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田飞龙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

(东西问)田飞龙: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题: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

作者 田飞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今年是“九二共识”30周年。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并将“九二共识”纳入其中,作为两岸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正是“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也是反制“台独”及外部干预势力的底线依据。而“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是客观存在的政治共识,“共谋统一”内含其中。寻回并维护这一共识,两岸一切既有和平发展成果才能有效延续,和平统一最终目标才能有序达成。

“九二共识”的客观性与规范性

台湾问题,从性质上看,属于中国内战遗留问题,也是中国国家建构与现代化发展问题。

在大陆构思针对港澳台问题之战略框架的过程中,对港澳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与对台湾的“一纲四目”逐步成形,构成“一国两制”方针的早期探索和雏形。但限于两岸敌对情势和外部性的美苏冷战格局,这些构想并未转化为具体的谈判成果和制度现实。20世纪80年代,“一国两制”方针首先应用于港澳并形成具体制度成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成为对台工作的原则性框架。

90年代初,两岸高层回应民众和平来往的强烈诉求,开始从“事务性协商”的范畴开展一种颇具中国智慧的协商谈判模式,即授权民间机构开展专项事务性协商,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两会模式”由此成形。两会协商机制是两岸关系制度化协商的重要突破,现行的两岸20余项协议广泛惠及两岸民众来往的便利和权益保护。但作为被授权的协商机构,两会在工作接触和文件表述方面面临着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如何表述两岸关系及两岸机构协商的政治性质。这里就触及了一个中国原则问题。

在“同大于异”的政治基础上,经过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多次正式会谈及交换官方文件,最终确定了“九二共识”的口头表述方案。无论是存档的历史文件,还是亲历谈判的参与者,均有着充分的证据证明“九二共识”的客观性。否认“九二共识”,背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范畴“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也是“台独”主义的底线挑衅。

“九二共识”达成后,次年(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成功举行会谈。图为“汪辜会谈”历史性时刻。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在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口头表述方案中,海协会的版本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海基会的版本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

这两个版本是两会协商的最终版本,并在海协会致函海基会的最终文件中同时列出作为权威的文本证据,海基会复函未表示异议。这表明:其一,有关“九二共识”的两会协商及两岸公权力机关的审核同意程序是完整的,“口头表述”也是双方同意的默契形式;其二,两个表述版本不存在原则性分歧,对一个中国具体涵义的认知差异不影响对一个中国本身的大原则的共识;其三,“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即一个中国原则和共谋统一原则。

2016年,时任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赴金门和平纪念园区,与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的遗孀辜严倬云等人一起敲响和平钟,期许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中新社记者 郑巧 摄

割据、“台独”与外部干预的危害

民进党自2016年“全面执政”以来,可谓全面背弃“九二共识”,全面开展“去中国化”的经济离岸和政法隔离操作。在国际化路线上,民进党则采取了“一边倒”式的亲美政策,背离联大决议及国际社会共识,妄图依靠美国支持在国际空间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分裂事实,从根基上破坏一个中国原则。2021年10月,蔡英文公然提出“两岸互不隶属”论,直接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核心意涵,其观念“台独”和法理“台独”又进一步。

与岛内的割据化、“台独”化形成互动,美西方势力的干预行动持续升级。美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倒退和“切香肠”式的深度干预,是“九二共识”及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最主要威胁之一。美国通过专门法案支持“台湾国际化”,策动盟友“挺台”及在国际空间制造台湾的“准国家”形象与定位,模糊化“一个中国”的国际认知。“五眼联盟”、欧盟、日本等均有协同性质的涉台行动或迹象。立陶宛“台湾代表处”风波、世界卫生大会闯关风波等种种迹象,都是支持“台湾国际化”与干预主义的具体案例。未来,两岸之间,中美之间,以及国际组织与国际社会有关议程之中,围绕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之争、“一个中国”具体国际法内涵之争恐还将继续和深化。

2022年2月,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北京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依然是国共两党交流合作和对话的基础。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从“九二共识”到完全统一

“九二共识”不仅客观存在,更具有规范约束力。两岸关系的完整发展,必然以完全统一作为最终目标,而“九二共识”所提供两岸事务性协商的前提及具体制度化成果,在逻辑与功能上也应当是服务于完全统一的远景目标。

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看待和运用“九二共识”,必须有长时段的历史眼光和政策史思维,即“九二共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两岸70余年政治互动及朝向和平统一方向进展的一个里程碑成果,应当放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逻辑下准确而完整地进行定位。因此,“九二共识”的定海神针地位就不仅仅是维持“现状和平”的政治之锚,还是引领和平统一进程的动力引擎。

