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电视剧里面常常看到一句话,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且说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显得中国的儒家特别的不讲道理,为什么“君”要你死你就得死呢?虽然说皇帝有着权利上的主导权,但是你最起码可以抗争一下吧?为什么要这么愚忠呢?
那么儒家究竟有没有说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这种话呢?
我们知道,儒家这个概念,最先是孔子提出来的。但是实际上儒家的思想就是继承的周朝礼治思想,然后加上孔子的进一步完善,再加上后面的孟子、荀子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儒家思想。
周朝的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加上《论语》,《孟子》,《荀子》,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地基,我们要知道儒家究竟有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思想,从它的地基上面去找,就能发现问题。
孔子所作《孝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表明了孔子对于君王犯了错误时臣子应该采取的态度,孔子说:
“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什么意思呢?以前的天子,有几个敢于指出天子错误的大臣,虽然天子无道,但是也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里面有敢于指出诸侯王的过错的大臣,虽然诸侯王无道,但是他们也不至于失去自己的封国等等,以此类推,孔子认为儿子对于父亲的过错,也英国指出来以便于改正。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一个无道的国君,你首先要做的是帮他改正错误,而不是他要你死你就去死,不能改正他的错误,不能拯救天下有可能被他的错误带来的灾难,你的死在孔子眼里看来,毫无意义。
那么孟子是什么态度呢?
儒家三子里面,孟子是最为激进的,他的态度也是最为观点鲜明的。他对于国君无故滥杀大臣,态度是明显反对的,不仅仅反对,甚至于还是痛恨,乃至于鼓吹“汤武革命”,什么叫鼓吹汤武革命呢?就是如果你这个皇帝做的不称职的话,就应该滚蛋,让像商汤和周武王这样的英明均逐步革了你的命来做天子才是正道。
孟子他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什么意思呢?国君你要善待大臣,大臣才有义务给你尽忠;要是你待大臣们不怎么滴,大臣们当然也有理由待你不怎么滴了。
孟子怕他这句话说得不清楚,于是他后面还说了一句话: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把这个地位分清楚,在孟子眼中国君并不是地位最高的人,只有人民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人,江山社稷比人民的地位低一点,而国君的地位比江山社稷还要低。孟子是个直性子,怕大家还是搞不清楚他究竟想要说什么,于是有了下面这一段话: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
齐宣王说,你们儒家天天喊着忠孝仁义,却又鼓吹商汤和周武王,商汤以臣子的身份来讨伐他的君王,周武王以臣子的身份来杀死他的天子,他们不是不忠之人吗?孟子却说,我只听说过周武王杀死了独夫民贼,没有听说周武王杀死了他的国君。
这就是孟子的态度了,其实也颇像姜太公的态度,即“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一个天子,残杀他的臣子,不把他的臣子当人看,连基本的人的素养都没有,他还凭什么做天下人的天子呢?孟子对于这样的人的态度就是:坚决打击这种做人的没有资格的国君。
那么儒家三子当中的荀子,他对于此又是什么态度呢?荀子在《荀子·臣道》里面写道:
“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
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一个臣子,他做事的标准不在于是不是听从了国君的话,而在于是不是能够帮助国君把天下治理好,如果说你能够帮助国君把天下治理好,就算是你当着他的面怼他也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这叫做“忠”;反之,如果你把国君交给你治理的天下搞得稀烂的,就算是你什么话都听国君的,那你也还是一个不合格的臣子,因为这叫做“谄”。
荀子的态度比孟子稍微温和一点,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喜欢讲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他觉得你支持还是反对国君的命令不重要,关键是你把国家的事情是做好了还是做坏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这个国君傻愣愣的要杀你,你当然要反对啊!你杀了我,天下以后怎么办?
所以我们从以上的这些内容来看,儒家他并没有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变态思想,这是后来的学者和当权者强行加在儒家身上的枷锁,儒家讲究的“平天下”,讲究的是为万世开太平!一朝一代的兴衰荣辱,何足道哉!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究竟源于哪种文化?
相信很多人在一些影视剧中都能够听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吧,当这句话出现在古代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三纲五常”。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可谓是贯穿始终,在经过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功将儒家思想加以推广,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瑰宝。不过这句听上去带有“愚忠”思想的话语真的就出自于儒家思想的教义吗?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之一,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在国家治理方面奉行“礼治”、“德治”,在儒家思想中,君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服从,其所强调的更多是君臣各自的义务,而彼此之间以礼相待才能够支撑这段关系。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明显的愚忠,更多强调君主对臣子的压制关系,如果不服从君主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从核心内核来看,这句话与先秦时期的儒学思想显然不是一条路子。
而根据相关研究,“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最早出自于明清时期的小说中,诸如《封神演义》、《再生缘》等小说戏曲中均出现过类似的话语。由此可见这句话恐怕只不过是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民间俗语或口头禅之类的语句。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清楚,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开始僵化,而此时随着皇权的不断扩大,臣子与百姓的思想中也开始逐渐渗透“愚忠”的要素。毕竟能够在思想上控制百姓,那么有助于强化皇帝的中央权力,而此时政治社会上这种转变也开始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由此“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也就得以流传下来。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谁说的?
作者为汉朝董仲舒。
完整句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属于封建修社会中所谓的“三纲”之一,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妻。
古时孔子有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后来就被孔后(孔子之弟子或后人)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早记载(出处)这句话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了。
扩展资料: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
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但是董仲舒没有将“三纲”和“五常”并提连称,首次并提连称的是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这种并提连称意味着封建思想家终于把封建纲纪和处理这种纲纪的道德原则结合为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伦理道德体系。
宋朝时期,“朱熹发展天理说,把“三纲五常”与“天理”联结在一起,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展开,是“天理”体现于社会规范的当然的产物,是永恒不变的协调社会关系的妙药”,至此,朱熹的“理一分舒”论便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规范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纲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