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
出自史图馆
刘邦称帝后,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因此便以“汉”为国号,史称西汉。
刘邦称帝的合法性,来自于诸侯们的推举。
《史记》中记载,诸侯们推举刘邦为帝的原因,是因为刘邦在灭秦和打败项羽的两件事上功劳最大。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因此,刘邦的帝位与秦始皇的帝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秦始皇的帝位,代表至高无上,毋庸置疑,因此拥有绝对的权力。
而刘邦的帝位,只是说他的功德比其他诸侯大,所以只是相对权力。
也就是说,汉朝的建立,实质上是按照功劳分战利品。
刘邦的功劳最大,因此可以分得“帝位”,其次者可以分为王侯。
但是,这种方式就导致了权力架构不稳定。
皇帝、王侯之间的权力边界划分不清,同时彼此之间也缺乏信任。
每天朝堂之上,功臣们一起喝酒,酗酒争功,狂呼乱叫,甚至于拔剑击柱,无奇不有。
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帝益厌之。
之后你看到刘邦杀臧荼、杀韩信、杀卢绾、杀彭越、杀英布,杀得满手血腥,还落了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评价。
其实就是刘邦得不到安全感,直到最后,刘邦决定换一种方式,以换取汉帝国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于是就有了我们熟知的“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代表着三方势力:
刘邦的宫廷势力刘姓诸侯王其他外姓诸侯白马之盟的主要核心内容,是“非刘氏不封王,无功者不得候”,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各方利益。
非刘氏不王,保证了刘氏诸侯的权力,不被异性诸侯侵蚀,掌控地方王国。异姓诸侯的利益,也不会被王权侵犯,丞相必需出自军功集团,掌控政府。皇帝掌握王侯的分封权力,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掌控朝廷。自刘邦开始,丞相都是由军功诸侯担任,从萧何到申屠嘉直到卫绾,除了外戚的吕产,皆是出自军功元老,或是其后代。
所以你看,萧何刚死,曹参就收拾行李准备上任,因为按照军功,就该轮到曹参做丞相。
吕产为外戚,虽然在楚汉之争立有军功,但也是破坏了白马之盟的规则,于是周勃、陈平设计,将吕氏集团彻底消灭了。
之后,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刘恒即位,是西汉第五位皇帝,既汉文帝。
文帝即位后,将长安的军功诸侯们遣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为了消除“诛吕安刘”之乱的震荡,汉文帝恢复了“白马之盟”,丞相由军功诸侯担任。
先是参与诛杀吕氏的周勃与陈平,接下来是灌婴、张苍。
张苍一共做了15年的丞相,等到他退位时,第一代功臣已经基本凋零殆尽。
这个时候,汉文帝非常想任用皇后的弟弟窦广国为相,但有诸吕之乱的前车之鉴,还是选择了年迈的申屠嘉。
申屠嘉是武士出身,但似乎并不适合担任宰相,《史记》中太史公对申屠嘉的评价是:
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意思是,申屠嘉刚正坚毅、品德高尚,但是他不懂权术,又没有学问,和萧何、曹参、陈平这些丞相比起来,要逊色不少。
他能够担任丞相,纯粹是因为汉高祖刘邦遗留下“白马之盟”的祖训,文帝看在他的军功上,也是无奈之举。
不过按照“萧规曹随”的旧例,申屠嘉虽说没有什么政绩,但也没有出多大的纰漏。
汉文帝驾崩后,其子刘启继位,既汉景帝,申屠嘉继续留任宰相,但汉景帝远不如他的父亲尊重申屠嘉及其所代表的军功诸侯集团。
于是西汉迎来了关键的转型期。
转型邓通是汉文帝的一个宠臣,有一次申屠嘉上朝见汉文帝,邓通就坐在旁边,因侍宠就没有行礼。
申屠嘉说完正事,对文帝说,“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於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就想杀了邓通。
因为“唯名与器,不可假人”,你喜欢他可以给他钱,但礼不可废。
但文帝只是说:君勿言,吾私之,压根没当回事。
申屠嘉回府后,就要把邓通招来,邓通马上去找文帝求助,文帝说:“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你但去无妨,你去后我马上把你召回来就行了。
邓通到了丞相府“通顿首,首尽出血”,回去后和汉文帝哭诉说“丞相几杀臣”。
从申屠嘉与邓通的冲突可以看到,军功集团与皇权之间势力的均衡。
而到了汉景帝,做法就和文帝不一样了,毕竟他没有经历过诸吕之乱。
汉景帝最信任的大臣,是太子时的老师晁错。
由于晁错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被太子誉为“智囊”。
景帝即位之后,跳级提拔晁错升为“内史”,进入了顶层决策圈。
