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京妈说,点击加入下方圈子,学习更多实用育儿知识。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我家娃这几天睡觉,我发现有几次是举手睡的,就是像投降那种姿势,会不会有问题呢”?下午,妈妈群里的一个正在坐月子的宝妈着急的问群里的妈妈们,她说她家婆婆说孩子这样不好,可能是被吓着了,让她用小被子给孩子包紧点,但是她发现包紧了孩子好像又很难受,于是没有经验的她特别纠结,也担心。
带过宝宝的妈妈,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刚开始也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其实,对于新生儿来说,这是正常的生理表现,新手爸妈们不用太担心。
随着宝宝不断长大,睡觉的姿势会逐渐增多,这种“投降式睡姿”自然就出现的少了。
为什么新生儿宝宝喜欢“举手”睡姿?
新生儿宝宝出现这样的睡姿,主要是和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① 宝宝在母体内的姿势所致
宝宝在母体内时,还是个小胎儿,从一颗小小受精卵发育而来,逐渐长出四肢,然后逐渐发育长大,而子宫这所“大房子”也在不断增大,但随着胎儿长大,子宫内活动空间会越来越小;因而宝宝就会很自然地蜷缩在一起,手臂弯曲放在胸前,腿也是蜷曲的。
当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保持这样的姿势,平躺睡觉时,手臂没办法蜷缩放在胸前,就会放在头部两侧,看起来像是“举手”一样。
宝宝的双腿也是一样,还不会主动伸直,看起来像是“O型腿儿”一样,但随着宝宝学习站立、走路,双腿会逐渐变直了。
② 举起双手有助于增大散热面积
很多家长害怕宝宝冻着,给宝宝盖得很多,或者是盖得位置很高,如果宝宝觉得热,也会很自然的在睡觉时,把两只手拿出来,以便使自己觉得凉爽舒适些。
③ 宝宝的神经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
宝宝喜欢把头转到一侧睡觉时,然后手放在两侧,一边手臂伸直,另一边手臂弯曲,看上去像是在做“击剑”的工作,其实这是宝宝的一种神经反射,也是宝宝发育过程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情况,这种反射叫做 “强直性颈部反射”,也称为“击剑反射”。
不过这种反射不会一直有,到宝宝5个月左右会逐渐缓解。
④ 宝宝本能的保护自己
即使是小宝宝,也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像有的宝宝被抱着时,会牢牢抓住妈妈的衣领;4个月前的宝宝神经发育还不完善,被声音惊吓到,会不由自主的把手举过头顶,或是抱着自己。
同理,当宝宝睡觉时,把双手放在两侧,也可以看成是宝宝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且这样的睡姿还可以防止不小心堵住口鼻而发生危险。
⑤ 病理性的投降式睡姿
但是家长也要警惕,如果宝宝存在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肌张力增高,也有可能在睡觉时呈双手上举的“投降姿势”,但有这种异常情况的宝宝,往往还会有其他病理性表现,因而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尤其是怀疑宝宝发育异常时,更不能掉以轻心。
新生儿宝宝的“举手”睡姿,需要纠正吗?
新生儿宝宝出现投降式睡姿,大多是正常情况,家长们不需要过度干预,但是下面这几点注意事项,有必要知道。
① 很多宝妈发现宝宝投降睡姿之后,怕宝宝冷,就把胳膊放下来,盖进被子里,这样很容易让宝宝在举手的时候,把被子盖到脸上,引发窒息的危险。因此,如果怕宝宝胳膊冷,可以给宝宝穿个长袖衣服,或让宝宝在睡袋里睡觉。
② 宝宝睡觉时,室内温度要适宜,一般为22-24℃,这样宝宝会觉得比较舒适,一般不会出汗;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出汗,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帮宝宝擦汗,避免热出痱子或晾汗受凉。
③ 宝宝出现“举手睡姿”,家长如果强制把宝宝的手放下来,反而会影响宝宝睡眠质量,把宝宝弄醒,造成宝宝情绪不佳,甚至烦躁哭闹等。
④ 如果宝宝肌张力增高,发育状况不好,表情淡漠不自然,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等,同时睡觉是这种“投降式的睡姿”,家长不能大意,要考虑可能是宝宝神经系统存在问题,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
这几种新生儿错误睡姿,新手家长要知道!
