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政有为著称的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期间,面对突发事件无数,他又是如何处理的?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月初十,北京正阳门外的居民区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起火点就在皇宫边上,被康熙看到了。康熙对火情很关心,几次派人前往查看,都回报说:“该城及司坊巡捕营等官,并无一人在者,亦无一救火之人。”既然该管事的不去管,他这个皇帝就不得不管了。于是他立即派出内大臣、侍卫前去扑救,可是火势凶猛,要扑灭很难。康熙着急,他竟出了天安门,登上正阳门城楼,亲自指挥救火。皇帝出马,也经过激烈扑救,才终于将大火扑灭。
第二天,康熙针对救火中暴露的问题,专门向大学士发布了一道上谕,把他昨天指挥救火的经过,主管部门玩忽职守和满汉大臣置若罔闻、袖手旁观的情况叙述了一遍,除点名斥责了一些官员之外,还训斥了其他有关人员。上谕说:“该城及司坊巡捕等官,是其该管之处,职分所在,平日不加谨提防,遇灾又不急救,殊为怠忽。左都御史科尔坤、兵部侍郎郭丕、阿兰泰奏称‘臣等留视,俟火势熄灭方回。’及朕还宫,使人看时,伊等亦已散去。城外系汉官所居之地,遇此等事,亦应协力料理,乃置若罔闻,袖手不顾,则他事亦因循坐视可知。伊等皆国家大臣官员,凡事当视若一体,乃于身外一不关心,可乎?尔等可将此旨传谕吏、兵二部及都察院知之。”这件事记载在《圣祖实录》中。事情虽然并不大,但它反映了清代官僚体制效率低下、互相推诿扯皮、不干实事的现实问题。
精明的康熙从这次邻近皇宫的火灾中,由小看大,举一反三,想到救火如此,其他事恐怕更是如此,所以他说“他事亦因循坐视可知”,要大家引以为戒。当时,康熙才三十出头,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很想有一番作为。于是这次救火事件就成为了他整顿吏治的好教材。
康熙还有一次亲自处理泥石流事件的实例。北京的居庸关附近,山势险峻,夏季暴雨发生时,极易发生泥石流。清《延庆州志》就记载过两次。一次发生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六月,当时“大雨坏屋伤稼,居庸关尤甚。崩石压塞,行者不能取道”;一次发生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月十六日。是日“大水冲塞(居庸关)岔道城西门”。可见灾害还是挺严重的。
直隶总督赵弘燮第一时间就向康熙奏报消息。报称,延庆卫属居庸关一路,“连日大雨如注,山水陡发”,于六月十六日“倾崖塞路”。当时的康熙正在避暑山庄行宫驻跸,消夏避暑。接报后,康熙即在朱笔上谕中御书“大有霪雨之意”,并谕大臣等曰:“曾下旨意,着令山谷沿河居住之人预先迁移。此时务令迁移方好。”果然,六月二十五日,康熙即收到了驿马传来的消息,居庸关爆发了泥石流。
为什么康熙能预知居庸关的事情呢?原来,康熙对于居庸关,再熟悉不过了。早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正月,当时康熙还不满二十岁,曾出居庸关,侍奉皇太后驾幸赤城温泉。归程时在居庸关附近的岔道驻跸一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他亲征葛尔丹,也曾途经居庸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他又自口外回銮,驻跸岔道,进居庸关还京。因此,康熙对居庸关的山势地形十分了解,在当年五月份,他知道居庸关一带大雨连绵,就告诫地方官吏注意防范,预先迁移险地百姓。
这次,当闻知居庸关果然发生泥石流之后,康熙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随即差人前去,打探实情。与此同时,直隶总督赵弘燮的详情奏折也到了,向康熙详细报告了灾情:“前发之水,实高二丈。冲去民房三十余间,伤损男女共五名口,田禾并未淹没。巨石堆塞道路约有四十余里……”接着,赵弘燮又奏报了道路清理和修筑情况,“现在修理之路,尚有十余里巨石堆塞,虽大车尚难行走,而驼马尽可往来,无误跪差送本……臣又令守道拨俸工银五百两”。对于灾民的救济安置,赵弘燮也向康熙禀报了他的具体做法,并表示将下令“速将巨石堆塞之路雇募夫匠开凿宽平,以便行车。”
康熙对塞路的巨石影响交通很是关注。他在赵弘燮的奏折上,御批道:“……大石难动,朕思非引重之法,人力难施。大雨少过之时,打发引重去收拾。”并就救灾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这才使居庸关这次泥石流灾害迅速得到治理,恢复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和道路交通。
这次处理居庸关泥石流灾害的史料,都保存在清宫档案里,不仅有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而且有康熙皇帝朱批的处置意见,以及善后安排情形,记载情况甚是详细。今天看来,不失为记载北京地区自然地理的珍贵史料,也体现了一代君臣对待自然灾害的应有态度和应急处理办法。
两次突发事件,康熙均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及时处理并且处理好,反映出康熙的执政水平和亲民情怀。
八爷党大闹康熙寝宫,康熙是如何处置他们的?
