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左右的进口车哪款好「五十万元级别的进口豪华车除了价格更贵优势体现在哪里」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发达以及造车技术的进步,大家对于进口车型的依赖以及盲信的程度越来越低,尤其是国产化后的车型往往性价比更高,那么相对来说进口车型的优势还有多少呢?

奥迪A6进口作为五十万元级别的豪华中大型车,首先在定价方面就要比同级别的国产奥迪A6L贵了四万多,而且轴距上奥迪A6进口车也更短一些,而以进口车和国产车的入门级车型为例,配置上,反而是国产的奥迪A6L多了被动行人保护、疲劳驾驶提示、真皮/Alcantara混搭座椅、运动风格座椅、单碟DVD。

奥迪A6进口则是多了电动后备厢 位置记忆、车顶行李架、驾驶位座椅位置记忆、后排比例放倒、外后视镜位置记忆、后雨刷。从配置的丰富程度上来看,两款车也是个优势,但综合考虑奥迪A6进口的价格更贵,可能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于装载能力了,毕竟奥迪A6进口是两厢休旅车,和国产的奥迪A6L在风格上有所区分。

奥迪A6进口的基本参数:

以在售的2022款奥迪A6进口为例,其全系都是两厢版本,官方定价46.18万到62.28万之间,动力上则分为2.0T高低功率和3.0T三种动力版本,其中2.0T低功率版本发动机最大马力190匹,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320N·m,变速箱使用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给出其零百加速成绩为8.4秒。

奥迪A6进口的2.0T高功率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180KW,最大马力245匹,最大扭矩370N·m,变速箱同样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其零百加速成绩为7秒。奥迪A6进口的3.0T动力版本发动机最大马力340匹,最大功率250KW,最大扭矩500N·m,变速箱仍采用7速湿式双离合,其零百加速成绩只需5.3秒,还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动力表现。

车身尺寸方面,奥迪A6进口作为中大型轿车的定位,其车身长宽高分别是4951*1886*1483毫米,轴距为2925毫米,尽管相比奥迪A6L要逊色一些,但因为奥迪A6进口是两厢车造型,所以实际装载能力还要比国产版本更好,但因为轴距稍短,在乘坐空间上会略差一些。

奥迪A6进口的外观、内饰:

外观方面,奥迪A6进口的造型和国产的奥迪A6L是有明显区别的,除了前脸依然是奥迪家族式的六边形大嘴和大灯造型,但布局上明显要比国产版本更有运动感也更夸张一些,同时在车身侧面看上去更有个性,比传统轿车还多了行李架,相比奥迪A6L的行政级定位,奥迪A6进口明显更倾向于家用、工具车风格。

在内饰方面,奥迪A6进口的设计则没有太多的区分并且和国产版本的车型保持了一致,无论是多层次布局的中控,三块液晶屏幕以及亮色的中控装饰面板等等,这些都让奥迪A6进口的车内看上去更大气,也更有科技感和现代感,在豪华气氛方面,奥迪A6进口给用户的感觉也不差。

奥迪A6进口的空间、舒适性:

首先在乘坐空间和舒适性上,奥迪A6进口的表现是很不错的,作为中大型轿车的定位,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无论是纵向、横向空间还是头部空间,奥迪A6进口的表现都很优秀,不过奥迪A6进口的后排地台隆起较大,对空间和舒适的都会有影响。在舒适度方面,奥迪A6进口的座椅包裹感和承托都很好,这一点用户不需要担心。

奥迪A6进口的驾驶体验:

奥迪A6进口的动力表现还是不错的,即便是2.0T低功率版本,日常驾驶动力也完全够用,而且动力输出平顺性和油门响应性也都还不错,当然如果想要体验推背感还是更推荐2.0T高功率及以上版本。在日常驾驶舒适性方面,奥迪A6进口的底盘、悬挂隔音滤震都有较好地表现,日常行驶高级感很明显,底盘不会松散而且悬挂动作干脆,声音也是比较厚实的。

但在操控性方面表现就不是太好,毕竟奥迪A6进口即便是休旅车,还是要以舒适性为主,另外奥迪A6进口的车机体验感还是不错的,多媒体功能也够用。

总结:

整体来看,奥迪A6进口并非是奥迪A6L的竞争产品,更像是国产后奥迪A6L的补充版本,全系都是休旅车的造型,可以给到用户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并且在功能性上要比奥迪A6L更强一些,尤其是在装载能力上,对于那些喜欢奥迪A6但又需要一定的装载能力,同时又不喜欢SUV的,奥迪A6进口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50万左右的进口车哪款好「五十万元级别的进口豪华车除了价格更贵优势体现在哪里」

豪车为何那么贵,除了品牌溢价还贵在何处?

因为豪车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比较复杂,而且用的材料也是比较昂贵的,所以豪车的价格比较高。

豪车顾名思义就是豪华的车辆。谁见谁喜欢,因为开出去不仅有面子,而且也显得自己有身价,当然它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在我们国家豪车贵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关税另一部分就是工艺以及使用材料上,那么豪车跟普通车的区别有哪些人?为什么可以卖到那么贵呢?

