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让我们几乎天天都要量体温,不知道大家没有没有发现,只要体温超过了37℃,就被被认定为发烧发热。
奇怪了,小时候经常听说,体温不高于37.5℃就不算发烧,为什么现在标准变为了37℃?
难道人类“凉了”?
人洗手时候的热量变化
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体温正在下降,大约每100年下降0.3℃,现在人类的正常体温已经低于37℃,超过的都被定义为发烧。
为什么人类的体温会下降?
低于37℃意味着什么?
新的温度计设定是37℃
体温是怎么来的?人类作为恒温哺乳动物,体温的机制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分为产热和散热两个部分。
所谓产热是指,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是有机物,里面含有大量的碳氢键、碳氧键,人体需要将其拆开,利用原料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
这个过程中,化学键断裂,然后又合成,先吸热后放热。
正常来说,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要大于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不然这顿饭就白吃了,入不敷出。
这个热量差就是我们的体温,因为多余的热量需要通过人体释放出去,不然累积在身体内会造成温度过高。
我们吃的食物
相信很多小孩小时候都发生过吃太多然后发烧的事情,因为家长总是把最好的给孩子吃,生怕孩子饿到了。
摄入过多食物的孩子在合成身体能量的时候,产生了过量的热能。
按照身体的散发的速度,根本来不及,于是就出现了发烧。
等把这波热量散完了,烧也就退了。
除了食物,人类积累在身体内的脂肪也会产生热量。
宝宝发烧
许多人不明白病毒性感冒发烧的原理,其实就是身体在“燃烧”体内的生物能,目的不是烧死这群病毒。
因为人体一共三道防线,第一道是身体的皮肤和粘膜,第二道是身体内的吞噬细胞,第三道才是身体的免疫细胞。
一般来说,人体不会轻易启动第三道防线,除非前两道防线溃败。
人体的免疫
发烧的原因是身体在大量合成抵抗病毒的细胞,比如抗原体、白细胞等,合成它们的过程中会消耗自身储存的能量,如脂肪
。同时也会因为新化学键的形成放热,通过身体散热,因此就会发烧。
这也是为什么大病发烧之后,人会瘦一圈。按理说人是恒温动物,体温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那么人类的平均体温为何会呈现降低的趋势呢?
现代的水银温度计
体温降低人体平均体温降低主要有三个大的原因,首先是温度计的精度更上一层楼,让数据更准确了。
人体平均体温37℃这个数据主要来自1851年,一位德国的医生卡尔·莱因霍尔德·文德利希,他通过对2万多名实验者进行测量并统计,最终得到了人体平均体温。
此后100多年人们都将其视为权威数据。
超过38度发烧了
然而,文德利希医生毕竟使用的是100多年前的老温度计,精度肯定不能和今日的红外线测温相比。
所以人们对于体温进行了一次精确的测量,发现,平均体温37℃有一定的误差。
当然有误差并不是说明人的体温没有变化,事实上,在刨除了误差后,人体的平均体温还是下降了。
在这段时间内,人体的平均体温下降了大约0.5℃,平均每100年下降0.3℃。
最新要求,不高于37度
这其中,男性的下降幅度比女性高,前者为0.59℃,后者为0.32℃。
这说明一件事,人们面对的病菌比过去更少了!
前面说到过,人体在杀死致病菌的时候,会调动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个过程会消耗自身的能量产热,多余的热会散发出来。
过去的卫生条件让人们被病菌包围,尤其是过去的男性在外面呆的时间更长,接触到的病菌更多。
各种病菌
所以100多年前人类的平均体温会更高,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处于警戒状态。
科学家发现,体温降低的同时,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
此外,体温下降还与全球变暖有关。
从19世纪开始,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大约1℃。
虽然人类是恒温动物,可不代表人类不会根据环境调节体温。
只不过这个幅度不如变温动物明显罢了。
全球变暖
很明显,人类为了能够在变暖的地球上更好地生活,降低了身体的代谢,从而降低了体温。
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原因,那就是人类的运动量比起100多年前的人来说更少了。
当年文德利希采用的样本是工人、农民们,他们都是重体力劳动者,每天身体都在高负荷运动,散发着更多的热。
而现在的人运动量不足,散热自然也不多。
那么,人类的体温变低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现代人缺乏运动
体温下降意味着什么?科学家们认为,不要因为看见体温降低就认为人类的身体变差了。
第一,这个降温并不是突然一下子降低的,且下降的幅度并不大。
总的来说这个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反应,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中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体温低的人身体不好,认为他们气血不足。
这其实也和人自身的新陈代谢有关,所谓的平均体温并不是说一定要达到这个温度,它是一个很弹性的标准,可以略低于它,也可以略高于它。
人体温不可能一点都不变
所以我们人类现在降低体温只不过是为了适应环境,不是什么身体在变差。
相反,人类的体温变化,说明我们始终没有停下进化的脚步。
一直以来,关于人类已经停止进化、人类进化已经到达了顶峰等说法层出不穷。
实际上,任何生物都不存在一成不变,因为物种的基因库总会有变异发生,当变异叠加到一定程度后,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就会出现选择。
人类进化
有益于生物种群的变化就是进化;不利于种群的变异就会引发灭绝。
前面说到全球已经在100多年的时间内上升了大约1℃,人类体温降低很显然是更适应环境的,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进化。
不要小看人类的进化潜力,好歹也是风里雨里血里奋斗了200多万年的结果,怎么能轻易被环境淘汰呢?
