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台式机和笔记本CPU越来越接近,但相信大家还是有一种感觉,就是笔记本CPU的功耗、频率啥的都摆在那里,和台式机CPU相比,性能还是不够给力。这是真的吗?咱们今天就通过近期放出的一些测试数据来看看吧。
测试基于两台桌面主机,没错,其中一台为了追求小体积而采用了移动版处理器AMD锐龙7 5800H,另一台则是英特尔酷睿i7-11700。它们采用的核心是同期产品,又分别属于定位类似的锐龙7/酷睿i7级别,且均为8核16线程配置,使用16GB DDR4 3200内存。
由于两台电脑是商用机,都使用内置集成显卡,基本上和高端游戏“绝缘”,所以咱们首要考察的还是CPU性能。至于3D支持能力,就直接用3DMark游戏项目测试一下CPU理论能力作为参考吧。
结果是不是有点让人惊讶,45W的笔记本CPU完全不虚,单线程相差就不算大,多线程更是常常能战胜台式机CPU。当然,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首先是为啥体验上似乎不一样呢?很简单,我们常常需要断开电源使用笔记本电脑,而使用电池时电脑一般会通过降频或抽空休息来降低功耗、延长续航,会让我们感觉响应速度、处理性能都要差一些。
对玩家小伙伴来说,笔记本电脑的显卡配置也会大幅改变实际体验,第一是考虑到功耗和成本,笔记本电脑的独显配置常常较低;第二则是和“同型”台式机显卡相比,中高端移动GPU的配置、频率常常更低,实际性能当然也更差。这样的显卡显然会限制CPU的发挥,让人感觉不如在台式机上玩得爽。
第二个问题就是肯定会有小伙伴质疑为啥用AMD和英特尔比较,难道英特尔没有8核移动处理器吗?确实,英特尔也有i7-11800H等8核移动CPU,但缺少采用这一CPU的大品牌台式机,无法做这样的直接对比。至于其性能,我们可以参考之前与11700K的对比,同等TDP功耗下真的没差多少,和11700相比就应该就更不在话下了。
很明显,同时代核心、配置类似的移动版CPU真的不比台式机CPU弱,还有更冷静,适合小型系统等优势,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比较高,在笔记本电脑中还可能需要设置和较好的周边配置才能让它全程高能运行。但至少在实际性能方面,需要便携或小型电脑的小伙伴,就不用担心了。
笔记本低压cpu的性能有多弱
低压CPU并没有其他人说的那么差,现在移动平台注重的是性能功耗比拿i5-4200U和i5-4200M比,4200U的TDP为15W,而4200M却为37W差了一倍多,但性能只低了不到20%,所以低压反而更先进,也符合将来移动平台的发展趋势
所以现在笔记本、超极本大多配置低压的CPU。第一是节省散热成本,第二是省电。我电脑就是4200U的,玩游戏都不怎么热,平时工作更是没有热量,现在加了个SSD,快的飞起。所以性能瓶颈并不在CPU,主要是硬盘。
笔记本电脑CPU1.7HZ速度快还是2.5HZ速度快 为什么超级本的cpu那么低啊 速度快吗
笔记本CPU性能不只是看主频的,还要看具体型号的。
如果都是core i7的处理器,低压版和正常版差距很大的。但这种慢只是在同一层级的比较,i7低压版的性能和i5正常版差不多,所以i7低压版,在进行日常使用甚至玩些游戏都是没有问题。如果是i5低压版,性能和i3差不多,那可能性折扣打的很多。
超级本的cpu速度也不慢。超极本的定位是移动和续航,所以cpu都是低压版的cpu,是为了增长续航时间,降低散热从而可以让机器更薄。
扩展资料:
Intel、AMD在发布新版CPU的时候总会公布其的基础频率,这个频率GHz是CPU内部的数字时钟信号频率,并不能代表CPU的真实性能水平,4GHz的CPU不一定就比3GHz的强,不能一概而论。
影响到频率高度的因素非常多,如CPU的架构、流水线设计、内部寄存器设计、支持的指令甚至是功耗、温度这些物理因素,CPU出厂频率就是综合多种考虑,以木桶效应下的最小值作为CPU的最高频率。
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除了追求性能,也追求低热量和低耗电,最早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但是随CPU主频的提高, 笔记本电脑狭窄的空间不能迅速散发CPU产生的热量,还有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也无法负担台式CPU庞大的耗电量。
开始出现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Mobile CPU,它的制造工艺往往比同时代的台式机CPU更加先进,因为Mobile CPU中会集成台式机CPU中不具备的电源管理技术,而且会先采用更高的微米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