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饮食、情绪及一些生活习惯,会对脏腑和形体造成影响,并将有损身体的行为概括为“五劳七伤”。
一、五劳
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即使是坐、站、看、行、卧等生活中的日常活动,过了度时间久了也会变成病。正如《素问·宣明五气》中所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伤血:用眼过度
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陈陆泉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久视,就是用眼过度。中医讲,肝主藏血,开窍于两目,肝得血而目能视。如果用眼过度,长久视物(譬如看电脑、看手机、看书、阅报等),就会损伤肝之精血,从而出现视物不清、眩晕等不适。
因此,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可适当食用补益精血的食物,如桂圆、黑豆、莴笋、红枣、花生、核桃、枸杞等。回到家以后可以做个眼部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①
2、伤肉:习惯久坐
陈陆泉医生指出,出门坐车,办公室坐在电脑前,回家坐沙发上……时间一长我们的身体势必要出现问题。许多白领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如果你经常加班在办公室久坐的话,最好多吃一些莲子、山药、薏苡仁等健脾胃的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钟后起来走动走动更好。①
3、伤筋:过度走路
陈陆泉医生表示,久行伤筋,就是说,行走的时间长了,就会损害到附着在骨骼周围的筋。
可以在38~43摄氏度的水中加入适量的当归(补血),首乌藤(通络、祛风),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等中药包。浸泡双足20~40分钟左右,以微微出汗为佳,可养筋骨,缓解疲劳。①
4、伤气:习惯久卧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董峰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我们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睡眠不足不精神,可是躺在床上睡了一天,怎么还是感觉很疲惫呢?这就是“久卧伤气”最典型的表现。
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慢,营养物质到达身体各部分的速度也相应减慢。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久病卧床的人可多吃些补气行气的食物,如人参。①
5、伤骨:经常久站
董峰医生指出,站立需要腰直骨坚,而肾主骨,腰为肾之府,久站则使骨伤。另外,过久站立也会影响气血运行,出现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而导致疾病。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精气亏损,气血运行迟缓,更不应站立过久。
从日常生活来看,站立过久会感觉腰酸背痛、腿软足麻或足背浮肿。长期久站还可引起腰肌劳损、骨骼变形、下肢静脉曲张等较为严重的后果。人在站立时需要腰部和下肢力量的支撑,这些部位的骨骼肌肉、韧带等持续受力、紧张而易于形成劳损,日久可引起骨骼、肌肉、筋膜的病变。如果从事久站的工作,平时尽量别穿高跟鞋。还可以在工间踮起脚尖走路。足内侧有三条经络经过,它们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因此,踮脚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阴,驭气上行,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阳。①
二、七伤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科主任黄穗平、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池晓玲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2022年11月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了,针对“七伤”的对症调理方法。②
1、饱伤脾:中药茶饮
中医讲“大饱伤脾”,暴饮暴食等饮食不节的习惯容易损伤脾胃。
针对脾胃虚弱出现的不适症状,可适当喝点中药茶饮。比如,爱吃淀粉类食物导致消化不良的,可选麦芽、神曲入茶;过量进食肉类、奶制品的,可选山楂人茶;饱食胀气者可选莱菔子人茶;食欲不振者可选陈皮人茶。当同时存在多种不适,可酌情搭配几种材料(每种10克),用开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
2、怒伤肝:玫瑰佛手茶
中医认为,“大怒气逆伤肝”。女子以肝为本,肝气不舒会出现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问题,很多女性的乳腺结节就是气出来的。日常可以喝点玫瑰佛手茶,取玫瑰花、佛手花、茉莉花各3~5朵,热水冲泡,代茶饮。
3、寒伤肺:甜杏仁粥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容易受寒邪侵袭。身体一旦受凉,或吃了寒冷的食物,肺脏则容易受伤,就会出现咳嗽、咳痰、流鼻涕、鼻塞等问题。可以试试食疗养肺,早、晚餐喝点甜杏仁粥,该粥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4、忧伤心:酸枣仁粥
女性心思细腻,容易过度思虑,导致焦虑不安、心慌失眠等。可取酸枣仁30克浸泡30分钟,水煎取汁,加大米100克煮粥,待粥熟时加适量白糖调味。此粥有养心安神、生津敛汗的功效。
5、湿伤腰:杜仲猪腰汤
女性有时为了凸显身材,穿衣比较单薄不注重保暖,露腰露脐装很容易导致寒湿侵袭。中医认为,湿伤腰。生活中,寒湿型腰痛往往会因寒冷、潮湿气候而发病或加重。
针对肾虚腰痛,推荐古代膳方“猪腰方”,大部分人都可用。取猪腰1对,食盐18克,杜仲(研磨成末)、生晒参(研磨成末)各6克,啤酒、生姜片适量。猪腰对半切,撕掉外层半透明白膜,把内部的白色部分和紫红色圆圈部分用刀切掉,再用啤酒、生姜片腌制15分钟去味;腌制后取出猪腰,把杜仲末、人参末和食盐铺在其中一半里面,铺好后盖上另外一半,用牙签固定,上锅蒸熟,去掉猪腰内的食盐和药末,切片即可食用。
6、恐伤肾:栗子芝麻粥
我们有时会用“吓尿了”形容一个人的恐惧,这就是恐惧影响到肾功能的情况。
如果因肾气不固导致腰膝酸软、小便不禁等,可将适量芡实磨成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用沸水冲开饮用。当出现遗尿、尿频等病症时,可取金樱子30克煎煮取汁,加入芡实15克、粳米50克,一同煮粥食用。日常养肾可常喝栗子芝麻粥。取栗子、大米各50克,盐少许,加水煮成粥。此粥对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等有很好的调治作用。
