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重要批者脂砚斋,曾交代贾宝玉的最终结局,是抛妻弃婢,悬崖撒手,也就是说,宝玉最终抛弃了尘世的一切,出家去了。
有宝钗这样贤惠持家的妻子,有袭人这样忠诚尽职的准姨娘,有麝月这样成熟稳重的丫鬟,宝玉为什么不要,非要出家呢?
我们知道,婚姻这个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看着再好,再是郎才女貌的金玉良缘,可谁又能知道内中的甘苦呢?
对宝玉来说,宝钗固然千好万好,可她即便再完美,也走不进他的心里,除了林黛玉,他的眼里,他的心中,再也盛不下任何人。
宝玉对宝钗,只当作姐姐一样敬着,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不仅如此,正因宝钗太过完美,所以她总是劝不喜欢读书的宝玉读书上进,而这恰恰是宝玉最厌恶的。
袭人也曾说过,宝钗只要一劝宝玉读书,宝玉立马抬脚走人,一点面子不给。诚如宝玉所说,黛玉就从来没劝过宝玉读书,所以他亲近林妹妹。
根据脂砚斋批语透露,八十回后,宝玉宝钗婚后,还有过“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的回目,可想而知,一定是宝钗老毛病犯了,又在忍不住劝宝玉读书走正道。
根据回目可知,这一回劝学可不是过去的点到即止,而是已经到了“借词含讽谏”的地步。过去随口说说,宝玉已经很厌恶了,更不要说借词含讽谏了。
因此,终身误曲子里也说,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是以贾宝玉的口吻唱出来的,也唱出了他的心声。
当然不是说宝钗不好,只是对贾宝玉来说,宝钗的种种行为,与他所追求的东西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也就是说,两个人的三观不同,也就不大可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所以,终身误的曲子,误的不只是宝钗的终身,还有宝玉的一生,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是不可能强忍着过完一生的。宝钗纵有千般好,可她并是宝玉的心头好。
这是从个人感情上来说,其实从大局来看,两人的结合,也完全是两大家族政治联姻的需要,是被强扭到一起的,也注定了不会有好结局。
到了后期,贾府出的多进的少,日子捉襟见肘,而皇商出身的薛家,还有不少产业,两人的婚姻就这么被安排,这样的婚姻,显然不会幸福。
至于袭人,脂砚斋也曾说,袭为钗副。原文说麝月是公然又一个袭人,而袭人则是公然又一个宝钗,她们的行事做派虽然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完全挑不出毛病,但偏偏不对宝玉的胃口,所以,这也注定了,袭人不大可能在宝玉身边留到最后。
早期的袭人,还只是个丫鬟,负责宝玉的饮食起居,十分上心,而宝玉也确实离不开她,但到了抄检大观园时,尤其是晴雯被撵之后,渐渐长大的宝玉,表现出了对袭人的疑心。
即便袭人再赌咒发誓,可宝玉心中似乎已经有了答案。袭人不再是从前的袭人,她自从被王夫人看重,并给了准姨娘的待遇和许诺之后,她就渐渐失去了宝玉所说的清净洁白的女孩才有的光泽,她为了姨娘之位,也着实使了不少心机手段。
而贾宝玉生平最厌恶的两件事,一件是读书,一件是女孩变成鱼眼睛,这两件事,宝钗做了一件,袭人做了一件。她们在那个时代,固然会成为社会主流认可的最贤淑的妻子和最好的小妾,但这一切都不是他贾宝玉想要的。
俗话说,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对王夫人来说,有宝钗这样知书达理的妻子,有袭人这样稳重成熟的姨娘,贾宝玉何愁将来不能成就功名,立业传家?可她哪里知道,这些不仅不会成就宝玉,反而会促成他最终的悬崖撒手。
其实,经历了富贵荣华和贫困败落的宝玉,抛弃的又何止是宝钗和袭人这样的妻妾,还有他的整个家族和滚滚红尘。
就如红楼开篇所说的,那红尘中虽有些乐事,却又有好事多磨美中不足八个字紧相连属,对宝玉来说,他来尘世走一遭,富贵荣华的生活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过,美中不足的婚姻经历过,这就够了,他的尘劫也满了。
生有慧根的他,最终顿悟,那人世间的盛衰贫富,悲欢离合,到头来也不过是红楼一梦,万境归空,于是他选择了放下一切,朝着另一个远方继续出发。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被贾宝玉偷试过多年的袭人,为何贾宝玉自始自终没有娶她?
