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倒在七夕工程上是绝妙讽刺

浩大的“七夕”工程,给湖北省郧西县原县委书记胡俟带来了瞩目的政绩。但民间对胡俟的举报也是暗流涌动。这位曾经热衷于城市建设的县委书记,似乎最终也逃脱不了“城建腐败”的魔咒。(法治周末 8月20日)

“成也‘七夕’,败也‘七夕’!”有知情官员坦言,郧西县浩大的“七夕”工程建设,大大地改善了郧西县城的面貌,给胡俟带来了瞩目的政绩;但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工程中暗藏腐败,最终葬送了这位县委书记的前程。

“七夕”工程,本身是多么富有情感的一项民生工程,却成了县委书记胡俟的吸金暗道,最终倒在了“城建腐败”上。只是,如今的少男少女们在“七夕”工程中相聚时,建设者胡俟却深陷铁窗,不知作何感想?这真是个绝妙的讽刺。

工程腐败,不是个新鲜事。坊间有段子这样说“上了项目,倒了干部”。一些地方官员更热衷于大搞项目。是什么原因使得官员们如此热衷于大兴土木,大搞大而不当的形象工程?——根子是腐败。

搞工程,可以捞钱,搞大工程,更有捞大钱的机会。名义还冠冕堂皇--加速实现现代化,加速地方发展,又能大把捞钱,何乐而不为?搞工程官员能捞钱,当今谁人不知晓?

工程腐败是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违纪违法案件接二连三,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甚至索贿受贿已成工程承包中的潜规则。如何破解“工程上马,领导下马”仍备受社会关注。

工程建设领域成为官员的“高危领域”再次印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失去了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在通过查办案件震慑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如何限制官员权力寻租空间,让其不想不愿不能不敢腐败,是更为迫切的治本之策。

体制机制创新是从源头预防和治理工程腐败的有效途径。当前,某些政府部门集审批、执法于一体,权力过于集中;对招投标等活动的管理监督又分散在各地的不同机构;对掌握关键权力的官员特别是“一把手”,则欠缺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从制度、体制、机制上加快改革创新,方能有效防止腐败分子“前腐后继”。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易暗箱操作的环节,可以考虑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介入整个流程,避免由个别领导拍脑袋决策。同时,要多运用网上公示、政务公开、事后审计等手段,拓宽举报渠道鼓励公众举报,让有心钻空子搞腐败的人无机可乘、无以遁形。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治理工程腐败不可能“一抓就灵”,也不可能“一招制胜”。但多在治本之策方面下些苦功夫,工程腐败的“周期律”终会有被打破的那一天。(长江网 秦风)