7、邪伤形:姜紫茶
风雨寒暑在中医里指的是导致疾病的“四邪”,主要指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伤害,如淋雨、受凉、中暑等,这些都会导致身体疾病。
受寒会加重人体内的寒湿聚集。这时可取生姜1~3片,紫苏5克,绿茶或红茶3~5克加开水焖泡,调入适量蜂蜜,制成玉颜姜紫茶,趁热喝下。日常保健可每周喝1次,寒湿症状明显者一周可饮用1~2次。
本文综合自:
①2019-05-14健康时报《身体过劳会生病》
②2022-11-01健康时报《调好“七伤”不攒病》
来源: 健康时报
中医详解“五劳七伤”及调理方法
《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 伤筋。”意思是说,用眼过度会伤血,在床上躺久会伤气,坐久了伤肉,站久了伤骨,走得时间长了会伤筋。“七伤”是忧伤心,怒伤肝,寒伤肺,饱伤脾,淫伤肾,恐伤志,风雨寒暑伤形。总的来说,这些均为诸虚百损之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认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由于我们长时间的“不注意”而引起的。虽然坐、站、看、行、卧是我们生活中最最常见的人体生命活动,但是久坐、久站、久行等等,是不利于身体 健康 的,时间久了,慢性病就出来了。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最易中招的。看看您中了多少?
久视伤血
久视,就是用眼过度。中医讲,肝主藏血,开窍于两目,肝得血而目能视。如果用眼过度,长久视物(譬如看电脑、看手机、看书、阅报等),就会损伤肝之精血,从而出现视物不清、眩晕等不适。
因此,最好看书看报约三十分钟就要适当休息,远眺或按摩眼部可大大缓解眼部的疲劳,也可防止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的出现。
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可适当食用补益精血的食物,如桂圆、黑豆、莴笋、红枣、花生、核桃、枸杞等。
久卧伤气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久卧伤气”简单说,就是长时间卧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可导致一身之气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诸如精神萎靡不振、身倦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其次,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
因此,正常的卧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体内气血充盈、精力旺盛。但是,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外出行走、锻炼,就会使气血衰退,五脏元真之气循环受损,进而造成身体懒散、精力不济的状况。
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当然,对于久病卧床的人,就应当多吃些补气行气的食物,如人参、太子参等
久坐伤肉
久坐伤肉,即经常长时间坐着不运动的人,肢体缺少活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发生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时间久了就会损伤人体肌肉的运动功能;其次,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久坐而不活动,亦会使脾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体质虚弱等症状。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如果你经常加班在办公室久坐的话,最好多吃一些 莲子、山药、薏苡仁等 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钟后起来走动走动更好。
经常推揉小腹周围穴位或其他相关穴位: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脾俞、胃俞等,都有好处。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久立伤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也就是说,骨骼由肾脏主管,长久站立不仅会使骨骼的运动、屈伸功能产生障碍,出现关节疼痛、变形、骨折,还会造成肾脏的损伤。
因此,可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蚕豆等;或艾灸肾俞、腰阳关、命门、阿是穴等均有好处。
久行伤筋
中医讲,肝主筋,其华在爪。意思是说,筋附于骨节,营养来源于肝脏。由于筋的收缩舒张,全身的肌肉关节活动自如。
《黄帝内经》认为筋与肝关系密切。其一,同气相求。木曰曲直,而筋主屈伸,人体关节的屈伸、肢体的运动,关键在于筋之弛张而形成的屈伸,类同“木日曲直”之性,故筋之功能与肝有关。其二,生理方面,筋膜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依赖肝之精气的濡润、温养。
《素问·经脉别论》日:“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故而肝血充足,筋膜得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因此有“肝主筋”“肝生筋”“肝藏筋膜之气也”之说。第三,病理方面,筋膜异常亦常责之于肝。
对于久行引起的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按摩,否则酸痛感就会久留不消。一般以按、摩、推、拿四法为主。
可以酸痛点(阿是穴)为主要按摩穴位,辅以按摩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承山穴(小腿腓肠肌的两肌肉之间凹陷处)、委中穴(胭窝正中)、承筋穴(小腿部腨肠肌中央凹陷处)等处缓解不适。还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舒筋活血汤或补筋丸等。泡脚亦是消除下肢疲劳的好办法。
可在38-43摄氏度的水中加入适量当归(补血),首乌藤(通络、祛风),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等中药包。浸泡双足20-4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佳,可以养筋骨,缓解疲劳,减轻足跟疼痛。
七伤是什么?
