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说十二月「听说古代有十三月真的有时候还会出现十四月」

上学的时候读唐七的小说《华胥引》,里面那个女杀手“十三月”的故事让我很是喜爱。当时就感觉这个名字起得很贴切。一年本来就只有十二个月,而她叫十三月,岂不是有点像经典文学里面的“多余人”、“零余者”这样的形象吗?

直到我看了更多的书,才知道,原来古代还真的有十三月一说,甚至还出现过十四月。

也许有人会想,十三月这种东西当然有了,古代主要是使用农历,每隔几年会出现一个闰月。这不就是十三月吗?

没错,闰月就是十三月。但问题是:

闰月是如何设置的?隔多少年才会有一次闰月?又为什么会闰在某一个月上?古代除了干支还有哪些纪月方法?

这就是本文要科普的内容了。

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更先进的阴阳合历

我们常说的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周期的,以此来计算的“月”就叫做“朔望月”;而阳历是以太阳的变化为周期。我国很早就开始观察太阳和月亮变化的规律,所以就形成了很独特的阴阳合历。

根据现代测量,月相变化的周期大概在29.53日。古代把一年分为六个30天的大月和六个29天的小月,一共354天。这样算就比太阳年少了十一天,三年下来就是一个多月。这就导致了如果不设置一个闰月的话,可能有时候就会在夏天过春节了。

所以古代最开始是三年一闰,但这样还不够;于是就五年两闰,但这又多了点;慢慢摸索出来的规律就是十九年七闰。

闰月又是如何设置的呢?

据记载,殷周时期已经开始置闰,但一般都是直接放在年终,叫做“十三月”。但由于那个时候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则,有时候会出现一年之内两个闰月的现象,就在十三月之后再加一个月,叫做“十四月”。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不会出现一年两闰月的现象了。

当闰不闰就叫做“失闰”,在古代可是一件大事。因为闰月的设定是和农作息息相关的,如果置闰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当年的农业生产。

为了更好地农作,古人观察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形成了我国旧历特有的二十四节气系统,也形成了后来的置闰标准。

二十四节气,平均下来一个月有两个。为了区别一个月内的两个节气,古人就把前一个节气称为“节气”,该月后一个节气称为“中气”。其对照如下表:

但由于节气是太阳来决定的,而月份是月亮来决定的,这就导致了两者在时间上会有一些冲突。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是三十天半,要比一个朔望月多一点,所以每个朔望月的节气和中气就会向后推一两天。当推迟到一个月里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时候,就以这个月来置闰。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闰月无中气”。

古人如何来称呼月份?除了干支之外,还有三种方法经常见到

古代一般为了简便就直接称呼一月、二月了,有时候会和孟春、仲春这样的季节相关联,用来代指月份。

《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这个“仲春”就是指夏历的二月。

而先秦时代,每一个月还有一个特定的称呼,如下表所示:

《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这个“孟陬”就是指正月。正月又被称为“建寅之月”,表示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古人把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联系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月建”。

一般以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为建子之月,十二月就是建丑之月,正月就是建寅之月,以此类推。所以有一些文学作品是直接用“月建”来表示时间的。比如:

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

这里的“建亥之月”就是指十月而言的。

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更有利于去学习、感受古人的风俗、习惯与文化,也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古代说十二月「听说古代有十三月真的有时候还会出现十四月」

自古以来一年分12个月,为什么西周金文中会出现十三月、十四月?

其实,中国人从古到今对历法的认识和学习,这是一个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从一开始历法就很完备,算法就很准确的。所以实际上,在“西周金文中会出现十三月、十四月”的问题上,只能说当时的观测技术还是有限,数学的计算水平也不高,所以当时的历法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准确。


在地球上观测太阳的运行周期和月亮的运转,可以发现这两者的运行规律并不是完美地符重叠和相符。实际上每个太阳的周期基本上都是12个月亮的周期在加上几天,这个日数差异每次都有所不同,所以这个没有规律的差异一直困扰着古人。当然对于历法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清代初期才真正研究出一套几乎正确的历法,和现在的一年时间相差不大。


我们翻阅与历法相关的书籍可以知道,月相变化一次的周期大约在29.53天。我国古代习惯把一年分为12个月,6个大月和6个小月,总共是354天。太阳和月亮的运转速度不一样导致,月亮运转比太阳年少了将近十一天,如果三年累计下来就是一个多月。古代人就想到了增加一个月,即“三年闰一个月”的方法来消除这个差异,所以一年出现了十三个月。

至于西周的十四个月,实际上是因为当时的历法水平不高,星象的观测水平还是有限,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发展,即使增加了一个闰年,还是无法协调这里面存在的几天差距,所以人民又在年终加了一个月,才可以两方天数一致。所以,最终出现了十四个月。

古代说十二月「听说古代有十三月真的有时候还会出现十四月」

谁定的大月小月?

大月小月来源于《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采纳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计算后,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取代旧罗马历法的一种历法。

《儒略历》以回归年为基本单位,是一部纯粹的阳历。它将全年分设为12个月,单数月是大月,长31日,双数月是小月,长为30日,只有2月平年是29日,闰年30日。每年设365日,每四年一闰,闰年366日,每年平均长度是365.25日。

《儒略历》编制好后,儒略·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又从2月减去一日加到8月上(8月的拉丁名即他的名字奥古斯都)使8月变成大月,又把9月、11月改为小月,10月、12月改为大月。

在儒略历发明之前,罗马人使用的是阴历,每个月29或30天,每两年插入一个闰月,闰月长度为3/4个普通月(也就是,第一年新月月初,第三年下弦月初,第五年满月月初,第七年上弦月初,第九年回到新月月初)。

在这样一个历法系统里,常年355天、闰年377或378天,平均下来每年有366又1/4天。本来这个历法是为了切合太阳的运行规律的,但是由于闰月的添加是罗马神官们自行决定的,所以在战争时代或者其他一些宗教活动荒废的时候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法宣布一年为闰年。

这样一来历法就会大大偏离太阳规律。同时由于消息传播的方式并不发达,远离城邦居住的居民甚至有时并不能了解到神官发布的闰年通告,经常会导致许多人对这天的日期一无所知。

这个情况在凯撒当政时期变得颇为严重,因此凯撒决定进行历法改革以永久的让历法和太阳运行规律结合起来,不受宗教活动或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

扩展资料:

 16世纪前,西方国家大多采用儒略历。在公元1581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设立了改革历法的专门委员会,比较了各种方案后, 决定采用意大利医生利里奥的方案,在400年中去掉儒略历多出的三个闰年。

1582年3月1日,格里高利颁发了改历命令,内容是:

一、1582年10月4日后的一天是10月15日,而不是10月5日,但星期序号仍然连续计算,10月4日是星期四,第二天10月15日是星期五。这样,就把从公元325年以来积累的老账一笔勾销了。

二、为避免以后再发生春分飘离的现象,改闰年方法为: 凡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公元年数后边是带两个“0”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

人们将这一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由于格里高利历的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与天时符合较好,因此它逐步为各国政府所采用。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从1912年1月1日正式使用格里高利历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略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历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任务栏跑到屏幕左边「任务栏跑到屏幕一边或者上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