编辑:张亮

县委书记倒在七夕工程上是绝妙讽刺

如何当好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书记

一、找准自己的位子
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老百姓说党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党支部书记好,老百姓对党不满意,很大程度上是对党支部书记不满意。因此,大家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多想想当村支书,当初为了什么,现在干点什么,将来留下什么。
首先,要想清楚当支书是“为了什么”。思想的深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作为村支部书记,首先要解决好“当官为了什么”的认识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把握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困难时不觉迷茫。
“人生在世,名利二字”。“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共产党人一向讲究淡泊名利、看轻名利,视名利为过眼云烟。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正确、全面、辨证、现实地看待名利。
所谓“名”,也就是荣誉,它能使人获得精神满足;所谓“利”,也就是钱财,它能使人获得物质的满足。“名”和“利”有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名和利指个人的名声和利益;广义的名和利,可以涵盖某一集团、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我个人的观点是:农村支部书记要勇于追求名利,做到“得应得之名,图一世英名;取应得之利,谋集体大利”。
俗话说:“利以养身,名以立形,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分析,追求名利也是天经地义的。“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的祝福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人如果不追求物质利益就无法生存,就会穷困潦倒;人如果不追求精神名誉就没有荣辱感,工作就会没有动力,就会成为无赖,社会也就难以进步。放眼世界,没有不图名不取利的人。农村支部书记也是人,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追求名利必须遵循两大原则:即法纪上不违法违纪;道义上不损人利已。作为共产党人,我们追求名,则应该是在工作中评先进、得嘉奖、受肯定,得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要做好人、干好事、富好民,得到基层群众的长期称赞。我们追求利,既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致富,带头先富;更要大公无私,心系百姓,带领群众实现“集体富裕”、“共同富裕”。
其次,要搞明白当支书应“干点什么”。孔子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过来,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而谋其政就必须知其责。2009年,中组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明确了村党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五项职责:
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
二是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
三是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支持和保障群众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是要加强群众教育,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要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对这五项职责,大家必须做到了然如胸,铭记于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切实担负起“兴一村经济、富一村百姓、建一村文明、保一村平安”的重任。
再次,要考虑好当支书该“留下什么”。“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当支书,有上的一天,就会有下的一天。“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作为一名农村支部书记,不求“流芳百世”,但多多少少也应留下一些东西让群众传颂。
一要有经得起历史评价的政绩。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农村支部书记,虽然是“小官”,但“小官”也能做“大事”。譬如,为村里修一条公路,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这就是政绩。若干年后,群众走在公路上,还会想起,这路是某某支书修的;打一口水井,解决人饮难题,群众自然会“饮水思源”。总之,村支书在其位,要谋其政,要抢抓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为群众多做一些有利长远发展的实事。
二要有经得起群众评说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村党支部书记大多生于本村、长于本村,将来卸任后,基本上还要生活在本村。因此,在“台上”时,我们尤其要考虑好“下台”后的处境和退路,千万不能让群众戳自己的脊梁骨。原道县县委书记易光明被“双规”下台后,当地老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舞狮子以示庆贺,对易光明而言,这是绝妙的讽刺,对我们而言,则是最好的警示。“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位之时,一定多干一些顺民意、得民心的实事,真正在群众中留下好的口碑。
三要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经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认真梳理、及时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可以供其他副职干部和继任者学习借鉴。我们的事业是永续的,需要后继有人。作为支部书记,一定要重视党员的发展和干部的培养,多做传帮带的工作。
二、扮好自己的角色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两委”的主心骨,处于核心地位,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使命。岗位职责的多重性,要求村支部书记必须根据工作需要,扮好不同的角色。
(一)当好“指挥员”。村支部书记是村级工作的最高领导,担负着决策、用人与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在工作中首先要当好“指挥员”,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要有统揽全局的视野。“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村组是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但我们也应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村虽小,也有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事虽小,如不认真对待,也有可能酿成大错。农村支部书记官虽不大,但大小也是个“一把手”,是“一把手”就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农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培养系统思想,讲究辩证思维,牢牢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的工作和利益。要善于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放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放到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中去衡量。特别是关乎一村发展方向、班子建设、社会稳定等工作,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保证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要有协调各方的智慧。村党支部书记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对上,要协调好与乡镇党委、政府的关系,争取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对下,要协调好与班子成员及群众的关系,赢得班子成员和群众的理解与拥护,唯有这样,才能引进外力,凝聚内力,形成合力,使各方面的力量为我所用。与上级领导沟通,要把握两点:汇报工作必须实事求是,有一说一,切忌虚报浮夸、瞒天过海;反映问题必须翔实准确、及时快捷,切忌云里雾里,马后放炮。只有准确、及时、真诚地反映问题,才能经得考验,赢得信任,取得支持,才能不惹事,不误事。与班子成员沟通,既要对班子成员充分尊重,又要严格约束,做到宽严相济,恩威并重。与普通群众沟通,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唯唯诺诺,做到不脱离群众,也不迁就群众。