七伤”是指由于某些行为或感情过度,而使人体受到了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损伤。
《诸病源候论》: 一曰大饱伤脾,脾伤,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肺伤,少气,咳嗽鼻鸣。五曰忧愁思虑伤心,心伤,苦惊,喜忘善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形伤,发肤枯夭。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
1.大饱伤脾:
吃太饱会加重脾胃消化吸收的负担,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因此中医讲求饮食有节。
2.大怒伤肝:
由于愤怒太过,致使肝气上逆、肝火上炎,使肝阳上亢,甚者发生中风。
3.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指勉强用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举重,或长时间坐在潮湿的地方,会引起腰酸背痛。中医认为,腰为肾所在部位,腰酸背痛是伤肾的表现。
4.形寒饮冷伤肺:
肺主皮毛,如果身体被寒邪所伤,加上饮冷水,就会内外受寒,容易引起咳嗽。
5.忧愁思虑伤心:
忧愁思虑,会影响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俗称“伤脑筋”。中医学有“心主神志”之说,神志,现代医学看来就是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忧思过度,可引起易恐、忘事、发怒等,这些都是神志不宁的表现。
6.风雨寒暑伤形:
风与寒暑湿等,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形体。如感受风寒湿邪可引起关节疼痛,日久发生关节变形等。
7.恐惧不节伤志:
过度恐惧,会动摇人的意志,影响有所作为的决心,甚至精神恍惚、情绪忧郁。
中医将这些总结为五劳七伤。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
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 养生 之道。
五劳七伤往后瞧
最后,给大家介绍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针对五劳和七伤进行保健的动作。
这个动作的核心要领有两个:
一是转头,即“往后瞧”这个动作。眼睛使劲往后看,眼神向后转移,这就锻炼了颈部后面的大椎穴。大椎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人体几乎所有的阳经都经过大椎穴,比如,督脉、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等。七伤是外界天地自然对我们身体的伤害,这种伤害必先伤人体“阳”的层面。这个动作通过扭动大椎穴,就是靠提升阳气的作用来使身体内产生变化,对抗外界的伤害。
二是旋转手臂。在这个动作里,手掌心先是向后的,随着“往后瞧”,手掌心充分外旋,直到掌心向外(这时小指有麻麻的感觉),然后再内旋回来。在旋转手臂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把腋宣开了。腋部走的是肝经,旋转手臂,使人体的阴经阳经都得到了锻炼。
对于我们的手臂,阴经在前,阳经在后,手臂从里转到外,再从外转到里,其实是把阴经、阳经都打开了。五劳是内伤,阴经主内;七伤是外伤,阳经主外。所以,这个动作在旋转手臂、锻炼阴阳经脉的过程中,可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
五劳七伤 指的是哪五劳 哪七伤?
在中医学里,有“五劳七伤”之说。什么是“五劳七伤”呢?“五劳”是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
“七伤”是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寒冷伤肺、大饱伤脾、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
总的说来,这些均为诸虚百损之症。
造成“五劳七伤”的原因很多,有的还与食品的“五味”、节令的“
四时”,甚至风向的方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养生学认为:
在养生时,要注意酸、甜、苦、辣、成的适量,切不可偏食;
在生活起居上,要按季节的交替、冷暖,适时增减衣服,适当锻炼,
顺乎自然。这些都是强身健体,预防“五劳七伤”的必要措施。
欧阳修曾云:“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传说苏东坡给自己的饮食立下一条规矩:每顿酒量不过一蛊、
肉不过一碟。即使是款待贵宾,肉菜也不超过三种。如果赴宴,
他也先把饮食规矩言明在前。
有人间苏东坡何必对自己的饮食限制这般苛刻,东坡云:“
守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
如能长期坚持苏东坡的养生之道,又何惧“五劳七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