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中的典故「诗词中的典故三寒食」

前几年央视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飞花令”又流行了一把。“飞花令”是酒令的一种,属于雅令。在古代,酒令是喝酒时的一种助兴游戏,分为通令和雅令。通令比较简单直接,比如划拳、掷骰子等;雅令则相对比较文艺,要求参与者才思敏捷。那为什么会称为“飞花令”?“飞花”得名于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今天的主题就谈谈寒食。

寒食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几天。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有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介子推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多年,忠心耿耿,曾经割肉救主。后来重耳回国成为君主(晋文公),介子推非但不要官职,还隐居在绵山。晋文公带人来找他,遍寻不着,就放火烧山,想逼他露面,结果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没有出来。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在他去世那天全国禁止烧火,只吃冷的熟食,叫做寒食节。

这只是个传说,比较科学的说法是古代春季风大干燥,多有雷电,易引起火灾,为了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更为了警醒人们谨慎用火,所以在清明节前,要求大家都灭掉家中的火种,全面禁火,过几天之后,再重新生火,恢复正常生活。从“灭旧火”到“生新火”,称之为“改火”。在这段禁火的日子里,大家要准备好熟食,以冷食度日。这可能才是寒食节的真正来由。

到了唐宋,慢慢演变成这样一种风俗:在清明前一天禁火,清明这天由朝廷生火,传给百官,作为一种恩赐。所以现存很多关于清明新火的诗句,如唐·杜甫《清明二首》:“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郑辕《清明日赐百僚新火》:“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 北宋·欧阳修《清明赐新火》:“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

关于寒食的诗词流传下来的很多,除了前面所说的韩翃《寒食》,还有北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寒食节过去了,酒醒后心中平添了许多感慨。算了,还是不要对着老家来的人谈论故乡旧事吧,不如用刚生的新火烹煮刚采摘的茶叶,尝尝新茶的滋味怎么样,无论喝酒还是作诗都不能辜负大好年华啊!

唐·白居易《寒食夜》:“无月无灯寒食夜,夜深独立暗花前。”

寒食节那天晚上,天空没有月亮,房中没有灯火。夜色渐浓,一个人在黑暗里,对着寂寞孤独的花,独自黯然。

北宋·周邦彦《兰陵王·柳》:“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在送别朋友的宴席上,骊歌凄楚,直喝到华灯初上,曲终人散。路旁的梨花开得正热闹,看到榆树,想到榆木取火,寒食节又即将到来。

南宋·陆游《蝶恋花》:“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

寒食节将近,田野上传来悠扬的箫声。一阵春雨过后,园子里的植物都被滋润得青翠透亮,百花争艳,馥郁的芬芳飘浮在空气中,一派大好春光。

南宋·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

寒食节这天晚上下了一场雨,绵绵密密的春雨中落花缤纷。明天如果天晴的话,应该会去城南野外踏青,那时尘土中会萦绕着淡淡的花香气息。

明·俞允文《寒食》:“梨花细雨尝新酒,寒食家家起暮烟。”

在濛濛细雨中,梨花显得格外娇媚动人,对着这宜人春色,正好品尝刚酿好的美酒。寒食节的傍晚,暮色苍茫,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温暖祥和。

寒食古诗中的典故「诗词中的典故三寒食」

古诗寒食的典故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寒食古诗中的典故「诗词中的典故三寒食」

古诗寒食的典故

即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可以看相关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1027.htm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电脑网络连接不稳定怎么办呢「电脑网络连接不稳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