,再重新作出选择。
这些科学的精神心理学前沿发现,家长都可以跟孩子交流,拓宽他们的认知面,有利于他们对此更加理性和客观。
事实上,如果想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父母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
在现时主流文化下,只要不侵犯别人的正当权利,那么个人的性取向、性别认同确实也是他们的权利。但很可能会承受更多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不理解、甚至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所以,如果父母懂得正确引导,孩子的性取向、性别观念符合主流的话,他们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会小得多。从父母爱护孩子角度看,这无可厚非。
不过,现实情况中,有些LGBT群体认为目前的选择没有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和痛苦,他们不愿重新选择;
又或者,即使叠加性心理创伤、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修复后,他们恢复了理性,但仍然选择成为LGBT群体的话,那么建议父母们尊重、包容并接受。
而且对于这些孩子,他们要面对外界的不解和压力,容易积累负性情绪,形成叠加心理创伤和偏执型人格;那么父母与他们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给他们关爱、理解、积极的引导便显得更加重要。
#性心理# #LGBT# #青少年心理#
为什么现在的双性恋越来越多了?该怎么让父母接受?
现代社会的高度发达,与物质生活的空前丰富。也同时给同性恋倾向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同性恋现象的迅速发展,有一定的社会根源。
比如,现在男性结婚难,己经象流感一样,扩散到全国。许多年轻人刚走上社会,立脚末稳,却面临着婚姻的严峻现实。没车没房,想谈婚论娶,实在是难于上天。
然而,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谁不渴望感情的温暖和幸福。
但是,正常的异性恋可望而不可企。所以,许多人退而取之。这也给同性恋的机会。
再一方面是互联网的传播,更是给同性恋者开辟了新天地。百分之百的青年人都是网民。他们会更早期的接触到这一群体。
更多的人出于好奇和性冲动,盲目的倾向这一群体。
其实,无论在那一历史阶段,同性恋都是一个极小的弱势群体。许多处于裹携和逼迫的境地。真正的同性恋是极少数的人
.再一方,同性恋人愈来愈多的原因,是其感情的门槛极底,只要两个人关系较好,互相喜欢。或者,又在一个单位,工厂,公司上班。朝夂相处,交往密切,都很容易越过朋友的界限。
其二方面:异性交友困难,几千万的大龄青年。在感情饥渴的困扰下,不可能不分流。尤其,八零九零们,是福里生福里长,密糖坛中泡大的。和过去五,六十年代的人完全不一样。他们多数娇生惯养,许多对异性恋望而生畏,产生恐婚,不婚。或转身投入同性群体。都是很有可能。
在许多年轻人的认识上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是同性恋人越来越多了。其实,这种现象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真正的同性恋只是极少数,希望大家不要被假象迷惑了眼睛。随.着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相信这一阵迷雾,很快就会风吹而散。
但是,我们也不必歧视他们,有个名人说过:存在这个世界上的,都有它的合理性。
熊玲:解读跨性别人的心理现实
——《名医》杂志记者凌茜雯 采访熊玲采访单位:《名医》杂志记者 凌茜雯
受访专家:成都蓝天心理首席咨询师 熊玲
凌茜雯:
熊玲老师您好!有一位现年84岁的佛山退休干部钱今凡在媒体公开跨性别人士的身份,成为中国公开身份的最年长的跨性别人士,在社会上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据了解,他从小一直希望以女性身份生活,直到80岁,才开始吃激素隆胸、穿女装。为此,我们策划了“从心理角度剖析跨性别人士”相关专题,想得到熊玲老师的分析,以让读者对跨性别人群有更深入的理解。
1、对于钱今凡等跨性别人士,人们看法不一。有的直斥为变态,有的认为是一种心理强迫症所致,有的认为是易性病,有的则认为跨性别和同性恋一样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您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从心理的角度,哪种观点更符合实际?
