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肥料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有机肥和大量使用的、化工厂合成的无机化肥。在各种化肥中,氮肥占了相当大比重。
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19年,中国农用氮肥施用折纯量达1930.21万吨。这些在工厂里化学合成的氮肥,生产过程耗资巨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利用过程大量流失或挥发。
但实际上,一些生物会自己生产氮肥,自然界也存在“自我施肥”(自己给自己施肥)的植物,它们自建“化肥厂”。比如大豆等豆科植物,它们和细菌互利共生固氮,自施氮肥,除了“自给自足”,还有“盈余”。种大豆,相当于肥了田。
人类一直想弄清楚豆科植物能“自建化肥厂”秘密,想提高它们生产氮肥的效率,想让水稻、玉米、小麦也学会“自建化肥厂”的本领。
12月9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王二涛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刻苦攻关八年,揭开已悬了132年的世纪谜题。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有望写进教科书,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徐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