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的人会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在西医看来是因为心肺功能弱,无力摄取氧气,为了改善缺氧状态,身体会下意识地深呼吸来增加氧气供应,这在中医讲就是气虚(中医名词术语,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并非所有接不上气的人都是因为气虚,还有一种情况是气郁(即气积郁而不畅,主要由于情志不调,或痰、湿积聚,致气机不通)。如果说气虚是因为虚,绝对无力摄氧的话,气郁就是不通,不是因为没有力气,而是气机通道被阻塞了,所以才上不来气。气郁的治疗和气虚截然不同,如辨证错误用了补药,只会加重病情。
气郁和气虚不同,在中医里不属于虚,气郁多起因于情绪变化,或者因为日久压抑,或者因为恼怒,由此气机不畅了。这个不畅最先表现在呼吸上,很多人委屈大哭之后也会上气不接下气,他们肯定不会因为哭一场就变虚了,而是因为气郁,即便情绪平复之后,还会有很长时间总是觉得胸口憋闷,想长出气,甚至觉得嗓子里总有个东西堵着,真咽东西的时候反而没有感觉,这些病症一出现,即便也是接不上气,仍旧可以诊断为肝郁,必须疏肝而不是补气才能解决,最适合的药物是“逍遥丸”,而绝对不是气虚时候的“补中益气丸”。
要区别气虚和气郁的接不上气,有一点很重要,气虚的人在接不上气的同时会有严重的疲劳感,而且会在上楼、爬坡或者运动之后更加接不上气。气郁的人一般不会明显疲劳,相反,在运动或者做了事情之后反而会觉得更舒服,不那么憋了,因为事情使他们的情绪分散甚至心情好转,中医讲的肝郁也就缓解了。这一点也可以帮助都是接不上气的人分辨自己是因为虚还是因为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我有时感觉喘不上来气,是怎么回事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它可能是身体器官的功能性表现,也可能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不同年龄的人胸闷,其病因不一样,治疗不一样,后果也不一样。一、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
二、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如:
1.呼吸道受阻: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
病理性胸闷可以突然发生,也可以缓慢发生。突然发生的多数是由于急性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急性哮喘、急性气管内异物心脏病急性发作、急性肺梗塞等。缓慢性的胸闷则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儿童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纵隔肿瘤;青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自发性气胸、纵隔肿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人发生胸闷多数提示患有肺气肿、冠心病等。
总之,对于胸闷必须引起重视,以免延误必要的治疗。你应该到医院去进行胸部透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等检查以及肺功能测定,以便临床医师进一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