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兵王”张英才简直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
他的战斗经历至今仍为无数军迷所推崇。
他的英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或许,会成为永恒的话题。
老覃在这里说一个小插曲:2020年9月6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到来之际,我第77集团军某旅二营五连官兵根据连队战史自编自演的情景短剧《虎口脱险》。战士们人人争演剧中主人公张英才。最终,争到这个角色的是战士何岗。他无比光荣,逢人就说“一辈子能扮演一次英雄张英才,人生足矣。”其他官兵在观剧后,个个都以张英才为学习的榜样。
如果说,无敌“兵王”张英才在战场上的人生如同开挂,人们有理由怀疑他为战争而生的人物。
但是,老覃认为,他的人生应该有两大遗憾。
遗憾之一:出生太迟,没能出现在大革命时代,没能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没能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没能跟随毛主席开辟中央苏区,也没能跟随毛主席参加红军长征。
毛主席是非常喜欢张英才的。
毛主席和张英才只见过四次面,却对这位“兵王”印象深刻。
这四次会面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话说,在1949年4月,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江防后,红旗迅速插遍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形势一片大好。张英才所属部队进至江西赣江西岸,与敌白崇禧部激战。就在这个时候,张英才接到了中央的通知,要他代表第二野战军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参加世界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团在出国前,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接见。
张英才清楚地记得,毛主席听说他叫张英才,来自二野,非常感兴趣,曾拍着他的肩头问他 “到过大别山没有”。他如实地回答自己是陈赓兵团,“没有去过大别山,只到了伏牛山。”
这是他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第二次见面的时间是在1950年1月。
彼时,张英才随中国青年代表团在苏联、捷克等国考察归来,受毛主席之邀到他家参加家宴。
毛主席知道张英才是山西人,特意让厨师做了山西人爱吃的刀削面,还让服务员拿来了山西老陈醋。
他兴高采烈地对张英才说:“三国时候山西出了个关云长,千古名将,你13次立大功,并不比他差!”
第三次见面发生在1950年9月,张英才被邀请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首届“群英会”,即全国战斗英模代表大会。他在闭幕宴会上代表全国战斗英雄向毛主席敬了酒。
第四次见面发生在1954年,张英才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主席热情地和他握手,鼓励他在南京军事学校好好学习。
这之后,虽然毛主席和张英才再也没有见面,但毛主席一直牵挂着他。
比如说,1973年10月,周恩来把参加“中央读书班”的学习名单交给毛主席。毛主席发现里面没有张英才的名字,很不满意,把着上面出现的王洪文、陈永贵、倪志福、吴桂贤等人的名字,有些不甘地说:“这些没有打过仗的人都来了,我们的战斗英雄张英才为什么不能来?”
周恩来赶紧解释说:“张英才参加了学习班的,他被安排在第二期。”
毛主席听了,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老覃在这里补充一句,王洪文当时是中共中央副主席,陈永贵和吴桂贤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倪志福是北京市市委书记。
毛主席说那样的话,可见张英才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也由此可知毛主席对张英才的喜爱乃是溢之言表。
唉,不管怎么说,和开国将帅相比,张英才的资历还是太浅。
我军在1955年首次授军衔时,他只被授予了上校军衔。
遗憾之二:张英才没能参加抗美援朝,不能在朝鲜战场大展神威,谱写他更加辉煌的人生。
张英才是山西万荣人,出生于1924年。
1936年,我军在万荣县建立革命根据地,张英才才12岁。
他强烈要求参军,无奈年龄太小,得不到许可。
直到1939年7月,他才如愿以偿加入了八路军115师学兵队。
这个学兵队的平均年龄还小,属于后勤人员,还不能到前线杀敌立功。
憋了两年,到1941年,张英才成为了212旅旅部的特务连战士,他的战斗才能才得以展示,并且一鸣惊人。
1941年秋,日军集结重兵对安泽、翼城、浮山一线的岳南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 “大扫荡”。
张英才第一次立下了战功。
当时,旅长正在指挥部队与敌作战,日军一发炮弹突然落在了他的身边。
一旁的张英才二话不说,一把将旅长扑倒,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旅长。
之后,他又不顾自己已经负伤,跑到机枪连驻地通知机枪连前来救援,掩护旅部安全撤退。这之后,张英才像一个上了链条的钟,再也停不下来了,征战沙场,大杀四方,从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先后获4次“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其中3次获纵队特等战斗英雄称号,1次获野战军战斗英雄称号,还有9次特等功,5次一等功,3次二等功。
这样的战绩,在四百万解放军中绝无仅有。
张英才无愧于“兵王”称号。
特别说一下,在解放战争期间,张英才担任了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3旅38团1营营长。
张英才带领该营攻必克、战必胜,致使该营获得了“钢铁营”的光荣称号。
张英才也就实至名归地成为了“钢铁营营长”。
可惜的是,这支钢铁营未能在抗美援朝中派上朝鲜战场,失去了再建大功的机会。
最后要说的是,张英才一家,是军人之前。
他的妻子名叫田勤芳,是部队里的医务兵。
他的长子在军校获得硕士学位后,担任了军事观察员;次子为空军院校毕业生,现在是空军一级飞行员。
最了不起的是他的小女儿,是我军内部第一位作战部队的女参谋,写下了《西方军事思想史概论》《秋收起义纪实》等军事论文,创下了军中女性的多个第一。
现在,张英才已经98岁了,精神健旺,身体硬朗,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