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汉字中的“鸟”一一水鸟(淮、萑),鸮(雈、雚)。今天想与大家聊聊汉字中的“驯鸟”一一“䧹”/“鹰”。
一、“䧹”/“鹰”的造字本义
1.字源演化
“䧹”/“鹰”的字源演化无论在百度词条还是汉典中查到的都差不多。
2.传统解读
目前看,“䧹”/“鹰”最早见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铭文。
“䧹”/“鹰”的造字本义,传统认为是“随人所指住在岩崖上的鸟”。
这种解读说得有点让人头晕!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猛禽鹰、隼、雕等是有巢居岩崖之上的习性,但什么是“随人所指”?
3.个人理解
个人认为“䧹”/“鹰”的造字本义应是:被人驯化、受人驭使的鸟。
“被人驯化、受人驭使”这种字眼与“鹰”的凶猛仿佛格格不入。
我们必须先来看下“司/后”的甲骨文。
“司/后”在甲骨文中是镜像字,无论是“司”还是“后”,都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指挥部署、发号施令”一一是统治者、管理者、指挥者,后来引申作为“官职”、“管理部门”、“尊称”等。
我认为“司/后”在商以前的人们眼里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真有区别只能是“尊卑”之分了,可能“后”尊于“司”。据专家考证,夏商周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分别是夏后、商王、周天子。另外还有后土、后稷、后羿,司徒、司空、司马等。
金文“䧹”/“鹰”和“后”含有相同的符号一一“F”,就是“人在指挥操控”的形象。
所以,金文“䧹”/“鹰”中的“广”不是房子也不是岩崖,而是“在指挥的人”。金文“䧹”/“鹰”的本义应该是“受人指挥驭使之鸟”一一受驯化之鸟。
人类先民驯化鸟类的初心是协助渔猎一一协助捕鱼的是渔鹰,比如鸬鹚;协助打猎的是猎鹰,比如金雕。
二、渔鹰
1.关于古籍记载
唐初,魏征对当时倭人用鸬鹚捕鱼的事极为惊讶,还将其郑重地写入了《隋书》,其实华夏先民驯养鸬鹚并利用其捕鱼的历史很早。现在可知的最早记载鸬鹚的是秦代的《尔雅》,最早记载鸬鹚捕鱼的是东汉的《异物志》。
2.关于古老传说
传说古蜀地区有个鱼凫王国,大约建立于夏商之交(距今3700~4000年前),灭亡于春秋初期。凫就是脚长蹼的禽类,所以专家们说鱼凫就是鸬鹚,推测鱼凫族人已掌握驯化并利用鸬鹚帮助捕鱼。
3.关于说文解字
从说文解字角度讲,我进一步认为“䧹”/“鹰”广义上是指“被驯化之鸟”,狭义上是专指“被驯化帮人捕鱼的鸟“一一鸬鹚。鸬鹚是水鸟(游禽),民间称其为鱼鹰,此“鹰”是“驯鸟”之意,不是现在所说的鹰科猛禽。
证据就藏在小篆“䧹”/“鹰”里。
从古至今都认为小篆“䧹”/“鹰”的左边符号是“床”,以致演化成了“疒”。
所以才有了“疒”字旁的“䧹”/“鹰”。“病鸟”之说显然是无稽之谈。
其实,小篆“䧹”/“鹰”的左边不是“床”而是“船(舟)”,其构成是“舟” “人” “隹(鸟)” “一(横杆)”。
4.小结
小篆“䧹”/“鹰”告诉我们,先秦以前华夏先民已开始驯养鸬鹚并利用其捕鱼,时间甚至可以上溯到“西周早期”之前。
三、猎鹰
1.关于古籍记载
有关人类最早驯服猎鹰来狩猎的记载,是在出土的亚述时代的石碑上。
而在中国,有关猎鹰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在北魏时,朝廷有专门的“鹰师曹”,猎鹰在当时已经成为贵族以及游牧民族狩猎时普遍使用的辅助动物。
2.关于猎鹰种类
古代中国,驯养用作打猎的猛禽品种比较多,熟知的有白海青(白上有黑点者)、海清、白黄鹰、黄鹰、皂雕、鸦鹘、赤鹘、兔鹘、角鹰、白鹞、崖鹰、鱼鹰、铁鹞、木骨鹞、崧儿、百雄、茸垛儿等。
最著名的猎鹰是海东青(满族的文化图腾),隼科。在南宋编《契丹国志》中对海东青的定义为“海东青小而俊健,能擒鹅鹜,爪白者尤以为异”。《辽史》记载“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曰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冰泮,乃纵鹰鹘捕鹅雁。晨出暮归,从事弋猎。”而这其中少不了上等猎鹰海东青,比如辽国皇帝举行的头鹅宴,在猎杀野鹅时“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鹘,拜授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鹘。”
而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等更喜欢驯服金雕等大型鹰科类猛禽,用来狩猎一些移动速度快、隐蔽性强的猎物,比如兔子、狐狸等。而在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人也仍然保留着古羌人驯鹰的传统。
3.小结
金文“䧹”/“鹰”告诉我们,华夏先民至迟在西周早期已开始驯化猛禽用于打猎。
四、总结
“䧹”/“鹰”字隐藏着华夏先民“驯鸟”的历史信息,既驯化猛禽(鹰隼)作为猎鹰帮助打猎,又驯化水鸟(鸬鹚)作为渔鹰帮助捕鱼。特别是小篆“䧹”/“鹰”,所含符号不是“床”而是“船”,是非常直白的表意“此驯鸟是渔鹰”。
