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山:“我的正事后来只剩下两件”
本刊记者/古欣
本文首发于总第895期《中国新闻周刊》
去年夏天,庆山每天闭门写《夏摩山谷》。早上五六点起床,八点开始写作,一直写到中午。午饭后休息半小时,再写到下午四点。她感觉自己在一个深山洞穴里,几乎不停歇,累了就在沙发上躺十几分钟,缓过来后又继续。这是她习惯的写作方式,“穴居”、日以继夜、当作体力活儿。写到最后,是她被小说拖着拽着往前走。一种喷涌的感觉出现,之前从未有过。
每写完一部作品,她都感觉满意,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有种腾空感。读者反馈是她重要的动力来源,她喜欢在书里、在访谈中,引述读者的来信,诉说着阅读感悟或她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她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邮箱、微博公开在每本书的封页。在微博上,她有一千多万粉丝,读者留言诉说迷茫与苦恼,常常与正在经历的情感有关,她则抽取若干给出解答。
春节期间,她去南方的山上住了几天。“看被冰雪压断的竹林,荒废的古老寺院,走山路去寻找山谷的瀑布”,感觉很好。庆山的生活简单,她的编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旅行又不写作的日子,她待在家里,可以盯着杯子里的茶叶看一下午。
“写作、旅行, 我的正事后来只剩下这两件。”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些事最后都变成了一件事,“研究自我” :无论是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检视,还是旅行中自我放逐与疗愈,都变成写作里孜孜不倦地被剖析的“自我”。读者被此“自我”吸引,也引发种种争议。
争议之书
《夏摩山谷》是安妮宝贝改名庆山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像过去的每一本书的问世,这本书再次激起读者强烈的好恶。
三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女性,因为种种原因,来到夏摩山谷。在小说中,夏摩山谷被设定为理想乌托邦,女性经历了情感的困惑、摧毁与抉择,在这里重建信仰,获得精神重生。小说中,庆山通过设置三组人物不同的结局,隐喻“爱”的不同境界:远音在情人离世后最终释然,重新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如真在经历错爱遇到真爱携手归隐;而雀缇却为了惠泽众生放弃与爱人相守。相同的是,在主人公奋力地自我清洗与超越时,都少不了佛教信仰与佛学思想的提携与帮助。
对庆山而言,在这本书中,“说出观点”是最重要的。具体而言,就是表达这几年通过学习与实践后,自己对佛学思想的感悟。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之所以采用小说形式,是因为故事与人物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起直接给出结论,故事的形式更有助于读者的体会与理解;人物也是如此,在他人的命运中,读者可以自我参照与印证。
但现实却是小说激发了两极的评价。有读者给庆山来信说,被她的文字感动流泪,身心获得净化。另一些读者则对小说展开激烈批判。他们尤其反感小说里详细描绘一个“铝镁合金和聚碳酸酯材料制成的”名牌旅行箱,“分手就要一百万”的主人公。小说中一些与从前作品相似的类型化的人物与故事设定,也被认为是没有突破。
庆山曾表达过,描写女性经历负面关系,意在说明这些关系带来的情绪与伤害可以转化为开悟的契机。她解释,如果读者“过分纠结于作品物质、社会伦理层面的细节,其实是站在故事的外围打转儿,没有入门”。 对这些读者,她画一个圈,将之撇在外,“他们也许应该去阅读一些类型或网络小说,不应该来阅读我的作品”。
畅销之困
庆山期望通过故事表达哲理来信服读者,或许是表达想法的愿望过于急切,她安排很多说理性的句子,直接由人物口中说出。“在这本书里人物之间经常对答。这些出题和解题的过程,本质上是我一个人在问,一个人在答。”接受《收获》专访时,庆山如此说。这导致很多读者觉得,“感觉小说的许多人物只用一种口吻说话”。
