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游戏上瘾?背后的深刻原因,90%的父母,或许不懂
你或许会认为,是大公司太狡猾了,这些游戏巨头的员工,不是985就是211,深喑人类成瘾之道。他们专业部门,唯一的工作,就是让你关注他们的产品,在上面消耗时间。
成年人都难以摆脱,何况孩子。
这道理没错,但是背后更深刻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乌鸦君,今天我想通过一个实验聊聊这件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心理科学家亚历山大为了研究成瘾性,做了两组有趣的实验。
一组实验,是将一只老鼠,放进只有两杯水的笼子里,一杯是普通的水,另一杯,则是混有易上瘾物质的“毒水”。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老鼠特别喜欢喝“毒水”,付出生命,都在所不惜。
似乎就和现在的年轻一样,明知道玩游戏不好,也无法自控,成瘾性极强。
但是,接下来他做的另一组实验,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脸。
他又找了一批老鼠,放在有普通水和毒水的笼子里。但在这个笼子里,老鼠会有无尽的美食、玩具、还有迷宫式的小隧道,让它们窜来窜去。结果大出意外,没有一只老鼠喜欢毒水,即便之前不小心喝过了,也不会再碰。
后来,这个实验还巧合地在人类群体中出现过,也证实了第二组的结果。
其实就像这场测试所呈现,过去我们总以为,孩子沉迷的原因,是游戏太坏了。
然而,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原因。
归根结底,是很多孩子的快乐太匮乏了,匮乏的不是物质,是成就感、满足感和激励感。所以只能通过游戏,获取内心的需求。
试想,如果孩子的有着充足的陪伴,消遣很多,快乐也是多元化的。
游戏只是其中一项,他还会沉迷其中吗?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游戏,不是禁止他做这件事,而是让他的快乐多元化,这才是根治之道。
如何多元化呢?这3点很重要,特别是最后一点。
可以设置好机制,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内容,能够获取什么奖励。
譬做家务,可以拆解为扫地,拖地、擦桌子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有小反馈,全部凑齐了,会有一个不错的奖励;持续干家务多少天,还能解锁成就,得到他某个喜欢的礼物。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设置和仪式感的鼓舞,就能慢慢养成好习惯了。
当然,这个过程里,难度不要过高,要让孩子有成就感、满足感和激励感,这样他才会持之以恒的,从简单到困难。一步步,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娱乐不是洪水猛兽,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组实验,当孩子有了更多样化的快乐之后,他自然不会触碰,或者很少触碰“毒水”了。
所以,家长更重要的,应当是学会挖掘孩子,不同的喜好,跟他一起互动。
譬如和他一起去跑步、游泳,赛车、制陶,接触更大的世界,看不同的风景。
不要总由着自己的乐趣,要多观察孩子的反馈。
更不要自己都只知道玩游戏,看电视,除了进行低质量的消遣,就啥也不干了。
如果自己都不学习,工作/生活一塌糊涂,凭什么要孩子信服呢?
要知道,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是,日复一日地要求自己,为了有一天可以亲口告诉他,爸爸妈妈做得到,你也可以。
正如前面提到的,毒害孩子的从不是上瘾性娱乐,更多都是现实匮乏。
所以,用心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我们养个小猫小狗,尚且需要陪着说话,何况是个正常的孩子呢?
总是把孩子丢在一边,让他自己去学习,去看电视,去玩手机,凭什么,孩子要变好?
为人父母也是需要考试的,如果不去琢磨怎么当好父母,只是凭本能去对待孩子,高兴时,抱来亲不够。
不高兴了,恨不得弄死孩子。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毕竟生养就是恩情了。
即便孩子天赋异禀,又能如何呢?
话题聊到这里,也许很多家长依旧会固执地认为:
这不过是借口,不过是乌鸦君,找到的歪理,来给游戏开脱的,归根结底,还是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够,凭什么让家长背锅。
少数人会这么想,也无可厚非,但是游戏消失了,孩子就会变好吗?
没了游戏,还会有电视;没了电视,还会有小说…..即便退回到清代,逗蝈蝈,玩蛐蛐也能让人沉迷,你禁得了所有吗?
而且自控能力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人的体能是有限的,身高是有限的, 自控能力也是有限的,单纯讲自律是一件不靠谱的事,越是强制,越是容易放弃。
所以,与其想着和孩子,做无止境的对抗,不如好好思索,多看看教育方面的书籍,想想如何引导好孩子。
譬如《正面管教》这本书就不错,作者简·尼尔森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育儿相关的书籍,在全球销量超过600万册,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如果有时间,不妨用心卒读。
孩子打游戏上瘾,有哪些原因?
孩子打游戏上瘾,是让很多父母头疼发愁的问题,那么孩子打游戏上瘾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首先就是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不足,遇到游戏就很容沉迷其中,还有就是现在的家长都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与关注,这时孩子就需要一种寄托,而游戏的出现,给了孩子陪伴,孩子就很容易沉迷。还可能是孩子缺乏目标,孩子打游戏感到无聊,无事可做,游戏里装备和段位就给孩子一个目标,孩子就会在游戏中浪费大量的精力。这些就是孩子游戏上瘾的原因。
游戏上瘾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就是手机的辐射对孩子眼睛的危害,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近视。还有就是对其它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变得易怒性,格容易变得更加孤僻,不爱与人交流,进而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孩子沉迷游戏,游戏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学习成绩出现下滑,进而影响孩子的未来。游戏里的装备皮肤会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为了更好的装备皮肤,孩子可能会往里投入大量的金钱,给家长早成金钱上的损失。
孩子游戏上瘾,这时家长一定不要打骂,这样很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别且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这就需要家长给孩子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可以慢慢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多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和孩子玩耍分散孩子注意力,可以适当的给孩子报一个兴趣班,也可以每天规定孩子的游戏时间,对孩子打游戏时间进行约束,我们也要学会鼓励孩子,多给予孩子肯定,而不是否定,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帮助孩子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目标,减少孩子对游戏的依赖。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游戏
孩子沉迷游戏主要有两个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1、自身原因
很多人会对事物上瘾的原因就是因为大脑会产生快感,一些有趣的游戏与视频很容易就能刺激大脑分泌出多巴胺,导致孩子获得快感从而沉迷玩游戏。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的自制力往往不如成年人,加上大脑对快感有记忆作用,所以会“诱惑”孩子再次玩游戏,一旦上瘾就很难走出来。
2、外部原因
科技发达,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大量的精英在背后分析用户喜好,从而不断推出用户喜欢的内容。
如何消除孩子对游戏的上瘾
1、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孩子年幼,之所以会沉迷游戏父母难辞其咎,所以想要消除孩子对游戏产生的瘾,父母必须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的生活中充满书籍与正能量的事物,孩子自然也会被其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地放下手机,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
2、对手机问题不能太强势。
父母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手机,虽然如此,家长在手机问题上也不能太过强势。如果孩子有需要解除手机,家长也不能太反感,可以与孩子协商玩手机的时间与次数,尽量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避免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