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作者 | 陈稻田
预测油价很困难,因为汇集了价格理论几乎所有的要素。如果从总价值看,石油在世界经济总产出中应有合适的比重,过高过低都有巨大影响。
石油价格再次引发关注。本年年中之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货价格从2020年4月的10多美元上涨到2022年6月的120美元。激烈的俄乌战争可谓是火上浇油,当时最激进的油价预测是一家国际著名投行做出的, 它预测油价最高可以达到300美元一桶。市场和宏观政策制定者为油价感到焦虑,比如美联储的会议纪要多次强调石油价格对通胀的压力。预测油价是困难的,它汇集了价格理论几乎所有的要素。石油的需求曲线价格弹性很小,而供给曲线价格弹性也很小,特别是在短期内。这样的两条曲线相交,任何一条曲线轻微的移动都会导致均衡价格的大幅度变动。影响供需的因素很多, 比如替代品很多,天然气、煤炭、核能、新能源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油。预测者还要分析经济增长、美元汇率、石油产能投资、地缘政治、战争、产能、气候等各种影响,其中的每一项都需要繁复浩杂的分析。而当把这些本就复杂的各项因素再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分析工作可以说是难的让人望而生畏了。复杂的经济问题有其趣味,另外石油价格对通胀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油价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难以释怀,挥之不去。
石油价格:一个总量的分析石油价格变动带来全球收入分配的变动。这一点非常重要,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说,如果是充分竞争的市场,边际成本最高的石油厂商获得零利润,而低成本的产油国则获得大量的地租(自然资源带来的租金),例如中东石油的生产成本仅有十几美元,高于成本价的部分都是地租。如果这种租金占全球总收入的比重过高,那么别的石油消费部门会失去经济生产的激励,需求将下降,油价(意味着地租)将下跌。一个极端的例子可能更有助于说明这一点, 如果油价的上涨导致全球经济增量中的100%都被石油地租拿走,那么别的经济部门生产激励将下降, 价格的调整会以某种形式出现。我们还可以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油价。作为经济活动需要的一种自然资源,原油的价格波动远远大于石油消费量和产出量的波动。不考虑产量的变动,油价的下降,效果相当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油价的上升,效果相当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当然,货币政策本身也会影响油价)。综合起来,石油的总价值在世界经济总产出中应该有一个合适的比重。如果石油的总价值占比过高,这对经济活动形成紧缩的作用(无论是从收入分配激励的角度还是货币供给总需求的角度),需求会下降,而供给会上升,两方面的作用将导致石油的总价值占比下降。相反,如果石油的总价值占比过低,这对经济活动是刺激性的,需求会上升,石油供给会下降,石油总价值对经济总规模的占比将趋于上升。我们既然抓住了总量,前述对供需冲击的各种子因素都可以被认为是对总量结构的某种影响,因而都可以被涵盖在内。从这个思路出发,我分析了1997-2021期间每年世界原油消费总价值对世界GDP的占比,得到一些有趣的发现。1997年以来,这个占比的平均值为2.5%。在1997到2004年期间,这个占比在3%以下。在2005到2014年期间,占比高于3%, 最高是2008年的4.9%。2008年之前是世界经济的高景气度,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在2009年经济衰退期间,占比短暂的回落到3.2%。2010-2014年期间又保持在4%左右的高位,这一期间的高占比主要是欧佩克等主要产油国的减产协议引起的,这是垄断力量攫取租金的经典案例。2015年之后,美国页岩油产业影响力日趋强大,欧佩克等主要产油国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日趋下降,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减产协议解体,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2015-2021期间,石油消费总价值对世界GDP的比值重新回到3%以下,稳定在2.4%附近。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大萧条是个例外,当年该比值仅为1.6%, 2021年该比值恢复到2.5%。如果看绝对值,石油价值最高是 2008年的3.2万亿美元,在2011-2014期间也都在3.1万亿附近。而最低的1998年的3900亿美元, 2020年只有1.3万亿美元。2022年1到10月,全球原油价格平均达到97美元每桶,如果全年维持这个均价,考虑2022年全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和GDP总量的预测,全年下来二者比值有可能跳升到3.5%,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本轮石油价格上涨的高点是在2022年6月,西德克萨斯原油价格最高达到120美元一桶,此后震荡下行,最近一度低于80美元每桶。站在这个时点, 前面的历史总量分析对未来的油价预测能够有所帮助吗?