一说到豪车,大家可能就会想到宝马、奔驰、奥迪,上百万的价格让人很难下手,一般只有有钱人才开得起。很多人都知道豪车比较贵,但是又贵在哪里呢?首先好车卖得贵,不仅仅是因为品牌光环,因为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品牌不可能把这款车的价格卖这么高,而且也不能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确实买车时我们一般都比较注重自己的安全性,当你坐在车子上的那一克就你先表示把自己交给车子了,所以买车是一定要注重车辆安全性的,这就是豪车与普通车之间最大的区别了。豪车在发生危险之前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这也就是豪车征服消费者的最大原因之一。其次就是豪车在工艺上比较复杂,而且豪车用的材料也是很好的材料,有很多都是外国进口来的,所以豪车的价格一般都很贵,并且有很多豪车的配置是相当高的。豪车贵的最关键原因还和我们国家的关税有关系,这也进一步的影响了豪车的价格。

虽然豪车的价格偏高,但是它的操控性和安全性都比较好,我们在购买时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毕竟豪车的成本在那摆着,能够买得起豪车已经是很不错了,如果买不起豪车最好也要选择一款安全性能较好的车。

50万左右的进口车哪款好「五十万元级别的进口豪华车除了价格更贵优势体现在哪里」

豪华车辆到底贵在哪方面?

1、 车身材料的基本成本

① 车身材料

首先是身体材料。据不完全统计,高端豪华轿车特别是大排量轿车的高强度钢材约占70%,而普通轿车的高强度钢材约占50%。先进高强度钢的利用率在30%以上,而普通车辆的利用率可能只有3-5%左右。

高强度钢的加工成本比普通钢高20%,且强度越高,可加工性越差,切割和矫直难度越大,相应的焊接成本也高。在相同结构下,高强度钢的焊接成本将比普通钢高30%左右。除了高强度钢,奥迪A8、捷豹XJ和凯迪拉克CT6等一些高端汽车也使用铝合金。新BMW 7系列使用更轻、更强的碳纤维或与其他金属粘合的碳纤维。就成本而言,同样一公斤材料,钢的价格为0.8-1美元,铝的价格为2.4-2.6美元,碳纤维的价格为20-30美元,几乎是钢的20倍。

② 皮革成本

20万以下普通家用汽车的“皮座椅”一般由化学纤维物质制成。也就是说,合成革由PVC树脂、PU树脂或PU树脂和无纺布制成,也称为“仿皮”。成本不高于织物座椅。豪华轿车使用“皮革”。指从动物身上剥去的皮肤材料。不仅是牛皮,还有猪皮和羊皮。天然动物皮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缺陷。选材浪费大,利用率不到40%。

此外,许多高端豪华轿车都是手工缝制的。一个成熟的技术人员需要两天的时间来操作方向盘。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也反映在最终价格中。

2、 详细设计费用

同样的配置,豪华车至少比普通车高一个档次。底盘、车身、隔音、甚至钥匙的质地和阻尼也不同。整辆车有一万多个零件。如果某些部件得到改进,整个汽车将大不相同。

例如,奥迪A3和高尔夫7都来自大众MQB模块化平台,也在佛山工厂投入生产,很容易说“A3”是一款换壳“高尔夫7”。但事实上,除了动力单元和一些通用部件外,两款车在车辆制造理念、配置水平和制造技术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奥迪A3系列均采用前麦弗逊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同时基于MQB平台的高尔夫7采用非独立后悬架。其他部件如方向盘、门板装饰材料等材质A3等级明显高于高尔夫7。

3、 税费和保险费

事实上,有些豪华车并不那么贵。汽车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进口税。一辆40万辆排量为3万辆的汽车从国外进口到中国。在缴纳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后,汽车价格达到70万辆,占汽车价格的三分之二。在中国,品牌经销商会提高价格。经销商新车的广告费、运营费和测试费也将与消费者分摊。国外40万辆汽车在中国可以销售数百万辆。

此外,豪华车的使用成本要高得多,比如更昂贵的保险、更高的油耗和更好的用油要求、更昂贵的维护和维修成本等,这些都是豪华车的隐性费用。

4、 豪华车的销售压力导致价格昂贵

豪华车的销售压力导致价格昂贵。虽然这辆车很贵,但销量很小。事实上,它是一个非常利基的品牌,不会有大众品牌的巨大收入。以劳斯莱斯为例。2016年,劳斯莱斯售出4011辆汽车。即使一辆车是1000万元。销售总额401.1亿元。2016年,丰田在全球售出1017.5万辆汽车。我们计算平均每辆车15万元。总销售额为15262万亿元。罗尔斯·罗伊斯的年收入甚至比不上广受欢迎的品牌丰田。

豪华车卖得很少,但制造汽车需要研发成本。空气动力学和底盘平衡要求工程师花费时间进行调整。设计、广告和营销是真正的成本。豪华车公司的收入不如丰田,所以他们只能通过提高价格来分担研发和制造成本。

5、纯手工制作的

在工业起飞的时代,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不仅能体现制造商的实力,也能体现时代的进步。然而,这种生产方式已不能再吸引任何消费者。因此,纯手工制作的方法举世闻名。欧洲奢侈品牌通过纯手工制作展示其品牌价值。这种方法看似落后,但却能体现工匠精湛的技艺。例如,劳斯莱斯一直以其奢华的纯手工技艺成为汽车行业的贵族,通过这种保持品牌特色的实践,我们将赢得追求创新和奇迹的高端消费者的心,并以这种古老的文化主宰现代汽车世界。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朋友圈的演变「微信朋友圈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