《史记》中记载,晁错多次单独晋见景帝,讨论国家大事。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景帝对他言听计从,更改了许多旧法令,于是引起了军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晁错的内史府大门朝东,晁错觉得不方便,就在南边开了一道门。
本来开道门不算大事,但这道门打穿了太上皇庙的围墙,一般人可不敢做,晁错就是依仗景帝宠幸自己。
申屠嘉知道后大怒,就想借着这事杀了晁错,同时向景帝强调军功集团的权力。
而景帝只是说,外墙不重要,不致于触犯法令。
退朝后申屠嘉回到家气得一病不起,吐血身亡。
申屠嘉的死,意味着白马之盟建立的权力分配体系开始崩溃。
汉景帝不尊重的,不只是军功老臣,而是整个“白马之盟”构建的权力分配体系。
这也是景帝重用晁错原因之一,朝堂之上,景帝可以借晁错制衡军功老臣,而且晁错还是“削藩”的主要推行者。
汉景帝想要的,是秦始皇的“绝对皇权”,而非白马之盟形成的相对皇权。
晁错早年学习的法家思想,于是有了用武之地。
景帝二年,晁错向景帝提议削藩,上疏《削藩策》。
先是削掉了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之后,轮到了吴王刘濞。
齐、楚、吴是汉帝国最大的刘姓王侯,其中最强大的就是吴国。
吴国有海盐之利,兼冶铜铸钱,国用富饶,百姓无赋。
而且刘濞与汉景帝还存在着杀子之仇,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与刘濞之子下棋时起了争执,就被太子用棋盘给砸死了。
各种仇怨与猜忌,景帝与吴王彼此之间都要在强大之中寻找安全感。
此时,晁错要削掉吴国最富饶两个郡:产铜的豫章郡和产盐的会稽。
刘濞只能放手一搏,于是就有了以吴国为首,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没多久,晁错就被腰斩。
想要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必须团结军功集团。
为了消除申屠嘉之死带来的对军功集团的影响,杀死晁错,可能是最成本最低的方式了。
平叛晁错腰斩后,汉景帝任用了第一代功臣周勃之子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周亚夫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前143年,曾官居丞相,平定七国之乱最大的功臣周亚夫下狱后被饿死。
根据《汉书》记载,周亚夫的儿子因为私自买卖违禁葬器,而遭到连累被捕下狱,在狱中绝食而亡。
但其实导致周亚夫之死的,是因为两个更致命的事件。
其一,是废黜栗太子。
原本太子是刘荣,后来因为薄皇后无子被废,王夫人在皇后之争获胜,于是景帝决定废黜栗太子,改立王夫人之子刘彻(之后的汉武帝)为太子。
此事遭到了时任丞相的周亚夫,和军功集团大臣们的反对。
而景帝执意废黜刘荣,不惜杀人立威,最后终于立刘彻为新太子。
其二,是阻碍王皇后之兄王信封侯。
窦太后希望封王皇后之兄王信为侯,周亚夫搬出了白马之盟反对,到了中元五年,景帝违反白马之盟,册封王信为列侯,君臣间发生严重的冲突。
之后就发生了周亚夫被捕下狱,后绝食而亡的事件。
这两件事的实质,都是军功集团对皇权扩张的阻止。
汉景帝希望扩张皇权,废除白马之盟,而军工集团则希望维护自身的权力。
周亚夫既是军功二代,又是当时平定七国之乱的军功最高者,又处在丞相的位置。
而且周亚夫之父周勃曾为了维护白马之盟,发动了诛吕之乱。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之下,既让军功集团对周亚夫抱有极大的期望,又让景帝怀有严重的警惕。
周亚夫很自然的站到了皇权的对立面上。
于是,周亚夫之死也就顺理成章了。
周亚夫死后,同为军功二代的刘舍被罢免,由非军功集团出身的卫绾接任丞相。
至此,白马之盟构筑起来的体系彻底结束了,也为之后汉武帝空前的丰功伟绩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
公元前155年,晁错向汉景帝上疏《削藩策》,请求对各诸侯进行削藩,并且他还说出了这样一句千古名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听到晁错这份激动人心的话,汉景帝犹如打鸡血一般的睡不着急,第二天他就命令公卿和皇族们在朝堂上讨论这件事情,但因为汉景帝宠信晁错,所以朝堂上除窦婴外,其他人都不敢公开表示反对,由此这篇决议得以顺利通过。
于是,汉景帝便正是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消息传出后,晁错的父亲极力劝说晁错不要这样愤青,趁未酿成大祸,赶紧劝汉景帝收回成命,但晁错却表示不听,他父亲一声叹息,遂服毒自尽。
等到汉景帝下达削藩令十多天后,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便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由此,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拉开序幕。
汉景帝在闻知消息后,边和晁错商量出兵事宜,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他自己则留守京城。 汉景帝想到自己御驾亲征,感觉实在有些心虚,于是他又召见袁盎。因为袁盎曾当过吴国丞相,所以景帝就问计于袁盎。
袁盎认为吴楚七国造反的目的只是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所以只要斩杀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