在庆山看来,人物只是表达哲理的棋子,只要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了,读者将之看作一本小说还是一本哲学书,并无所谓。有评论者称,庆山的小说里“一般都潜藏着自我解释的系统”。傅小平、木叶等青年评论者都曾指出庆山的作品,主观性的评析与介入过多。这些创作倾向延续到《夏摩山谷》中。虽然在上一本小说《春宴》的序言里,庆山曾反思这样的写作方式是任性的,但她却不打算妥协或改变。她希望读者能主动接纳她的体系,放弃各种情绪与前见,进入她想表达的深层内核。
也许庆山忽略了,既有 “任性”的作者,也会有“反叛”的读者;读者不仅仅会服从作者、往往还会拆解作者,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而来。正是因为她的私人化写作,倾注了真实的自我,塑造了个性鲜明而真实的形象,一些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到共鸣的抚慰。而对另一些读者,作者过分的自我声音,会变成一枚利矛,戳破了小说的“虚构”之境,消解作品提供的沉浸式体验。当原本躲在皮影戏幕布后的提线手走向前台,文本变成一个人的左右互搏,作者本人与作品中人物界限会愈加模糊,而“反叛”的读者,带着对作者意图的窥察与怀疑,很难再与作品产生贴肤的共情。
这涉及作者应该与自己的人物保持何种距离,应该隐藏还是表达自己的声音,成功的人物塑造是否应某种程度超越作者的意志而具备独立性,以及一部作品应该是单声部,还是多声部等一系列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在文学观念史中也从没有停止,庆山也选择了她的方式、做出她的探索。她觉得因为自己的写作早已抛却了一切文学的坐标系,实属“一意孤行”,也因为自己是“畅销作家”,这些年被轻率地贴上了很多标签。
自我之变
在庆山眼中,这些年她在书写小说时所调用的自我,不论从储备、观念、心态而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在小说中也有直观体现。《夏摩山谷》里,男性不再只是关系中较量的对手,或者女性自我成长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阻碍,他们第一次充当起女性精神上的引领者。庆山试图向读者揭示,两性之间可以朝向更高的精神追求,结成志同道合的伙伴,发展更加克制、超越、平和的关系。
很多读者觉得,庆山的写作更“稳”了。从激越而锋利体验书写转入宁静深沉的思辨,见证庆山生命状态的改变,“我的写作基本上就是符合自己的生命道路。” 庆山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总结。“年轻时候我是个性格强烈的人,意志坚定,情感充沛,也很刚硬、倔强,带着偏激,也比较叛逆,是那种一意孤行的人。”在《眠空》《素年锦时》《月童度河》多部散文集里,她一再探究这种性格的由来并试图自我修正。
“二十七岁前,我身上兽的成分占很大。”庆山曾这样写道。上学之前,庆山被寄养在乡下,野蛮生长。童年的暴力游戏让她印象深刻。五六岁,她去住在对面楼上的一个男孩家玩,两人玩着玩着就厮打起来,都想制伏对方。回到家之后,满头大汗,辫子散了,脖子上有指甲划痕。母亲问怎么回事,她撒谎说一直在跳皮筋。心里晓得大人知道了要骂,隔天又瞒着所有人独自前往,每次去男孩家路上,“穿越那个光线阴暗气味潮湿的大厨房,往高高的木楼梯上爬,心跳格外剧烈”。
这种危险游戏之所以吸引她,是因为通过伤害可以“确认自身的存在感”。在她最早的小说集《告别薇安》里有一篇《七年》,讲述一对恋人通过互相伤害的方式来感受相爱。
那时的庆山是孤独的。从乡下的祖母家被接回家后,她与父母始终不亲密。父亲忙于刺绣厂的生意,母亲性格急躁,家庭氛围不和谐。在散文里,她不止一次地回忆,小时候父母很少带她去电影院、游乐场、逛公园,到了青春期,更是可以同处一室却好几天不说一句话。她的性格变得内向独立又敏感,离家出走,早恋,从外界找补偿,也读大量文学作品和暗暗流行的地下文学。
在《素年锦时》和《眠空》里她自我反省,年轻时的自己对情感有强烈的匮乏感,迅速展开又迅速终结与他人的关系,却缺乏信念,对如何相处也毫无概念。书写是宣泄情绪、整理思绪的出口,但并不能解决现实相处的种种矛盾与失望,更不能给她答案。曾经文学艺术是她最重要的食粮,但随着时间推移她却越来越认为,文学艺术在本质上无法究竟。