人类的进化同时也是奋斗
人类还有哪些进化?除了降低体温,我们的身体还在进行着哪些进化呢?
最明显的,是手腕那根突出的筋,当人使劲的时候就会蹦出来。
但其实再仔细看,有些人是没有的。这不是因为他们太胖遮挡了这根筋,而是他们将这根筋进化没了。
这根筋叫做掌长肌,在其他灵长类身上很常见,它是帮助前肢更牢固抓住树枝的。
但是我们人类已经下地200多万年了,掌长肌已经没有用了,所以一些没有的人也能存活下来,久而久之在人群中就存在无掌长肌的人。
人的掌长肌
这其实就是人类进化的过程,因为按照人类现在的生活方式,掌长肌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
人不会因为有掌长肌而变得力气大,也不会因为没有而手无缚鸡之力。
其实就人类进化的时间来看,我们还完全没有到进化的顶点,毕竟进化是以百万年为单位的,人类也就过去了2个进化单位而已。
因此,体温变化只不过是人类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候的正常应对措施,不是什么万劫不复的道路,玩归玩,闹归闹,别拿进化开玩笑。
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
如果哪天蛇、蜥蜴、鳄鱼进化成了恒温动物,那才是一个大新闻!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为什么人类的平均体温在37度左右?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
谢邀!
人类的体温为何偏偏是37摄氏度?首先需要指出,人类的体温并非恰好是37℃。
人类核心体温差不多在37℃,是对生存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人类正常体温为37℃”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人类正常体温为37℃,西方更常使用98.6°F(华氏度)的说法来自19世纪一位名叫卡尔·德奇的德国医生,他通过收集和分析超过25000人,100万人次腋下体温数据,得出结论称人的正常体温平均为37℃,并成为医学界的圭臬,被长期信奉。
人类正常体温到底是多少?实际上,不同环境,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人类有很多个“正常”体温。
通常,我们说的“人是恒温动物”指的是脑、心脏、肝、肺等生命器官周围身体深部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为中心的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波动。
可见,即便是核心体温,即便是在生理状态下,也不是更定的。
比如,夏日高温下,特别是运动状态下,产热大于散热,核心体温就会高于“正常”。这时,为了让体温回到正常,就需要加快散热,途径就是出汗。
换言之,夏日动辄出汗时,我们的核心体温实际上是高于正常的,只是仍处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不会有明显偏离。
同时,每天24小时内,核心体温也会有所波动。
以下午相对较高,后半夜显著较低。
单就腋下体温来说,“正常平均温度”也不是恰好37℃,更新更严谨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为36.78℃。
另外,不同年龄体温也有显著性差异。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老年人平均体温要显著低于年轻人。
一项在平均年龄为81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腋下温度从来没有达到过37℃。
这样,即使他们病了,发烧时体温也可能达不到目前的发烧标准,容易导致误诊。
相应的,反而应该关注体温过低,低于35℃,常提示疾病状态。
动物的体温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结果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所谓恒温的动物,维持相对的恒定的高体温需要非常巨大的生物学代价。
而这巨大代价换来的是更加适应环境和运动状态的生存优势。
比较生物学发现,恒温动物一个最为巨大的生存优势就是优秀的抗感染能力。
其中,首先体现在,相对于冷血动物,恒温让他们身体“携带”的真菌数量至少减少5到6个数量级以上,从而极大减少了真菌感染的机会。
同时,相对高温可以获得很高的免疫反应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抗感染能力。
而遭遭遇感染时,还会主动升高体温——通过发烧来抑制病原体,同时进一步对免疫系统进行动员。
这就是我们说发烧是一种保护机制的主要理由。
研究甚至发现,即使是冷血动物,遭遇感染时,也会通过行为来升高温度,增强抗感染能力。
比如,不惜冒着被猎食的风险从隐秘的巢穴中出来到光天化日下晒太阳。
影响动物体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代谢率和运动能力的需求。
比如,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动物,代谢率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递降。
这种相关性在对运动能力要求极高的鸟类(飞翔,是一种超出陆地动物想象的极高耗能、极高强度的超级运动)表现的尤为突出:
证据强烈提示,体形越小、具有更强飞行能力的鸟类就具有越高的单位体重代谢率。比如,体形最大的黑嘴天鹅平均体重达8900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仅有47千卡;而体形最小的棕蜂鸟平均体重仅有3.5克,每千克体重代谢率高达1600千卡。
上图显示雀形目鸟类、胎生哺乳动物、蜥蜴类和两栖动物体重与代谢率的相关性
高代谢率伴随着高体温。
这同样在鸟类体现的最为显著。
在一项研究中,所有鸟类在静息状态、运动状态和高强度运动状态(飞翔)下平均体温分别为38.5℃,41.0℃和43.9℃。
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分别比哺乳动物平均高1.87°C和2.43°C。
记录到鸟类最高体温甚至超过47℃,分别是一只白冠麻雀的47.7℃和一只蓝胸鹑的47.0℃。
人类体温也基本符合以上规律。
人类在大型哺乳动物中体型算是较小,而且运动能力很高(尤其是长途连续奔跑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体温是相对比较高的。
人类体温正在神秘降低,体温低于37℃意味着什么?