关于宝宝睡姿,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孩子在满1岁前每次睡眠都应该仰睡,这是最安全的睡势” 。尤其是在宝宝能够完全自主翻身之前,侧着睡和趴着睡都可能带来危险。
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还不会翻身,自己也不还不会调整,那如果睡姿不正确的话,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
1. 趴睡
危险系数:★★★★★
有些宝宝因为有肠胀气,家长发现趴着睡宝宝会睡得更踏实,但其实,趴睡不是缓解肠胀气的正确方法,趴睡反而会大大增加宝宝窒息的风险,因而不建议让宝宝趴睡。
2. 侧睡
危险系数:★★★★
因为吐奶的问题,不少家长会选择让宝宝侧睡,但其实侧睡也有风险,毕竟宝宝还不会翻身,万一侧睡时不小心翻成了趴睡,或不小心堵住了口鼻,也会发生窒息风险,因而侧睡也是不建议睡姿之一。
如果有些家长就是想让宝宝侧睡,那可以喂奶后少睡一会儿,然后换成仰卧睡姿,并且侧睡期间,家长一定看看着宝宝,确保安全。
3. 奶睡
危险系数:★★★
不少妈妈发现当宝宝犯困时,奶睡是个特别省事儿的方法,宝宝吃着奶就睡着了,不哭不闹还不用拍嗝。
不过京妈建议千万别这样省事,尤其躺着奶睡,给宝宝喂奶时,妈妈自己也特别容易犯困睡着,万一自己睡着后不小心用身体堵住了宝宝的口鼻,发生危险就后悔莫及了;
另外,奶睡也容易增加宝宝龋齿、吸入性肺炎的风险,这些新手妈妈也要知道。
“养育宝宝”,简单的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写起来简单,但真做起来,需要注意的方面太多,需要新手爸妈学习的知识太多,尤其是一些小细节问题,或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些存在误区的育儿观点。
京妈更建议新手爸妈们多从专业渠道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更好的照护和陪伴宝宝成长。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京妈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宝宝坚持“举手”睡觉是何原因?懂了这三点,就不会无谓担心了
小婴儿就是有种神奇的魔力,每一个小举动,都令家长爱到心里,哪怕只是睡觉,在旁边看半天也不会腻。
不过,带娃过程中总会遇到些疑惑,宝宝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动作,都想让人一探究竟。
怎么突然就笑了?为什么又哭?咬脚丫是几个意思?睡觉就睡觉, 为什么非要举着小手,好像投降?
关键吧,每次怕宝宝着凉把手放进被窝里,过不长时间又会出现在头顶,实在让人无奈,只好一遍又一遍地调整。
这是为什么呢?会不会是生病了?
家长们不必担心,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每个宝宝都有过这样的睡姿,他们只是 觉得这样睡更舒服而已。
睡觉时宝宝的双手举过头顶,放在头的两侧,姿势好像投降一样,这是由于对称性强直性的颈部反射引起的。
还有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睡姿,就是一手弯曲一手伸直,头歪向伸直的手臂一侧, 被叫做“不对称强制性颈部反射”。
1、在妈妈肚子里养成的习惯
宝宝在子宫中时,由于空间有限,身体一直是蜷缩着的,双手也不能保持张开的姿势,处于被束缚的状态。
出生后宝宝的双手可以随意张开,对他来说是件很轻松的事,于是就会很自然地伸长小胳膊,享受自由的乐趣。
2、因体型限制,出现的自我保护机制
小宝宝出生后很好动的,睡觉时不止平躺,尽管还不会翻身,但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换了个姿势。
他们圆柱形的身体,再想回到原来的睡姿很困难,甚至一个不慎会出现窒息,家长若不在旁边就麻烦了。
而双手向上的姿势, 就能有效避免“侧翻” ,减少因此出现的危险。
不知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如果床很大,宝宝还会将双手向两侧大大地张开,让自己占有的地盘更大。
这样做是为了让大人离自己远一点, 以免不小心被压到。 怎么样?小宝宝是不是很聪明。
3、小手无处安放
小宝宝的胳膊举在头两侧,也有无处安放的原因在。
婴儿的身体比例很Q,小手短短的,若放在肚子上或者其它部位,都不是很方便,而举起来放在头边, 胳膊可以完全贴在床上,呼吸时会觉得很安稳。
因此,慢慢他们就习惯保持这个姿势睡觉了,谁不想睡得好一点呢?