她阅读大量宗教典籍,禅宗、金刚乘、基督教、印度教、萨满、甚至印第安文化,寻求整合古人的智慧,最终确立“学习(被验证的哲学或教育)、服务(写作是其中的一部分)、相爱(尽量扩大认知的边限)”三个办法来使自己自愈,来面对人的存在无从弥合的局限。写作的意义也转换成了梳理与分享认知的方式。
远方之境
几乎所有庆山的小说都发生在旅途中。无论是《夏摩山谷》,还是《莲花》中的墨脱,在庆山的小说中,永远有一个等待抵达的彼岸,那象征追寻、超越、与圆满。这些故事通常遵循相似的模式,都市边缘群体或中产阶层在经历情爱、死亡、或俗世名利的无常幻灭后,踏上前往远方自我追寻的道路。“ 这大概跟我自己的性情有关,我喜欢流动的场景,变化的日常,陌生的人群,未知的事物。” 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外界批评故事模式化,她辩白,日光之下无新事,每个人的生活无非是情爱、父母、家庭、个人发展这些。她习惯从人与人的关系与自我观察切入,与时代相比,更关心人心内部。她的生活简单,不爱交际,兴趣不在现实生活,生活中不看报纸、杂志、电视。她会定期闭关,闭关期间不与外界来往、接触。“这是集中地面对自己内心,清理和整合各种觉悟的好时候。” 刚到北京时,她住在三里屯,现在索性搬到郊外,闲时在家做家务、种花、喝喝茶、做手工、收集古老的珠子,都让她感觉放松。
“作家需要的不是庞大的信息,而是敏锐的感知。” 庆山认为,尽管不工作,她阅读、旅行、听闻,也可以保持与世界的接触,她与陌生人之间的问答、书信,可以直抵人心深处。但某种程度上,去信的读者与作者因为分享相似的体验与关心,构成了认知上的封闭。“日光之下无新事”也有可能是因为接收的信息大部分是某个向度重复增强的反馈,这是也许作者本人都未曾察觉的问题。
这种对远方的好奇与自发的行动,从童年就有端倪。小时候春游,其他小朋友跟着老师朝山上爬,她看见了路旁的杜鹃花,想不通为什么要跟着一群人爬石梯,一个人脱队去山谷漫游,被老师寻过来,严厉呵斥。十六岁,她幻想可以离开家,去哪里无所谓。她常常一个人逃课,坐大巴去附近的城市待一天,在景区的湖边呆坐一下午。
对远方的向往里蕴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她曾觉得自己生活的家乡闭塞,周围的人们只关心俗世生活,而自己不属于那里。苦闷中她开始在网上写一些风格颓废的小故事,情绪锋利却不乏真实,激起了读者的共鸣。
文字为她带来离开银行的机会,她不顾父母反对,辞职离开家乡,辗转于南京、上海、北京,在杂志与网站当编辑。2001年,她漂去北京,那一年她27岁。不久她辞去最后一份工作,成为完全独立的写作者。“瘦,短发,精力充沛,内心无凭靠”,在散文中她这样自我描述,经常写稿整日,半夜十二点下楼,去超市买个三明治回来吃。
当大城市从曾经的远方转化成此时此地,它对庆山的吸引力也迅速消退。雾霾、交通阻塞、人心冷漠、欲望泛滥,这些年她在散文中与小说里,不断批评这种生活方式的正当性,也引起了争议。
旅行变成离开的另一种方式。徒步深入山区,观看生活在边陲的人们,物质条件艰苦,与外界不通信息,让她看见世界上人们存在方式的巨大差异。二十几岁,她偏爱东南亚的旅游地,热带生命力蓬勃,喧嚷热烈的人世对长期独居的都市人是一种抚慰。现在她喜欢尼泊尔,印度,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带。“这些地方心灵磁场强烈,能够带给人净化和增进心灵力量。”
古书是她心中另一个“远方”,庆山觉得自己需要的感受纯度很高,普通的人或事物无法提供这种纯度,但在书中有。“古代的大量哲学、宗教文明、圣贤与智者,他们留下很多记录,留下真理与智慧。”通过学习、实践将书中的智慧化为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这些都是纯度很高的生命体验。是现有的时代无法提供的。”
在她的小说里,古都、远地、乡村都化身成与现实对照的乌托邦。那里,世俗与宗教生活并存,人们还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尽管生活不富裕,但神态安详,内心平和,不似大城市这般人心沉沦。她在《夏摩山谷》里描绘印度,“即便表象无序与混乱,内在保持平衡。”而印度人“只需要一小块地方,就可以与外界相安无事地活下去。并且神态安静。”早在多年以前,西方的旅行者也曾将遥远的东方理想化为解决自己文明种种病症的场所。而如今,庆山所做的似乎差不太多。
《夏摩山谷》写完后,她计划再一次从云南或从成都进藏。她强调,要按地图的路线,搭乘当地交通工具,一站一站往前走,尤其是,要住在沿途陌生村庄或小镇。三年前,她这样走过,最后抵达拉萨。
如何评价安妮宝贝?