正常人体的体温本来是应该在37℃左右的,然而现代人的体温普遍低于这个数值,而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体温越低,人们更长寿。其实这个37℃的数值已经是一个半世纪之前的一位科学家测定的,人类都已经进化了近200年了,身体有所变化也是正常的。主要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不会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感染病毒了, 使得自身的免疫功能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经过了这次的疫情,人们普遍对发烧、咳嗽的敏感程度增加了,对人体的体温和为何会发烧、以及人体如何免疫病毒等问题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离自己生活最近的恐怕就是每天看着自己的体温在36.6℃左右徘徊,可是在潜意识里面,一直认为37℃才是人体的正常温度,现在不运动几乎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体温了,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这样的结果是社会进化所致。
在以前,由于生活设施并不完善,很容易感染一些未知的病毒,而人体不可能每次都处于发烧免疫状态来抵抗病毒,体温相对较高的人能使得病毒在体内活性更低,所以自然选择下来,体温高的人生存的更多,而37℃也成了人类的平均体温值。而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没有那么容易感染病毒,而体温越高体内的代谢也越快,而人体的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体温越低的人寿命更长,自然选择下现代人的体温偏低。
别小瞧这零点几度的体温,在体内可以大大减少代谢速度,使得人体细胞减少了自由基的产生,拥有更长的寿命。 所以说,在正常范围内的体温变化并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反而有利于人类种族的繁衍生息。
人类体温不断凉凉,37℃体温或不再正常,体温降低意味着什么?
作为恒温动物,人类的正常体温维持在37 ℃左右,不同部位所测得的体温略微有所偏差。如果体温低于35 ℃,被认为体温过低;如果体温高于37.5 ℃,则被认为是发热。
然而,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人类的体温正在不断“凉凉”。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的体温已经下降了0.3 ℃。照此趋势下去,37 ℃将不再是正常的体温,人类或要重新制定体温标准。
那么,人类体温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37 ℃一直被认为是正常的体温?既然是恒温动物,人类的体温为什么会不断下降?体温下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未来的人类体温又会下降到什么程度?
人类细胞内不断在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这会释放出能量,给身体带来热量。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过低会降低酶的活性,温度过高会分解掉酶,从而影响生物化学反应的速率。为了让酶处于较高的活性,就需要让体温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它可以让体温维持在最佳状态。当体温过高时,体温调节中枢会降低细胞的活跃程度,从而减少产生能量。此外,汗腺排汗、皮肤表面血管扩张,都能加快散热。同样地,当体温过低时,人体也会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增加能量的产生和减少热量的耗散。
1851年,德国内科医生卡尔·莱因霍尔德·文德利希(Carl Reinhold Wunderlich)多次测量了两万五千名健康人类的腋下温度,最终统计出了平均体温为37 ℃。此后一百多年来,人类都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体温是否出现异常。
但新研究发现,人类的平均体温已经没有过去那么高。通过大规模测量现代成年人正常的口腔温度,科学家发现,平均体温只有36.6 ℃,比170年前下降了0.4 ℃。
研究显示,男性的平均体温下降幅度更大,达到了0.59 ℃,女性的平均体温下降了0.32 ℃。人类的平均体温在每个十年中单调下降0.03℃,过去100年里下降了0.3 ℃。
体温下降的原因
目前,科学家还不能完全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冷。但研究人员指出,体温的降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综合的结果,包括全球变暖、人类的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升。
与19世纪相比,人类活动显著提升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温室效应,让全球气温升高了大约1 ℃。由于环境气温的上升,人类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调节,降低身体的温度。
研究人员认为,导致体温下降的最为关键因素也许是传染病的减少。当人类感染病菌时,免疫系统会处于活跃的状态,人体的代谢水平将会明显提高,导致体温上升,以此更好地杀死病菌,这就是为什么感染病菌时,通常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过去一百多年来,人类的卫生条件和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感染病菌的情况随之减少。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将会降低,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少,所以体温也会变得更低。
体温降低既会带来好处,也会带来风险。研究表明,体温的有限降低,可以降低代谢水平,让细胞保持年轻,减少细胞的损伤,这将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另一方面,如果低温过低,也会导致代谢综合征,人体内的糖、蛋白质和脂肪无法被有效代谢掉,它们堆积起来将会影响人体健康。如果陷入低体温症,更是会危害人体,比发热更加危险。
科学家预计,人类的体温可能还有下降的空间,但已经很有限。体温降低对于人类究竟是好是坏,目前还不明确,有待未来的进一步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