油价当几许?我们做几个情景假设。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原油价格120美元每桶高点的时候,它是可持续的吗?如果一年当中平均油价为120美元,测算可以知道其占比全球GDP的比重将达到4.3%,这已经超过了2011-2014石油减产协议期间的高水平,而减产协议最后失败了。在没有新的有力减产协议的情况下,合理的推测是120美元的油价太高了。从全球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假设2022年全球名义GDP增长7%,总GDP将比2021年增长6.7万亿美元,达到100万亿美元,历史上首次突破这一个整数大关。120美元的油价意味着全球新增经济产出中有2万亿美元被石油生产者拿走,而其它全球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新增收入则只有4.7万亿。怎么看这都不太公平,不公平就不可持续。再考虑一下当时震撼市场的每桶300美元的预测, 测算可以知道这意味着原油总价值占比总GDP将超过10%,全世界的总产值有10%为石油产业所拿走,这超过了2008年的4.9%。 如果看一下全球收入分配的变化,则更加让人吃惊,原油的生产者要比2021年新增8.5万亿美元的地租收入,而全世界别的所有部门的收入相比2021年将是下降的,这完全违背了经济理性: 收入下降我为什么还要用你的油呢?写到这里,本文可以有力的说300美元的价格预测是荒谬的,可是在当时这个预测不乏相信者。200美元的油价就更可信了吗,基于同样的方法,我的回答也是否定的。2022年6月以来的油价下跌,展示了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2022年以来的石油消费量和产量相比2021年只有轻微的增长,但是高价格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紧缩效应,这种紧缩效应将导致高油价不可持续,这是市场经济自身调节的一个机制。如果要展望一下2023年的石油价格,我相信大概率要回到2015年以后的情形,石油总价值占比全球GDP应该在2.5%附近,对应的油价大概在70美元附近。如果俄乌战争能够在2023年某个时候结束,俄罗斯原油能够重返国际市场,不排除价格会来的更低。
扩大库存容量:一个平抑油价短期波动的方法高度波动的石油价格对全球经济活动和宏观政策造成很大的干扰,造成福利的损失。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油价的波动吗?增加石油库存容量,在油价高的时候抛售,在油价低的时候补库存,可能是个经济上可行的办法。一般来讲,一国的库存量是以满足一到两个月的用量为依据的,这主要是从供给安全的角度考虑的,尽管也有平抑油价的考虑,但这不是主要功能 (我们可以在高油价期间各国政府对储备石油的处理可以看出这一点)。考虑到石油价格高波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加原油库存水平,比如从2个月用量增加到3个月用量,有可能是经济上是合算的。如果把石油库存看做基础设施投资的话,这倒是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石油的远期前景放眼未来,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普及都将减少石油的需求,新技术的进步将使得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不断下降。全球石油收入的大部分在本质上是地租收入,这种租金造成很多食利阶层。凯恩斯对食利阶层很不以为然,他很早就希望能够降低利率,减少食利阶层的收入份额。他是有远见的,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变化已经让当今的世界不可逆转的处于低利率时代,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消失了。沿着凯恩斯的思路,石油的食利阶层看起来也前景黯淡,别的各种形式的食利阶层看起来也不会长久。信息技术改变了全球的组织和政治格局,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展示了这一点,我认为这值得政治学者更多的重视。而技术进步带来的石油重要性的下降,同样将改变政治经济格局。全球的开放,融合,分工,是大势所趋。而市场经济的强大之处在于,两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可以在经济上合作良好。不过这里面的道理,就不是“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这类低俗说法能理解的了。想到这里,我们有理由像凯恩斯100年以前那样乐观(他是正确的),世界的承平时代正在到来。
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在上节国际原油价格形成模型的基础上,下面对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定量模拟分析。
4.3.3.1 不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的模拟结果
下面分别就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ECD 石油储备和OPEC原油产量的单因素、二因素和三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
情景1 单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即分别考察世界经济(实际GDP)、OPEC原油产量和OECD石油储备量单一因素变化,其余因素不变时,国际原油价格随这些因素变化的情况。表4.7,表4.8,表4.9为模拟结果。
表4.7 世界实际GDP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表4.8 OPEC原油产量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续表
表4.9 OECD石油储备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2 二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即分别考察世界实际GDP、OPEC原油产量和OECD石油储备量三者中任意两个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一个因素不变时,国际原油价格随它们变化的情况。模拟结果见表4.10,表4.11。
表4.10 OPEC原油产量和OECD石油储备二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表4.11 OPEC原油产量和世界实际GDP二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3 三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影响。即考察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和OPEC原油产量3个因素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表4.12)。
表4.12 三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4.3.3.2 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的模拟结果
与上面的模拟类似,下面分别就世界经济(实际GDP)、OECD 石油储备、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PEC原油产量的单因素、二因素、三因素和四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
情景1 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单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表4.13反映了在世界经济(实际GDP)、OECD石油储备量和OPEC原油产量都不变,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情况。