你可以在他的前2本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看到,他对安妮的喜欢!
副下文章: 我想 / 有些事情 / 是可以遗忘的 / 有些事情 / 是可以纪念的 / 有些事情 / 能够心甘情愿 / 有些事情 / 一直无能为力 / 我爱你 / 这是 / 我的劫难
那天在杂志上看到余杰说女性作家写小说有三个顶峰,一个是张爱玲,那个演尽末世繁华的女子;一个是王安忆,那个纤细而精致的女子;最后一个是安妮宝贝。
我忘了余杰是怎么评价安妮宝尾贝的了,但我很想知道。因为我想看看一个极度理性的男人是如何去评价一个极度感性的女人。我想应该很有意思。
我想我是喜欢安妮的,但有时候我会主动地拒绝。因为安妮总是给我大片大片措手不及的空洞以及内心流离失所的荒芜。我想那不是我这个年龄应该承受的。所以我拒绝。
可是很多时候我需要一些敏锐细小的疼痛,让我抵抗生命中呼啸而来的麻木。只要你以相同的姿态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
可是彼此安慰之后,是更加庞大的寂寞。
在接触安妮之前我是个阳光明媚的孩子,接触之后依然是,只是双子星的另一面有些蠢蠢欲动而已。我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像安妮一样将自己——放逐,对,就是放逐。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我在陌生人面前得体地微笑,穿干净的衣服,写有些干净的文字。安妮对我来说就像是开在水中的蓝色鸢尾,是生命里的一场幻觉。幻觉降临的时候我们从时光的两个入口分别进入然后相见,幻觉消失,我们也就告别。安妮依然是那个落拓但美丽的女子,而我依然是那个用功读书准备考大学的好孩子,什么也没有改变。
就像一个浪人在雨天里躲进一栋废宅,生起一团火,然后第二天雨停了,火灭了,浪人继续上路。那座废宅并没有改变浪人的方向,只是浪人会记得有个雨夜他在一栋废宅里用一堆火取暖。
浪人会感激那堆火,而我会感激安妮。
记得一年前我在桃成蹊——就是那个我曾经写到的书店——看到告别安微的时候天在下雨,也是春天,可是春寒料峭,高大的落地玻璃窗上雨滴沿着紊乱的轨迹下滑。那本蓝色的书被单独地放在醒目的位置,像安妮一样以孤独的姿态站立。
安妮说书的封面上那个身穿白色棉布长裙的女子有着寂寞的手势,于是她接受了这个封面设计
而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面上那种暧昧的蓝色,蓝中透出苍白,恍惚荡漾的感觉。
我是个对颜色敏感的人,一种颜色对一个人来说注定是命中的囚禁,我们在劫难逃。我喜欢白色,有点纯净而无辜的感觉,像个受了伤的委屈的孩子。后来从小许的文章里知道,原来白色是一种破碎,是内心的流离失所。“白色有激越的热情,但是容易被摧毁。”而小杰子喜欢蓝色,纯净的嘹亮的蓝色,蓝过任何一块晴朗的天壁。而小蓓喜欢红色,她说她喜欢明媚温暖的感觉。
而小A喜欢黑色,且没有任何理由。
黑色是收敛的,沉郁的,难以琢磨的。很多有伤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为这样不容易让别人看到疼痛。”
有段时间看《告别薇安》看得很灰暗,心里空荡荡的。我总是梦见自己站在一个空旷巨大的停车场中茫然四顾,这种状态让我恐慌。
有时候在街上走,突然看到花店里的蓝色鸢尾或者精品店里梵高蓝色鸢尾的复制画时,我就会想到安妮,那个在黑暗中孤独地写字的女子。她把字写在湖面上,于是那些水中的幻觉,一边出现,一边消失。
一直以来,城市生活在当代文学中久久缺席,于是安妮来了,带着她那些阴郁冷艳的文字,也给人们带来了伤口以及疼痛。在安妮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大批内心流离失所的人,他们有着空洞的眼神,寂寞的手势,以及一脸的落寞。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后现代的水泥森林中浮动,等待末世,接受宿命。而安妮笔下的爱情,在夜色中渐渐幻化成了一把闪亮的匕首。
庆山(安妮宝贝)谈写作
①他们写信给我说,安,有些人很喜欢你的书,有些人不喜欢。我觉得这样很好。有人喜欢,就必定会有人不喜欢。不招来爱恨的作品,向来就比较可疑。但对写作本身而言,这又是可以不相干的事,可以忽略。
