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4日报道,美国选举人团当日举行投票,据彭博社等美媒报道,乔·拜登已获得270票,赢得美国大选。根据《美国宪法》及宪法修正案,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即270张就可当选。
早在5周前,多家美国主流媒体就已测算拜登获胜;美媒此前预测,拜登将获306张选举人票,而特朗普预计将获232张。
在政治极化愈加明显的美国,叠加疫情和种族冲突带来的社会动荡,此次大选注定难以预料。不同于4年前的民调失准,此次大选前民调领先的拜登虽然在计票过程中一度落后,但依靠邮寄选票翻盘,终于笑到最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美国总统连任失败并不算很常见,拜登是近30年以来第一位击败现任总统上位的挑战者。
那么,拜登为何能获胜?
根据选举统计机构“美国选举项目”数据,2020年总统大选共有约1.6亿登记选民投票,投票率达66.9%,创120年来最高纪录。相较而言,2016年大选全美投票选民为1.37亿人。
另外,受民主党的呼吁,许多州因疫情放松邮寄投票限制。据统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包括两名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拜登在内,已有约一亿美国选民提前投票或邮寄选票,创下纪录。
据“美国选举项目”统计,申请提前投票的注册选民信息显示,民主党选民数量超过共和党,表明民主党选民对于提前投票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
“大规模使用邮寄选票,对于民主党非常有利。”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外交研究室主任袁征表示,“民主党支持者参政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可能下雨下雪或者临时有事就不去投票站投票了。而邮寄选票是提前把选票寄到家里,塞到邮箱里就行了。这对提高民主党支持者的投票率很关键。”
而事实也证明,在计票过程中,拜登正是依靠邮寄选票后来居上,逆袭特朗普。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14日发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4日15时26分(北京时间15日4时26分),美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过30万例,达300267例,累计确诊病例16388504例。
“疫情影响了特朗普的竞选前景。”袁征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本来特朗普任内美国的失业率、经济增长和股市等指标都还不错,但疫情使得特朗普在经济上的建树“全部抹平”,这给了拜登机会。
例如,民调机构皮尤10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特朗普和拜登处理疫情的信心,拜登比特朗普领先17个百分点。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表示,新冠疫情和一连串种族政治事件爆发,两者同时出现构成了21世纪美国重大政治危机,不仅对特朗普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直接威胁到他连选连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玲则撰文指出,在本次大选多州提前投票的选民中,非裔选民相比2016年大选同期表现出更高的投票热情。
特别是,随着“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席卷全美,大选前全美最大的非裔民权组织“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发起了投票倡议,招募20万非裔选民,以动员佛罗里达、佐治亚、密歇根、北卡罗来纳、宾夕法尼亚、威斯康星州等关键摇摆州的非裔选民参与投票,旨在以实质性的选票推进反种族主义议题在大选中的作用。
根据大选前《经济学人》杂志与YouGov网站的联合民调显示,拜登的非裔选民支持率高达90%,高于2016年大选前希拉里72%的支持率。自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以来,非裔一直是民主党最坚定的选民群体。在2008年大选中,非裔选民构成了民主党人奥巴马的绝对支持力量。
纽约时报评论称,拜登的获胜,代表着近四年有组织的反对特朗普活动的顶峰。“拜登的当选与其说是一名政治领袖的独特成就,不如说是2016年大选结果所引发的一场政治浪潮的顶点,拜登更多地是驾驭而非指挥了这场浪潮。”
“拜登当选最大的理由是‘他不是特朗普’。”袁征也表示。
BBC评论称,民主党人成功把这次选举变成对特朗普的公投,而不是在两位候选人之间做选择。
相较于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拜登的标签则是“太老,太中间派,太温和”。
“民主党人对2016年大选失利耿耿于怀,也由于特朗普的所作所为,甚至说是胡作非为,加大了民主党的团结。”袁征表示,击败特朗普是民主党人的共同目标。
在民主党内,“温和派”的拜登寻求同“进步派”阵营合作,桑德斯等“进步派”人士也开始放下政策分歧,大力为拜登拉票。最终,民主党在大选中将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辛及亚利桑那州等四个州“翻蓝”,从而修复了传统偏向民主党的中西部“蓝墙”。其中,密歇根、宾夕法尼亚、威斯康辛传统为民主党占优,但2016年投票给了特朗普;亚利桑那州传统上支持共和党,今年被拜登夺取。
拜登的当选,有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似都可归因于“他不是特朗普”。不过也必须指出的是,本届大选投票数创新高,虽然民主党获胜,但共和党的得票数也超过2016年的票数,还创下共和党候选人最高得票纪录。这说明,支持特朗普的人数并未减少,拜登争取到的新票源,很多不过是“特朗普反对者”罢了。
“大选进一步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分裂。”袁征说。
【记者】王诗堃
【策划】陈梅玉
【作者】 王诗堃
观天下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各大美媒推出大选民调,为何拜登遥遥领先?
