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字典和字库查不到两个会意字kua和zao(zhao)

“山东”、“山西”中的“山”是指太行山脉。实际上在我国战国时期,“山东”和“山西”的名称就已经出现了,而在当时,“山”指的是崤山。山左称为山东,山右称为山西。而到了元朝时期重新划分了行省区域,其将太行山脉确定为了“山东”和“山西”的分界线,从而沿用至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山东和山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和语言风格。

明初大移民时,在山东与山西人语言交流时,往往听不习惯对方的方言。山西来的移民对山东的土著居民说:“我听你们这里人说话怎这么kua啊!(图1)”kua是指“口音跟本地语音不同的外乡人”,山东原土著居民回答:“我也听不习惯你们说话,总感到特别zhao(图2)”。由于语言发音习惯的差异,山西人认为山东人说话kua;山东人认为山西人说话zao(zhao)。于是,不知是谁创造了两个会意字。图1读kua,图2读zao(或读zhao)。

图1读kua,会意山东边的人,山东人

图2读zao(或读zhao),会意山西边的人,山西人

这两个生僻字,《新华字典》中查不到,电脑字库中没有,就连收录中国汉字较全的《康熙字典》中也没有。

kua(图1)杨庄村牌

在鄄城东北5千米有一个汉代建立的村庄,今属陈王街道。因杨氏先祖立村,故村名杨庄。由于从山西迁入移民数量多于原土著居民,迁入移民将村名由杨庄遂被改称为kua(图1)杨庄。这个kua(图1)字,虽不是中国规范汉字,但被历代政府所承认。在鲁西南地区,一直流行了600多年。

kua(图1)杨庄村牌

村碑文字: kua杨庄 KUAYANGZHUANG

村碑记载,汉朝时,杨氏祖建村名杨庄。明洪武年间,郑氏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入,称杨氏为kua人,故名kua杨庄。凤凰乡kua杨庄村民立 鄄城县地名委员会监制 一九九三年四月

由于kua(图1)杨庄整体拆迁,目前该村已不存在。但鄄城人为了保留这个古老的村庄名字,特留下kua(图1)杨庄公交车站站牌名。

kua(图1)杨庄公交车站站牌

拆迁后的kua杨庄位置

拆迁后的kua杨庄位置

同样,成武县大田集镇有个kua(图1)赵庄。成武县政协编的《成武村落图谱》记载了kua赵庄,是用“侉赵庄”。

“侉赵庄”航拍图

侉赵庄位于大田集南2千米处,东邻四刘庄,西北邻南孙庄,东北部许花园。总面积0.8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0.68平方千米,房屋173幢,村民162户,人口606人,有赵、刘、倪、王、高等姓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赵氏迁此立村,因村址始名山东屯(过去习称山东人为侉子),故名侉赵庄。

由于“山东人”的kua(图1)电脑打不出字,所以腾讯、高德地图标出“垮赵庄”,政府官网也写作“垮赵庄”。解放前后的成武县地图中也没有“kua(图1)赵庄”标注位置。估计原因就是因为没kua(图1)“山东人”这个字。

成武县最新版地图,点击可以放大

从网上搜索一下,全国“侉子营”村还不少,如北京的侉子营村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东南部,明代成村。始由山东李姓人家逃荒至此,渐成村落,因口音与当地人不同(声音听起来有点kua),“侉子”是指“口音跟本地语音不同的外乡人”,人称侉子营。估计这个侉字代替了kua(图1)。

同样,郓城武安镇有kua子营,写得是另一个kua(奤)字,但在字库中却没有这个读音。

郓城kua子营位置

kua子营卫图

郓城地名办给我提供了该村信息:

根据村名来历,是使用了贬义成分。

奤的读音

图2

再说zhao(zao图2)字,清光绪年间,山西遭受特大灾荒。为了生存,当地的戏曲班社多去外地流动演出。有个“十万班’上党梆子剧团来到鲁西南,在菏泽周边梁山、巨野、郓城、鄄城、单县、曹县等地流动演出了一年多时间。

上党梆子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由于其曲调流畅,表现力强,有丰富的板式和曲牌,演唱起来既高亢激昂又委婉活泼,表演具有粗犷豪放的特点,深受鲁西南民众的欢迎。不少人向上党梆子剧团拜师学艺。学成后,遂组织自己的剧班。因是本地人学唱山西腔调,遂把上党梆子剧种改称“本地zhao(图2)”或称“zhao(图2)梆”。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菏泽和周边郓城、巨野、梁山、东明,以及河南范县等地都有专业或业余“zhao(图2)梆”剧团。

图2是意会字,菏泽人读音为zao。

枣梆是山东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古曹州(今菏泽),在山东又称本地,人山西)读如找(zhǎo),系由“山西人”三字拼成的一个新造字,是指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学唱者又多为本地人,所以传出了这个名称,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故一称“zhao梆”,其源出自山西东南部的“上党梆子”,因而又名“泽州调”。

1960年,菏泽专署枣梆剧团参加全省戏曲汇演,在审验节目时,时任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发现山西人会意字“zhao或zao”,认为带有讽刺意味,遂以剧团击节所用的梆子皆枣木制作,建议改“zhao或zao”为谐音字“枣”,从此,该剧种正式定名为:枣梆。

2008年6月7日,枣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120。

整理者:孙智敏 曹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政协菏泽市第十六届委员,乡土历史爱好者,头条号:老虎69090。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汽车方向盘不正的原因是什么「汽车方向盘不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