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加大力度整治电瓶车不带头盔情况之后,廉价头盔的销量就开始迅速增长。
100元以下的头盔都被我称之为廉价头盔, 没有任何质量保证可言,甚至连最基本的3C认证都没有,如果你注意,路上绝大多数电瓶车车主都是佩戴这种廉价头盔。
有人说还是因为穷,穷可以理解,但我实在不能理解在头盔上省钱的人。
01 头盔是最低成本最高保障的配件
正常能够保证质量的头盔并不贵,200元左右就能够选择到能够保障安全的头盔,退一步来看,200元的商品如果能够保证核心头部的安全,那一定是最便宜的选择。
但在某网购平台上,100元以内的廉价头盔月销量轻松能过万,说明每个月就会有上万个人因为便宜,选择没有质量保证的廉价头盔。
廉价头盔的典型表现是不耐撞,在受到撞击的时候直接裂开,无法保证头部安全。
而交通数据显示,摩托车、电瓶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80%左右是因为颅脑损伤致命,对头部的保护必须要重视,再省钱,也不要在买头盔的钱上节省。
02 优秀的头盔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应该是保温保暖散热,其次则是视野,在这些基本条件下,头盔进入到最关键的缓冲缓震测试、穿透阻力测试。
简单来说,头盔要硬,要有韧性,视野要好。
满足这些要求是需要做测试、下成本、用功夫的,所以说廉价头盔很难保证这些测试的优秀表现,绝大部分百元以下的头盔是没有3C认证标准的。
国内的头盔安全标准其实很低,大量的企业只想要低价销售从中获利,所以安全从来都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他们只想用低价来吸引人。
所以我们在一些网购平台上看到了9块9的头盔,销量非常大。
即便是有一个大子儿的利润他们也会去铤而走险,关键是有人愿意买单,我更想劝各位,保护生命的关键商品一定不能省。
选择预算内质量等级最高的头盔一定没错。
人们对安全的理解是很少的,在不出事故的情况下甚至有不戴头盔的勇气,却殊不知这是最大的愚昧与无知,锁定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头盔如果都能选择9块9的糊弄事,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家人的一种不负责。
听我一句劝,如果你是经常骑行的人,一定要买最好的头盔。
而买头盔的重要级也不能忘了:能买全盔不买揭面盔,能买揭面盔不买半盔,能买半盔不买帽盔。
全国人民购买头盔是怎么回事?
6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盔一带”行动,交警将会在路上严查骑电动车和摩托车是否佩戴头盔和开车是否系好安全带的行为,个别地区会针对违反规定者进行罚款。每年因为电动车、摩托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与汽车相撞的案例比比皆是,规定颁布后,网友纷纷调侃,1月份抢口罩,5月份抢头盔,今年真的是太难了!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已经很少看到摩托车的身影了,除了个别喜欢赛车的爱好者,就剩下外卖小哥了。而每年外卖小哥为了节约配送时间不得已闯红灯、逆行、穿行引发的事故也不在少数。曾经就有一位外卖小哥因为急转弯被甩出了好几米远,幸好戴了头盔才没有受到生命伤害。所以为了广大车主的安全,必须要要严格佩戴头盔,因此掀起了抢购口罩的热潮,于是有的不法商家趁机哄抬头盔价格,引得网友哀声哉道。
小编的朋友告诉小编,自己5月初从网上看头盔的时候才四五十块钱,自从出了规定后,相同的头盔已经涨到了上百块,而最普通的安全帽也涨到了一百多块。除了涨价外,网友似乎对这项新规定也并不是很买账。一位王先生发帖称,现在已经到夏天了,戴上厚重的头盔太容易出汗了,如果挡住了视线还不如不戴。
当然大多数的人还是很支持这项规定的。毕竟一项规定的颁布不是一时兴起,肯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听取了多方意见才公布的。这一类的车主平时也会佩戴头盔,他们认为佩戴头盔不需要强制要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佩戴。
也有很多网友说,明明有很多的四轮车主没有遵守交通规则,为什么不整治他们,而要管电动车呢?接下来我们就要说一下“一带”了,很多人不习惯系安全带,除了驾驶座和副驾驶外,后座基本没有人系安全带了,这其实是个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堵车情况越来越普遍,车祸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一旦发生意外,安全带就是你的救命稻草。
虽然这个规定还没有正式实施,但是很多人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了,不仅是为了响应号召,更是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
怎么识别arai头盔真假
一、劣质头盔是如何制造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层曝光了浙江一些生产企业用垃圾塑料生产劣质头盔。经过专业机构检测,这样生产出来的头盔根本不具备安全性,合格率几乎为零。而这些,不过是揭开了劣质头盔生产的“冰山一角”。
据统计,在摩托车交通伤亡事故中,70%以上都是由于头盔质量不合格或者没有佩戴安全头盔造成的。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自1999年6月1日实施起,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进行了3次质量抽查,合格率均不到30%,那么这些不合格的摩托车头盔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它们先天的安全缺陷又到底出在了哪里呢?