表4.13 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单一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2 二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表4.14反映了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不变的情况下,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
表4.14 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二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3 三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影响。表4.15反映了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不变,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
表4.15 三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情景4 四因素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和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四因素同时发生变化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情况。表4.16反映了OPEC削减4%的原油产量,世界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状况、进口国开放度进一步增大和OECD国家动用不同量的石油储备应对OPEC的这种减产时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结果。
表4.16 四因素变化的影响 单位:%
根据本节对国际原油价格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世界实际GDP、OECD 石油储备、OPEC原油产量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TRI)的分析可以获得以下几点结论:
1)从单因素作用大小来看,OPEC原油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ECD石油储备量。世界实际GDP、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ECD石油储备量对国际原油价格有正向影响,OPEC原油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有负向影响。
2)各个影响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是不对称的。世界实际GDP、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和OECD石油储备量增加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幅度比这些因素同等程度的下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大;而OPEC原油产量的下降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OPEC产量增加同样的量引起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
3)从单因素看,在不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情况下,如果世界实际的GDP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OPEC产量和OECD国家石油储备量不变的话,国际原油价格会以每年约6.18%的速度上涨。OECD石油储备量单方面变化的话,OECD抛出10%的储备,国际原油价格将下降28.7%; OPEC单方面减产4%,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58.8%。考虑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各单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略有下降,且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是显著的。如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加1%,即世界石油进出口总量之和占世界实际GDP比例增加1%,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5%。
4)从二因素看,两因素的共同作用或减弱或加强了单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如OECD石油储备对OPEC减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OPEC减产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OECD只要动用14%的储备基本上就可以消除OPEC 减产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5)三因素或四因素的情况使问题变得更复杂。三因素或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单因素作用的效果更加不明显。各因素对原油价格弹性大小和各因素本身变动力度及变动方向(增加还是减少)都是影响原油价格最终变化程度的重要原因。例如OPEC减产4%的同时世界实际GDP又以2%的增长率在增长,这时为保持国际原油价格的稳定,OECD需要动用18.2%的储备而不是14%的储备才能消除OPEC产量和世界实际GDP变化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6)在相同的情况下,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大会使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单因素(即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加1%,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5%。多因素情况下,如OPEC减产4%,同时世界实际GDP以2%的增长率增长,OECD只要动用18.2%的储备就可以保持国际原油价格的稳定,但如果此时石油进口国开放度增加了1%,国际原油价格将上涨8.6%。
总的来说,OPEC对国际原油市场有一定的调控能力。但由于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本身存在很大变数,如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的变化就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此外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这些原因限制了OPEC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能力。比如单方面来看(即所有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OPEC减产4%,会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58.8%,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在OPEC减产的同时其他很多因素也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或者加剧或者减弱了OPEC减产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