在花枝巷,贾琏的小厮兴儿与尤氏姐妹谈到贾府时,曾说过贾府有个规矩,那就是凡主子爷们大了,长辈们会在其屋里放两个“屋里人”先服侍着。
这两屋里人与普通丫头不一样,因为她们除了负责主人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以免少爷们在外头走了邪的。一般来说,如不出意外,在少爷们成家后,这“屋里人”会成为他们的姨娘,譬如贾琏婚前就有两个,不过在王熙凤过门后便寻了由头撵出去了;贾珠亦有两个,但在贾珠病逝后被李纨放了出去。
宝玉屋里的袭人和晴雯,原本都是贾母屋里的丫头,后来才被指派来伺候宝玉,据贾母的意思,晴雯言语、模样和针线都拔尖,将来只她能给宝玉使唤的,可知是做姨娘无疑。至于袭人呢,则是因贾母喜她心地纯良、恪尽职人才与了宝玉,而月钱却还在贾母屋里领。所以,贾母是否有将袭人作为宝玉姨娘的打算,一目了然。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贾宝玉的初试,是和袭人一起的。
在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榻上午歇,期间神游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子的授意下,与其妹妹可儿共试高唐之欢,醒来后便求袭人与之共试,书中称道:“幸得无人撞见”。
然而,纵然初试无人撞见,瞒过了众人,这种事毕竟食髓知味,既然有初试,必然有第二次乃至无数次,正因此,在第三十一回,晴雯与贾宝玉拌嘴,袭人出来劝架,将自己和宝玉成为“我们”,言语间将晴雯拒之于千里,晴雯被触怒后便挖苦道: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
晴雯说的鬼鬼祟祟还能是什么事?无非是袭人与宝玉那点脸红的事罢了,可知贾宝玉和袭人的偷试,因次数频繁而被丫头们所熟知。
有人为此就疑惑了,为何袭人与贾宝玉多次云雨,却没有怀孕呢?许多人认为是因宝玉年岁太小,生育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袭人自然就难以受孕了。这话并非没有道理,毕竟贾宝玉初试的年龄我们推算过,彼时的宝玉不过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然而在初试后面几年,直至袭人被宝玉踢出咯血之症后才与宝玉保持距离。这期间有四五年的时间。那时宝玉已经有十四五岁,生育完全没有问题的,要知道顺治爷有第一个儿子时不过十三岁呢。
所以,说因为年纪小无法生育,并没有说服力。那么是为什么呢?其实,非要较真,无非是袭人不能、也不敢怀罢了。
在旧时,不仅是贾府,许多豪门贵族的少爷婚前都有“屋里人”,就像小厮兴儿说的,是避免少爷们年轻气盛,容易外面走了邪,丢了大家族的脸面。
那么丫头们和少爷有了床笫之事,难保会怀上孩子,少爷未婚就先有了庶长子,这必然会影响将来的婚配,毕竟同等实力的家族,是不会让自家小姐嫁过来受委屈的,如何防止这种局面发生呢?不用担心,因为这样富贵近百年的大家族早就有了一套完善的预防机制,丫头们早早就有教引嬷嬷传授的两性知识,其中就有避孕方式。而像贴身服侍少爷们的丫头,更早就有教引嬷嬷们的耳提面命,至于避孕方式,古人自有古人的智慧,什么鱼鳔啊,麝香啊,红花啊等等,总之不需要我们操心的啦。
哪位要问了,如果丫头想通过怀孕上位呢?放心,能在这样的家族做到大丫头,不会这么蠢的,如果丫头在少爷婚前怀了孩子,下场要么是孩子不能出生,要么出生了孩子留下丫头被逐,极少数幸运的才能母子不分离,而如果遇到将来的主母是王熙凤一类的,惨境不敢细想。
所以,没有人那么傻到以身试法。
其次,便是与贾府将近的气数有关了。