在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以安各诸侯。在大家的联合逼迫下,汉景帝最终准奏,于是晁错被腰斩。
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景帝诛杀晁错,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虽然,汉景帝很清楚,即便诛杀晁错,吴楚等七国也不会就此罢兵。但问题是,如果不杀晁错,七国之乱肯定很难平息。
因为,现在起来造反作乱的,只有吴楚这七个诸侯国。他们起来造反,是因为他们是第一轮被削藩的对象,他们的利益直接受到损害。至于其他诸侯国,他们暂时没有起来造反,绝不是因为他们觉悟高,而是他们的利益暂时还没有受到损害,所以他们想先看一看。
这个时候,如果汉景帝依旧信任晁错,就意味他仍然要坚定的执行削藩政策。换句话说,等到他把七国之乱平定后,接下来就要对其他诸侯国进行削藩。在这种背景下,其他诸侯国将很容易被造反派给拉拢,也加入到造反的队伍中,这样七国之乱可能就会演变成十几国之乱。
如果最后是这种结果,汉景帝的中央政府,肯定会撑不住。所以面对七国之乱,汉景帝就必须立马表明态度,总而言之,削藩政策是错误的,是我被小人给蒙蔽。再总而言之,我将全面取消削藩政策,为表明我的态度,我现在就将晁错这个罪魁祸首杀死,所以大家也不用再担心削藩的事情。
有了汉景帝这样一种表态,其他的诸侯国,肯定不会再轻易参与到造反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七国之乱的规模就很难再扩大,因为没有新的力量加入他们。而仅靠吴楚之地,显然缺乏挑战中央政府的实力,所以仅仅三个月,七国之乱就被平息。
事实上,袁盎也好,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也好,还要其他大臣,他们之所以极力劝谏汉景帝诛杀晁错,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因为,七国之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诸侯国都借此叛乱,那原六国故地就会立马分崩离析,到时汉中央政府就成为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秦国。
客观来说,晁错的削藩手段,确实太急功近利,其政治手段一点都不成熟。
因为,削藩最难的事,就是如何让拥兵大佬无法实现联合。所以,这种事你秘密、再秘密,都怕打草惊蛇。结果晁错上来就是喊着口号去干这种事,生怕各地诸侯王不明白他们的意思,这不是不成熟是什么?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些诸侯已经被汉文帝不留痕迹的削过一次藩,比如文帝执政时,西汉最大的诸侯国齐国被和平肢解成六个国家,淮南国被一分为三,其他诸侯国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割。此时汉景帝的七国,与文帝之前的七国,已不可同日而语,否则汉景帝能否过这个坎,还是个未知数。
从这层意义上说,虽然晁错执行的其实是汉景帝内心里的想法,但他作为这件事的直接负责人,却错误估计形势,造成这种结果,自身肯定也难逃其咎,所以被杀也算是罪有应得。讲真的,晁错如果泉下有知,真应该向贾谊好好学习下究竟该如何削藩。
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
西汉景帝时期爆发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诸侯国叛乱的事件,史称“七国之乱”。而叛乱的诸侯国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
叛乱的诸侯国来势汹汹,景帝胆怯了,在明知道应叛军要求诛杀晁错可能并不会让叛军退兵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将晁错杀掉。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度为七国之乱埋下伏笔
七国之乱的爆发,是西汉王朝初期中央与地方矛盾的一次爆发,这其实与当时的“郡国并行制”有很大的关系,秦朝建立郡县制后,实际上并没有彻底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在后来的反秦起义过程中,郡县制的作用微乎其微。
在刘邦建立汉朝时,吸取秦朝时期郡县制的经验,在推行郡县制的时候,也分封了一些诸侯国,相互进行牵制。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为了壮大势力、收拢人心,封了许多将领为异姓王,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对这些势力强大的异姓王十分忌惮,所以选择将其除掉。
与此同时,刘邦觉得自己已经是九五至尊,应该让自己的亲戚也沾点光,同时也可以达到“以亲制疏”的目的,所以将他的同族人大封为王,地位比列侯还要高一等。
通过刘氏宗亲,刘邦最后铲除了所有异诸侯王,并且定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就导致,刘氏宗亲的势力急剧增加,最后甚至威胁到中央的权利。
