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之前的文章写过关于喇叭线影响声音的分析,虽然那个影响不会特别大,但还是可闻的。当然你不对比也不会知道。有了喇叭线的基础原理,那么就可以来分析喇叭线的几种连接方法。

当然,传统的音箱大部分还是只有一对接线端子的。所以只能按传统的连接方法或者桥接连接方法。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传统的连接方法很好理解,功放一对接线柱直接连接一只音箱。而双线分音连接方法则需要音箱输入端子具备分音功能,一般是4个接线柱,两正两负,同极性出厂会用短路片连接起来。有的发烧友会更换那两个短路片,甚至有卖到超贵的短路线,说能调声,我对这个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么短的两片,而且导电截面积明显比喇叭线还大很多。

双线分音也叫BI-Wiring,就是功放输出端子输出后并接到两对喇叭线,分别连接音箱接线端子的高音和低音,而高低音之间的短路片必须拆除。根据上次文章描述的,高频和低频对线材要求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高音特性比较优秀的线走高频电流信号,而低频特性比较好的喇叭线走低频电流信号。比如音乐丝带的编排银线高音表现非常细腻,但低频很一般,我们弄根音乐丝带走中高音,而低音,其实随便找条够大的铜质平行电缆线也行,根本没区别。这样其实是一种很省钱的玩法,没必要花大价钱买那种所谓高低音平衡的喇叭线,有的实在报价惊人,什么10万元级别的喇叭线。BI-WIRING接法本质上还是一个功放通道推动一个音箱。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而双线分音的另外一种接法,则是需要多一部后级,其中一部专门推中高音,一部专门推低音。这样功放相对节省功率,也是一种比较发烧的玩法,有个专门的名字叫BI-Amping。这种接法的优势在于高音和低音的音量可以分别调整,而且输出功率更大,更能控制音箱,对于一些大功率音箱来说非常有效。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从此方案延伸出来的还有将音箱内部的分频器去掉,直接驱动喇叭单元,而在前级之后加入一个电子分频器,再分别连接到两部后级,分别由不同的后级推动不同的喇叭单元。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根据喇叭单元特性选择后级功放,同时没有了功率分频器的损耗,功率更充沛。更重要一点是可以避免了功率分频器中电容器造成的分频点电相位滞后,这在中音单元和高音单元中经常出现,造成分频点出现低谷,这对设计者来说非常头疼。一旦串联入电容器,必然造成电相位滞后。而电子分频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当然,除了电相位的滞后,实际上在音箱上,由于每个单元和耳朵距离不同,也会造成声音上的相位角度滞后。这些可以通过摆位来处理。而声相位的滞后也有设计者用来平衡电相位的滞后。这里不展开说了。这篇文章还是主要讲几种接线方法。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模拟电子分频器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DSP电子分频器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电子分频和功率分频的接法区别

最后还有一种连接方法是桥接BTL,桥接后一部立体声后级只推一个声道,并且处在全频段下,对于一部电流供给足够,功率实在的功放来说,桥接后功率增加一倍以上。但桥接也有问题,就是如果推动特低阻抗音箱时容易烧毁功放。比如某个功放最低能驱动2Ω的音箱,而桥接后只能驱动到最低阻抗是4Ω。基本上舞台功放都支持桥接,而家用音响中的功放大部分需要增加一个反相电路才能进行桥接,少部分HIFI功放支持桥接模式。比如笔者自己用过的NAD 216后级,就具备桥接功能,打开后两个输入端子只有一个有效,一部立体声后级只能推一只音箱。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桥接连接方式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电子分频和桥接方式,都会增加后级数量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桥接接法需要将后级功放的桥接开关打到BTL上

桥接模式下,后级的工作状态是一个完整功放电路放大正向波形,另外一个完整功放电路放大负向波形。相当于一个推挽结构。

音箱双线分音和桥接(音箱桥接和双线的区别)

这里还介绍一种以前的玩法,就是用一个反相电路将立体声一个声道反相,功放输出后该声道的音箱两个接线柱反接。同时,在后级输出处的两个正极接线柱可以连接多一个低音炮,这样,音乐信号中相同的信号会自动送入低音炮,并用比较大的功率推动低音炮工作。由于现在大部分低音炮均是有源低音炮,所以这种玩法基本绝迹。

还有一种严重禁止的接法,一些小白自认为将两个功放的输入和输出并接,就能获得更大的推力。而且我是真的见过的。通电后形成了一个昂贵的烟花表演。所以切记,不能这样接。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韩国潮牌包包(韩国潮牌包包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