其实成年人有时睡觉也会将手臂举过头顶,只是自己没发觉罢了。
懂了以上这三点之后,就不会出现无谓的担心了,更不用强制阻止或纠正。
婴儿举手睡觉是种天生的生理反应,并不是习惯,也不是因为生病,通常在3-5个月后就会解锁其它睡姿了,不用管。
1、不能强行改变姿势
有的家长怕宝宝着凉,于是会把孩子紧紧包起来,这样做可能会影响发育。
而且,强制性纠正宝宝的睡姿,会让他不舒服,睡不好觉,这可是很难受的。
小贴士:
实在担心着凉, 建议给宝宝穿上合适的睡袋 ,既能包住胳膊,也不会踢掉被子。而且,对于不同大小的孩子,睡袋还有专门的保护设计,舒适又安全。
2、房间不需要“静悄悄”
家长可能会发现,宝宝睡觉时举在手顶的双手,有时会突然抖动一下,好像被吓到一样。
其实 这是很常见的“惊跳反射” ,这样一惊一乍的反应,在宝宝仰卧时最明显。
具体表现为:双臂忽然伸直,小手展开、双腿用力蹬动,最后再把双手放下抱回身前;也可能是手臂小幅度举起,又慢慢放松,哭两声后继续睡着。
如果房间内太安静,一旦出现什么声音,就会惊吓到孩子。
因此,建议孩子睡着时屋内 说话的声音放轻些就好 ,或者放点轻音乐,让宝宝习惯身边的声音,不追求绝对安静,否则他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声音惊吓到。
前面已经说过,宝宝的这种睡姿与体型和在胎里的习惯有关,当宝宝再长大点, 会翻身了 ,身体越来越强健,这种现象自然就减少了。
长大后神经系统发育得更加完善,宝宝们也懂得了双手在被窝外会感觉到冷,自然而然就不会这样睡了,家长们放心好了。
小宝宝的睡姿千奇百怪,没必要大惊小怪。
做好房间的保暖,布置好优良的睡眠环境,怕冷就穿睡袋,一切以宝宝的睡眠质量为优先。
为什么小婴儿睡觉都爱“举手投降”?并非有毛病,而是哪几种原因?
为什么小婴儿睡觉都爱“举手投降”?并非有毛病,而是哪几种原因?1这也是宝宝在宝宝阶段,就养成的作息习惯最初,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始终都是蜷缩着的,休闲空间很有限。因此,宝宝晚上睡觉全是四肢弯折放置的样子。到了后来,宝宝身体越长越大了,而妈妈的肚子也突起更大了,仅仅宝宝的休闲空间依然不足够用。因而,宝宝入睡大多是投降式样子。
可以这么说,这类睡眠质量姿势,在宝宝或是胎宝宝阶段就养成,宝宝出生之后可能也习惯了,难以迅速更改。
2这也是宝宝的防范意识姿势,避免倾翻小宝宝晚上睡觉,如果不做伸手投降状,那样宝宝非常容易会因能力不够,睡觉中产生倾翻而乏力翻回。一旦发生这类出现意外,宝宝可能阻塞鼻子和嘴巴,影响到了吸气。因而,宝宝用投降式姿势入睡,也是一种本能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防止风险状况的产生。
小宝宝的“投降式”睡姿,其实真的特别可爱。妈妈们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觉得好奇心。但是,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的,妈妈们大都不会再困扰了。并且,一旦有不懂的人问起缘故,宝妈妈也是有知识量能够传达给别人,讲解清晰宝宝投降式睡姿是怎么一回事。
有关宝宝睡觉的姿势,妈妈们必须防备的,并不是宝宝投降式睡姿。反而是下列这几种睡眠质量姿势,这种姿势都很容易伤到宝宝,宝妈妈知道后要及时改正小宝宝。
宝宝这类睡姿非常危险,看到这类睡姿,妈妈要立刻改正娃趴卧睡姿非常危险,宝宝可能氧气不足新鲜的空气,才可以关爱宝宝的睡眠质量。但宝宝若采用的是趴卧姿势入睡,不但很有可能吸气不上清新空气,还很容易因为压住了胸骨和心血管,造成宝宝消化吸收进更多有机废气,害的宝宝氧气不足,影响到了脑发育。
严重的话,还会由于趴卧太久,被宝宝被子或脏物塞住鼻子和嘴巴,出现意外室息。这类很有可能会严重威胁宝宝人身安全的睡姿,母亲知道后尽可能马上去劝阻改正,要确保宝宝正确的睡姿。
宝宝枕手入睡,一定不要有的小宝贝举起手,制成投降式姿势入睡。这一没什么问题,但是妈妈一定仔细看,果断不能允许宝宝枕手入睡。那样可能会致使宝宝胳膊酸疼,腹腔压力太大,引起反流性食道炎,导致宝宝恶心呕吐,对宝宝的食管有危害。假如宝宝会有这样的睡姿,能够看娃的月龄超出3个月并没有。宝宝在3个月后,大多数能够枕枕头了。妈妈帮娃门把拉出,垫着一个薄枕头套当枕芯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