1.塑料垃圾做原料
头盔行业是乐清市主要特色产业之一。目前乐清市头盔生产企业共有77家,年产值约3亿元,是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市场占有率近70%。浙江省乐清市慎海工业园集中了上百家头盔生产企业,其销售的摩托车头盔价格悬殊。摩托车头盔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相差很大。目前我国多数大型企业生产头盔和安全帽多使用抗冲击性能好的ABS材料作为生产原料,其价格每吨大约1.5万元左右。而不少工厂却选择用3000元一吨的“回料”。所谓“回料”的原料就是各种废旧垃圾塑料袋。
一些塑料回收加工厂大量收购使用过的废旧塑料袋,经过简单回收处理后,打成塑料粒子,作为原料卖给头盔生产企业;头盔生产企业用这些原料生产头盔。这些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的回收原料被头盔生产企业买来经过注塑、喷漆、抛光等处理后,成品头盔变得颜色花哨、外表光鲜令消费者难辨真伪。
据专家介绍,废旧塑料需要用专用的清洗设备才能洗净杂质。一些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只做简单的清洗很难去除原料中的杂质,杂质含量越多,回收后的再生塑料的塑性和硬度也就越差,这样回收后的原料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再利用的价值。
2.成本不到1元,合格率为零
在乐清华东头盔厂,工人们把一种“回料”倒入注塑机料仓,不一会儿,这些“回料”就被铸成一个个头盔毛坯,再经过喷漆、抛光、安装帽衬和扣带等配件后,成品头盔就制作完成了。但这些头盔毛坯质地非常脆,工人们把头盔往地上轻轻一摔,头盔就破碎了。
工厂老板说了一句惊人的话:“一般的头盔,价格在30元以内的都是‘回料’做的。”而这种“回料”,是回收的垃圾塑料袋熔化后冷却成型,再被粉碎制成的。据介绍,“回料”制作的头盔毛坯每个成本不超过1元,成品头盔则卖到10多元甚至几十元李云鹤,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高级工程师,《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根据他多年测试经验,使用再生塑料(生产的)摩托车乘员头盔合格率几乎是零。
3.处处“偷工减料”
据了解,我国生产摩托车乘员头盔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乐清、河北徐水及广东南海一带。劣质摩托车头盔的价格低廉,受此冲击,一些正规的生产企业招架不住,有的转行做军警用头盔,有的则想方设法地减少生产成本。
除了外壳,部分生产厂家还通过用有机玻璃制作挡风玻璃、省去防震隔离层、扣件上偷工减料等方法降低成本。“如果按照国家的标准生产头盔的话,成本至少要70元,市场价要100多元,但目前市场上头盔基本都是二三十元的。”
二、伪劣头盔为何畅销?
为什么消费者对劣质头盔青睐有加,而对安全的优质头盔置若罔闻呢?除了劣质头盔诱人的低价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1.伪劣头盔全国畅销
一直以来,许多消费在购买安全头盔时大多只考虑价格,而忽视了头盔的安全性,使大量价格低廉的劣质头盔充斥市场,出现了“伪劣头盔受宠,优质头盔遇冷”的怪现象。无论城市还是乡镇,劣质头盔都比优质头盔卖得火。
郑州市场,30元以下的头盔占了8成,最便宜的头盔仅为5元;价格在30元以上的头盔占2成,诸如永恒、GSB、爱得乐、VR-1等名牌头盔,价格则在60元至1000元。
在海口,劣质头盔卖得很火,而质量较好的高档头盔少有人问津,消费者使用的头盔也大都是买一般的,价格在30元左右的。
即使在消费能力强的上海,虽然不乏AGV、SHOEI等高档头盔,但大街小巷依然是劣质头盔占主流。记者特地考察了上海有名的交暨路摩配城,走访的几家专门经营摩托头盔的店,老板都表示20元到40元的VR-1和GSB头盔是最好卖的。一家品牌规模比较齐全的店主说,价格略高的中档头盔,如佳得士、永恒等国产品牌,比较受玩车的年轻人的欢迎。至于那些价位高的国际大品牌的头盔,根本都不敢进货,怕卖不出去。
2.消费者的“别样需求”
劣质头盔大量充斥市场与骑士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和贪图便宜的心理有相当程度的关系,不少骑士只是把戴头盔当作一种形式,只要价格便宜就行,能否起到保护作用反而是次要的了。许多驾驶者有这样的普遍心理:戴安全头盔不过是为了逃避交通警察的检查。正是这种本末倒置的心理,使大量不符合国家生产技术标准的劣质头盔有了广阔的市场。
除此之外,出现劣质头盔畅销的消费行为,还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想要买头盔的人看到周围的人都用的简单便宜的头盔,索性就跟着潮流;
二是消费者本身对头盔以及对使用劣质头盔严重后果认识不足,认为意外不会降临大自己头上,抱着侥幸心理使用劣质头盔;
三是与消费能力有关,好的头盔价格一般都上百块,不愿意在这方面投资。
3.优质头盔为何难卖
劣质头盔之所以盛行,而优质头盔少人问津,其中除了价格便宜,消费者安全意识差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头盔知识的匮乏。
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不知道《摩托车乘员头盔》安全标准是什么,不知道哪些头盔品牌是值得信赖的品牌,不知道什么样的头盔才是好头盔,所以消费者在头盔的选择上比较盲从,不够理性。便宜、好看、舒服成了头盔选择的首要条件,而非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