特朗普在疫情防控方面一直以来表现的不作为,一直强调疫情不可怕,会自然消失,并且急于重启经济发展,表示美国将有一个好的未来。这在人们眼中是极其迷惑的行为,但美国人却不那么认为,他们更喜欢自由,他们更希望看到支持他们自由出行,工作的言论。
而拜登为了和特朗普对立,一直以来都是在强调疫情的可怕,相较于特朗普现实的多,但这很明显不是美国民众想要看到的。
扩展资料:
在美国,民意调查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全部选民中随机挑选一批选民,了解他们的投票倾向,再用科学的推断方法,由一推百,从而得到全国选民的意向。
调查样本选择上,一般全国性的民调,调查人数至少要1000人以上,各州内的民调,因为组织者的资源限制,往往只选择几百人。当然,样本数量越大,覆盖的群体层差异性越大,比如尽可能多的考虑到性别、种族、教育程度、收入、地理位置的差异,样本代表性越强。
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1982年加州州长的选举。洛杉矶市长非洲裔美国人布莱德利市长一直在民调中领先,但是最终在大选中失败。调查人员总结失败原因时发现,出现差异是因为一些选民可能羞于公开承认他们对一个非裔美国人的候选人的不支持。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德利效应”。
为什么说拜登胜出是惨胜?
虽然距离选举人团投票决定下任总统近在眼前,虽然美国有将近44个州卷入了德州诉讼大战,但是特朗普要彻底翻盘比登天还难,可以这么说,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拜登惨胜如败,特朗普惨败如胜。①美国社会和两党的严重撕裂,很难在短期里有效地弥合。这就决定了拜登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做个糊裱匠。
美国此次大选,民主党和共党和党的撕裂、支持特朗普和反特朗普阵营的严重对立,给美国社会和政治层面造成的损害以及后遗症,是空前严重的,也是拜登上台后无法弥合的。全美46个州现在卷入了在联邦最高法院进行诉讼大战,不管最终裁决结果如何,肯定是有一方不服气,这个司法结果传导到社会层面,会使这种撕裂更加加重。
现在几乎是7000多万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是大选舞弊,是民主党和拜登偷走了大选结果,谁能改变这都认知?靠80岁的拜登能行吗?这次大选与美国历届选举后的状况最大的不同在于:竞选的另一方特朗普绝不认输,且再三指控选举舞弊,这就将美国的所谓民主的遮羞布彻底的撕了下来。
②特朗普主义已在美国生根发芽,拜登不可能短期内铲除殆尽。这就决定了拜登很难施展拳脚,只能在原地打转转,拜登新政只是个肥皂泡。
这两天众议院的120多名共和党议员联合署名,支持德州的诉讼,这就意味着共和党的高层彻底地和特朗普进行了深度捆绑,加之议会否决了拜登就职典礼的动议。有人说共和党把自己和特朗普捆绑,会损害共和党。事实上恰恰相反,共和堂最害怕与特朗普分割,原因有两点:
一是共和党内再也找不出有7000万拥趸的超级领军人物,二是特朗普主义(美国优先)代表的就是共和党的政治主张。这样产生的后果是,即便特朗普走了,但是特朗普主义大行其道,狼普的政治遗产犹在,议会里、最高法院的共和党人,与拜登是对立而行的。与其说是进入了拜登时代,还不如说是进入了后特朗普时代。