这些同族人封王后,有自己的封国,在封国内,一切以他们的意愿为大,他们就等同于君王。这也就是“郡国并行制”的由来。
这种制度的确是让刘家子孙都受到了荫庇,但是也导致了许多隐患。分封国中的自由度太大,而且还可以自主掌握军权和财权,久而久之,这些分封王便不愿意受管制了,他们开始形成了一种分裂之势,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
所以统治者就开始着手削藩,这也使得两方的矛盾愈加激化,为七国之乱的爆发埋下隐患。
七国之乱的爆发与晁错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刘邦去世后,又经过吕氏篡权,导致西汉初期的政治生态极为混乱,等到汉景帝刘启登基之时,藩王与朝廷的矛盾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七国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吴王刘濞牵头导致的,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兄长刘仲的儿子,在刘邦起事的时候,建立了一定的功劳,后来刘邦封其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在西汉初期实力一直非常大。
汉文帝时期,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入宫朝见皇帝,并且经常与刘启一块玩耍,结果在一次下棋时,吴王太子对刘启的态度十分不恭敬,刘启大怒,竟然拿棋盘生生砸死了他。
吴王刘濞痛失爱子,对朝廷的不满愈发严重,从此称病不上朝,连对天子的基本礼节也不遵守了。
汉文帝觉得吴王痛失爱子,所以身体抱恙,再加上是太子刘启的过错,心中有愧,一开始对吴王的态度十分包容。可是过了许久,吴王还是如此,而且经过调查,吴王好好的,并没有生病,朝廷就扣押下了吴王的使臣,借此警告吴王。
吴王心中十分惶恐不安,于是就起了反叛的念头。
汉景帝继位后,藩王的态度已经十分嚣张了,严重威胁到了朝廷。于是景帝与御史大夫晁错开始谋划削藩。
晁错上书陈述诸侯过错,请求将诸侯的封地削减。景帝开始逐渐寻找藩王的过错,削减他们的封地。
胶西王刘昂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六个县的封地;楚王刘戊服丧时淫乱,削减其东海郡。
此类种种,都让藩王们非常不安。于是与朝廷素有旧怨的吴王刘濞连同赵王刘遂、楚王刘戊、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招兵买马,公开叛乱。
又与匈奴、东越的人勾结,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向西进军,因为声势浩大,前后参与的诸侯国多达七个,因此被称为“七国之乱”。
晁错在这个事件中,起到的不是根本性的作用,只是触发七国之乱的直接性原因。
汉景帝明知诛杀晁错无用,为何要杀他呢?
由于西汉初期,地方诸侯国势力雄厚,因此在七国之乱起初进展十分顺利,势头十分迅猛,景帝知道后,有些不安,与大臣商量对策。
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但是大臣袁盎却建议景帝满足叛军的借口杀了晁错,这样叛军就没有借口继续发兵了。袁盎曾经做过吴国的丞相,所提议的建议自然是对吴国有利。
但景帝思考之后,却听从了袁盎这个建议,将晁错腰斩于东市。但此举并没有让叛军停下脚步,反而是觉得朝廷软弱可欺,更加张狂了。
这才让景帝坚定了武力镇压叛乱的决心,派遣了大将周亚夫镇压叛乱,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将这场叛乱平息。
其实景帝应该能够料到,就算杀了晁错也不能平息这场叛乱,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景帝选择杀了晁错其实是一种政治赌博,如果七国退兵,那就算是赌赢了,但显而易见,他赌输了。
但是就算他赌输了,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这也为景帝争取了一些调兵遣将的时间。
从根本上来说,七国之乱的爆发还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杀晁错实际上可以告诉更多的诸侯国,中央没有削藩的意愿,使得没有参与叛乱的诸侯国不要加入进来。
这也让诸侯国的出兵没有了立场,因为叛军打出的的名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现如今晁错已死,叛军仍然不退兵,这在道义上就是站不住脚的。
同时还可以让朝中主和派的大臣们认清现实,就算是杀了晁错,也不能让叛军退兵,只能靠武力解决,为后来自己对叛军的镇压省去不少口舌。
这样来看,汉景帝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只死晁错一个人,但却能带来诸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汉景帝看的清楚、算的明白,自然选择牺牲晁错了,虽然晁错曾经是汉景帝的恩师,但对于景帝来说他也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对于帝王而言,没有什么恩情可讲,只有服从政治利益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