现在我认为写作只是一件需要真诚个性的事。
文字先对作者的内心发生作用,然后才抵达别处,对读者产生影响。要为自己而写。
从一粒沙,一朵花里看宇宙世界。我们的写作前提,是为丰盛敏感的内心,不是为任何其他大而无当的背景或时代。
即使涉及背景或时代,也只有在个人性的体验里,才凸显它可信任的一面。对内心的记录,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记录。而其他的,或许是阴谋,谎言,或仅仅只是一个幻象。
我只相信时间。
②保存着一些无名或失踪的作者的小说和诗集。纸张发黄。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对一个作者来说,若他的读者老去,这本书还收藏在他的书橱里,有一席之地,或他依旧会拿出来,再翻一遍。那么这就是一本书最本质的价值。甚过一切盖棺定论。
作品最终的评审权,只在读者的手里。
一个作者,在时间中消失,比被误解地定论要好。
付出感情的书,就会被感情收藏。这就是一个写作者生命的延续所在,是他最终的朴素无华的财富。
写作,这将会是世间始终最为孤独的一项工作。就像一个人站在黑暗的舞台上,给自己设置的一束明亮光线。他由此看到自己,亦被观众看到。
③写作真正的核心,需要对事物的感受力和理解的能力。词句和技巧的单纯袭用极为薄弱。
④任何人不必觉得自己有多与众不同,或有多重要。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越应该用心灵去做探索和表达,逆流而上。
试图用自己的作品去影响他人之前,不妨先检讨自身,发掘自性。
这几年的变化,主要是价值观上的变化。花好月圆的平衡与完满是真正有底气的,也是看起来极为平凡的。
二十几岁喜欢看起来复杂、渴切、执着、分裂的人。现在看到一个平心静气的人,眼神澄净的人,爽爽朗朗、干干净净的人,觉得他们很美。
⑤前段时间我去给一些孩子讲写作时,我特意提到这点,就是我们对写作不要有什么期盼之心,不要去想“一定想在写作上得到结果”。
写作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当你写出作品,就像一朵花开出来一样。
写作的积累过程跟每个人生命最终的本质有关系,一个人的生命积累中是否有写作的内在源泉,这很复杂,并不是靠努力,或者敢于实现目标就能达到。
现在回想我自己的写作,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开始写了,也没想到投稿。当时在网上随便发一下,但是发出去以后开始有很多人读。
现在写了十六年大概出了十六本书,写了长篇、中短篇、散文、杂文、采访,各种类型都写。这可能对于我来说就是要面对的一个比较永久的主题。
我有时会遇到比较难爬的坡,就是有部分的内容写起来有困难,但是必须要克服,我查找资料或者去寻找一些更多的线索,也要把它们写下来。而且并不是爬完一座山就结束了,而是不断在攀登。
所以我觉得,写作越往后就会觉得写作辛苦,是有点困难的事情。但是在最初的时候,我觉得写作很简单,很容易。我的写作过程是有这样一个变化。
过去的写作更加随性、即兴,可以编一些故事,想到什么就写下来。而近几年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要求自己更加专注。
写作需要大量独处,所以我的生活是读书与写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不可能总跟朋友出去玩耍,或者去一些非常热闹的场合,这些还是会打扰到自己的心神。做什么事情还是要专注。
满足感的产生是因为在书写的过程中,看起来是凭空建造,或者试图把一个宫殿、阁楼搭起来,而在搭建的过程中是需要考量与平衡每一处的位置和形状,将一块一块砖码起来,这对人是很大的提升,同时你要积累知识和常识,也是学习的过程。
每次写作的过程,对个体的生命来讲,是修行、提升、实践,我很珍惜自己还能够再写一个长篇的机会。
长篇不是一直能够写的。我觉得《春宴》是我写的最好的长篇。我为什么自己这样认为?因为我在书里面得到满足,一种比较深层的满足,它最终是解决了我曾有过的很多的困惑和疑问。