2016年,由台湾民间团体召集,千余名台湾民众聚集在台北民进党中央党部前,呼吁即将上台的当局坚持“九二共识”。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系统回顾了包括“九二共识”在内的两岸关系历史进程和共识基础,提出了指向最终和平统一目标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这是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谋统一”之时间表与路线图的合法、合情、合理的推进性措施,也是向两岸中国人发出的有关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的正当倡议。

遗憾的是,民进党当局为其一党之私利而无节制污名化“九二共识”,利用甚至介入香港修例风波以打击“一国两制”,并修订所谓的“国安五法”和“反渗透法”,对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回应“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倡议的岛内统派力量与有识之士进行残酷的政治排挤和法律惩治,制造岛内的“涉统恐怖”。民进党“台独”势力和美西方干预势力更对“九二共识”进行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岛内形成所谓“天然独”的泛本土主义意识形态及绿色恐怖的政策体系,在美台互动中则形成了“台湾牌”的国际政治效应与“一个中国”的认知冲突。这些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因素。

为此,我们更要将“九二共识”的历史真相、规范内涵与发展前景从历史、法理和政策体系的层面讲清楚,并坚定开展反“台独”、反干预的政治和法律斗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在两岸关系未来进程中,只有坚定激活并充分释放“九二共识”内含的“同属一中”“共谋统一”的规范价值和共识因素,紧密团结两岸中国人合力塑造完全统一的时和势,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的强关联及其制度化实现才会成为可能。(完)

作者简介:

田飞龙,江苏涟水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一国两制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曾赴瑞士弗里堡大学联邦制研究所短期访学(2009.8-2009.9)及担任香港大学法律学院Leslie Wright Fellow(2014-2015)。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与政治理论、比较法与全球治理、港澳基本法。兼任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等。译有《联邦制导论》《美国革命的宪法观》等12部译著。著有《现代中国的法治之路》《香港政改观察》《政治宪法的中国之道》《香港新秩序》等8部专著。国内“政治宪法学”流派青年学术代表、政府咨询专家和公共专栏作家,与海外智库、权威媒体等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互动关系,在海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与社会影响力。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2019)和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计划(第四批,2019)。

东西问丨田飞龙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

九二共识对两岸的关系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九二共识”对于两岸交流、两会(海协&海基)交流、两岸政党互动、两岸高层会晤以及两岸关系最终走向,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支柱性作用。

即为推动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健康、稳定地运行,共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为两岸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与大陆开展交往的基础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在一个中国框架下,什么都可以谈!

扩展资料:

九二共识

1992年11月,中国两会就解决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两岸事务性商谈伊始

海协基于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的客观现实,提出在商谈和协议中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

1992年8月1日,台湾当局的“国家统一委员会”就两会商谈事务性协议时有关“一个中国”涵义问题作出“结论”,内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

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台湾当局“已制订国统纲领,开展统一步伐”。

这份“结论”表明了台湾当局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追求统一的立场。

为进一步表明海协的态度,为两会达成具体表述创造条件,1992年8月27日,海协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这份“结论”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

“明确这一点,对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表明,在事务性商谈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岸关系


东西问丨田飞龙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里程碑

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必然的。 一个中国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这句话点出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内涵,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这既是基于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也是对当前两岸现状的客观描述。

1949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并没有分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岛内背离和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台独”分裂活动猖獗,中国政府和人民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

使分裂势力企图搞“法理台独”的图谋始终未能得逞。世界上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要与台湾当局“断交”,绝大多数国家都明确无误地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联合国或其他需要主权国家身份的国际组织中,台湾当局都没有资格参与。

连美国政府也多次公开表示“台湾并不是一个国家”“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以及其他需要主权国家身份的国际组织。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现实、法理和国际地位是任何“台独”分裂活动都无法撼动的。



扩展资料:

2019年1月2日,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五项重大政策主张,其中深刻阐述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维护和平统一前景的辩证关系。1949年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将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国家最终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祖国大陆正式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并延续至今。总书记强调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

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和保证。四十年两岸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台海局势才能实现和平稳定,两岸关系才能实现和平发展,两岸同胞的福祉才能够得到保证。

在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如何维护和平统一的前景,总书记同样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维护和平统一前景

上一篇: 女销售原来靠这样卖房(楼盘置业顾问提成大概多少)
下一篇: 为什么中国最近电力不足「中国经济连年发展为何南方还会电力吃紧官方给出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