八王爷大闹康熙的寝宫不是闹康熙而是再与雍正叫板威胁雍正,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当康熙死前他将所有的儿子叫到自己的床边,虚弱的说将皇位传给了四阿哥,于是引来了其他皇子大闹寝宫。
康熙有许多的儿子其中最适合做皇帝的一个是四阿哥一个是八阿哥还有就是十四阿哥,其中十四阿哥在边疆手握重兵,八阿哥与四阿哥实力相当。其中还有许多支持八阿哥的皇子们在场,康熙临死前对诸位皇子们说皇位传给四阿哥,并且将自己带了多年的扳指交给了四阿哥,嘱咐他善待自己的兄弟们,不要残害同胞,四阿哥当着康熙和诸位皇子的面答应了康熙的要求,于是康熙这才咽气。
诸位皇子看到康熙咽气也听到说传位给四阿哥其中有人就不服气,当众就说:“谁听清是传位给四阿哥了,谁听清了,皇阿玛只是说传位与四,但是并不是老四而是传位给老十四。”十四阿哥这时正在镇守边关,听到有人这样说九阿哥与十阿哥纷纷附和到他们也听清是说传位给老十四,于是说现在就带兵去找十四阿哥。这时就有看不下去的皇子与九阿哥十阿哥争论,结果最终争论的太过激烈竟然打了起来,康熙刚刚咽气这边几个皇子就当着他的面打了起来,张廷玉一看场面失控当即就吼道不要动,大家静静。
张廷玉是内阁大臣他一发话其他的皇子也就住手了,这个时候张廷玉将四阿哥扶到一边的院子中让他节哀,问道其他皇子怎么处理,四阿哥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但是他答应过父亲不伤害其他的兄弟们父亲父亲刚刚过世他不能马上就对其他皇子们下手而且父亲也需要找一个时间下葬,于是他摆摆手就将这件事交给了张廷玉处理。
清朝时期总有朝鲜的盗贼来中国偷人参,康熙是如何处理的?
在清朝的时候,总是有朝鲜的盗贼越境偷取人参,屡禁不止。后来在康熙君王统治时期,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康熙君王没有再姑息,而是以强硬的手段,让朝鲜的国王道歉并且写了认罪书,从那以后,朝鲜方面再也不敢肆意的越境偷盗人参。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品,有着很多功效,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在我国的边境地区鸭绿江三道沟,盛产人参,在清朝时期,这个地区成为了皇室专用的人参基地。还有专门的军队在这里守卫。但是因为人参的价值很高,再加上人参基地地处边境,所以作为邻居国的朝鲜对此也是很眼红,经常偷偷的越境去偷盗人参,而且这些朝鲜人都是团伙作案,如果被当地的百姓发现的话,直接就杀人灭口了,时间长了,当地的百姓们怨声载道。
从顺治君王统治时期,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这种事情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制止,哪怕朝廷多次和朝鲜沟通,也是无济于事。后来在康熙君王统治时期,又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人参的案件,这伙朝鲜盗匪还和守卫的官兵发生了冲突,守卫官兵获得了胜利,而这伙盗匪有人死亡,也有人受伤,还有人逃走。康熙君王在知道了这起事件以后,打算借此机会永久的杜绝朝鲜人偷取人参的事情。
于是他给朝鲜连续发了四道旨意,第一道旨意是追究朝鲜国王的疏忽罪,还有就是让朝鲜的国王对清朝的官员行“郊迎之礼”。并且让朝鲜的国王写认罪书,彻查偷盗人参的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朝鲜国王没有当回事,还想一如既往的敷衍了事,但是后来发现这一次清朝朝廷的态度十分的强硬,根本敷衍不了。后来好不容易事情才算有了个结果,而朝鲜从那以后再也不敢与清朝发生冲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