三要有不令而从的威信。我们能当上村支部书记靠什么?我们要当好支部书记靠什么?我看最主要的就是两个字“威信”。“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人的威信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势压不出来、靠别人吹不出来,靠小聪明骗不出来。“公生明,廉生威”,村支书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其一要公正处事。现在,有一种社会现象叫做“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对农村工作而言,为什么以前我们向群众催粮纳税,干部威信一直较高,而现在给群众发钱发粮,群众反而上访告状呢?原因就在于群众“不患贫”,“患不均”。有的村干部在落实惠民政策时,没有“一碗水端平”,群众的眼睛“揉不进沙子”,丧失了公正,也就丧失了民心,也就丧失了威信。其二要清白做人。现在老百姓对干部的要求其实也不高,但清正廉洁、不贪不腐是底线。村这一级没有机会掌控大笔资金,现在又要求村务公开,村帐乡代管,但由于配套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也还存在违规操作的空间。作为支部书记,我们一定要经得起权、钱、物的考验,不该吃的不能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占的不能占。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威风扫地。我曾听说有一个这样的村支书,他对村里的超生户许诺,说是每人交1000元钱给他,就可以不交社会抚养费,事情穿帮后,上当的群众对他群起而攻之,这样的村支书,还谈什么威信?
(二)当好“战斗员”。当好村支书,光有指挥员的素质还不行,还得有战斗员的行动,因为,我们一个村也就三、五个干部,如果把自己脱离一般干部,高高在上,只发号施令,做“脱产支书”,那么其他的村干部肯定不会服气,村里的工作势必难以开展。要抓好村级工作,村支部书记既要当好“指挥员”,也要当好“战斗员”。
一要冲锋在前,当好样板。“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农村日常工作中,支部书记要身先士卒,主动担责,为其他副职干部作好榜样,要求其他干部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求其他干部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发展农村经济上,要以自己率先致富带动群众致富。如有种养技能的村支书可以发展有本地特色的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有经营能力的村支书可以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创办经济实体和农工商企业;有手工艺制作技能的村支书可以带领群众技术创业。通过村支书及其他党员干部带头致富,拉起一串产业、带活一村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二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架桥、修路、通水、改电、计生、维稳等村里每项工作,归根结底都要靠真抓实干。农村工作直面具体矛盾,没有推脱的余地。“耍嘴皮子”、“打太极拳”解决不了问题,对上交不了差,对下服不了众。当然,干也要注重方法,作为村支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多开动脑筋,善抓“牛鼻子”,分清轻重缓急,务求工作实效。
三是直面问题,攻坚克难。中国有句俗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赞扬的是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尤为重要。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在带动群众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缺资金、缺技术的难题,有些工作甚至还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群众不买账”的情况。面对困难,我们必须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百折不回的韧劲、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困难中不断前进,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三)当好“服务员”。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选我们当支书,是认为我们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服务群众,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政策服务。要当好政策法律宣传员,宣传好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宣传好与群众生产、生活中紧密相关的法律常识,如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避免群众因不懂法而违法违规。二是技术服务。要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引导和帮助群众掌握先进致富技术,加快致富步伐。要积极创造条件,依托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等平台,带领群众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把更多的群众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田专家”和“土秀才”。三是信息服务。要及时了解和传递市场信息,带领群众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带领群众种植销路广、收益高的作物,确保群众增产增收。四是代办服务。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地理位置不熟悉,对相关部门的职能和办事程序不清楚,有时为了办一件事,来回跑几趟都不一定能办成,增加了群众办事的成本。加之,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办事更加不方便。作为村支部书记,要常怀爱民之心,利用经常来乡镇开会、办事的机会,主动为群众跑跑腿,当好群众的代办员,为群众办理好各种政策性补贴和相关报批手续。
(四)当好“消防员”。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当前农村各种利益纠葛和矛盾纠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村党支部书记必须高度重视并善于调处各种矛盾纠纷,协调好各方利益,确保农村大局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一要处事公平,减少矛盾。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前,个别农村干部在落实计生政策、办理低保、兑现农补、征地拆迁补偿等方面,由于做不到“一碗水端平”,从而引发了群众上访,甚至酿成群体事件。我们当干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护农村稳定。如果我们在一些牵涉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心存私心杂念,做不到公开、公平、公正,就有可能背道而驰,危及稳定。