如果我们留心,便发现贾府里除了袭人,连平儿、周姨娘、贾珍的小妾鸾凤、佩鳯、贾蓉的妻妾等,都未有怀孕,而她们与袭人的处境相去甚远,为何不争取生个一儿半女以安身立命呢?这正是作者的一种暗示。
自故事开始,贾府中就再没有新生儿,宁国府一边,宁国公贾演生了四个儿子,其中长子贾代化承袭宁国公爵,生两子,长子贾敷早夭,贾敬承袭家业爵位,又只生贾珍一人,贾珍又仅有贾蓉一子,至贾蓉无子女。
再看荣府,贾源之子贾代善目前知道的孩子有贾赦、贾政、贾敏三人,按冷子兴所言,还有老姐妹几个,大抵还有几个女儿,大抵算得上人丁旺盛,贾赦生贾琏、贾琮二子与迎春一女,贾政亦有五个孩子,然到了贾琏一辈,突然人丁凋零起来,凤姐、尤二姐好不易怀了哥儿,都各种原因流掉了。
而子嗣情况与家族运数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家族运数旺盛,人丁便盛,家族运数没落,子嗣便逐步凋零。这与一个王朝的兴盛没落如出一辙,譬如清朝,清初时顺治帝才活了26岁,却育有十四个儿女,雍正以勤政被世人所知,极少顾及风月之事,却也有十几个儿女,至清末,几个皇帝却都绝了后,焉知不是运数在作怪?
所以,不仅仅是袭人,连后面薛宝钗嫁入贾家,都不可能有子女,那所谓的“兰桂齐芳”不过是程高的一厢情愿罢了。
为什么贾宝玉宁愿出家也不娶薛宝钗?
贾宝玉并不是没娶薛宝钗才出家,而是娶了她之后才去出的家。
至于为什么宝玉跟宝钗夫妻缘浅最后出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宝玉比起宝钗跟黛玉感情更好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林黛玉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身体不太好,所以才被外祖母(贾母)接到了荣国府居住。黛玉是宝玉的姑表妹,两个人从小一同吃,一同睡,一起长大,可以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宝钗的来到完全可以说是意外,是她哥哥犯了事她自己又参加宫里待选才跟着母亲一起来到了贾家。这时候宝玉黛玉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宝钗的加入已经晚了一些。宝钗在他们三个人里年纪最大是宝玉的姨表姐,从亲戚这一层来看宝玉跟黛玉更亲。
二、宝玉宝钗的价值观不一样宝钗自小便失去父亲,哥哥不争气,所以显得她从小就很成熟聪慧能够在内帮衬母亲。红楼22回里贾母帮宝钗过15岁的生日,也就是古代女子的成人生日,可见重要性。贾母让她点戏,换做一般人得到贾母的喜爱照顾还有当时的年纪应该会毫不顾忌的点自己最爱看的戏,但宝钗没有。宝钗一开始拒绝,后来拗不过贾母也不好拂了她的面子,隐藏了自己的喜好点了几出贾母爱看的热闹戏,可见她的成熟和心机。但宝玉却不一样,含玉出生又是家中最小的孙子,一家人心中的宝贝,所以导致宝玉性格乖张,不爱读书且藐视传统。他曾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便可见。但宝钗却不同,她不仅成熟更是个传统女性,她时常劝诫宝玉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也曾经在无意中得知黛玉读了西厢记之后告诉她这是杂书不要读,并且让黛玉多做女工方是本分。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宝玉跟宝钗的感情是有的,但却不深,因此最后宝玉出家也是有迹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