当我把这个长篇写完以后这些困惑和疑问没有了。它解决了我生命中一个很大的曾经存在过的困难。但是随着我自己写作的发生,最终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⑥与朋友相约,到她家楼下,早到一个小时,去附近茶店喝杯茶。看到一串雕成莲花的紫檀佛珠,得之,清香可闻。
朋友说家里十多年不曾来人。我们却相谈欢,泡了多年老白茶喝。
看了她的很多老照片,一些风姿绰约的人在相片中,慢慢从年少走到日暮。
如今我很喜欢去他人家里做客,仿佛通过房间里的摆设和气场,可以触摸到他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我们也讨论写作。她说,写作,是为了给一个遥远的另外的自己。
我说,那也许是比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更精粹更真实的一种存在。也可以说,是我们自身隐藏的一种佛性或神性。但写作可以联结到它。
又谈起我们共同喜欢的一位国外作家,她说,这位作家这几年显得相当沉寂。
我说,对作家来说,沉寂没有什么不好。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回家后读她的小说,一口气看完180页。她写得坦诚,各种藤蔓重重。个体的生命进展都是艰辛的。
我很少如此投入地写过现实生活。想到人在命运中,在各自的轨道上走,如此动弹不得。若不改变自己的心,简直毫无出路。业力的限制极为严格,一旦结果成形,就毫无余地。
变老,病痛,死去,孤独,都是苦事。身边亲朋离世,生离死别看得多,自己也已走完半程。的确是茫茫苦海。
昨晚失眠,想了想,除了要持续写书,继续学习,没有更重要的事情。生活可以一再简化,不需要更多杂念。这几年的感悟太深。说不尽。
人生变化如此之快,一些记忆来不及思量就成为过去。时间一长,它们会被心吸收掉。
要趁着鲜活的感受还没沉没到底处,及时压榨出来。如同人与人之间要及时地好,身体里的字,也要及时地赶出来。
哪有那么多时间。只有活生生的这一刻,趁还活着,趁还有力气、精神、愿力。
有人说,写作的孤独,不在于写作本身,而在于没有写、或者写得太少、写得不够。这个观点在最近深有体会。我已明白了它的价值。
以前也想过先不写作,好好休息,享受一下生活。比如吃吃喝喝、到处走走、赏花弄月、听经闻法之类。但总是一念之差,又开始日赶夜赶,写了一本。
回头看看,能把几年的反省、记录、斟酌、思考,整合成一本书,也是值得的。
写书最终的意义,是一种存在的流动。这些文字、思考,在出版之后,已经是你的过去时了,但它会成为不同人的现在进行时。或者未来时。
文字会与不同阶段、不同时空的人相遇。所以它有一种不死的意味。
有人说,“因为写作时思维程度深,所以很多作家在生活中都是不动脑的人,生存技巧就是不说话,少惹事。看作家,只能看他的作品,他小说中的智商比他生活中高好几倍”。
我想,其实是,小说中的智力在生活中是用不着的,没有可用之地。生活有其一套不可言尽的规则。
而一个写作者,若没有些许出世之心,只是盯着生活的物质层面,会成为一个小说也写不好,生活也过不好的人。
单纯有时是有效而必要的。
⑦我想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写一本书,以后让它自己在世间漂流。在写作这件事上,我其实已经失去一切坐标,因为我无人可以对照、比较,像个石头缝里跳出来的猴子,也无来源,也无师承、流派,更不归属于任何圈子。
我独来独往,一意孤行,好像在漫漫无边的大海中奋力游着,朝向自己的彼岸。这是一个人的路途,一个人的追索。与任何人和外界都没有关系。
⑧写作是用来探索自己、研究自己的,做这些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忘记自己。这其实是一个禅修的过程,我们在学习识破自己的无明,为了在路的尽头看到实相。
写作是一种漫长的反省、观察、思维的过程。这些过程能够让自己治愈、洁净、有所超越。
人的生命是一个无底深渊,不是一眼就能够看清楚。这个过程总是在深化,在延伸。不会有彻底的完全的治愈。这是很困难的。
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与自我相处,而不是试图用物质的外在的一切蒙蔽与麻醉这些深刻的面对。写作对我的意义来说,是这样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