二要思想敏感,防患未然。“一切人民内部矛盾,归根结底都是人民币供应相对不足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可以调解和化解的,问题在于要知情、要有数。“矛盾不可怕,怕的是大意”。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的规律,矛盾的升级往往有一个过程,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工矿矛盾看似小事,但调处不及时、处理不到位,就可能矛盾升级,事态恶化,甚至引发血案。作为村支部书记,要有未雨绸缪、见微知著的本领,对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性事件,要做到心中有数,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发展。
三要明察善断,主持正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村支部书记就是村里的“法官”。群众要找说理的地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在调处群众纠纷时,往往会遇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处理得好,双方心悦诚服;处理得不好,双方都不买帐。对普通的矛盾纠纷,调处时要注重安慰有理的,教育无理的;找有理的不足,谈无理的危害;劝有理的忍让,教无理的明智,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对明显属于村痞村霸恃强凌弱的行为,调处时要敢于碰硬,主持正义。
四要把握关键,果断处置。当前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难免会遇到聚众闹事甚至集体越级上访等突发性事件。对处理群体突发事件,我有三点体会。要相信自己、相信群众。相信自己是群众选出来的,在群众中应该有一定的威信,只要站在公正的立场换位思考,真心实意替群众着想,群众是会理解的;相信群众绝大多数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依理依法,事情是可以处理好的。要作风深入,把握关键。要第一时间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事情原委,并在此基础上找准问题的症结,把握关键环节和关键人物,特别是要利用亲情、族情、威信等做好关键人物、骨干分子的思想稳控工作。要实事求是,果断处置。群体事件一旦酿成,留给我们的处置时间不会很多。那么,在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们应有一个果断、明确的表态。表态的总体原则是:实事求是,该解决的必须解决;依法依规,原则问题绝不妥协;讲究人情,能够争取的尽力争取。只要我们思想敏感,作风深入,就能找准问题症结,抓住矛盾焦点,稳控关键人物,化解具体矛盾,稳定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
三、提高自己的能力
村党支部书记处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官虽不大,作用很大;职务不高,水平要高。要在农村工作中有为有位,必须磨砺和锻炼,不断提升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政治定向的能力。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作为共产党最基层的支部书记,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能坚定理想信念,那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内心就会感到迷茫,干事就会没有力量。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言行上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二要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做到遵纪守法,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自觉服从组织、服从多数、服从上级。三要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善于辨别方向,明辨是非,学会用政治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只有这样,遇事才能掂得出分量。四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从讲政治的高度去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认真履行党支部书记的职责,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团结带班的能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班子内部若不讲团结,互相猜忌、互相拆台,必然贻误工作,影响大局。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有团结带班的意识和能力。一要选准副职。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村支部书记,不仅要会干事,更重要的是会用人。当前,一些村的工作之所以上不去,就是因为选干部、搭班子出了问题。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看准、选好、用活副职干部。副职干部选准了,能促进工作;选不准,影响全局。二要自身过硬。“打铁还需自身硬”。村支部书记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关键要做到思想上过得硬、能力上过得硬、廉洁上过得硬。三要注重沟通。沟通才能了解,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促进工作。沟通是一门艺术。村支部书记作为“一把手”,一定要注重适时与班子成员沟通,与党员、组长及骨干群众沟通,以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三)引领发展的能力。作为村支部书记,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一方群众找准门路,发家致富,则善莫大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这就需要村支部书记不断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一要富脑子。挣钱富袋子,学习富脑子。村支书要带头做学习型新人,努力学文化、学知识、学政策、学法律、学农村实用新技术,特别是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学会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二要探路子。就是要更新工作思路,寻找最佳出路,多出主意,多想办法,立足村情,因地制宜,找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路子,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要盘活村集体资产,不断拓宽村集体增收的渠道,努力增加集体收入。三要变法子。老套路、老办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大力倡导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先进理念,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动员有能力的群众率先创业,扶持有困难的群众集体创业。积极探索群众创业的方法模式,鼓励群众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技术入股、劳动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创业,以人人创业带动人人致富。
(四)民主管理的能力。当前,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力意识不断增强。群众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力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延伸和扩大。为此,村党支部书记必须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逐步由“领导管理型”向“指导服务型”的转变,变“管民治民”为“服务于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使群众的权利受到尊重,群众的诉求更易表达,群众的合法意愿得到实现。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方法和程序,切实抓好党务、村务公开,在作出决策前,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需求,尊重群众的意愿,把决策的过程变成汲取群众智慧、维护群众权益的过程;在推进落实时,要充分发挥群众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把落实决策的过程变成相信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过程,使党支部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摆正自己的心态