友情提醒: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所有的猛禽都属于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严禁捕捉、贩卖、购买、饲养及伤害。
所以,现在的猎鹰文化正在走向消亡。
五、拓展知识
民间称为鱼鹰的鸟类有两种,一种是鹗,另一种是鸬鹚。客观上讲,鸬鹚长得既不像鹰,也没有鹰的凶猛,是一种水鸟,和猛禽根本不沾边。科学上讲,鹗是隼形目,而鸬鹚是鹈形目。所以,鹗之“鱼鹰”是猛禽鹰料之“鹰”(鹰的引申义),鸬鹚之“鱼鹰”是“驯鸟”之“鹰”(鹰的本义)。
鹗捕鱼靠的是高超的飞行技术和特殊的利爪(趾底布满齿,外趾能前后反转,使四趾变成两前两后,加上脚下的粗糙突起,可以牢牢地抓住黏滑的鱼)。
鸬鹚捕鱼靠的是精湛的潜水技术和特殊的法宝(锋利的钩喙如夹刀铁钳,鱼儿难以逃脱;咽喉和食道能够极度扩张,食道前端有一个膨大喉囊,可以贮藏捕捉到的鱼)。
《诗经》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尔雅》释:“雎鸠,王雎。”郭璞注:“今江东呼之为鹗”。《本草纲目》里解释:“鹗状可愕,故谓之鹗。其视雎健,故谓之雎,能入穴取食,故谓之下窟乌。”李时珍进一步解释:“鹗,雕类也。似鹰而土黄色,深目好峙。雌雄想得,挚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能翱翔水上捕鱼,江表人呼为食鱼鹰。”
古代还称鸬鹚为乌鬼、鹭鹚。中国一共有五位鸬鹚族的成员,分别是普通鸬鹚,斑头鸬鹚,海鸬鹚,红脸鸬鹚和黑颈鸬鹚,都是一身的黑羽。
(文中图片均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转载请注明:渣渣灰飞[握手][握手])
雀雁鹰的偏旁部首跟什么有关?
雀雁鹰的偏旁部首跟鸟有关,雀字的偏旁部首是‘小’,雁字的偏旁部首是“厂”,鹰字的偏旁部首是“广”。
相同点:都有 隹 字。
隹,zhuī,〈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鸟形。《说文》:“鸟之短尾之总名也。”与“鸟”同源。“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本义:短尾鸟的总名。
扩展资料
雀: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雁:yàn<名>(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鹰:鸟类的一科,猛禽类,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鹰犬。鹰隼(鹰和隼,喻凶猛或凶猛的人)。鹰视狼步(喻人举止凶狠)。
“偏旁部首”常常连在一起说,于是有些教师就认为“偏旁”和“部首”是一回事,这是一种误解。偏旁和部首,虽然有某些联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偏旁:偏旁,是指对合体字进行切分后得到的某个部分。以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叫“左偏旁”;位于字的右边,叫“右偏旁”。
部首:部首(bù shǒu),汉语词汇,意思是给汉语字典、词典同一偏旁的汉字所立的类目,为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首创。出自《说文解字》。
关于鹰的知识有哪些?
老鹰是一种肉食性的类群,通常在峡谷内觅食。老鹰性情凶猛,肉食性,以鸟、鼠和其它小型动物为食;有些种类喜食尸体,如秃鹫。两翼发达,善于飞翔,一般多在昼间活动。
其寿命一般在50年,一次生蛋2~5枚,白底有红棕色斑点、孵卵期约38天,它们的巢穴一般筑的很高,老鹰一次生下2~5个蛋,一般仅能成活1只小鹰,。
扩展资料
我国华夏民族文化中的鹰形象,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鹰是神的化身。在历经数千年的宗教意识中,鹰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奉为神鸟、天鸟、神鹰。在古代军事上,鹰象征战神。
古代图腾崇拜、图形与象形文字,是华夏先民神会自然,与物通神、智慧与创造。象形文字的出现历经变迁和演进,是原始社会逐步迈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最早“龙”、“凤”、“鹏”的图形和文字,其美学因素是从生活中取象,变化和应用的创造。商王朝殷周甲骨文的“鸢”,青铜器时期钟鼎文“鹏”,秦汉古篆文中的“鹰”,是汉字高度概括的艺术美。
“鸢”和“鹰”二字是对自然的写照,“鹏”字是凭想象的创造。与我国原始文化共存的“鹏”、“龙”、“凤”,是神秘、祥瑞、福祉,经历华夏五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华大地,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内涵的寓意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