熊玲:
人们对钱今凡等人的跨性别褒贬不一、看法多样本身说明了,要给跨性别下个确切的定义或冠以恰当的名称,是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著名的研究性心理学家哈夫洛克埃利斯(英)对此现象的定义是:异性装扮欲。并认为异性装扮欲属于性的中性范畴,但不容易解释它的准确起源。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异性装扮欲的人,他这样是由于人格结构中的一种敏感和女性成分所驱使。这种成分的形成,是跟一个人反常的童年经历有关,比如被当做异性抚养,或过分依恋母亲。精神动力学的观点认为,导致异性装扮欲的基本因素是阉割情结(阉割情结是一个精神分析的专业术语,指:人在性身份发育的幼儿期,因无意识恋母而存有的阉割焦虑、乱伦的压抑;儿童期受母亲的控制、占有导致剥夺性憎恨,或被抛弃的迫害恐惧。阉割恐惧顺利克服的前提,是认同父亲以及父亲象征的法律,人便能正常成长。反之,会留下致今后反常生活的情结)。
为解读钱今凡的跨性别,百度了一下他的有关资料,在所有的信息中,我觉得最能解释他之所以跨性别的根源,是他“记得我3岁时的一次摆撒尿,旁人说咋是个男孩,我心里很难受,觉得要是个女孩会很好,会受喜欢的”,之后他的内心便逐渐倾慕于女孩的所想所为....的追溯。心理发展学认为,人的社会身份形成始于婴儿,终于18岁前,而性别身份的形成始于婴儿,终于8岁前。钱今凡的回忆,可解释他的女性身份在幼年埋下了种子,而在他慢慢的成长过程中,自幼那份备受爱戴、备受喜的体验,是跟“做个女孩多好”“男孩不好”意念紧密相关,这作为了精神的内驱力影响着他的情感取向。在他的心理发育上,他早已否认男孩而认定自己是女孩,且一直很自恋地爱着他内心的自我角色——女孩。或者说,他一直以女性身份感受着自己。但由于实际上他是男儿身,也迫于强烈的理性(伦理或道德)需要,必然同时接受了自己的男性自我。应该说,他以男性身份较好地完成了丈夫和父亲的社会角色,这是很令人叹服的。
而且,他认为在条件成熟的将来,要去实现或还原他的心里身份:女性。他这一坦然面对,并实现着他真实需要的举动,同样令人叹服。
凌茜雯:
2、不少人对钱今凡的行为感到不解的是,他希望以女性身份生活,却依然娶妻生子,而且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他和妻子的夫妻生活还不错。这是否意味着钱今凡是一个男儿身的“女同性恋”?
熊玲:
同性恋与异性装扮欲很接近,但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排斥异性而亲近同性,性取向是同性;后者可以亲近异性,性指向亦不是同性。哈夫洛克艾利斯发现:在性偏离的所有情形中,异性装扮欲仅比同性恋的发生率底;在普通生活中,当事者没有特别不寻常的特性,在精神方面,他们的能力往往超过了一般人。我觉得,钱今凡的情形,还不完全像是艾利斯说的“异性装扮欲”,因为他不仅爱穿女装,还要手术变性。这虽像是同性恋,但他又不是,因为他的性对象并非同性,而是异性。他的变性需要,仅仅是实现他早期的女性身份认同。当他真变性之后,是否与妻子性生活是个问号。但可以说,他的情形是个体性别身份的颠覆,属于早期性身份压抑的心理问题,而与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无关。
凌茜雯:
3、近年来,“伪娘”盛行一时。请您从心理的角度谈谈跨性别人士和“伪娘”的异同?
熊玲:
前面已经解释了跨性别的心理特征及原由。“伪娘”是指男性模仿女性的腔调、习性、爱好等,但打扮较中性化的一群男性,多半是青春期的男孩,所谓“娘娘腔”偏女性化的男孩。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很复杂,多跟媒体选秀、家庭溺爱,个体追求离奇、时尚、夸张的空虚心理有关。但他们内心还是认同自己的男性身份,性取向也并非是同性。
凌茜雯:
4、导致跨性别人士出现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影响?
