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特殊时期,社会各界纷纷捐款买飞机大炮,老百姓捐粮捐衣。而末代皇帝溥仪,经过几番考虑,最终也向国家献出了一个宝贝,一个伴着他仓皇出逃,历经数次搜检,却被他始终贴身保存的宝贝——田黄三联玺。
田黄三联玺是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位居太上皇后,乾隆皇帝极尽奢华地为自己创制了田黄三联玺。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田黄一般较小,而三联章必须使用大块制成。于是,乾隆亲自下旨,从内务府造办处金玉作调集能工巧匠,在大块的田黄中巧妙设计,经过抽条、掐条、取链、活环等十几道工序,制作成以链环相扣、完整合一的三联章。三联玺上所有的石环全部是闭合的,没有任何裂缝黏合的痕迹。
章料制成,乾隆皇帝从儒家经典中寻找到了印文的内容:“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和“乐天知命,故不忧”,再留下自己的标志,成就了左方章“乾隆宸翰”、中椭圆章“乐天”、右长方章“惟精惟一”。
“惟精惟一”出自《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危则难安,微则难明,故戒以精一,信执其中。乾隆以此表明其治国理政的理念。说的是皇帝要时刻提醒自己,在他统治的社会中随时会有危机,他要做好国家的统帅。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乐天”之义取自《周易·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知命是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谛,乃至生命的价值。
“乾隆宸翰”就是乾隆皇帝翰墨的意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坊间传闻,乾隆皇帝对田黄三联玺甚是喜爱,睡觉的时候都要放在枕头旁。乾隆皇帝之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当然还有著名的慈禧太后,都对田黄三联章十分珍重。
1924年,溥仪匆忙“逃出”紫禁城,偌大的“家业”,最后只带走了少量的珍宝字画,以及这枚“乾隆帝田黄三联玺”。溥仪火急火燎地将其缝制在贴身衣物里,“夹带”出逃。流浪途中,溥仪对田黄三联玺呵护备至,因为体积小,又隐藏得极为隐蔽,它就这样幸运地逃过了一次次的搜检。
1950年7月,溥仪回国后献出乾隆帝田黄三联玺,世人才终于见到这枚稀世珍宝的真容。中国人民邮政在1997年还为三链章发行了邮票,确定了它“国宝中的国宝”地位。2013年,中央电视台以《镇馆之宝——田黄三连印章》为题,专门介绍了此田黄三联章的传奇故事,震撼了无数观众。
如今,人们透过故宫博物院明亮的橱窗,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件稀世国宝,看到它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感受它所经历的200多年的历史沧桑。
溥仪被赶出宫之后,为何贴身藏了三块田黄石印?
因为他非常的崇拜乾隆皇帝,并且他知道这三个石印是非常的珍贵的。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乾隆是一个盖章狂魔,他生平最喜欢在文物上带上自己的章印,他的一生因为有很多的章印,但是有个章印却是他一直贴身放着的,那就是田黄石三联印章。
有人会疑惑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首先,田黄石是非常珍贵的,而且自古以来就有一两田三两金的说法。而且在现代田黄石更是非常珍贵,它的价钱是黄金的1000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说你拥有一小块田黄石,那么你有可能能够买下一个别墅,仅是材料,就那么珍贵了,再加上这枚印章的工艺,那价值更是不可预计了。
这个印章的工艺是非常精湛的,总共有三个小印章,其中有两个正方形的一个椭圆形的,并且,每一个印章上刻的都有字,显示着它的朝代,而且连接这个印章的链子也是完美无瑕的,这个链子是用田石雕刻的,要知道这个工艺可以说是非常的巧夺天工了。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如果说出了一分的差错,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就都化整为零了。
之前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就悄悄带走了很多宝贝,但是后来他被日本人当傀儡时,都被搜刮走了,只不过这枚印章是因为他一直贴身携带,才没有被日本人所侵占。后来他把这个印章上交给国家,于是这个印章就成了现在的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可能五一溥仪当时也没有考虑那么多,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举动,却为我们国家留了一个宝物。
溥仪在被驱逐出北京时,为什么要把田黄石三链章藏在棉衣里?
中国封建王朝上下千年,在这其中出现的皇帝更是数不胜数,唯一一位见证了封建王朝的破灭与新时代逐渐建立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的末代皇帝。作为一个相当富有的皇帝,当他被驱逐出北京紫禁城的时候,却在怀里藏了一个田黄石三链章,可见这件物品的珍重。我个人认为他带了这一件物品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这件田黄石三链章其实是乾隆的物件。这个链章是由一块黄石打造而成,并用三条链子连接起来。这件链章是乾隆最喜爱的一个物件,上面刻的文字取自《周易》乐天知命,是当时乾隆主张的治国理论。当时的乾隆非常的喜欢这件印章,据传不论是各种场合,甚至是在睡觉的时候,乾隆都会把它带在身上或者放在枕头边。所以说到了溥仪这个时候,这件田黄石三链章相当于自己家传的珍贵物品,也可以说是作为皇帝的一个象征。所以说当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是对之前皇帝生活仍然抱有期望,仍然认为自己是帝王,所以他才会同意日本人的意见,为了所谓的皇帝的虚名,去当日本人的傀儡。因此,三黄石链章这一个能够代表身份的物件,就成了溥仪首选的重要物品。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个链章本身价值不菲,也许当时的溥仪已经预见到自己到了日本人的地盘,虽然说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人身自由是不可控的,所以说,他决定带着这个印章以备不时之需,或者说是在到了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链章变卖掉,当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那么现在这个田黄石链章在哪儿呢?其实就在我们的博物馆中,这是当时溥仪再回到北京的时候,为了表示对新中国的支持而主动上缴给国家的,不论是从它的来历还是其他方面来说,这块田黄石链章作为国宝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