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候,混沌初开,灵智未生,人类浪迹于丛林之中,以捕猎为生。所有生存的经验都只能靠结绳记事来口口相传,直至三皇五帝时代,仓颉的出生这才有了字。
据《策海·六书》史料记载:仓颉仰观奎星圆曲宇宙之势,俯察龟纹鸟虫之迹,指掌而创二十八字,曾镌刻于玄扈山阴,从此石破天惊,字引人类,终止结绳,天降谷雨,鬼哭龙藏。
(仓颉造28字)
语言文字是信息载体,汉字简化从始皇时代就颇成趋势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用了"书同文"的政策,灭六国文字而采用秦"小篆",后又经过汉唐行草、宋元俗字,到近代上千年整个趋势都在不断简化。
历史上汉字简化程度最高的两个阶段,应该是宋代和新中国时期,宋代简化字他是为了方便刻印,而新中国对汉字的简化有较多的政治因素。
现在我们所用的繁体字,其实是对隶书这一支古字的有所保留,取消繁体字也并非是抹杀传统,而是考虑使用的效率与文化的推广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国家运营的成本。繁体字作为艺术载体而存在,仍然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大陆所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识繁用简。
(仓颉造字以来的历经演变)
曾经看过一个台湾人讥讽大陆的段子,说大陆的字体简化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他这么说的,"汉字简化后,親亲不见,產产不生,鄉乡无郎,愛爱无心,備备无人,厰厂空空,麵面无麦,進进不佳,衛卫无行…"
其实这一类的讽刺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事实上,简化汉字不仅书写优美、易于辨识,在引入汉字拼音之后,又从电脑输入法键入文字,不仅与国际接轨,而且还走入了千家万户。这种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才是中国正统文化之精髓,抱残守缺反而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行径。
第一点:推崇繁体字是一种矫情。其实中国从有文字到现在3000多年,一直在走由繁入简的道路。只是今天中国人只认识繁体字和简体字,不认识隶书、小篆,才会矫情起繁体字来。
(书法作品)
第二点:汉字简化是一种大趋势。清末民初,中国政府统计的全国识字率不到5%,而实际上中国当时识字率不到1%。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就是开始研究简化汉字,如何让汉字更容易记忆、更容易书写、更容易学习。
当时的教育部曾委托过钱玄同来进行选字工作,编为《简体字谱》,专家审核之后确定了324字的《第一批简体字表》,后通令全国,"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读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
在当时,一些社会名流政要却极力反对,据说,戴季陶甚至向蒋介石下跪"为汉字请命",迫于压力,简体字的推行遭到了中止。
然而,使用汉字的日本、朝鲜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已经开始简化汉字,这才有了日文和韩文的出现。
(日文的中国诗)
而当时中国坚持了1千多年的繁体字,在旧时代,这都属于士绅阶层才能学习的特权,所以推广简化字体,遭到了极大的阻力。
在只有贵族才允许学习的日本,也是到了明治维新之后,才开始让老百姓认字,这才有日文的在面积推广。
由此可见,在工业化国家里,如果仅仅是一堆只会光着屁股逛大街的民众,无论如何都建立不起来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的。
为了实现工业化,提高识字率、降低文盲率,这就成了工业化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汉字简化就形成了一个大趋势,无人可以阻挡。
而在50年代的新中国,庞大的文盲群体,不识字、听不懂国家政策宣传,这就成了工业化进程中很重的一个包袱,为了扫盲,新中国更是手段齐出。
第三点:中国汉字简化的力度前所未有,可谓是一波三折。
其一:汉字差点遭到废弃。
1840年以后,中国曾经百年沉沦,在那一段快要亡国的黑暗时期里,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寻找一条救国图存的道路。
有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因为技不如人,这才有了"师夷长技以掉夷";有人认为制度不如人,这才有了"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有人认为是思想不如人,就曾有过废弃汉字的想法。
一代大家鲁迅片面的认为中国传统是造成落后的主要原因,从技术层到思想层都应该推倒,他死前遗言都在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鲁迅
其二:汉语拼音代替汉字。
建国后,当时同为社会主义的朝鲜,为了提高全国识字率,开始推行拼音文字,让学习文字一下变简单了,大大降低了文盲率,中国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朝鲜的影响。
因此,有人提出要用汉语拼音来代替汉字,有利于在全国开展扫盲运动,有便于平民阶层的学习和使用。
但因为中文的同音字太多,语境也十分复杂,英文字母无法普及,另外也要传承汉语文化,所以汉字得以保留至今。
其三:过度简化。
这是1977年二简字,不过用了9年,被国家废除了。
汉字的几次弃繁用简,都是为了配合扫盲运动的开展,更是为了培养出大量的知识群体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了减少中小学生学习的难度,"九年义务教育制"更是与其相互配套,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新一代的贴心接班人。
中国舍弃繁体字而改用简体字的目的是什么?
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争论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网络上,有一些人认为舍弃繁体字不利于继承传统文化,另一方则认为简体字有利于普通人学习生活。那么中国为何要废弃繁体字而整出简体字呢?
晚清民国时期普通人基本不识字,识字率很低,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学习机会,学习成本也太高。因此自从民国时期起就开始搞简体字了。在建国初期的50、60年代政府曾举办了很多识字速成班、扫盲班来普及文化教育,这也反映了旧时代国人普遍低识字率的事实。
繁体字在过去大多数是用于官府公文、文人作品、经典古籍等层面,普通人在实际生活中则大多使用不同程度简化了的字,这也被成为俗体字。
除了民众识字率低下,素质较低的原因外。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激进思想,认为繁体字代表一种落后、愚昧的专制象征,不利于民族国家的教育文化发展,因此要实现汉字的拉丁化。在这方面,鲁迅先生、胡适都是大力提倡者。正是中西文化剧烈的碰撞刺激了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本国的文化传统,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白话文运动更加深入人心,繁体字显然被逐步取代。
需要指出的是,简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民国到新中国也经历了多次讨论。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随后的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一文。1922年,陆费逵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简化。陆费逵等教育文化界人士的呼吁推动了民国时期汉字简化运动的进行,也是简化从民间无意识到较大规模的一个转折。后来胡适、钱玄同等人也积极提倡,胡适曾说“中国的小百姓不但做了很惊人的文法革新,他们还做了一件同样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在胡适等人的推动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简化字的方案正式推出,但由于抗战和内战的耽搁,实质上简化字的适用范围仍很有限。
建国后在吴玉章、黎锦熙等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简化字运动蓬勃发展,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先后有了一简与二简,关于汉字的简化其实也是一种大的历史趋势。当然学习古代文学历史等学科知识,有必要多学习了解繁体字的知识,但普通人并没必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学会书写辨认较复杂的繁体字。
总而言之繁体字的废弃与简化字的推广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大势所趋,顺应了社会经济需求与文化教育的发展。其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可以通过更正修改解决,因此网络上流传的关于人大代表提议恢复使用繁体字的说法在我看来并不可取,每个人只要有兴趣学繁体字也不难,但无必要强制要求,全面展开。只要熟悉汉字的简化历史也就不难作出自己清晰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