熊玲:
跨性别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许多性学和性心理学专家都认为,所有的性偏离都难以找到准确的起源,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有对原因的不同解释。但几乎包括了遗传、家庭教育与童年经验、社会文化等因素,概要说就是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其中当然是后天因素占主要。
凌茜雯:
5 、对于因后天影响而形成的跨性别人士,是否有必要通过心理层面的干预进行调整?目前对于这类人群,有哪些心理干预的方法?请您结合一到两个您接触过的,或者您了解过的跨性别人士的案例谈谈?
熊玲:
是否有必要通过心理层面的干预进行调整,取决于当事者有无调整的需要。若当事者有接受心理咨询的需要,那么在咨询的过程中重点是处理当事者的内心冲突,如果是没有冲突或坚持要跨性别的行为,则不是心理干预的对象。具体的心理干预方法是根据心理咨询师掌握的理论方向而有所不同的。(抱歉在此我不做案例的分析和表达)
凌茜雯:
6、对于一些跨性别儿童,以往医学界所能提供的手段是通过“激素调控”和“手术转变”两个步骤,完成他们的变性梦想。但由于在进行手术前他们早已发育出他们不认同的那个性别的所有特征,术后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国外内分泌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即通过人工合成激素“发育阻滞剂”来阻止儿童的性发育。到16岁,如果儿童决定进行激素治疗,可以启动青春发育,并发育成儿童想要的性别。您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熊玲:
我觉得,这是属于一个涉及到人权、伦理和法律上的一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作为医学与医学的发展,其宗旨是满足人类的生命所需,包括整形、变性手术都无可厚非。关键是,跨性别的儿童,是否做医学上的治疗、接受怎样的治疗,应该谁做主?如何处理手术效果不佳?青春期孩子本人(或家长)怎样看待激素治疗?这些问题已经超出心理咨询的范围了。或许,这些话题与行为,只涉及到施与方和接受方的意愿,又主要取决于受方的意愿。
凌茜雯:
7、虽然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跨性别人士抱有偏见。请您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普通人对跨性别人士的态度怎样?
熊玲:
既然社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说明普通人的大多数对跨性别人士,已抱持的是理解和接纳的姿态呵。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和容许少部分人存有偏见。又既然是偏见,说明这少部分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或他们的个性缺乏开放性和包容力。
凌茜雯:
8、对于跨性别人士,您认为人们容易出现哪些的认识误区?
熊玲:
误区一,他们是性变态。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过去的确对这类现象定义为“变态”,此定义早已作为不客观定义而弃之,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变态的。误区二,人格扭曲。他们的确有性格问题,比如极其敏感,但只是一种性身份变异的心理现象,而非人格上的扭曲。持这种看法的人,容易对跨性别人士投以鄙视、奚落的眼光。误区三,人品问题。跨性别的人是心理问题而不是人品问题。
凌茜雯:
9、在儿童时期,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性别认同教育,避免跨性别儿童的出现?
熊玲:
此问对所有父母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尤其是中国父母。因为中国文化教化了人们对性的压抑和隐藏、对情感的抑制和迂回表达。这里也只好简单谈点。首先,父母们应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以便掌握跟孩子相处时,对情感理解和表达的有效性;2)在儿童期,注重对孩子真实身份的尊重,比如对女孩就应给予女孩子的打扮,尤其让她感受到她是重要的、是被爱的;对男孩子要避免娇滴滴的当女孩养。3)对儿童时期孩子所表现出的各种性游戏,或对有关性话题好奇的提问时,最重要的是父母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平和、自然、直接面对,不要回避躲闪、惊讶不安、严肃或斥责;4)父母的学习和引导。父母若对儿童的性别认同教育有正性的引导,前提是需要父母具备一定的儿童性教育的知识,在回答或处理棘手问题时,你才能心中有数、不慌不乱地回应孩子。如今,教育体系也涉入了性生理、性心理课程,再加上父母只要做到,对孩子性身份的尊重和爱戴,对孩子性游戏或性话题时的良好态度,就已经是很好的性别认同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