农村支部书记面临的困惑多,接受的考验多,承受的压力大,如果在工作中不能切实摆正心态,将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当前,村支部书记主要面临四大困惑。对于这些困惑,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牢固树立四种观念,为开展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一是面对“任务不轻,压力不小”的困惑,要有“人能我能,不甘落后”的韧劲。上面千根线,下面一针穿。村干部常年面对计划生育、粮食生产、抗旱救灾、防汛抗洪、安全生产、社会维稳等各类工作任务,很多工作都是“一票否决”的工作。上级对此要求很严,调度很紧,压力很大。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作为村支部的领头雁,我们即便想推,也无法推脱。老百姓对干部有一句总结:能力不高会被笑死,办法不多会被急死,身体不好要被累死,胆子不大会被吓死,酒量不好会被醉死。尽管如此,我们还得正视这些困难,要想到别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和我们都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的工作环境更差、更恶劣,既然别人能把工作干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呢?要坚信,只要我们不甘人后、迎难而上,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二是面对“矛盾不少,办法不多”的尴尬,要有“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农村是社会矛盾的多发领域,因宗族问题、边界纠纷、土地承包、农民建房、婚姻家庭、农村赡养、邻里口角、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矛盾一直占着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房屋拆迁、征地赔偿等矛盾也不断激增。同时,因党的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及时和利益分配不均等因素,使得农村矛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而在实际处理时,往往会碰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对此,我们村支书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比困难多”,矛盾再大,也能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深入实际、贴近群众,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勇于面对、不懈探索,很多问题并不象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可能会迎刃而解,甚至不攻自解。
三是面对“众望不低,权利不大”的现状,要有“不求尽善尽美,但求尽心尽力”的自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期望。我们农村支部书记,村里的大事、小事,上一任村支书未能完成的实事、要事,老百姓都恨不得我们一夜之间全部解决。然而,我们村支部书记的权力毕竟有限,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我们既要有积极的心态,利用当前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的大好机遇,尽已所能,争资跑项,多为群众修路架桥、改水改电,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也要想到万事不可能尽善尽美,好处不可能一人占尽,国家的资金和项目总是有限的,有些事情要靠时间来解决。向群众解释清楚了,群众定能得到理解,无需背负太大思想包袱。
四是面对“开支不少,经费不多”的矛盾,要有“节流诚可贵,开源价更高”的意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我们村支部书记而言,没有哪一个不想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没有哪一个不想多做几件让后人称颂的好事?当前,我们的村级转移支付虽逐年增加,但也只能勉强维持运转。个别村甚至保运转都成困难,更不用说为村组搞大的公益建设。对此,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小气当家,制度管帐。同时,更要主动了解信息,积极跑项争资,取得上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发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农业开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广辟渠道,多方筹资,争取做到办实事“不差钱”。
各位学员朋友,村支部书记的地位举足轻重,工作光荣伟大。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文件政策,农村支部书记的位子会越来越重,待遇会越来越高,保障会越来越好。作为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时代的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历史的机遇也摆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摆正心态,认真负责、扎实苦干,就一定能向组织和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就一定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望。

县委书记倒在七夕工程上是绝妙讽刺

山东济宁出过哪些名人??

济宁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涌现出过许许多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出现了无数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他们为济宁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王弼

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郡(今山东金乡县)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孔融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融是孔子二十代裔孙。然而,他在汉末受到尊崇,却并非因为他是“圣裔”,主要还是他自幼的聪悟及过人的胆识,形成了他逐日增高的声誉。

鲁班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5-680年11月1日),别名汉女氏、甲木萨,唐朝宗室女,多猜测其父为江夏郡王李道宗。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将其加冕、封作王后,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梁山伯、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据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济宁市梁祝研究会会长、著名的梁祝文化专家樊存常先生考证,梁山伯与祝英台包括马文才,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之间的故事为历史真实事件,而且他们的籍地都在孔孟之乡。

潘晓婷

1997年开始接触台球,是中国台球界第一位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的选手,10次9球世界冠军记录保持者。1998年参加中国北京第一次举办的女子“九球”赛荣获冠军。被誉为中国的“九球天后”。

限于偏于,就不一一细数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发言。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巧妙设置360关闭一些烦人的弹窗广告和新闻资讯的软件「巧妙设置360关闭一些烦人的弹窗广告和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