上述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分析只考虑了OPEC原油产量、OECD国家的石油储备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实际GDP)和石油进口国开放度4个主要影响因素。但正如前文指出的,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包括本节考虑的各种市场因素,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成分很大的非市场因素,如政治宗教、军事战争、意外事件、金融投机甚至市场心理等。所以本节的模拟结果可以说是在比较理想的环境条件下的结果,很难将本节的结果直接与现实情况相对照。但这并不等于说本节的结果毫无现实意义。实际上同任何商品一样,虽然原油产品价格的形成非常复杂,但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这些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一般是暂时的,影响时间较短;从长期来看,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仍主要由市场因素,即由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因素所决定。这也就是说,本节的结论,从长期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此外,由于OPEC只提供国际原油需求量与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的剩余部分,其中很多因素超出了OPEC的控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原油市场价格的变化更加复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和限制了OPEC对国际原油价格作用的发挥。
最后,OPEC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仅通过产量变化来反映,OPEC 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一支特殊力量,有关它的任何消息可能都会成为油价变化的重要因素(图4.18)。OPEC确实是国际石油市场的一支重要的影响力量,而且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它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它更大的影响力可能来自它对石油市场主体心理的影响。
图4.18 油价波动与OPEC会议
(据http://www.biee.org/downloads/conferences/W estonChristiansen Paper.pdf)
总之,OPEC自1960年成立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将来的发展如何不仅与它们自身有关,如它们制定的石油政策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地解决自身内部利益冲突、能否有效贯彻产量政策等,还与外界很多它们不能控制的不确定因素有关。虽然OPEC面临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外在的和将来的不确定因素对OPEC作用的发挥影响很大。但在当今全球石油价格舞台上,除了主要石油消费国和非OPEC国家的生产行为外,石油期货市场上的金融投机商是对OPEC发难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正是期货市场上的这些金融投机商在对欧佩克的油价影响力进行发难。如美国“9·11”事件后,在短短的12个交易日,价格就从31.05美元/桶的高点急挫至20.70美元/桶,跌幅达10.35美元/桶;9月25日单日的最大跌幅达3.74美元/桶。在此前后,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大量投机资金利用市场担心“9·11”事件后美国经济会加速下滑的心理预期,恶意炒作导致原油价格大幅度波动。根据路透社的消息,从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看,真正的需求量不足市场总量的1/3,其余都是套利者人为造成的“虚拟石油”,估计石油投机资本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因此,期货市场和纯粹的投机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价格变动的步伐和幅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OPEC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
以往OPEC往往是在国际油价暴涨或暴跌之后,才调整其成员国产量以稳定市场。由于增减产量从作出决定到真正实施,中间需要一段时间;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使OPEC的政策对市场的调节作用经常大打折扣。伊拉克战争爆发等一系列事件虽然给国际石油市场和OPEC带来较大冲击,但该组织以此为契机,开始在政策制定上更多地采取“未雨绸缪,主动出击”的方针。OPEC会议主席、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部长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曾经说过,与其在最坏的情况发生后再仓促反应,不如尽早发出信号以取得最好效果。虽然OPEC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作法可能对提高OPEC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有一定帮助,但如果OPEC对石油市场的判断失误有可能加剧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
从上面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OPEC过去和现在在国际石油价格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可以预见将来也将继续发挥作用;但作用大小,能否达到OPEC自己的预期目的,现在还很难预料,我们将拭目以待。
石油价钱方面请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其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对于原油价格的分析上,主要需要关注来自于三个方面的信息:供给、需求及库存。下面的列表列出了来自于分析中一般需要关注的一些具体要素:(一)需求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经济增速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天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
(二)供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产量变化的原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的供给对油价的作用原理有所不同,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区别。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惯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产量来抑制油价。
2.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使油价波动更加不确定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
(三)库存与原油的相关性
原油库存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这是因为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除了战略属性外,原油同时具有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方面需要关注商业原油库存,它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需要,因此与价格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